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班社会教案模板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巩固理解“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感受与同伴一起摘水果、装水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前期带领幼儿参观水果店,认识常见的水果。
物质准备:水果园背景图、树和水果图片若干。车票若干:分别是数量(1、2、3、4)及颜色(红、黄、蓝)的点子卡片。座位上贴有数字1、2、3、4的`红、黄、蓝座位号。
活动过程:
一、游戏:乘车
(价值取向:幼儿初步尝试4以内的点数对应。)
1、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美丽的水果园玩。这是车票,看看上面是什么颜色什么数字,去找到自己的位子吧。
2、检查是否坐对了。
二、游水果园
(价值取向:在游戏中理解“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感受与同伴一起摘水果、装水果的快乐。)
● 找水果宝宝
1、师:水果园里有什么呀?
2、数数地上的水果。
● 摘水果
1、示范:看看篮子上有什么?(数字)数字是几表示只能摘几个水果,苹果桔子都可以。
2、操作:按照篮子上的数字,摘水果放在篮子里。
3、交流与检查。
● 装水果盆
1、示范:按水果盘上的要求装水果。(如3苹果、1苹果2桔子等)
2、操作,交流与检查。
三、游戏:乘车
(价值取向: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4以内的点数对应。)
交换车票乘车回家,及时纠错。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教幼儿用普通话学说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汽车、图书和积木的名称,要求发音正确。
活动准备
1、胡须、塑料眼镜、帽子、小提包各若干(总数与幼儿人数相同),作化妆用。
2、在桌面上布置好柜台,柜台上有玩具汽车、图书、积木各若干(总数略超出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全班幼儿坐成半圆形,请四个幼儿当营业员(每人分管一种商品),其余幼儿当顾客。教师帮他们分别化妆成爷爷(粘上胡须)、奶奶(戴上眼镜)、叔叔(戴顶帽子)、阿姨(拎个小提包)。
游戏开始时,先请全班幼儿逐一起立,作自我介绍,如:“我是奶奶”,“我是叔叔”等。然后,教师再请四至六个一批顾客向营业员买东西。营业员要主动招呼顾客,如:“老爷爷,你要买什么?”顾客要有礼貌地进行对话,正确说出自己要买的东西名称,如:“我要买积木。”讲得正确了,营业员就把东西卖给他,让他带回座位去。再请另一一批顾客来买东西,直到每个顾客都买到东西为止。
活动注意
1、在游戏中,教师要注意听幼儿的.对话,发现有语音不准、语句不规范的,要加以纠正。
2、买到的东西不能马上就玩,要等全班幼儿都买到后,再一起玩。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促使幼儿和大班哥哥姐姐相互认识,培养友好的.情感和共同活动的兴趣。
2、使幼儿(特别是独生子女)体会到兄弟姐妹之情,增加他们的交往机会。
活动准备:与一个大班联系。
活动过程:
一、请大班幼儿到小班来。
自己找朋友、结对子、互报姓名。在小班玩游戏。大班哥哥姐姐边玩边向弟弟妹妹介绍玩具的名称、玩法。
二、带幼儿到大班做客。
请大哥哥(姐姐)邀请一个小弟弟(小妹妹)一起玩,到喜欢的角落玩喜欢的玩具。带弟妹入厕、喝水,一起做喜欢的事情。
三、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到幼儿园各个场所玩。
要求大班哥哥姐姐照料好小班弟弟妹妹:帮助他们穿脱鞋子、擦嘴巴等。
四、哥哥姐姐把弟妹送回班:
小班小朋友互相交谈:哥哥姐姐带你到哪里去玩的,怎么玩的呢?
五、小结:
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得真开心。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2、让幼儿知道升旗是要立正不讲话,并想国旗行注目礼。
活动准备:
五星红旗一面、红、黄、绿彩旗、幼儿用书画面“我们来升旗”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观察国旗,初步认识国旗。
1、让幼儿认识国旗,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国的国旗,它是红颜色的,上面有五颗黄色的五角星。
教师出示国旗: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它叫什么名字?小朋友在什么方见过国旗?
2、出示各色彩旗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加深对国旗的.认识。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旗子,小朋友看看它们和国旗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叫什么名字?
二、让幼儿知道,长国旗时不能讲话,要立正站好,并向国旗行注目礼,要尊敬国旗。
1、引导幼儿观察大班哥哥姐姐升旗的情景。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大班哥哥姐姐升国旗的图片,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升旗手是怎样上场的,站在下面的小朋友又是怎样做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2、请一起观察图片内容,并引导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升旗时小朋友要保持安静,不讲话,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立正站好,眼睛看着国旗慢慢升起,要尊敬、热爱国旗。
三、活动结束。
《小班社会教案:升旗了》摘要:它们叫什么名字? 二、让幼儿知道,长国旗时不能讲话,要立正站好,并向国旗行注目礼,要尊敬国旗。 1、引导幼儿观察大班哥哥姐姐升旗的情景。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大班哥哥姐姐升国旗的图片,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看...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学习正确使用筷子。
二、活动准备:
小木块、小布包子、饺子、雪花片、玻璃球、黄豆等。
三、活动过程:
1.谜语,引出活动内容。
谜语:"兄弟俩,一样长,是咸是淡它们先来尝。"请幼儿猜猜谜底是什么,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2.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筷子,讲解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2)幼儿每人一双筷子,尝试练习。
教师为每组幼儿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布包子、小木块、玻璃球、黄豆等材料,请幼儿练习夹物。
3.巩固游戏"谁夹得准又快"。
游戏一:拨木珠
玩法:每个小朋友一双筷子、一个盘子、小布包子、一个大盆。教师发出指后,(教案:)请幼儿迅速用夹的方法从大盆中夹取包子,以夹得最多的.幼儿为胜。
:使用筷子夹取软的东西时,手指配合要好。大拇指往下压,食指、中指管一根筷子,(教案:)无名指负责另一根筷子。五指力量要平衡,太紧太松都不利于使用。
游戏二:看谁夹得快又准
玩法:出示小木块、雪花片、黄豆等、请幼儿分别尝试夹取,多者为胜。
:请幼儿说说,夹不同的东西时,感觉有什么不同?谁用得最好?激发进一步提高的愿望。
4.延伸活动:
(1)请家长配合,鼓励幼儿在家就餐时坚持使用筷子。
(2)在进餐时进一步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筷子。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新年到来之际,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新年的气息。在听了故事《新年愿望》后,有的幼儿也说起了自己的愿望。于是我萌发了设计这一活动的想法。本次活动以“小熊的心愿”为线索,让幼儿在猜测、寻找、推测、验证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力、方位感、推测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目标:
1.能根据局部特征联想整体,初步感知上、下、里、外等方位,提高观察力。
2.体验猜测、寻找的乐趣。
准备:
1.物质准备:玩具小熊1只(投放在区角中),星星、月亮、太阳的胸卡若干(事先贴在幼儿身上),心愿盒3个(心愿盒上分别有星星、月亮、太阳的标志,内放汽车拼图,拼图的块数与幼儿人数相同,拼图的反面写有数字),拼图的平面示意图一张,照片3张(内容为活动室中藏物品的三个角落),拼搭玩具汽车的各种积木及其他材料。
2.经验准备:班内正在开展“迎新年”的主题活动,幼儿事先听过故事《新年的.愿望》,理解“愿望”的含义;幼儿有拼图的经验。
过程:
一、表述自己的新年愿望
1.再过几天是什么日子了?
2.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你们要长大一岁了。在新的一年里,你们有什么愿望吗?(幼儿表述新年愿望,萌发对新年的企盼。)
二、猜测并寻找小熊的新年愿望
1.(出示玩具小熊)你们都有新年愿望,小熊也有一个新年愿望。它的愿望会是什么呢?(幼儿稍作猜测。)
2.小熊把新年愿望放在几个心愿盒里藏了起来,要想知道小熊的新年愿望,先要找到心愿盒。
3.(呈现照片)老师这里有几张图,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小熊的心愿盒放在哪里。(根据照片上的提示,幼儿判断心愿盒的方位。)
4.下面我们就分组寻找心愿盒。星星队去找有星星的心愿盒,太阳队去找有太阳的心愿盒,月亮队去找有月亮的心愿盒。
5.心愿盒中放的是什么?大家分一分,每人拿一块吧。
三、推测并验证小熊的心愿
1.你看出小熊的心愿是什么了吗?(幼儿根据拿到的图片进行推测和想象。)
2.看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拼图的平面示意图,幼儿观察、理解图意。)
3.那我们把小熊的心愿拼出来吧。看看先放哪块图片?怎么放才对呢?(幼儿在阅读图意的基础上拼图,教师不作提示,让幼儿自己根据数序拼图,有意识地锻炼幼儿的有意注意。)
4.我们总算知道小熊的心愿了,你们高兴吗?
延伸活动:
原来小熊的新年心愿是要一辆小汽车,那我们一起帮帮它好吗?(呈现各种形状的软体积木、插塑连接积木、含球棒的组合积木及简单的非磁力棒积木,也可根据幼儿需要投放废旧材料,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小汽车。)
反思:
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我着重突出两点。一是用拼图形式呈现“小熊的心愿”,把认读数字、掌握数序、感知方位等自然融入拼图。二是紧紧抓住小班幼儿的好奇心,通过猜测、寻找、推测和验证,诱发幼儿的经验,挑战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快乐,获得发展,真正体现寓教于乐。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感知黑夜和黑影并不可怕,有晚上独自睡觉的愿望。
2、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走出害怕黑暗的恐惧,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难点:
独自进入“黑屋子”中体验黑。
教学准备:
PPT、用纸板做成的密封大房子、玩具若干、“宝宝不怕黑”的统计表、小贴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年我们几岁了?都是大宝宝了,那你们晚上和谁一起睡觉呀?(幼儿自由讲述)
2、小结:有的宝宝和爷爷奶奶一起睡,有的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还有的宝宝一个人睡。
3、教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朋友,叫卡卡。(引导幼儿打招呼)
二、猜影子——让幼儿感知黑夜和黑影并不可怕
1、教师:卡卡是小班的宝宝了,有了自己的小床,他想一个人睡觉,不用和爸爸妈妈挤在一起了。可是,卡卡怕黑,晚上,卡卡一个人睡觉的时候,总感觉有些怕怕的呢!半夜卡卡醒来,看到屋子里有个黑黑的.影子,哎呀,会不会是妖怪啊?会不会是怪兽啊?卡卡心里真害怕啊!
2、教师:今天,就请小X班的小朋友来帮助卡卡,帮卡卡看看,这个黑影究竟是什么呀?
(1)沙发落地灯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黑影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讲述:卡卡你不要怕,这是沙发和落地灯的影子。)
(2)滑滑梯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黑影是什么?
(引导幼儿讲述:卡卡你不要怕,这是滑滑梯的影子。)
(3)电视机和柜子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黑影是什么?
(引导幼儿讲述:卡卡你不要怕,这是电视机和柜子的影子。)
3、小结:原来这些都是家具的影子,黑夜一点也不可怕。这下卡卡明白了,以后一个人睡觉再也不害怕了。谢谢你们的帮忙!
三、找朋友——鼓励幼儿不怕黑,体验游戏的快乐。
1、教师:这里也有一间黑黑的屋子,我好像听到里面也有一些声音,是什么东西在里面呢?小X班的宝宝愿不愿意也去探险呀?
2、教师:房子里黑黑的,请你们仔细找找、摸摸,然后出来告诉大家你觉得里面有什么?
3、有目的请孩子进去“探险”,最后一批孩子将屋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奖励小贴纸)
4、小结:原来黑暗并不可怕,我们要做个勇敢的孩子,晚上一个人睡觉,一个人上厕所……你们敢不敢?
四、延伸活动——让幼儿有晚上独自睡觉的愿望。
教师:我们小X班的宝宝都是勇敢的孩子,而且马上要升中班了,朱老师这里有张“宝宝不怕黑”的统计表,等会我把这张统计表给你们的老师,如果你晚上能勇敢地一个人睡觉,那么请X老师在你的名字旁贴一个“”,回家去试试吧,看谁最勇敢。
小班社会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刚入小班的幼儿,生活自理、同伴交往等方面都很弱,需要老师给予及时、细心的照料;需要获得同伴间的认可。“请”是我国礼貌用语中最基本,应用极广泛的一个词,幼儿易掌握,便于应用。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能将“请”字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请老师帮忙,和大家交往时用“请”字等,难点是小班幼儿灵活机动性不够,个别幼儿比较内向,教师怎样启发幼儿有意识、自然地使用“请”。
活动目标:
1、了解“请”字的含义,知道“请”是一种礼貌用语。
2、和小朋友相处时用“请”,遇到困难知道向老师、家长求助,用“请”。
活动过程:
1、师讲述故事《有用的‘请’字》。
⑴提问:“小猫菲菲有许多玩具,她愿意借给‘喵喵’吗?”“妈妈对喵喵说了一个有用的字,是哪个字?” “喵喵说了‘请’,菲菲把玩具给她了吗?”
⑵教师小结:“请是一个很有用的'字,它代表礼貌。”
2、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在一起游戏时应该怎样?
说“请……”
3、(1)引导幼儿讨论,如果自己遇到困难了,该怎么办?(在幼儿园里可以请老师帮忙,请小朋友帮忙。在幼儿园外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请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帮忙。)
(2)侧面引导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要尽量自己做,如果解决不了的,要迅速请老师帮忙。
4、引导幼儿讨论“请”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如和小朋友玩玩具时,参加集体的活动时等)。
5、教师小结——“请”是一个很有用的字,它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鼓励幼儿多用“请”字,并能大胆地说。
活动建议: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经常,反复使用礼貌用语“请”,并在说请时加强语气。
活动延伸:游戏:我会说“请”了!
日常生活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使用“请”,如“请给我一个玩具”,“请帮我穿衣服”“请帮我系鞋带”等。
家园同步:家长在家中也应经常使用“请”字,及其他礼貌用语(设计者:合肥市红星路幼儿园 陈敏)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教案11-06
小班社会我的小脸教案10-12
小班社会美味鸡蛋教案08-02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07-21
有关小班社会教案08-10
小班春天社会教案03-31
关于小班社会教案08-11
小班社会教案15篇01-26
小班社会火把节教案01-07
小班社会分享玩具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