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安全教案范文锦集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全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安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要在网络上轻易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网友。
【教学准备】
1、学生上网收集因在网中把秘密告诉网友而受到伤害的案例。
2、老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调查:哪些同学在家上网聊过天?
2、师讲述: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每个人都能在网络上发布新新。网络技术好的人能够在网络上得到别人的许多看似隐蔽的信息。同时,只要你上网,你的信息就有可能被别人获取。有些人就利用网络获取别人的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去要挟他人。
二、分享事例,受到启发
1、分享故事一:亲信网友被敲诈
(1)学生自读这个故事。
(2)指名一学生试说故事。
(3)学生思考:小学上网的时候,哪些做法是不对的?为什么?
(4)全班交流。
2、分享故事二:工作无着落 网上骗钱财
(1)学生自读这个故事。
(2)指名一学生试说故事。
(3)学生思考:小优和小西不仅轻易地( ),还随便与网友见面吃饭,并将( )。在受骗后仍没有提高警觉,且再次( ),以致二次上当。
(4)全班交流。
三、拓展延伸,强化意识
1、学生思考: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你还知道类似案例吗?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4、师播放视频《轻信网友,女童被拐骗》,学生直观感知。
四、教师总结,深化主题
1、安全提示:
(1)不要轻易在网上透露自己的确切信息。
(2)不要轻易相信网友提供的信息。
(3)如果受到网友要挟、敲诈,必须及时告诉父母、老师或向公安机关求助。
2、展示安全上网宣传语,学生谈认识。
(1)网络连接你我他,安全系着千万家。
(2)高高兴兴上网,快快乐乐冲浪。
(3)网上有骗子,小心不上当。
(4)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使人走向无底深渊。
(5)沉迷网络游戏,人生就会没戏。远离网络游戏,演好人生这场戏。
3、教师总结:
警惕网络陷阱,注意自身安全。
安全教案 篇2
一、 情景剧:
a:(唱)好大一个家,我独自一个人,爸爸妈妈都上班,我可自由啦!(高兴地跳)我打开电视机,唉,都不好看——(这时,传来敲门声)谁呀?
b:我,你李叔叔。
a:李叔叔,怎么没听爸爸说过呀!
b:噢,我是新来的,时间不长,是你爸爸让我来拿东西的。
a:(开门,让b进来)
b:(左看右看)小朋友,你一个人在家呀?
a:(倒茶)叔叔请喝茶,我爸爸让你来拿什么东西
b:(嘿嘿一笑)来……拿——钱。
a:(大吃一惊)
b:(拿出小刀,恐吓道)不准喊叫,不然的话,我要你的小命,动作快点。
a:(乖乖地到抽屉去拿钱给d)
女:同学们,如果你是剧中的小孩,你会怎么做?
二、学生讨论。
指名谈自己的做法。
男:你们说得真好,真应该为你们强烈的安全意识放鞭炮。
女:鞭炮可不能乱放哟,请听我们班的安全宣传员表演的快板。
三、快板表演:
合:节日到,真热闹,小朋友,放鞭炮;
柴草旁,屋前后,严格禁止放鞭炮;
分1:点炮引,要用香,别用火柴打火机;
哑炮未响别去拿,伤了自己损失大;
分2:冲天炮,危险大,引起火灾害人家;
别拿拉炮对着人,免得炸己又伤人;
分3:放鞭炮,害处大,最好自己别放它;
有的城市已严禁,
合:我们带头来执行;来执行!
女:是啊,放鞭炮讲安全,用电更要小心哟!
四、了解用电安全。
男:你说得不错,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同学们,你们家里各有哪些电器?
这么多电器,在用电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女: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截断电源。
男:其实安全隐患远远不止这些,请大家看一段录像,回忆自己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行为。
五、播放录像,进一步多方面了解安全知识。
女:同学们,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什么?
指名说自己的感受。
g:主持人,我看到有的同学不大注意饮食卫生。
男:谢谢,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饮食,可你知道吗?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营养平衡的膳食,正确的饮食卫生习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是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女:我建议来次饮食安全知识竞赛,比比谁最注重安全。同学们愿意吗?
男:好,那么我来宣布一下比赛规则。(电脑投影比赛规则——1、本次比赛共有12道题,每组有两次答题机会,答题顺序由各组组长抽签决定,分两轮完成。
2、题目由组长选定,各组长记录下已选题号,避免重复选题。 3、每组有基础分100分,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倒扣10分。)
安全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等知识。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
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
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三、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四、 小结: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安全教案 篇4
《不挤不抢好朋友》教案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进一步了解到了日常的生活中要互相谦让,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进行经验回忆,并进行大胆交流,本次活动对幼儿有较大的教育价值。活动中个别幼儿语言表达不是很完整,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与日常指导中加以个别指导。
《不挤不抢好朋友》教案
活动目标:
知道洗漱、喝水、如厕时,不争抢、不推挤,会等待。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学资源:图片《不推挤》,图片《哪些宝宝做得好》。
活动过程: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不推挤》。
(1)请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那些小朋友是怎样洗手的?大家感觉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为什么?
(2)小结:洗手时,人多水龙头少,小朋友不能同时洗手,所以要排队等待,不能拥挤、争抢、推拉。
2、引导幼儿了解在幼儿园做哪些事情需要排队等待、轮流进行。
(1)请幼儿说一说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做哪些事情的时候需要排队等待、轮流进行?(喝水、如厕、玩滑梯等。)
(2)组织幼儿学习儿歌《不推挤》。
先教幼儿学习儿歌《不推挤》。幼儿熟悉儿歌后,可以将儿歌中的“洗洗手”替换成其他内容,如,上厕所、滑滑梯等。
(3)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哪些宝宝做得对》。讲讲谁做得对,谁做的不对。
3、情景练习:排队轮流喝水。
(1)请幼儿按男孩、女孩进行分组到喝水处排队轮流喝水。
(2)小结:当很多人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排队等待,不争抢、不推挤,这样就不会出现被挤倒、碰伤等现象。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轮流如厕、洗手、喝水、玩滑梯的意识和习惯。
附:儿歌
不推挤
洗洗手,不推挤,
小心滑倒伤自己,
排队等候别着急,
安安全全记心里。
安全教案 篇5
班会目的 :
1.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同学们进一步认清了网吧给他们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坚定了他们拒绝沉迷网吧的决心。
2.珍惜在校的时光,正确利用网络,提高专业技能。
班会内容: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针对少数学生上网成瘾,影响学习,不利健康成长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远离网吧,健康成长”主题班会活动。教育、帮助学生远离网吧,在学校学生中形成了勤奋学习光荣,迷恋上网可耻的良好氛围。
开展方式:
通过班主任讲演,同学们课堂讨论,班主任总结方式从而加强同学们的对沉迷网络和加强自我保护的法制观念。
班会过程:
案例引入:
案例一、沉迷网络聊天,荒废学业(结合本班上学期被因上网,夜不归宿,逃课缺课,最后被开除的朱**同学,为例)
案例二、网络游戏上瘾,7岁少年小新为偷钱上网,竟残忍地砍死奶奶,并砍伤爷爷,为例。
案例分析:
案例一:主要表现为:
一、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时间观念淡薄,在网吧一坐就是半天,严重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学生进网吧多数是为了玩游戏,有些同学因此而上瘾,上课、做作业不能集中注意力,导致厌学、逃学、学习成绩下降。
三、青少年正在长身体期间,网吧内不仅空气浑浊,环境恶劣,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黑网吧都在较偏僻处,安全设施及安全保护能力都不到位。
案例二:为什么小男孩会做出如此的行为:据《北京青年报》20xx年6月9日的报道称:“至少10%中小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成瘾症状与极其相似”。文中采访的武汉精神卫生专家通过研 究分析接触到的病例总结出的结论是:青少年一旦沉迷于游戏机,即会产生愈来愈强烈的心理依赖和反复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时便出现情绪烦躁、抑郁等戒断症状。这种成瘾症状和戒断症状同时存在的特征,与的成瘾行为特征极其相似。“……一位多年主办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的检察官说,去年由于玩游戏机引发犯罪的已占青少年犯罪案的10%。”有些学生频繁进入网吧,花光了自己的零 花钱,便采取骗、偷、敲诈等违法手段,一步步走上犯罪的道路。
班会讨论:
请同学们举身边的正面的例子来说明适当利用网络对我们的帮助,同时,举反面的例子来说明沉迷网络的危害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对沉迷网络的危害性的认识。
安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树立爱护自己身体和生命的态度,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
2、通过学习了解简单的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溺水的常识,知道简单的自救自护方法。
3、通过模拟活动形成初步的自救自护能力。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情境导入,模拟活动。
通过小红独自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分小组模拟这一情境,由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探讨与研究。
课前引导学生调查与家庭生活安全有关的事例及如何自护自救的方法,在课上交流自己知道的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
3、分小组模拟四种情况,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
(1)燃气泄漏;
(2)有人游泳溺水;
(3)有人触电;
(4)有人被开水烫伤。
4、 课后拓展,付诸于实践。
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的因素,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加强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并为家庭生活中不安全的地方设计一些安全提示标志,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从理论认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教学过程
(一)模拟活动
1、情境引入。
师:一天,小红独自在家时,有一个不认识的人敲门。那人告诉小红是她父母叫他来家里拿东西的,同时他还说出了小红父母的名字。小红没了主意。她应该让他进门吗?应该怎么办呢?
请学生分小组准备,模拟以上的情况,想办法解决,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好。
2、学生分成6个小组进行模拟活动。
3、小组展示。
第一小组:小红请他进来,因为他说出了她父母的名字,说明他跟父母很熟,应该没有问题。
第二小组:打电话问一问父母,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如果是,就开门请他进来找东西;否则就不开门。
师:如果小红找不到父母怎么办?而且他说事情很紧急,非要进来。
教师及时肯定两位学生的意见,特别是后者,想得很周全。同时教师强调,只要是陌生人,就不能随随便便让他进来。
(二)探讨与研究
师:在生活中,除了刚才我们所遇到的安全问题,还有许多不安全的因素,你都知道哪些呢?
为了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我在课前布置了调查作业:家庭生活中与安全有关的事例及如何自救自护。在课上,学生用自己调查到的资料发言,非常积极。分别说到了用电、使用燃气、防火、防溺水等与安全有关的事例。
当学生说到车祸、过马路看交通信号灯、酒后不能驾驶车辆等与交通安全有关的问题,教师对此提出,交通安全是生活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交通安全有其特殊的地方,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但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安全问题,并具有防范意识。
(三)全班模拟活动
1、模拟活动。
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抽题签,然后按照题签上的内容进行模拟活动,并找出最佳解决的.方法。
情境:
(1)燃气泄漏;
(2)有人游泳时溺水;
(3)有人触电;
(4)有人被开水烫伤。
由于课前学生对意外事故的自护自救方法有所了解,在模拟中学生的解决方法大体上是正确的。
2、小组汇报结果。
(1)“燃气泄漏”和“有人被开水烫伤”的处理方法。
学生说,在家里经常听父母讲,遇到燃气泄漏,一定不要惊慌,要首先关闭燃气开关,切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而且一定不能够使用明火,包括不能开灯、不能打开排风扇等。
遇到有人被烫伤的情况,如果只是轻微的烫伤,被烫伤的范围不是很大,应该按照教科书上提示的方法:给被烫伤的部位冲冷水降温,缓解疼痛;涂抹小苏打水或烫伤药膏进行消炎、治疗。但是对于比较严重的烫伤,就一定要去医院及时诊治。
(2)“有人游泳时溺水”的处理方法。
学生展示的是马上跳下去救,理由是要“见义勇为”。对此有几位学生提出了不同意见:“不能跳下水去救,如果你不会游泳,会被淹死。”“如果水太急,我们太小,不仅不能救上溺水者,反而害了自己。”教师马上追问:“你们想得很好,如果你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学生对此展开讨论,得出结论:“自己不能救,最好向大人求救,或寻找救助工具。”教师肯定其结果,并强调:“你们都是未成年人,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时,一定要注意逃生自救。”
(3)“有人触电”的处理方法。
当有人触电时,学生展示的是首先切断电源。但有学生补充说,他们做得不完全正确,切断电源不能用手,应用干木棍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教师肯定其回答,并进一步提出问题:“若是被高压线击倒,能不能用干木棍切断电源?为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后得出了结论:“不能。因为高压电会立即把木棍击穿,把救人者击倒。”教师强调:“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立即离开危险之地,并向电工求救。”
3、遇到这些情况时,学生除了自我救护外,还应向大人求救。
教科书第19页连线练习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讨论,应该怎样保证报警内容的真实性、报警语言的完整性,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的地方,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的生活中。
5、设计安全提示标志。
由学生根据前面讨论中找到的、家庭生活中一些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地方,为家庭安全生活设计一些安全提示标志。
学生在这一制作活动中表现了很高的热情,纷纷为自家的电器插座、燃气热水器、燃气灶等位置设计制作了很醒目、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提示标志。这是他们在确立了安全生活的正确态度以后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
(四)教师总结,课后延伸
师:安全是我们健康生活的保证。只有人人心中有安全,时时处处注意安全,才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回家以后,请同学们把今天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讲给父母听,并为自己家中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设计一些安全标志,下节课我们进行展示,
安全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过对实际生活观察,知道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活动中会有危险,要有安全意识。
2、初步知道一些有关安全用电、防煤气中毒、放火、防溺水、防摔伤、防动物抓咬等的小常识,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
3、初步知道一些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形成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意识。
4、渗透《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教学重难点:
1、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
2、有关安全用电,防煤气中毒,放火,防溺水,防摔伤,防动物抓咬等的小常识,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
3、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形成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危险的事情吗?要预防不安全的因素发生,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些安全的知识吧。观看图片,说说图中存在那些安全隐患。
1、开展活动一:安全小检查
①检查预习:你家中有那些安全隐患,它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想一想一旦危险发生会给家里带来什么影响。
②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检查情况,并一一列出。
A分析这些隐患属于生活中的那些方面。
B为什么认为它们是隐患
C怎样才能避免危险发生。
③小结:安全事故应防范于未然。
2、开展活动二:小组擂台赛
将小组汇集的情况编成问题,各小组以“我出题,你答题”的方式进行擂台赛
3、开展活动三:大眼睛转转转
提出活动要求:认真检查校园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全体师生按一定的顺序巡视校园,寻找不安全的因素。
教室开展活动,主持人宣布规则:把全班学生分成六组,在黑板上画出六只眼睛,分别表示六个小组:每一组眼睛由以小到大套合的眼睛组成,图中最里边的一圈是实线,往外扩大的是虚线。组内同学发现一种不安全情况,本组的大眼睛向外扩大一圈并变成实线。
给获胜的.组员奖励一个安全卫士卡。
4、开展活动四:要不要搭话
提出活动要求:
A直接告诉他,因为待人要真诚。
B看着像好人的就告诉他,看着不像好人的就不要告诉他。
C就说我不认识你,我不能告诉你。
D告诉他住在哪个小区,但不要告诉他具体的门牌号。
5、总结: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学习生活当中要注意防范,有备无患。 为此国家还特意制定了《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和《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六条之规定: 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应当根据自身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
【安全教案】相关文章:
安全的教案02-22
安全教案07-18
安全的教案09-04
小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12-11
《网络安全》安全教案06-22
开学安全教案04-14
安全课教案01-17
出行安全教案03-02
暑期安全教案01-30
应急安全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