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班科学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有主动探究恐龙秘密的积极性,能用自己的方法大胆表达对恐龙的认识。
2、运用网络资源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等。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有关恐龙的课件;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电脑博士要出个谜语来考考我们,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课件“史前大怪兽”谜语
师:这是什么呢?(恐龙)
师:就是恐龙。
师:今天邹老师带你们到恐龙家族的.大观园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恐龙。
师:这些恐龙都有小秘密跟小朋友们说呢,我们来听听他们会告诉我们什么秘密呢?
师:还有三只恐龙也有秘密告诉我们,而且都说自己的秘密是最特别的,我们来听听有什么特别的。
【出示课件】
师:这是什么恐龙?(剑龙)我们来听听它的秘密是什么?
四:恐龙知识窗
师:小朋友,你们像了解更多关于恐龙的秘密吗?(想)
请打开电脑,到恐龙知识窗去看看,你想看哪个就点击哪个。注意哦!点击里面的人或恐龙,他们会和你说话哦,仔细听。
(幼儿自由探索)
师:小朋友,你通过电脑博士都知道了哪些关于恐龙的秘密?
(幼儿举手自由回答)
五、恐龙的灭绝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恐龙师怎么死的吗?
(幼儿自由回答)
师:让电脑博士来告诉我们恐龙是怎么死的。
1、气候变动说
2、瘟疫流行说
3、大旱说
4、小行星撞地球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爱小鸟,能主动感知鸟的多样性。
2.知道“爱鸟周”,初步了解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关系。
3.有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能积极地用语言描述对鸟的认识和情感。
活动重点:
能主动感知鸟的多样性。
活动难点:
知道“爱鸟周”,初步了解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介绍鸟类的PPT。
2.事先和爸爸妈妈了解各种鸟类。
活动过程:
一、欣赏鸟鸣,引发幼儿观察、了解鸟的兴趣。
1.播放录音,让幼儿聆听清脆悦耳的鸟声。
师:谁在唱歌?小鸟是怎么唱歌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你听见小鸟在唱些什么呀?
二、观察小鸟,感知鸟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1.师:你喜欢小鸟吗?为什么?你认识哪些小鸟?
2.师:世界上有很多鸟类,你还知道有什么鸟?(幼儿自由观察PPT鸟类,认认自己熟悉的鸟儿)这些小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它是长什么样的呢?
3.师:你喜欢什么鸟?为什么?(引导幼儿讲述小鸟的某一个典型特征)
三、了解“爱鸟周”的意义
1.师:可爱的小鸟可以为人类做好多事情,你知道哪些鸟能为我们做事吗?幼儿自由回答。
那看看这些鸟儿可以为我们做什么事情呢?第一个是啄木鸟……
啄木鸟:啄木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除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如天牛幼虫等以外,其凿木的痕迹可作为森林卫生采伐的指示剂,因而被称为森林医生。
鸽子:送信
喜鹊:
1.除虫:1只喜鹊1年消灭松毛虫15000条 。
2.预报天气:
喜鹊发出婉转的叫声,并边叫边跳,表示好天气;如果在树上飞飞落落,乱叫乱跳,说明阴雨将临。
画眉——叫声动听,是鸟类中的歌唱家,同时还可以陪伴老人。
百灵鸟既是“歌手”,又是“舞蹈家”。它的歌不光是单个的音节,而是把许多音节,串连成章。它在歌唱时,又常常张开翅膀,跳起各种舞姿,仿佛蝴蝶在翩翩飞舞。
鹌鹑:鹌鹑蛋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在营养上有独特之处,故有 "卵中佳品"之称。
燕子是益鸟,对人类有许多好处。燕子可以捕捉田里的蝗虫,保护庄稼,使庄稼年年都获得好收成,燕子离不开人类的保护,人类也离不开燕子的帮助。
3.师:想想看,如果世界上没有鸟会变成什么样?
4.师:我国确定4月底5月初的一周为“爱鸟周”,你知道是什么用意吗?
鸟类中大部分都对人类是有益的'。他们有的可以捕杀害虫,有的可以捕杀鼠类,有的可以预报天气,有的可以陪伴老人。他们对农业、对森林和果园都有益处,所以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国家在每年的4月底5月初的一周在全国开展"爱鸟周"活动,号召全国人民都来保护、爱护鸟类。
5.师:我们应怎么爱护小鸟?
小结: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应该有爱护小鸟、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意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冰的特性以及盐能冻结冰块的现象。
2、喜欢探索,尝试简单的冰块造型。
活动准备
1、冰块若干
2、儿童手套、托盘、抹布、双面胶、透明胶、固体胶、丝带、剪刀、幼儿学号
3、大记录表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
(1)出示冰,讨论冰的特性:这是什么?它是怎样的'?
(2)欣赏冰块造型:猜猜老师做的是什么?我是怎样做出来的?
(3)幼儿操作:你们想用冰块做什么?请你上来试一试,你成功了吗?
(4)讨论:为什么都没有成功?那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能帮冰块粘在一起?
2、尝试探索,解决问题
(1)提供材料,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操作。
(2)讨论:你们成功了吗?你们觉得哪一种材料能使冰块冻结在一起?把你们的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找到了使冰块冻结在一起的方法,那就是盐能使冰块冻结在一起。
3、经验提升——进行冰块造型
(1)幼儿根据自己的设想进行冰块造型
(2)展示作品,幼儿介绍自己的冰块造型。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幼儿回家可以寻找不同形状的容器,在家长的协助下制作冰块,感知冰块的造型是由容器的形状决定的。
2、幼儿可以带各种形状的冰块,在区角活动中继续进行冰块造型。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竹笋生长的位置以及外形特征。
2.尝试剥竹笋,知道竹笋有笋壳,长大后就变成了竹子。
3.感受劳动的乐趣,萌生热爱劳动的感情。
活动准备:
竹笋、毛竹图片及相关的PPT、竹笋制品、竹笋(每人一份)
活动重点:了解竹笋的外形特征。
活动难点:尝试剥竹笋,知道竹笋有笋壳,长大后就变成了竹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主题,引出认识竹笋的主题。
1、出示竹子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提问:知道竹子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图片
师“今天老师把这些竹笋宝宝请过来了,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它们吧”
重点: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二、引导幼儿从外到里认识竹笋。
1、师:在认识我们的竹笋宝宝之前,老师要请小朋友小朋友来看几张照片,这里面记录了竹笋是长在什么地方的。
2、观看PPT
提问:(1)你们来看看竹笋宝宝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呢?
(上面尖一点,下面胖一点)
(2)竹笋外面有什么呢?认识笋壳。
分组操作。从颜色、质地外在特征进行观察。
(3)集体交流观察的结果,说一说笋壳的颜色,质地以及味道
总结:笋壳在竹笋长大变成竹子后会脱落,但是我们平时吃得竹笋要剥掉笋壳才可以食用。
重点:了解竹笋生长的.位置以及外形特征。
三、剥竹笋
1、说明操作的要求。
(1)观察笋壳的构成,能够一块一块地耐心剥。
(2)仔细观察剥完笋壳的竹笋是怎样的。
2、幼儿自由进行剥竹笋
分组进行操作,进一步感受竹笋的组成。教师个别指导
3、集体交流
说一说剥笋壳的感受以及剥完笋壳后竹笋的外在形态。
重点:能够尝试自己剥笋壳。
四、品尝竹笋制品。
师:竹笋是一道非常鲜美的菜肴,剥完了笋壳,我们也尝一尝自己劳动的成果吧!
自然结束。
五、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到幼儿园后山寻找竹笋,进行实地观察,并进行挖竹笋的亲子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乐於进行顏色的相关实验。
尝试透过玻璃纸发现顏色的祕密。
活动准备
大自然小科学、红、黄、蓝、绿色玻璃纸﹙本期学具﹚。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拿出红色玻璃纸,放在大自然小科学P.32~33的神奇图上,说说看到了什麼?
2.接著再请幼儿拿出红、黄、蓝、绿色的玻璃纸,分别透过不同的顏色,观察周遭的.景物,分享玻璃纸底下的世界是如何?
3.翻开大自然小科学P.34,先请幼儿说说画面中有几种顏色的小鱼,之后分别将不同顏色的玻璃纸放在画面上,看看哪些顏色的小鱼会消失不
见,把它分别记录下来。
4.向幼儿说明有些顏色盖上玻璃纸会消失,有些顏色则会变得更黑,请幼儿同样将玻璃纸盖在P.35的小鸭上,将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5.最后,请幼儿试试,哪一种顏色的玻璃纸可以让P.36上的蜗牛壳消失,哪一种顏色又会让蜗牛身体不见,将观察记录下来。
6.引导幼儿透过记录,发现哪一种顏色玻璃纸能让最多顏色消失不见?哪一种顏色在红色玻璃纸下会变得更黑?
评量
1.能积极参与实验游戏。
2.能说出什麼顏色在玻璃纸底下会被隐藏或显现。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利用在红色玻璃纸下才会显现的顏色,涂画大自然小科学写著「1」的小方格,再将其他顏色涂画在空白小方格上,完成密码卡片,然后利用红色玻璃纸看看密码,再将密码记住,回家说给妈妈听。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9-17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0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15
中班科学教案08-26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07-24
实用的中班科学教案08-02
中班科学教案(精品)08-10
[精]中班科学教案08-13
(精华)中班科学教案08-27
(热)中班科学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