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时间:2024-11-07 20:33:1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安全教育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锦集七篇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篇1

  活动一:《入园我知道》

  活动目标:

  1、知道入园是要和家长在一起,不能随意跑动。

  2、能对各种入园过程中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愿意接受成人的建议。

  活动准备:

  1、小男孩和成人女性木偶各一个。

  2、积木搭起的话题,小皮球一个。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

  (1)教师出示挂图: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教师:①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图中蓝衣服小朋友是明明,绿衣服小朋友是冬冬。) ②明明是和爸爸一起来上幼儿园的,你找到明明了吗?

  ③明明是怎么上幼儿园的?

  ④明明到班上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2、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

  ⑴教师:上幼儿园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吧! ⑵教师操作木偶,引导幼儿理解入院时偷偷乱跑的不良后果。

  ①木偶表演:冬冬上幼儿园啦,今天是他第一天上幼儿园,他早早的就和妈妈来到了幼儿园。一进大门,冬冬就看见了一座滑梯,他甩开妈妈的手,又蹦又跳的跑过去,玩起了滑梯。冬冬玩累了,发现自己找不到妈妈,着急的直哭。妈妈找到了冬冬,对他说:“上幼儿园的路上要紧紧拉着妈妈的手,这样才是妈妈的`好宝贝。”

  ②教师:“你们觉得冬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离开爸爸妈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⑶教师操作木偶,引导幼儿理解自己随意跑出去的不良后果。

  ① 木偶表演:第二天上幼儿园的时候,冬冬紧紧拉着妈妈的手,再也不敢松开,妈妈把冬冬送进了小一班教室。冬冬看见操场上的皮球,趁着妈妈和老师在谈话,偷偷地跑出教室,在操场上玩起了皮球。冬冬玩累了,发现自己找不到小一班。这么多班级,哪一个才是小一班呢?冬冬着急地哭了起来。老师找到了冬冬,告诉冬冬:“到了班上可不能自己跑出去玩,如果想玩,老师会带小朋友们出去玩的。”

  ②教师:你们觉得冬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自己随意跑出去会怎样?

  3、阅读幼儿用书,对不同的行为进行判断。

  ⑴教师:①请你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②你喜欢哪一个小朋友?为什么?

  ⑵教师小结:我们上幼儿园的时候要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不能乱跑;如果乱跑,可能会找不到爸爸妈妈,还可能会摔跤、受伤呢。到了班上,不能自己偷偷的跑出去玩;如果想玩的话,老师会带小朋友们出去玩的。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篇2

  活动主题:小标志本领大

  活动目的:

  1.通过收集、观察,讨论与交流,了解生活中不同安全标志的主要含义和作用。

  2.知道按照安全标志的指示行动的重要性。

  3.在生活中中能不断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和爸爸妈妈共同收集生活中的安全标志,制作安全标志调查表。

  2. 图片标志:严禁烟火;禁止通行;人行横道;安全出口;严禁攀爬;严禁游泳;当心触电等。

  3. 画纸;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自己收集的各种安全标志

  前几天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

  一些安全标志,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在

  哪里找到这些标志的?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意思?

  (一)幼儿和身边的小朋友自由交流收集的各种安全标志

  (二)请个别幼儿在集体中进行交流

  二、观看图片,寻找安全标志,初步了解安全

  标志的主要作用

  (一)小朋友我们来看些图片,请你们仔细的.

  找一找,画面中都有哪些安全标志?这些标志

  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叙述出示相应的标志)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安全标志。

  (二)交流安全标志的主要作用

  1.为什么会有这些标志?这些标志告诉了我们什么?

  2.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些标志?

  3.如果没有了这些标志行不行?为什么?

  教师小结:生活中的安全标志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会提醒我们避免做危险的事情。我们都要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三、我和标志玩游戏

  游戏一:你摸我说

  教师出示摸箱并交代规则:这里有一个摸

  箱。摸箱中有很多标志,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

  摸,摸出一个标志,请大家来说说,这是什么

  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

  游戏二:标志对对碰

  教师出示分类盒并交代规则:这么多的标志,有的标志是告诉我们可以做什

  四、自己设计安全标志

  小朋友,我们幼儿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安全标志呢?请你们开动小脑筋来设计一些安全标志,提醒其他的小朋友知道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一)分组设计标志,教师指导。

  要求:画面简洁,主题突出。

  (二)小朋友分别向同伴介绍自己设计的标志。

  (三)将自己设计的标志悬挂在相应的位置。

  幼儿将自己设计的标志进行悬挂和粘贴

  设计标志

  活动反思:

  标志是人们生活中的行动指示,是简单形象的图画语言。尤其是安全标志在我们生活中起到提示、警告的作用。它们是幼儿常常见到但又不易引起注意的安全标志。通过活动组织幼儿观察、探索,知道安全标志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应该按照安全标志进行行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大班幼儿期的孩子年龄特点:好奇心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遇到突发事件时有时不知如何处理,缺少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巧,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意外“事故”。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加强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教师选择了《小标志本领大》为课题,通过收集、交流、分享经验等多种方式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如:交流收集的安全标志、寻找安全标志、设计标志等。教给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知道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提高安全意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学习兴趣高,在认识了常见的标志的名称及意义后,将安全标志进行分类,再以语言、游戏、绘画等多种形式设计出心中的标志,进一步加强了安全教育,懂得了一些自我保护及预防的方法。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篇3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我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名称:

  我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能收陌生人的礼物,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

  3、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活动准备:

  布置两个场景,分别为“幼儿园”“花园小区”

  活动过程:

  一、营造情景,真情体验。

  (一)幼儿园里的陌生人

  1、真情讲述,故事导入。在“幼儿园”场景中,XX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人来接,这时来了个陌生人,这名小朋友跟陌生人走吗?(引出课题)

  2、互动表演,真实流露。请幼儿参与,教师扮“陌生人”与幼儿对话,引诱幼儿跟随“陌生人”走。

  (二)社区里的陌生人

  1、转换场景,扩展感知。教师在“花园小区”场景中,再次讲述故事:XX小朋友搬了新家,在楼下玩完后,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这时又来了一个陌生人,陌生人带走小朋友了吗?

  2、利用资源,真情表演。幼儿与假扮的陌生人对话,陌生人拿出礼物哄骗幼儿,观察幼儿的反应。

  二、经验分析,情感升华

  小结幼儿的表现:向幼儿提问?

  1、什么是陌生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为什么?

  3、“陌生人”要带你们走,你们应该怎么办?

  三、游戏巩固,行为强化。

  1、游戏《不跟陌生人走》

  幼儿随着音乐走在小路上,突然遇到陌生人,小朋友是怎么办的?(集体表演)

  2、表演后,继续在小路上走,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本周是安全周,所以在本周我们开展的都是对幼儿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跟陌生人走后会有危险。所以我们通过模拟的形式先让幼儿在晨间活动中有所“体验”,结果的确有孩子跟陌生人走了,通过这一情境的模拟,把它拍成了视频,事后让幼儿自己去看,让幼儿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容易被陌生人骗走,怎么保护自己。

  最后老师进行了简单的小结,也通过举例的方式告诉我们小朋友如果被坏人骗去后是很危险的,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这一意识的了解。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篇4

  《文具安全》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透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明白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资料,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资料。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齐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资料。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

  ③讨论其他资料。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此刻我们一齐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就应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潜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资料。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资料。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群众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持续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留意,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篇5

  班级:小小一班时间:20xx、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录象懂得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动准备:录象《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每组一小筐图片

  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食物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卡在喉咙的五角星》

  1.教师提问“刚刚你们看到了什么?”“小男孩的做法对吗?”

  2.幼儿相互交流讨论“他这样做了会怎样?”“你有没有这样做过?”

  3.教师做适当小结

  二、看图片

  1.教师提问“这些东西你吃过吗?”

  2.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3.教师适当小结

  三、游戏判断对错

  1.教师提问“上幼儿园时,没有病的小明非要妈妈帮她带药到幼儿园;夏天快来了,天气太热,我喝了饮料又吃雪糕;小朋友拿了一个玻璃球放在嘴里。”

  2.教师小结:不生病乱吃药,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冷的东西吃多了对胃宝宝不好;玻璃球放在嘴里很危险。

  四、操作活动

  1.请幼儿自由抽取图片,并说一说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2.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活动反思:本活动幼儿能积极参加,大胆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通过本活动幼儿懂得乱吃东西的危害性;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加载中,请稍候......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篇6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进行安全排查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使其健康、快乐、平安地成长。

  设计意图:

  幼儿一年一度的寒假生活又将开始,为使幼儿欢度一个愉快的假期,我们今天对孩子加强了安全教育,让小朋友进一步了解了放寒假期间的放鞭炮、交通、饮食、用电等安全知识,为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寒假做好铺垫,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幼儿过一个愉快的寒假和春节。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寒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向往过寒假的情感,教育幼儿愉快、合理地过寒假。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安全教育挂图、安全教育视频等。

  活动过程:

  1.注意通行安全。

  (1)会走行横道和人行道,过马路时会看红绿灯,会跟着大人走,过马路时不疯打、疯跑,不独自一人横穿马路。

  (2)认识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标志。

  2.注意用电安全。

  认识电源插座,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注意燃放烟花、爆竹安全。

  不自己燃放烟花、爆竹,不用鞭炮玩打“火仗”的游戏,这样很容易伤人,在大人燃放烟花、鞭炮时,站在距离其远些的安全地带。

  4.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过量的零食,在家饮食要规律,按时吃饭,不挑食,多吃蔬菜。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篇7

  活动二:《老师,我有话要说》

  活动目标:

  1、知道要主动将自己的需求告诉老师。

  2、能清楚地表达喝水、入厕及身体不舒服等各种生活上的要求。

  3、对教师产生初步的信任感。

  活动准备:

  1、小猫和大猫木偶各一个。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发幼儿已有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⑴如果你觉得口渴了,你会怎么做?

  ⑵如果你感觉自己肚子痛,你会怎么做?

  ⑶在幼儿园觉得口渴了或者肚子痛呢?我们应该怎样做?

  2、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在问题情境中学习解决的方法。

  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一 ------我想喝水。

  ① 木偶表演:小猫咪咪在教室里玩玩具,玩着玩着,咪咪觉得口渴,咪咪该怎么办?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咪咪想想办法吗?

  ② 教师:“告诉老师”是个不错的办法,咪咪可以怎么告诉老师呢?咪咪会怎么说呢?

  ③ 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情景:咪咪:老师,老师,我口渴了,我想喝水。 大猫老师:好啊,找到自己的小水杯,自己接点儿水。咪咪端起水杯喝完水:嗯,真好喝呀。

  ④ 教师:咪咪喝过水以后,感觉怎么样?

  ⑵教师引导幼儿看教学挂图,学习清楚地表达喝水的请求。

  教师:①我们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②明明觉得口很渴,他该怎么办呢?

  ③刚才小猫咪咪是怎么做的?他是怎么告诉老师的.?

  ④我们一起帮助明明说:老师,我渴了,我想喝水。

  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二——我想上厕所。

  ① 木偶表演:第二天,小猫咪咪又在玩玩具,玩着玩着,咪咪捂住了肚子,他想拉大便了,该怎么办?

  ② 教师:咪咪该怎么和老师说呢?

  ③ 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情景:

  咪咪:老师,老师,我想大便。

  大猫老师:好啊,来,老师带你去厕所。

  咪咪上完厕所:嗯,真舒服呀。

  ④ 教师:老师带咪咪去厕所以后,咪咪感觉怎么样?

  ⑷教师引导幼儿看教学挂图,学习如何清楚地表达入厕的请求。

  教师:①小朋友们在玩游戏,妮妮摸着肚子,觉得想要拉大便,怎么办? ②我们帮助妮妮告诉老师:老师,我想大便。

  ⑸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三-------我这里疼。

  ① 木偶表演:小猫咪咪跑跳时摔倒了,捂住自己的腿:哎呦,哎呦。 ② 教师:小朋友们,咪咪觉得腿疼,怎么办呢?

  ③ 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情景:

  咪咪:老师,老师,我腿疼。

  老师:咪咪,你的腿怎么了?来,老师带你去保健室,给保健老师看一看。⑹教师引导幼儿看教学挂图,学习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身体的不适。 教师①你们看,这个小朋友捂着肚子,他怎么啦?

  ②他该怎么办呢?他怎么告诉老师呢?

  ③他可以学咪咪说“老师,我腿疼”吗?

  ④他是腿疼吗?他的肚子疼,应该怎么告诉老师?

  ⑤觉得那里不舒服,一定要说清楚是身体的什么地方。只有说清楚了,老师才能帮助你。

  ⑥如果觉得牙齿痛,我们怎么说?我们一起学一学:“老师,我牙疼。” ⑦如果觉得胳膊痛,我们怎么说?我们一起学一学:“老师,我胳膊疼。”

  3、拓展幼儿经验,学习在各种情况下主动地将需求告诉老师。

  ⑴教师:①我们在幼儿园里遇到各种情况都可以告诉老师,如果你发现自己尿裤子了,怎么办?

  ②告诉老师以后,老师会帮助你换上干净又舒服的裤子,不然穿着湿裤子很难受,还会生病呢!

  ⑵教师:①吃饭的时候如果觉得还没有吃饱,怎么办?我们怎么跟老师说? ②告诉老师以后,老师会帮你添饭添菜,吃的肚子饱饱的。

  ⑶教师:在幼儿园里遇到各种情况都要马上告诉老师,老师会帮助你解决的。你还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呢?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安全教育教案01-22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04-23

小班暑假安全教育教案07-02

小班运动安全教育教案04-25

小班的寒假安全教育教案12-22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5篇]11-06

【精华】小班安全教育教案3篇04-10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优秀15篇】06-27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01-07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合集五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