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模板锦集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形式,弄懂词语的意思;
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丰富的物产;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2、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今天我们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4、指导朗读
5、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呢?
过渡:象一位爱美的姑娘,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变换着美丽的衣裳,带给人们四种不同的享受。
二、初读2-5自然段
1、学生轻声自读2-5段
2、想: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
三、汇报、交流(学习2-5自然段)
注:不以课文中春、夏、秋、冬的顺序,按学生汇报的顺序学习2-5段
1、春天:
师:你觉得小兴安岭的春天美在哪?
学生自由说
(1)美在新的枝叶
a出示 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新的叶子。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新的叶子。
b读这两个句子
c说说“抽”好在哪里?
(2)美在溪水的丁冬做响
指导朗读:读出欢快的心情。
(3)美在小鹿的悠然自得
a、体会小动物此时的心情;
b、指导朗读:读出高兴、自由自在的心情;
c、男女生赛读。
(4)小结:小兴安岭的春天真是一幅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夏天:
(1)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树、雾、光、花)
(2)读出描写树的句子,找找句子中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葱葱茏茏、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封,写出了树多,树的茂盛)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用词的生动
(4)快速默读“早晨……花坛。”
填空
----------的雾 ---------的金光 ---------的花
(5)观看图片(雾、光、花)
(6)仿造:“千万缕象利剑一样的金光”进行口头造句
3、秋天:
(1)喜欢小兴安岭秋天的同学齐读该段;
(2)谈谈小兴安岭秋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A 落叶很美
a、对比: 秋风吹过,落叶在林间飞舞。
秋风吹过,落叶从林间飘落。
(飞舞写出了落叶经风吹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的样子,也写出了叶子多。)
b、指导朗读。
B 吃的东西多
a、学生汇报:有山葡萄、榛子、木耳、人参等
b、师:你们看到这么多好吃的,心里想怎样?
c、指导朗读:读出特别谗的语气
4、冬天:
(1)师:冬天那么冷,有没有人喜欢?
小兴安岭的冬天究竟什么地方吸引你?
(2)看课件:雪景
问:在这样一片冰天雪地里,你最想做什么?
(3)小兴安岭的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
(4)指导朗读:读出黑熊的滑稽、可笑。
四、学习第6自然段
(1) 师:欣赏完小兴安岭的四季后,你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是怎么想的呢?
齐读第6自然段
(2)小兴安岭的美我们已经欣赏过了,为什么说它是宝库呢?
学生自由汇报
五、总结全文,渗透环保意识
(1)师:小兴安岭不仅美,而且是一座宝库。但是通过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我们知道了,有许多珍贵的树正被
人砍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生自由说
(3)师总结:对,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让小兴安岭一直美下去。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单元是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一专题而编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围绕着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今天我用三年级的教材在四年级上课,是因为我的教学进度比较慢,元通中心小学三年级已经把这篇课文学完了。又因为我们三年级是新教材,识字量较大,而且我认为三年级和四年级都是中年级。中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鉴于以上原因我把课文作了如下处理:第一课时,整体感知,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二课时学法迁移,自主学习夏、秋、冬,并感知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和物产丰富。第三课时加强朗读、背诵和学生自主介绍,并仿写家乡的一处美景。
二、设计理念
1、以读为本 品读感悟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知美丽,我安排了自由读、比读、齐读、表演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读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结合朗读加强指导,提升朗读水平,增强语感。
2、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能力训练
整堂课我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课的开始引导学生听去过小兴安岭的'人是怎么介绍的,并反馈获取的信息。欣赏图片后、与文本初次接触后,都让学生谈谈对小兴安岭的感受,尊重学生独特的感知。体会到小鹿的可爱时,请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续写。
3、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情感熏陶、审美鉴赏的最佳教材。文中的情感、意境有时是难以完全言传的。美不是抽象的,美育是感性的,它总伴随着生动的形象出现。如果学生能看到小兴安岭的真实画面,他们会惊讶,会陶醉,为亲自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而有所感慨,有所抒发。所以在学生与文本接触前我以四季的图片展现小兴安岭的美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学习,有所感悟。在讲到春天的美景时,我随机出示小鹿各种各样可爱的形态,为续写作好准备。整体朗读春景前,我播放淙淙的流水声,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又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借班上课,对教师驾驭课堂,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绝对是一种考验。我还年轻,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让我更快地成长。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①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②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④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①一张中国地图。
②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教学挂图。
③小黑板两块或文字投影片四张。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关: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当众介绍小兴安岭的景色,要求举止大方,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
读书闯关
①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a.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b.检查闯关。
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
同桌互读,小组内轮读,班级抽读。
抄写生字、生词。
统计已闯关的人数。
②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a.学生自由练读。
b.学生在小组内过关。每人从春、夏、秋、冬四段中抽读一段,组员互相评议。不能过关的可再读。
课后作业
①认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想想该怎样介绍,可先在父母面前练一练。
第二课时
检查巩固
①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②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继续闯关
①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a.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
b.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②闯关总结: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
拓展活动
①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②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理清条理,在说中理解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小兴安岭。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美与丰富的物产。
三、教学难点:
欣赏文中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四、课前准备
①一张中国地图。
②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教学挂图。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二、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关: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当众介绍小兴安岭的景色,要求举止大方,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
三、读书闯关
①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A、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B、检查“闯关”。
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
同桌互读,小组内轮读,班级抽读。
抄写生字、生词。
统计已“闯关”的人数。
②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A、学生自由练读。
B、学生在小组内过关。每人从“春、夏、秋、冬”四段中抽读一段,组员互相评议。不能过关的可再读。
四、课后作业
①认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想想该怎样介绍,可先在父母面前练一练。
第二课时
一、检查巩固
1、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2、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继续闯关
1、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A、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
B、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2、闯关总结: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
三、拓展活动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2、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
板书设计:
春: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23、美丽的小兴安岭夏:树木、浓雾、阳光、野花
秋:树叶、果子、特产
冬:雪花、动物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5
一、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已经三年级了,虽已接触学习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通,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用词准确”这一方面还处于学习和积累阶段,而且他们的观察及表达能力也比较有限。因此,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成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材简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文章。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不同特点,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文章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由于它文质兼美,教学时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学法指导,还要通过剖析景色美、文字美、结构美、情感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三、目标预定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教师准备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全文 学习生字词 学习第一、六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攀登过黄山的天都峰,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今天我们将一起去东北的(板书:小兴安岭),领略它的美丽与富饶。课前你们已去收集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现在谁能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介绍你所知道的小兴安岭。(生发言)
(随生的介绍相机学习第一小节)师:是啊,小兴安岭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有段文字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第一段: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谈感受→指导朗读)
师:啊,好一片绿色的海洋!这海洋里头又蕴藏着怎能样富饶的物产与独到的景致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眼睛走进大兴安岭,去寻找、发现她的美吧!(补充课题:美丽的)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美美地读文,感兴趣的句段可多读几次,难读和句段可请学习伙伴一起读。
2、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
3、小组开火车轮读全文(学生互提建议)。
4、你能说说作者眼中的小兴安岭是怎样的吗?(美丽的`花园、巨大的宝库、绿色的海洋)
(相机学习第六段→抓住“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谈感悟→指导朗读)
小结:是啊,小兴安岭美在树木,美在四季。那么,在不同的季节,小兴安岭的美又会呈现出哪些不同的特点呢?下节课我们再跟随作者的脚步走入小兴安岭那迷人的春、夏、秋、冬。
三、书写(重点指导“赏、线、献、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请“小播音员”简介小兴安岭:(课件出示文字辅助: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 、 、 ……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 。)
二、精读重点
1、随着同学们的简介,我看大家都已陶醉在小兴安岭的美景之中了。小兴安岭这么美,你们想去那儿游一游吗?如果想,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呢?嘘,先别急着回答,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去走一走,看一看,好好感受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的美。(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
喜欢哪个季节就去读相对应的段落。
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找出欣赏或感兴趣的景物。
用喜欢的方式(朗读、绘画、表演、理解等)说说感兴趣的理由。
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随机教学“春、夏、秋、冬”四版块):
春天:
a 、请一“小导游”介绍美丽的春之景(读“春天”段),其它游客准备好相机拍下你最感兴趣的景物。
①、生读
②、交流感兴趣的景物(学习相应的句子)
如: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通过换词、讨论,体会“抽出”用词之妙)
师引:哗,祖国的语言文字可真奇妙,仅“抽出”一词就让我们读懂了这么多,看来你们跟作者可真是心有灵犀!知道吗,像这样的好词,这段文字中还有很多,如果你的“放大镜”(手指眼睛)够厉害,你肯定已有所发现——运用理解、表演、朗读等形式交流体会“嫩绿、汇成、散步、欣赏”等词。
b、啊,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像,真叫人喜欢!现在谁愿意将你们刚才的种种感受用声音来传叙呢?
指名读→四小组接力读→喜欢这节的同学站起来齐读。
夏天:
a、过渡:就在我们还沉浸于小兴安岭春天的勃勃生机之时,夏天已悄悄来临,让我们跟随喜欢这一季节的小组代表们走进这迷人的夏之景吧。
①、一生读文,众生思考:手捧五颜六色的蜡笔画一张夏天的画,哪只蜡笔你会用得最多,为什么?
②、交流想法,并阐述理由
绿色的蜡笔——繁茂的树木(从“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浸、利剑等词中感受)
各色蜡笔——各种各样的野花(从“美丽的大花坛”等词中感受)
想象:你要是置身其中,感觉怎样?
b、引:此情此景,你们愿意将它永远地留在脑海中吗?(个别读→赛读→齐读)
小结过渡:灿烂的阳光、弥漫的浓雾、葱茏的树木、盛开的野花,构成了小兴安岭迷人的夏之景。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好学的同学们肯定已有所感悟了。好了,欣赏了美丽、诱人的春景与夏景,小兴安岭秋、冬两季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呢?赶紧听听小组代表的介绍。
秋天:
a、一生读,众生思考:秋天的小兴安岭哪些景物最吸引你?
①森林中的变化: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中飞舞。
是呀,这一切变化又将小兴安岭装扮得更加迷人,谁愿意美美地向人们传达这一讯息?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②人们的收获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出示图片→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甜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人参等名贵药材)
这么多的东西,假如咱们也可去采集一些,你会采集什么?想象当时的快乐情景吧!(想象说话)
b、这么多的收获真让人目不暇接,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同学们,把你此时此刻的感受读出来吧!
c、秋季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事实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到处都是宝。你还知道小兴安岭有哪些物产?
小结:是啊,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就是这样紧密相连的,让我们一起奏响这美的赞歌吧!(齐读)
冬天:
a、在这冰天雪地的冬天,会有什么吸引你的呢?
①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
②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增添了无穷情趣。
(可以通过表演、朗读的方式展示出来。)
三、再读最后一段,联系所学的,有何新的体会(突出“巨大的宝库”)
生谈体会
小结:是啊,小兴安岭不仅景美,而且物美,美得有价值,美得有贡献,美得实在而不空洞!
四、研究性作业
如果你有机会成为小兴安岭这大森林中的一员,你最希望自己会是什么?(生畅所欲言)
小结:同学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个小生命,可以看出,你们是那么地热爱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我们生存的空间。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机动环节:昨晚老师意外地收到一封邮件,打开一看,是写给我们班的同学们的,要不要看看→为美丽的小兴安岭写广告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完成课后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 听写词语
二、为风光片配解说(根据提供的音乐背景四人合作配解说)
三、驻留美景(背诵喜欢的段落)
四、回顾全文,寻结构之美
快速扫读全文,寻找发现(预设发现:a、结构“总分总”、b、四季景色按时间顺序介绍、c、抓住“树”这一景物在各个季节中的变化特点来描写小兴安岭四季之美的……)
五、课外练习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中的写法,来描写一下我的家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现将教学反思如下:
一、围绕中心,展开学习,注意写法的学习。
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特点,从整体出发,结尾段切入,抓住统领全文的中心问题“为什么小兴安岭既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展开教学,带领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品读课文,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先学后教,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生本教学提倡“先学后教”,在课前布置了学生做好充分的先学,让学生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四个季节的段落之一合作学习,查找了大量相关的资料,指导他们注意抓住关键词来品读课文。有的小组还制作了相关的课件。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把课堂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只是适时地深入学生群体中进行指导。之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让他们带领其他同学品读课文,解决问题。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我适合地对学生的难点进行点拨,并对重点词句加以指导点拨;这样即突出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又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15个生字,掌握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
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学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游览,美丽的小兴安岭。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师:这个“兴”字啊,读一声,来一起读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师: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简单说说四季的景色。
例:我知道了小兴安岭的四季的景色十分优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师:从你说的过程老师听出来了,这篇课文是按照——
提示: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
师板书:春夏秋冬。
师:通过你的预习,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答,例:我知道了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种类也非常多,夏天的野花很好看……
3、师: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少,你们知道吗?
播放媒体资源的课件中的“小兴安岭”,并对小兴安岭做介绍。
小兴安岭:兴安岭山脉的东段,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长约三百六十公里,平均高度为海拔四百至六百米。整个山脉分布着温带针落叶和阔叶混合林。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和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林地上生长着人参、乌拉草及其他珍贵的药材。学生看课件并听老师的介绍,谈自己的感受。
师: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师: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正等着我们来欣赏呢,快打开课本,读读课文吧,知道读课文的要求吗?
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师:那就按照你们知道的要求开始读吧,把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书。
三、教学字词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指名读,纠正读音。
开火车读,齐读。
2、指导学生记忆字形
“酸”字是左右结构的,左边“酉”字旁里面的一横不要丢,右边的第四笔是“点”不是“捺”。“献”字的左边的“南”字里边是两个短横,不要少一笔。
“射”字注意左边“身”字变形。
“脆”字右边第三笔是“横”,不是“横钩”。
“刮”,注意与形近字“乱”区分开。
“鼠”字共13笔,第8、9、11、12笔均为“点”,不是“横”。还要注意“臼”字的笔顺,6笔写成。
3、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抽出:就是长出的意思。
浸:一般指沉浸在液体里。课文中小兴安岭的雾很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整个森林都沉浸在雾里,所以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
葱葱茏茏:指树木枝繁叶茂,长得非常茂盛。
四、练习朗读
1、指名分段朗读,纠正读音。
2、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朗读课文”,更正读音。
五、整体感知
1、师:请小朋友默读课文,想想小兴安岭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默读全文,班上交流读后感受。
例:①小兴安岭非常美丽,动人;②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③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迷人;④小兴安岭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⑤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2、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绿色的海洋”指的是什么?
提示:指的是小兴安岭树的数量、品种极多,树的面积之大,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垠,一望无际,从“数不清”一词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2)指导朗读:小兴安岭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繁茂的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这该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色,一望无际,一碧千里。让学生带着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
3、读课文2—5自然段,感知四季美
(1)作者都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中的哪些景物,请用“____”画在书上。
(2)班上交流。
(3)出示投影或小黑板,填写表格。
季节 描写的景物
春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夏 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秋 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萄、榛子
冬 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
(4)按春夏秋冬四季,自己有感情地读读。
六、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小兴安岭地资料阅读、交流。
2、课后可凭自己的想象,画一画小兴安岭的美景,做小兴安岭的宣传画。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在上节语文课中我们共同游览了……
生:(齐)美丽的小兴安岭。
师:游过之后相信一定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那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并帮我做几幅有关小兴安岭的宣传画,你们做了吗?
生答。
师:谁愿意到前面为同学们展示一下。
生展示画,并简单介绍。
师:你们画得真是太好了,从大家的画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生答。
2、师:今天老师也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小兴安岭的风景图片。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播放媒体资源中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
学生欣赏风景。
师配乐简介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
春姑娘来了,给小兴安岭披上了绿装,溪水欢快地流淌,枝上的嫩芽迫不急待地探出脑袋,似乎想告诉人们什么似的。夏天,树上的枝叶绿得逼你的眼,一片一片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的。花儿也像比美似的各自展露婀娜的身姿。秋天也不甘示弱,到处一片金黄,落叶跳起迷人的舞蹈,庆祝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冬爷爷赶着马车也来到小兴安岭,踏上松软的白雪,去寻找小动物们的足迹。
二、细读课文
1、师:我看到同学们已经陶醉在小兴安岭的美景之中了。小兴安岭这么美,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是生机勃勃的春天,还是果实累累的秋天?是欣赏夏天的枝叶繁茂,还是欣赏冬天白雪的皑皑?简单说说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
2、师:课文以它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风光,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示学习2~5自然段。
出示学习提示:
(1)喜欢哪个季节就去读相对应的段落。
(2)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找出欣赏或感兴趣的景物,并用喜欢的方式(朗读、绘画、表演、理解词语等)说说感兴趣的`理由。
3、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三、深入读文
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生说自己最喜欢的季节。
春天:
1、师:我们先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谁愿意当小导游给我们介绍?
指名读第2自然段。
师:小导游介绍的好不好?听了小导游的介绍你有什么问题或感受都可以说出来,我们在座的每名同学也都可以以导游的身份来为大家解决疑难问题?
重点指导:为什么说“抽出”新的枝条而不说“长出”新的枝条呢?
提示:尽管意思相同,但是作者选用了“抽出”一词,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十分生动形象,试想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曾几何时,笔直的长长的枝干上都不约而同地生长出鲜嫩的枝条,多么神奇啊!因此,作者在这里用“抽出”一词不仅写出了枝条生长的现象,而且把生长的速度之快也描绘出来了,令人觉得贴切而形象,而如果用“长出”一词,就未免显得直白,缺少情趣。
2、师:还有哪儿可以看出春天到了呢?
提示:“山上的积雪……汇进小溪”。 “小鹿在这溪边散步......”
师:“小鹿在这溪边散步......”,这里作者用的修辞方法是?为什么这样写呢?
提示:拟人。“散步”、“欣赏”,这本是描写人的神态的词语,作者用来描写小鹿,说明作者对小兴安岭中的树木、动物都充满了喜爱之情。同时这些句子的描写,也使我们看到了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3、师: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答,天气变暖,春风很暖和等。
师:这段话想一 想应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读?
提示:轻缓。
师:谁能有感情的读一读?
指名多生进行朗读。
夏天:
1、师:送走了春天我们又迎来了小兴安岭的夏天,谁愿意做导游为大家介绍夏天?
指名读第3自然段。
2、师:你喜欢这段中的哪个句子?为什么?
学生说喜欢的词句。
例: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师:夏天树木的特点是——葱葱茏笼,(板书‘葱葱茏笼’) “葱葱茏笼”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
师:这句话中为什么要用“封”字,用“盖”字行不行?
提示:“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严的景象,也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盖”字有由上而下覆盖的意思。而小兴安岭树木繁多,枝叶不仅是将上面的天空遮盖住,而是上上下下的空间都被浓密的枝叶封闭得严严实实,因此这个“封”字用得恰到好处,再次照应前文的树多得就“像绿色的海洋”。
3、讨论“浸”和“罩”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提示: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没在液体里。小兴安岭的雾很浓,而且是从地面生成,自上而下蔓延开来的;范围跟森林一样广,逐渐使整个森林都沉没在浓雾里。但“罩”是扣盖、覆盖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内涵。相比之下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十分确切。
4、师:为夏天增添色彩的还有——
生读: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大花坛。
师:花一直是美丽的象征,各种颜色的花聚在一起当然美丽。我们带着最美的语气齐读这句好不好?
生齐读此段。
秋天:
1、师:转眼夏天又已悄悄走过,我们又迎来了小兴安岭的秋天,谁愿意做导游?
指名读4自然段。
2、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最美?为什么?
学生找出优美的句子,说自己的感受。
例:(1)我找到的美的句子“秋天……”我想在一片树林中,既有黄色又有绿色,它们相间在一起一定会很美。
(2)我认为这个句子也很美“秋风吹来……”这里“飞舞”一词用得很好,有动感,有美感,使人感觉像纷飞的彩蝶。
(3)我喜欢“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等名贵药材”这句话,我感觉秋天的森林是最无私的,因为它赋予了我们香甜可口的果实,所以我爱它的深沉,爱它的无私。
3、师: 是啊,小兴安岭不但有景色美,而且有奉献美,它的美丽和富饶是联系在一起的。谁能用赞赏的语气读一读小兴安岭秋天的景色?
指名读,评价,自己有感情的朗读。
冬天:
1、师:最后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的冬天,谁能做导游?
指生读第5自然段。
2、师:欣赏了小兴安岭冬天的景色,有什么感受?
生答,雪大、有趣等。
3、师:作者在描写小动物的时候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这样写?
提示:拟人。赋予动物人格化的描写,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
四、总结全文
1、师:现在我们已经游览了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有什么感受呢? 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答。
例:小兴安岭的景象太诱人了,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小兴安岭树这么多,我想说小兴安岭你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师板书)
师:你想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说这些话呢?
生:骄傲、自豪、赞美。
师:下面让我们带这这种骄傲、自豪、赞美感情一起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
2、师:本文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呢? 这个问题老师想留给同学们完成,有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板书 总——分——总。
师:看来,今天的游览大家收获不小,最后,让我们再感受一下小兴安岭迷人的风光,在欣赏的过程中如果那些景象与你课前收集的资料有关你就站起来为大家介绍好不好?
师再次出示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图片,生介绍。
五、布置作业
1、把本课好的词语和句子积累在你的佳词佳句本上。
2、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小兴安岭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学习本课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去观察校园内的花、树……写一写。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树木嫩绿 春水涨满
夏 树木茂密 野花盛开 美丽的花园
绿色的海洋 秋 落叶飞舞 野果成熟 巨大的宝库
冬 积雪覆盖 野兽进洞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相关文章: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01-17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05-21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5篇04-12
有关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三篇04-22
关于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合集5篇05-05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模板汇编7篇05-05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04-04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06-23
【精选】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