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班音乐教案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小班孩子在音乐活动的学习中,我感觉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很重要的,他们的自我抑制能力差,做什么事情都是从兴趣出发,教师反复地教一首歌曲往往收不到效果,而有时当一段音乐响起,孩子们会拍起手,跟着手舞足蹈,所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音乐素材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样的素材幼儿感兴趣,我想首先是幼儿熟悉的形象,而小动物是幼儿感兴趣的,他们的叫声又是孩子所熟悉的,所以我选择这首歌让幼儿学习,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趣味。
活动目标:
1、能按曲调的节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3、感受歌曲中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歌词中的动物玩具每种一个,人手一个头饰。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孩子们进入教室。(边走边唱《不要妈妈抱》)
师: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一起去动物园好吗?要不要妈妈抱着去啊?(不要)
孩子们边走边唱歌不要妈妈抱。
2、找个小动物做朋友
师:啊呀,动物园里动物那么多,我们一起找一个动物朋友好吗?
幼儿唱歌《我的朋友在哪里》
师:有的朋友还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朋友,想一想,继续找,好吗?再唱一遍歌曲。
3、幼儿将动物头饰带在头上,并模仿小动物叫声
提问:你的动物朋友是谁啊?它是怎么叫的?
大家共同练习小动物叫声。
老师把它的叫声唱成好听的歌曲,幼儿跟唱。
4、教师一边摸着小动物头,一边范唱歌曲,幼儿欣赏。
5、幼儿学唱歌曲数遍,亦可用问答式练习唱歌。
要求幼儿按节奏演唱歌曲。
6、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边叫边离开活动室。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提供音乐,头饰,供幼儿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在看看、说说、做做的装扮过程中感知小蜜蜂的明显特征,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素材:录像一段、音乐一段。
2、装扮道具:小蜜蜂头饰、、衣服、尾巴等装扮材料人手一份;其他动物头饰若干。
3、环境支持:小蜜蜂图片、春天里的花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重点:勾起幼儿前期观察小蜜蜂采蜜时的情形,激发幼儿装扮的兴趣。
提问:今天有一位动物朋友来做客,一起来看看是谁?你们在哪里看到过它?
小结:暖暖的阳光下,香喷喷的.花丛中,是它最喜欢待的地方。
二、说说看看,感知特征
重点:观察与感知特征,引导孩子有序观察并大胆说说蜜蜂特征。
提问:小蜜蜂想跟大家做朋友,它说:我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我,如果你们能够夸夸我,说说你最喜欢我的哪里?我就和你做好朋友。
小结:
(1)触角(儿歌:长长触角找朋友)
(2)身体(儿歌:身穿黑黄条纹衣)
(3)尾巴(儿歌:尾巴上有尖尖刺)
安全教育:我们能不能去摸小蜜蜂呢?
小结:不能随便去碰小蜜蜂,因为它的尖尖刺会刺你的。
总结:哇,小蜜蜂高兴地唱起了歌。
三、装扮游戏,了解特征
重点:通过装扮小蜜蜂,了解小蜜蜂的外形特征以及喜欢采蜜的特点。
1、提问:小蜜蜂真孤单,它想找好朋友跟它一起做游戏了,那我来试试变成一只小蜜蜂,大家一起帮助我,看看我变成功了没有?
2、提问:我是怎么变成一只小蜜蜂的呀?
小结:你们瞧!原来我是从头到尾变成小蜜蜂的。我像不像?
3、过度:你们也来试一试好吗?别忘了,先打扮头,再打扮身体最后再打扮尾巴。
(1)幼儿探索装扮小蜜蜂,教师以儿歌引导。
(2)鼓励有困难的孩子可以求得别人的帮助。
(3)老师装扮后寻找自己的孩子,提示装扮有误的幼儿即时调整。
活动延伸:
重点:在音乐情景中体验小蜜蜂采蜜的乐趣。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教材简介:
《蜜蜂做工》是中班的一首音乐歌曲,在中班的教材里这并不是一首打击乐,但我觉得作为打击乐来讲也可用于我们小班。这首歌曲调欢快,用词简洁,幼儿们都很喜欢。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初步会唱,会跟着图谱用打击乐器打节奏,还能培养他们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设计理念:
春天到了,百花开了,万物复苏,吸引了很多的蝴蝶、蜜蜂等,在之前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就认识了春天,对这些东西都很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带幼儿外出散步、参观,我们小朋友对外面春天的景物、春天的现象及变化都很感兴趣,像蝴蝶啊,蜜蜂采蜜啊等兴趣都很浓厚,结合这些我就联想到了这首歌曲,于是就有了这次的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用开火车去旅行,吸引幼儿看公园里的花(flash)作为导入,引导幼儿思考把谁吸引过来了呢?在看到flash里是蜜蜂被吸引过来后幼儿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接着我就导入正题,先让幼儿练习拍节奏。为了让幼儿不感觉到枯燥,并能把节奏从XX X|XX X|变换到X X|X X,我特地设计了幼儿喜欢的花朵节奏图谱,并用过玩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欢乐气氛中掌握这首歌的节奏。最后在使用打击乐器时整个活动达到了高潮。这个活动我主要是让幼儿初步学会看图谱进行节奏练习,乐意与同伴进行打击乐活动,并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看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2、认识打击乐器,并练习用打击乐器进行打击乐的活动。
3、乐意与同伴进行打击乐活动。
4、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从XX X|XX X|节奏变换到X X|X X。
活动准备:
1、花和蝴蝶的FLASH
2、花朵节奏图谱一张
3、蜜蜂指挥棒一根
4、下载音乐《蜜蜂做工》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教师:
“小朋友们,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坐着火车去旅行吧!”“公园到了,现在是春天,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打开flash)看,这些花多漂亮啊,你们猜猜看,这么多花,把谁吸引过来了呀?”
教师:(继续放蜜蜂飞来的flash片段)“哦,是小蜜蜂来了,它来干什么呀?”(采蜜)
二、完整练习拍节奏
1、教师:“你们看这些花多美啊,我们快坐坐好来欣赏一下。”(出示节奏图谱)
2、教师:“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看到了很多的花朵,有的`是一朵一朵的,有的是两朵连在一起的)
3、(出示小蜜蜂教棒)“看到公园里这么多好看的鲜花,小蜜蜂要来教我们采蜜啦!看好。(教师进行节奏示范,边唱“嗡嗡嗡”边用教棒指花)提问:“刚才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呢?”(引导幼儿说一朵就采一下,两朵就采两下)“谁愿意用你的小手来学一学?”(老师用儿歌帮助幼儿打节奏)
4.教师:“小朋友学的真好!小蜜蜂告诉我们每一朵花都要采到,两朵连在一起时要采快些(模仿嗡嗡),一朵花时可以采慢些(模仿嗡)“我们一起来试试”试两遍左右。
5、玩游戏(1)全部幼儿当花朵,教师当蜜蜂,教师边跟着音乐唱边跟着节奏在每朵花上采蜜。注意提醒小花朵们在蜜蜂采蜜时也要跟着音乐节奏晃动身体。第二遍时教师当蜜蜂,选一名刚刚表演好的幼儿当花朵。
(2)一半幼儿当蜜蜂,一半幼儿当花朵,跟着节奏蜜蜂在花朵上采蜜。第二遍时交换。(花朵注意要跟着节奏晃动身体)
三、使用打击乐器演奏
1、 教师:“小朋友们玩的开不开心?”“有一个好朋友看到我们玩的这么开心,它也想来和我们一起玩的,我们一起玩好不好?”
师先从板凳底下拿出响板,进行介绍。然后让幼儿们伸出手,先空手和教师一起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边打节奏。
2、让幼儿拿出各自板凳下的乐器,一起演奏3遍。
教师:这只响板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和我们一起玩,他们就藏在你们的椅子下面,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把响板拿出来,放在小手上,响板的大嘴巴朝外面,听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来一遍。
3、分组演奏。
四、结束部分教师:
现在小蜜蜂要到别的地方去采蜜了,我们和它一起去吧!
活动反思:
每当音乐响起,我总能看到孩子们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手舞足蹈。虽然小班的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还显得格外稚嫩,但通过系统的训练,相信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会不断增强。《蜜蜂做工》的乐曲节奏明快,并富有一定的情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节奏图谱的引领以及教师的启发下,幼儿能够比较快的理解《蜜蜂做工》的乐曲所蕴含的情节,并在音乐的渲染下有节奏的做出动作,初步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意识。
当孩子们有了一定的“节奏意识”后,再以《蜜蜂做工》的乐曲为背景,尝试用打击乐器进引导他们进一步感受并表现音乐的节奏,从而实现了从“节奏意识”到“节奏感知”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能力一步步得到提升。
整个活动,从选材到活动目标的界定,再到活动的实施,都充分体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充分展示出本班幼儿较强的综合的素质。在活动的实施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应进一步突出重难点,指导幼儿怎样从:XX X|XX X|节奏变换到X X|X X等。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利用肢体语言、动作来感应特定节奏短短短短长~。
2、在活动中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3、学习唱名,并进行旋律问答句的模唱。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教学准备:
彩色飘带、呼拉圈若干、音乐《咿呀咿呀唷》
教学过程:
一、肢体问好
小朋友们好——(X X X X X—)纪老师你好——(X X X X X—)
二、图片引导,初步感应曲子
出示农场大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引出歌曲《咿呀咿呀唷》。
三、短短短短长肢体意识
1、全体活动
(1)听音乐,感应拍子(拍手、拍膝、拍臀)。
(2)感应节奏短短短短长~(咿呀咿呀唷)。
(3)引导幼儿通过模画动物的叫声(可画手、头发、脸、嘴巴、眉毛、脚等)。
2、全体围圈唱歌感应特定节奏
(1)让幼儿围成大圆圈扮演小歌星。
(2)引导“小歌星”在“咿呀咿呀哟”处扭唱(持麦克风状)或摩仿歌星做出不同的歌唱状态。
3、听音乐,玩洗热水澡游戏感应特定节奏
(1)老师示范游戏玩法。
(2)听音乐,单独玩洗澡游戏。
(2)两人一组,听音乐玩倒洗澡水游戏。
4、听音乐,玩锯木头游戏感应特定节奏
(1)引导幼儿学习锯木头的本领。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3)集体玩游戏。
(4)分组(角色)玩锯树游戏。
四、唱名模唱问答句
1、导入:小朋友唱的歌真好听,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歌曲里的.唱名宝宝。
2、学习唱名宝宝
问句:d d d s l l s——
答句:m m r r d——
3、唱名模唱
五、结束
活动反思:
对于上奥尔夫音乐活动,我没有多少经验,在授课之前我自己研究了教学过程,反复听音乐,在心 里演练了很多遍,才安心。上完这一节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这一节课总体来说目标清晰,层次分明,孩子们能在游戏中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情绪,能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短短短短长。在活动中,我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气氛较好,活动开展的很顺利。可是教学就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课堂中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在幼儿开展锯木头游戏时,我没有讲解好幼儿如何参与游戏的方式,只是放羊式的让孩子找同伴,导致这个环节有些混乱,其实我应该用摸头的方式选定幼儿扮演角色。在这次的教学相比以前来说,我的教学程度上有明显的进步,希望以后自己能有更突出的表现.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的内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抱娃娃的动作。
2、借助情境表演、游戏、记忆歌词内容。
3、在结伴游戏时,愿意与同伴交换进行抱娃娃表演。
4、复习汉字:小娃娃
5、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6、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布娃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布娃娃:小朋友看看这时谁呀?小宝宝要睡觉了,我们小朋友来当她的爸爸妈妈哄宝宝睡觉好吗?
2、师生随着音乐用缓慢、轻柔的歌声演唱《我的'小宝宝》
二、学习歌曲《小娃娃》
1、师:小娃娃睡醒了,我们来看看这个小娃娃长得师什么样子?身上穿着什么衣服?你喜欢它吗?你想抱抱它吗?我们一起和小娃娃来做游戏吧,轻轻地抱他转一转,还要送给大家玩。
2、老师这里有一首小娃娃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师表演唱《小娃娃》: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演唱。
三、幼儿学玩表演游戏
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玩法:出示娃娃,边唱边示范游戏的玩法,唱到最后一句将娃娃送给另一个幼儿,并与该幼儿交换位置。
2、师:我做妈妈抱娃娃唱歌,谁来和我一起玩游戏?
3、师:找一个好朋友做游戏,商量一个做妈妈,一边唱一边抱娃娃做动作。
四、幼儿完整地表演做游戏
1、请一组幼儿做这个游戏,每人抱一个娃娃,唱最后一句时把娃娃送给好朋友,间奏后拿到娃娃的幼儿继续表演做游戏。
2、师:娃娃要睡觉了,小朋友把小娃娃送到床上放好,轻轻地离开,不影响娃娃睡觉。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米奇的音乐盒》
【活动目标】
1.感受两段不同性质的音乐,在有趣的音乐情景中,尝试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体验与小动物做游戏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等
【活动流程】
一.引发兴趣
看看他是谁?米奇说了什么?(出示PPT)
米奇带着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二.米奇的音乐盒
●和蝴蝶游戏(音乐一)
1.欣赏蝴蝶飞音乐
——听一听,我们好像来到了哪里?为什么?
教师小结:这段音乐听上去连连的很优美,好像蝴蝶在飞一样。
2.看看什么地方到啦?(花园、蝴蝶家……)
——米奇带我们来到了美丽的.蝴蝶园,蝴蝶在干吗?
3.幼儿再次欣赏音乐。
——它是怎么飞的?他们在玩什么好玩的游戏呀?
4.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教师简单剖析动作。
5.幼儿听音乐和蝴蝶游戏
——我们听着音乐和小蝴蝶一起做游戏吧!
●和小兔游戏(音乐二)
1.倾听音乐二
——听听这次米奇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了?
——你觉得和刚才的地方一样吗?
教师小结:这次的音乐有点跳跳的,活泼轻快的,有点像小动物在跳。
2.再次听音乐
——原来真的是小兔子的家,他们在干什么呀?
3.幼儿尝试学小兔跳。(重点分析小兔的动作和节奏)
——让我们听着音乐,跟着小兔子去做游戏吧。
4.小兔一起游戏
三.小兔和蝴蝶的游戏
尝试区分不同音乐性质的音乐,并用肢体动作来大胆的表现音乐。
音乐欣赏活动是园所实施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提高艺术修养、审美认知和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观看完《米奇的音乐盒》这节音乐活动,大家对音乐欣赏的教学活动是否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呢?那么,不妨以下面两个话题一起来交流吧!期待老师们的积极参与!
抛问:
1、小班欣赏活动有哪些特点?小班欣赏活动素材的选择有哪些要求?
2、你觉得要增强本活动的挑战度可以有哪些方面的思考?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熟练的歌唱《鸭子洗澡》。
2、让幼儿表演鸭子洗澡的样子。
3、体验“演”“唱”的欢乐。
活动准备
1、.歌曲《鸭子洗澡》。
2、鸭子洗澡的故事。
3、鸭子头饰。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鸭子洗澡》
1、听歌曲俩遍。
二、学习歌曲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了一位新的朋友让你们认识。(说:这位新朋友它身体羽毛是黄色的,嘴扁扁的。)猜猜它是谁?
2、请小朋友来学习一下鸭子是怎样叫的。
三、教师运用歌词创编故事。
1、带幼儿熟读歌词。
2、让幼儿跟住音乐歌唱。
3、请一位幼儿作小指挥带领其他幼儿歌唱。
四、请几位幼儿带着头饰扮演鸭子洗澡,一边演一边唱。
第三、四周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 大班音乐活动《请你品尝功夫茶》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体验歌曲快乐。
2、知道喝功夫茶是广东习俗。
活动准备:
1、歌曲《请你品尝功夫茶》
2、玩具茶杯,茶壶。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带幼儿随歌曲旋律拍手。
1、幼儿随着歌曲旋律拍手进活动室。
2、练习节奏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教师示范唱歌曲。
2、幼儿用动作感受、表现歌曲。
3、幼儿完整唱歌曲两遍。
三、让幼儿观看喝茶图片。
1、请幼儿学习跟着音乐扮演主人请客人喝茶。
四、分组进行歌唱。
第五周
大班音乐活动《 找影子》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表演,强化幼儿对影子现象的认知。
2、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3、懂得遵守规则,培养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音乐、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谜游戏法导入活动: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了,今天我们要做的这个游戏,请小朋友们动脑猜一猜,是什么?(哪一个好朋友,你走它也走。)(影子),真聪明,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找影子》。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找影子》。
(1)放录音《找影子》,请孩子们欣赏,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旋律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示范唱歌曲《找影子》。
(3)老师弹琴,孩子们听着音乐拍打节奏。
2、学习歌曲《找影子》
(1)、小朋友,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中讲的是什么?怎样才能产生影子?使幼儿熟悉歌词。
(2)、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吧。
(3)老师演唱歌曲,幼儿小声跟唱,跟唱时注意倾听歌词与旋律的配合,让幼儿记住歌词。
(4)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唱准歌词,歌曲中对白与旋律的衔接要自然,注意"嗨"字的发音要洪亮、有力,以愉快的情绪进行演唱。
(5)听音乐录音,集体演唱。
3、为歌曲创编动作。
(1)、 刚才小朋友们唱的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为歌曲编上动作吧。看哪个小朋友想的动作跟别人不一样。
(2)、集体听音乐,师生进行歌表演《找影子》,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3)、听音乐,孩子们表演《找影子》,可分组上台表演,也可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4、室外游戏《找影子》。
(1)、游戏《找影子》:带幼儿一起到室外找影子(树的影子、房子的影子、小朋友的影子、自己的影子等等),观察影子,初步学习光与影子的关系,了解影子大小的变化特点。
(2)、集体听老师的口令练习:影子变大、影子变小、影子不见了的游戏。提醒孩子们注意听老师的指令来完成,培养孩子们的集体合作意识。
三、结束部分:
音乐游戏《踩影子》:带幼儿游戏,提醒幼儿必须唱完"嗨"时才能开始踩对方的影子,分组进行,数数哪组幼儿踩到的影子次数多。
第六周
大班音乐活动《欢乐颂》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感知理解歌曲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2、探索用两种表现方式,表现歌曲逐渐热烈的情绪。
3、能与同伴一致地歌唱和表演,体验歌曲欢乐的氛围。
活动准备:
1、根据歌曲内容准备相关图片一幅。
2、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看图欣赏歌曲《欢乐颂》。
--教师出示图片,启发幼儿看图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做什么?
--教师:下面,老师把小朋友看见的画面、小朋友说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请大家仔细听----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带领幼儿看图念歌词。
--教师随着音乐带领幼儿念歌词。
--欣赏歌曲录音《欢乐颂》,鼓励幼儿 和 老师一起,轻轻地眼唱。
二、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随着钢琴伴奏的音乐,尝试着眼唱歌曲。
--幼儿歌唱,教师退出。
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唱歌,才能表现出歌曲越来越热烈的气氛呢?--开展讨论活动。
--带领幼儿根据讨论出来的一个或者两个方案,进行歌唱活动,表现歌曲走
篇三:微笑教案
幼儿中班语言《微笑》
青县上伍乡中心幼儿园冯丽丽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简单的叙述故事。
2.初步感受微笑的社会价值,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3.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并从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微笑课件一套 2. 一封信 3. 小兔玩偶 4. 笑脸贴
5. 音乐《轻音乐 钢琴曲》 《笑一个吧》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简单叙述故事。
难点: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从中体验快乐。 活动过程:
一、放笑脸课件,并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刚看的的图片都有谁啊?他们的表情都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讲出都是微笑的脸)
当你们看到别人微笑的时候心里感觉怎么样?(开心、快乐) 小结:微笑能让大家感到开心、快乐。
二、故事导入:
老师今天也很开心,因为我们的一位好朋友说要来,怎么还没来呢? 咚咚咚。。。。。(假装敲门)来了!我们看看是谁啊?(出示玩偶小白兔)小白兔我听
说你今天来还给我们来了礼物呢?(师用小白兔的口气回答)并出示信封。打开信封让孩子观察小蜗牛的表情(微笑的)
提问:信是谁寄给我们的?(小蜗牛)小蜗牛为什么要寄信给我们呢?我们就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微笑》
二、轻音乐看图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1.提问:故事好听吗?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谁?
2.森林里的小动物收到小蜗牛的信,心里感到怎样?
小结:对呀,微笑是一样好东西.它能给孤单的人带去快乐.让难过的人高兴起来。
三、看图片分段理解故事
请小朋友认真听。
1.出示图片。提问:小鸟、大象、小兔子都在干什么?他们为朋友做的什么事,让朋友开心?小蜗牛的心里为什么着急?
小蜗牛想出为朋友做的事了吗?是怎么想出来的,让我们来看下一幅图片。
2.出示图片。提问:小蜗牛对小兔做了一个什么表情?小兔是怎样夸奖小蜗牛的?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样夸奖他?
小蜗牛为朋友做的事是什么?小蜗牛的微笑送出去了吗?是怎么送出去的?我们再来下面的图片。
小蜗牛想出的什么办法把微笑送给大家?(写信)那朋友们收到信心情会怎么样?(高兴、开心)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看下一幅图片。
3.出示图,幼儿尝试讲述。提问:朋友们都说小蜗牛了不起。什么叫了不起?
提问:你们有没有觉得小蜗牛很了不起呀?为什么?
小结:小蜗牛虽然很小,也不能做什么,但是他用自己的方法把微笑送给大家,给大家带来快乐。小蜗牛真的很了不起,我们拍拍手表扬他!好吗?
四、用微笑传递快乐
体验微笑:孩子们,小蜗牛的微笑甜不甜?你们也来微笑一个,来,笑一个。
送微笑:老师今天也很高兴,表情也一直是微笑的,因为你们今天表现的很棒,老师很开心,老师也要把这份快乐送给你们。(出示笑脸贴,每个孩子一个)
五、师幼完整讲述故事
收到老师的微笑开心吗?现在我们再一起讲一遍好吗?
六、结束活动,情感交流
老师刚才把微笑送给了你们,你们想不想把微笑送给你的朋友呢?我们来做一个以前玩过的《送微笑》的游戏,看谁送出去的多,看谁找的朋友多?放音乐《笑一个吧》
七、活动延伸:
老师今天看到你们把你们的微笑,快乐送给你的朋友很高兴,老师希望你们能把这份开心、快乐,你的微笑送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附: 故事《微笑》
在一座森林里住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动物,有大象、小鸟、小兔、小蜗牛等。这些动物无论大小,都相亲相爱。
大象是这群动物里个头最大,长得最高的一个,而且大家都觉得它挺有学
问的,因此,大家都乐意听它的话。有一天,大象召集小动物们来开会,讨论怎样把快乐带给大家。小动物们都开动脑筋想办法,小鸟最性急,它叽叽喳喳的说:“只要我醒着,我愿意给朋友们唱好听的歌”。小兔忙说:“只要我醒着,我愿意帮朋友们送信传消息”。大象接着说:“呵呵,只要我醒着,我愿意帮大家干他们干不了的活”。
大家说的正热闹谁也没有注意趴在一旁的小蜗牛,小蜗牛心里可着急了:“哎,我除了整天背着重重的壳,在地上慢慢的爬以外,别的`什么也干不了。小蜗牛低着头,红着脸,不好意思的慢慢地爬走了。
一天下午,小兔子正忙这送信,小蜗牛看见小兔子,对小兔子友好的微笑,小兔子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啊!”小蜗牛心想:“对呀,虽然我不能做什么,但是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啊!”
第二天,小蜗牛把厚厚的一叠信交给了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森林里所有的小动物,小动物们收到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当你觉的孤单或不开心的时候,请记住你的好朋友小蜗牛正对着你微笑”。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整个森林。
篇四:汇报课教案2――笑的魔力
汇报课教案
健康活动:笑的魔力
活动目标:
1、 积极参与活动,发现生活中的笑,感受笑的美。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对笑的体会,从而真实感受笑的魔力。
3、 喜欢笑,会用真诚的笑去感动周围的人。
活动准备:
1、 有对生活中笑的观察和体会。
2、 熟悉歌曲:笑一个吧;音乐:安妮的仙境
3、 绘画夹板、画纸、水彩笔
4、 准备:投影仪,笑的图片
5、 笑的精灵
活动过程:
一、 引入环节:舞蹈:《笑一个吧》
师:小朋友们,今天来了几位客人老师,让我们和她们打个招呼吧!
师:小朋友喜欢笑吗?今天我们就来跳一个《笑一个吧》的舞蹈,看谁跳得棒,看谁笑得美。
师:你们的笑真美,你们觉得快乐吗?
二、 感知讲述:笑的魔力
1、 观察想象:他们为什么要笑?笑能做什么?
师:笑不仅能让自己变得漂亮和还能让自己感觉快乐,它还
有很多魔力。老师这里有几副图片,你们看一看他们为什么笑?他们的笑有什么魔力?
(1) 出示图片,小朋友观察,讲述
?第一组照片:运动玩耍的笑
师:当我们和同伴一起玩耍、运动的时候我们会笑。笑可以带给大家快乐和开心。)
提问:你在运动和玩耍时会开心的笑吗?
?第二组照片:骄傲的笑
他们为什么笑呢?他们的笑有什么魔力?
提问:你做什么事情会骄傲地笑?
?第三组照片:鼓励的笑
师:当我们生病了或者遇到困难了,别人的笑可以给我们鼓励,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给你鼓励的笑。(比如幼儿园的老师或者妈妈、护士、医生)
?第四组照片:收获的笑
提问:阿姨果子的丰收,所以笑了,那你收获了什么会笑呢? ?第五组照片:帮助的笑
师:当我们帮助了别人,我们会笑,得到帮助的人也会笑。 提问:那你遇到过帮助别人或者得到别人帮助的事情吗?你感觉怎么样?
?第六组:坚强的笑
师:当我们遇到困难或者灾难的时候,笑能带给我们力量。
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如果以后遇到了,就可以开心地笑一笑,这样我们就会变得坚强。
?第七组:分享的笑
师:当我们与人分享的时候,我们会笑。
提问:你平时与人分享了吗?你会开心地笑吗?
(2) 小结:笑是有魔力的,笑可以带给大家快乐和开心,笑可
以得到大家的帮助,笑可以让争抢变成谦让,笑会给人鼓励和力量。
2、绘画:笑的魔力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生活中遇到的有魔力的笑画下来,可以是你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笑。音乐停了,我们的画笔就停下来。
师:她画了帮助别人,你还会画什么,你还看到过妈妈的笑吗?还有谁的笑。
3、结合自己的绘画,谈谈笑的魔力。
(1)同伴交流
师:请小朋友和你身边的同伴讲一讲你画得是谁,他的笑有什么魔力。
(2)集体交流
师:请小朋友来告诉大家画里的人是谁?他的笑有什么魔力?
三、 散文诗:笑的精灵
师:小朋友的故事把我们的笑精灵都给吸引过来了,笑精灵还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散文诗,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吧。 提问:听了以后你感觉怎么样?
师:笑精灵美吗?那请小朋友把笑精灵带到你的脸上,多笑一笑。也要把我们的笑精灵带回家,让我们的爸爸妈妈、婆婆爷爷都多笑笑。
篇五:声乐教案(发声训练)
.
声乐
郑萍
2课时 第二章发声训练
11中职1、2、3班,11四年专1班
1、选择一些平稳的音阶和爬音练习作为主要练声曲,巩固中音区。
2、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
3、通过代表歌曲的练唱,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正确发声
1、中高音区长气息的练习。2、准确控制发声。 电钢琴、乐谱。
歌曲《鼓浪屿之波》的视听与试唱。 (一)正确的发声方法。
(二)练声曲的掌握与运用。 (三)代表歌曲练唱。 (四)布置作业。
以讲授、示范、辅导、作业分析等教学方法为主。
一、组织教学,交代本节课教学目标,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组织教学,复习上学期的基础内容。 1、知识点回顾:
1)第二章歌唱发声基本技能的相关内容。 1.1)歌唱的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歌唱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将会影响歌唱时的呼吸、发音和歌唱的表现。歌唱者不仅要用歌声表达歌唱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通过形体和动作表演塑造各类人物的艺术形象,形成良好的台风,使我们的歌唱表演加完美动人。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a、双腿自然直立,重心在两脚中间,或形成丁字形,重心放在前脚。
b、腰部挺直,脊椎向上挺。
c、头放正,下颌微收,双眼平视,下巴和颈部放松。 d、自然挺胸,小腹微收,垂肩坠轴,精神积极。 1.2)歌唱的呼吸 主要采用胸腹式呼吸法。 a、 吸气(两肋张开)
b、 保持(维持吸气时的紧张度) c、呼气(放松)
练习: P129《笑一个吧》
1.3)歌唱发声
歌唱时喉头位置要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11-05
小班音乐教案06-24
实用的小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0-03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08-30
小班音乐袋鼠教案06-28
【热】小班音乐教案06-18
小班音乐教案【热门】06-18
小班音乐教案[精品]07-08
【精】小班音乐教案06-15
小班音乐教案:鱼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