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1
主要领域
语言
相关领域
科学、艺术
活动目标
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能安静欣赏,积极思考,并能用一些肢体动作表现散文诗
能较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学习优美词句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25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欣赏,理解竹林中的微妙变化
难点:启发幼儿想象,用多种方式表现对散文诗的理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春笋的成长、感受春雨
物质准备:一些竹笋壳、蜡笔若干、大白纸一张、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雨中乐》律动进活动室
引导:春天到了,春雨娃娃也来了,她高高兴兴地跳起舞,这边看看那边瞧瞧。
二、欣赏散文诗
教师朗诵、绘画,帮助幼儿欣赏散文诗
1.教师用较安静舒缓的语调配乐朗诵散文诗(听!春雨来到竹林里了……);
2.教师随机简笔画,幼儿欣赏散文诗第二遍。
提问:诗歌里的小苗苗是什么? (出示竹笋壳贴上)
春天的夜晚,竹林里怎么样?
风和鸟儿怎么样?春雨在干什么?
泥土里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绘画)
三、表现散文诗
1.请幼儿用身体动作体现“春雨落下”和“小苗苗钻出”的样子;
2.教师配乐朗诵散文诗,幼儿闭上眼睛静静欣赏,引导幼儿边听边想象诗中优美的意境;
3.幼儿讨论:你听了这首散文诗感觉怎样?
4.幼儿边跟教师朗诵,边用肢体动作表现整首散文诗。
【延伸活动】
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散文诗的理解,用纸和笔描绘一幅《春雨竹林图》。让幼儿对散文诗的感受得到延续,也可帮助教师从另一个方面了解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目标完成情况。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看到孩子们在春雨中嬉戏的场景。他们把雨点当作朋友,当作可以交谈的精灵。这首散文诗清澈明丽、活泼、优美,更能激发幼儿对春雨、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活动设计中,体现了各领域内容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给了幼儿多种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大胆地说说、大胆地画画、大胆地表演。
2.效果分析
在活动开始,以优美的音乐引出课题,把幼儿带入教学情境之中,使幼儿心中形成春雨活泼可爱的形象;其中,结合边讲边画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兴趣。最后,让幼儿边朗诵边用肢体语言表现散文诗,让“春雨”和“小苗苗”活动起来,很符合幼儿的欣赏需要。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全面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欣赏散文诗的同时,产生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使环境教育在语言教育中自然渗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2
中班故事教案:
活动内容:方脸和圆脸
活动目标:1.愿意积极参与讨论故事情节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理解两故事人物分与合的心理变化。
2.体会一家人在一起和睦、开心地生活才是快乐。
活动准备:《方脸和圆脸》背景图,前期家具的熟知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老师请来了两位朋友?(老爷爷、老奶奶)
2、给他们取个名字,(方脸爷爷和圆脸奶奶)
二、讲故事,找出方和圆
1、“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到“好,就这么定啦,分吧。”
2、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幼儿找好后,请幼儿到前面说说。----思维清楚
3、你们真聪明,都帮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了他们各自的东西。
三、引导幼儿讨论“是分好还是不分好”。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圆的!”
2、这可怎么办呢?他们老两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请小朋友帮帮他们,你觉得方和圆分得开吗?桌子和钉子能分开吗?为什么?-----大胆表述
3、那老公公和老婆婆能分开吗?为什么?幼儿讨论。---举牌互动。
四、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1、小朋友们都替老公公和老婆婆想了办法,有同意分的,有不同意分的。“老两口再互相一看,又发现……到结尾。”
2、“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开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讲出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3、原来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得才快乐。
五、开心的家温暖的家
1、这里还有三个家,你们看看,觉得他们开心吗?原来是*的家。你们怎么看出来他们很开心?*小朋友你们家开心吗?那以前有没有不开心的事情啊?原来只要我们相亲相爱就会永远开心的。
2、第三个家你们猜会是开心的家吗?是哦。那么又会是哪个小朋友的家呢?想想你们家人是不是相亲相爱?或许第三个开心的家就是你的喔!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春天悄悄走进了我们,虽说春天的脚步静悄悄的,可是没有躲过孩子们敏锐的眼睛。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兴奋地跑来告诉我:小草变绿了,迎春花开了……
《春天的色彩》这首散文通过拟人化的动植物对话,帮助幼儿认识事物的特征,丰富形容词,感受春天植物的万物变化,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目标】
1.了解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感受春天的美好。
2.能够集中注意的倾听散文,大胆想象春天的色彩,并能清楚的表达。
3.知道事物之间的联系,尝试运用简单的形容词来表达观察到的不同事物的颜色。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欣赏优美的语言,体验散文中所洋溢的乐观精神。
【活动准备】
1.利用“春雷”的声音,创设“声音渲染”情境。
2.利用小熊图片,创设“无限想象”情境。
3.利用视频课件和班德瑞的轻音乐《春野》,创设“快乐倾听”情境和“图片观赏”情境。
4.结合课件欣赏,创设“续编朗诵”情境。
【活动重点】
知道事物之间的联系,尝试运用简单的形容词来表达不同事物观察到的颜色。
【活动难点】
续编散文的最后部分。
【活动过程】
一、利用“声音渲染”情境,感受雷声的巨大
师:孩子们,听,什么声音?这么响的声音会把哪些冬眠的小动物惊醒呢?
二、利用“无限想象”情境,猜想春天的颜色,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师:原来是在冬眠的小熊被惊醒了,春雷的响声告诉了小熊春天的到来,小朋友能告诉小熊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吗?
三、利用“快乐倾听”情境,初步感知散文的内容
师:小朋友听到了春天是什么颜色的?谁告诉了小熊春天的颜色?小熊觉得春天是什么颜色的?
四、利用“图片观赏”情境,完整欣赏散文,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师:为什么小草说春天是嫩嫩的绿色?为什么草莓说春天是甜甜的红色?为什么小兔说春天是跳跳的白色?
小结:原来小草、草莓和小兔的回答都是和它们自己的特点有联系的,而且还用上了“嫩嫩的”“甜甜的”“跳跳的”等形容颜色的词语,这样听起来更好听。
五、利用“续编朗诵”情境,尝试运用简单的形容词来表达观察到的不同事物的颜色
师:除了散文中说到的这些颜色,春天还有什么色彩呢?谁愿意告诉小熊?我们也试着把它编到我们的散文里吧。
活动结束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到外面去找一找春天还有哪些色彩,回来告诉小熊!
附:春天的色彩
一声春雷惊醒了正在冬眠的小熊。小熊在黑黑的树洞里睡了一个冬天。小熊想:过了一个黑色的冬天,春天来了。春天是黑色的吗?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呢?
小草告诉小熊:“春天是嫩嫩的绿色。”草莓告诉小熊:“春天是甜甜的红色。”小白兔告诉小熊:“春天是跳跳的白色。”
小熊听了说:“哦!我知道了,原来春天是嫩嫩的绿色、甜甜的红色、跳跳的白色。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名称:〈小小的船〉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起幼儿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好奇心。
活动准备:图片两张(船、月亮)
活动过程:
1.今天,范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大家欢迎吗?(欢迎)它是谁呀?(出示图片:船)
2.让幼儿学习一首儿歌:〈小小的船〉
“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1)教师先念一遍儿歌
(2)接着让幼儿轻轻跟念
(3)让幼儿自己念儿歌
3.理解儿歌里的内容
(1)儿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吗?(不是)
(2)那指的'是什么呢?(月亮)
(3)出示图片(月亮),小朋友什么时候能看见月亮,都看见过它吗?(夜晚,看见过)那月儿是什么样子的呢?(弯弯的,两头尖尖的)。
4.做游戏:
现在,正是夜晚,深蓝色的天空有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亮,而这弯弯的月儿多像一只小小的船啊!让我们张开双臂飞呀飞,飞向蓝天。小朋友如果坐在这只船上,你看见了什么?(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11-11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5-20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2-10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教案03-15
中班语言的教案10-22
【荐】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12-31
【热】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1-01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树荫》教案04-03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精品)07-05
[精]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