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中班美术教案锦集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运用棉签画出菊花的主要特征。
2、教育幼儿学习菊花坚定顽强的精神。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棉签作画常规,体验成功的快乐。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PPT演示菊花图片、教师范画、棉签、水粉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什么花儿开放?
小结:秋天来了,美丽的菊花开了,让我们一起欣赏那些美丽的菊花吧!
二、欣赏千姿百态的菊花,播放PPT,幼儿欣赏。
提问:这些菊花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讨论,引导幼儿从颜色和形状比较。)
小结:菊花的颜色:红色、黄色、粉色、紫色……学习词汇—五颜六色;形状:含苞待放的菊花像球形;盛开的菊花,花瓣像妈妈的卷发;还有的菊花是线状的,像烟花……学习词汇—千姿百态
三、学习菊花不畏严寒的精神。
菊花是秋天开的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简单介绍十大名花),被称为花卉四君子(简单介绍梅兰竹菊)。菊花在百花纷纷枯萎的秋季开放,它不怕寒冷,傲霜怒放。
提问:天气渐渐变冷,有的小朋友开始怕冷了,每天早上都不能勇敢的一下子就从被窝里起来,还有的幼儿喜欢整天呆在家里,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结:冬天就要来临,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要像菊花一样不怕寒冷,每天坚持来幼儿园好吗?
四、认识名画
引导幼儿观察王少卿的《秋风丽日图》,学习构图布局和颜色搭配。
五、讲解画菊花方法和注意事项
1、先画细长的花茎,然后在花茎的`两边画上大大的叶子,画花瓣时,先画花心再画花瓣,花瓣是围绕花心向外展开的,可以是直直的短线,也可以是一条条短弧线。
2、注意事项:作画时,一个棉签蘸一种颜色,换颜色是要换棉签,保持画面和衣服的干净。
六、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用棉签作画。
七、欣赏与评价。
教师对线条流畅,能大致表现菊花特征的作品,以及有良好绘画习惯的幼儿,给予肯定和表扬,最后将幼儿作品张贴在展示墙上。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围绕菊花调动幼儿的多种器官,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欣赏各种各样形态和颜色的菊花,让幼儿有好的视觉享受,在认识了菊花的主要特征后,欣赏王少卿的菊花作品,更进一步加深了印象,明白了基本构图和颜色搭配,幼儿在之后作画就很顺利了,所以大部分幼儿的作品完成的很好。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孩子们喜欢来到自然角观察那些发芽的植物,每天都会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孩子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很感兴趣。同时,孩子们在“找春天”的活动中发现,很多植物都长出了新芽,树上也长出来绿绿的嫩芽。孩子们知道在树上的嫩芽长出来之前,树上的树叶都掉了,是光秃秃的,但他们对树木长出嫩芽后的生长变化并不是很清楚,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由此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感知大树的生长变化。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图片和故事《树叶小耳朵》,请幼儿讲一讲、听一听中,感知春天树木的变化。第二环节,春天魔法师,尝试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感知树木的生长过程。第三环节,幼儿变身小小魔法师,自己进行操作,通过树叶生长变化和春天景物的添画,感受春天的美好。
活动目标:
1.试着用棉签点画、手指印画来表现树叶从发芽到开花的生长过程。
2.感受春天的美好,萌发爱护树木的愿望。
活动准备:
故事《树叶小耳朵》、树叶生长图片、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树叶小耳朵——春天树木的变化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棵树,这是一棵什么季节的大树呢?(冬天)为什么?(大树的树叶都掉光了)
2.天气开始暖和起来了,温暖的春天到了,你认为这棵树会有什么变化吗?(长出树叶、树叶变绿等)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树叶小耳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的大树是怎么变化的。(讲述故事)
4.故事里的大树是怎么变化的?(长出绿芽、绿芽长成树叶、开出花朵)
5.小结:春天到了,大树会发生很多变化、让我们的春天变得更美丽。
二、春天魔法师——尝试艺术表现
1.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春天的.魔法师吗,我们来帮助冬天的大树变成春天的大树。
2.(出示材料盒)这是我们的魔法箱,里面藏着许多有魔法的工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些什么。魔法棒(棉签)、魔法药水(颜料)、魔法印泥。
3.我们用什么魔法工具能帮助大树长出绿芽芽呢?(魔法棒和魔法药水)请你来试一试。(引导幼儿边点画边念咒语:变变变)
4.用指印画画出小花朵。
5.小结:我们是春天的魔法师,用魔法箱里的工具就能把大树变美丽。
三、我是小小魔法师——幼儿操作
1.鼓励幼儿自由操作尝试。
2.大树上长满了绿叶、开满了红花。要把你的大树打扮地满满的。
3.鼓励幼儿把唱歌的小鸟和飞舞的蝴蝶蜜蜂添画出来。
4.小结:有了小鸟、蝴蝶和蜜蜂,大树再也不会寂寞了。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秋天的具体特征,秋天有多彩的树,开放的菊花和丰收的果实。
2。能够合理构图,画出秋天美丽的景象。
3。感受作品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彩笔每人一盒,画纸每人一张,课件《我眼中的秋天》,歌曲《秋》。
经验准备:观察来幼儿园路上的风景。
【活动过程】
一、观察秋天的美景图片,了解秋天的特征。
1.播放课件《我眼中的秋天》,出示一张秋天景色的图片。
2。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3。播放多彩的树,开放的菊花和丰收的果实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树,菊花和果实的样子。
小结:秋天有多彩的树,有开放的菊花,还有丰收的果实。
二、交流讨论绘画方法,能够画出秋天美丽的景象。
1。出示秋天的作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秋天是怎样画出来的。
2。提问:作品里秋天美丽的景色都是用什么样的线条,形状画的。你想画什么表现美丽的秋天?(如我想画秋天的树,树上的叶子有绿的、有黄的,有的在空中飞舞,有的`在飘洒在地上,树叶是两条弯弯的线条连在一起,树干长长的,像长方形)
三、自由绘画,能够合理构图,表现秋天的美丽景象。
提示幼儿注意在画面上表现物体的大小、远近、遮挡关系,大胆运用色彩指导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四、作品展示,感受秋天的美丽。
1。幼儿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眼中的秋天。
2。提问:你还觉得谁画的秋天也很美?和自己眼中的秋天不一样?
3。课后继续观察秋天的变化,在美工区画出自己最近观察到的秋天。
小结:我们的眼中都有一个美丽的秋天,现在秋天才刚刚开始,我们接下来继续观察秋天,看看它有什么变化,发现秋天的美。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学习将橡皮泥用搓、压、围合的方法塑造脸部的基本外形和主要特征。
2. 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 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橡皮泥、牙签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们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谁吗? 现在我来说说我好朋友的特点,你们来猜猜看她是谁?(从面部特征上描述) 请个别幼儿描述自己好朋友的面部特征,大家来猜是谁?
2. 引导幼儿学习用搓、压、围合的方法塑造人物的脸 以前我们画过好朋友的脸,今天我们要用橡皮泥贴一张好朋友的脸。
教师示范:
(1)先将泥搓圆,然后放在泥工板上搓长,注意用力要均匀,然后用长条围合成一张脸。
(2)用搓、压扁的方法捏出五官。
(3)最后贴上好朋友的头发。
3. 幼儿操作 提醒幼儿先捏出脸的轮廓再贴五官。
4. 幼儿相互欣赏 猜猜他的好朋友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活动反思:
这个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而且孩子们喜欢玩泥,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学中玩”。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触摸、欣赏,感知五官及表情变化,重点关注脸部的凸起部分。
2、学习用泥皮、泥条、泥团捏塑一张较完整的脸。
3、能大胆想象创作,体验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立体雕塑脸若干。
2、陶泥及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教师:请你们相互看看对方的头部,头部有什么?(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2)教师:请仔细看,我的五官怎么了?(教师做鬼脸)
(3)根据幼儿的发言,教师:原来让脸上的五官动一动,会产生各种表情,比如哭脸、笑脸、凶脸、俏皮的脸……有了表情的脸看起来生动有趣!
教师生动而有趣的变脸,让幼儿感觉到教师的可爱和滑稽——这对幼儿细致地观察以及接下来幼儿的'变脸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集体欣赏雕望脸。
教师:艺术家也做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脸。请你挑一个最有趣的脸,说说自己的感受。
通过欣赏以及教师的激励、引导,幼儿动手一试的欲望更加强烈。
3、出示泥皮、泥条、泥团,幼儿进行创作活动。
(1)教师:要想用陶泥成功地创作一张有趣的脸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我们先要认识一下泥的兄弟们。
(2)教师:泥老大就像我们常用的饺子皮,名字叫泥皮;泥老二长得像油条,名字叫泥条;泥老三好像我们吃过的麻团,名字叫泥团。
(3)教师:现在就请你们用“泥家三兄弟”来制作一张生动有趣的脸吧!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展评幼儿作品。
幼儿相互参观、交流、,选出“谁的表情最有趣”“谁的五官最突出”“谁的装饰最有趣”。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鼓励幼儿运用“泥家三兄弟”创作,重点指导幼儿用多种手段表现脸(泥条盘脸,泥球、泥皮做五官;泥球做脸,泥皮、泥条做五官;泥皮做脸,泥条、泥团做五官),充分感受“泥家三兄弟”配合运用产生的不同效果。纸笔,让幼儿画一画有趣的脸。
②语言区:各种不同表情的脸谱,玩“看表情、说表情”的游戏。
☆家园共育 鼓励幼儿在家用“泥家三兄弟”分开或组合制作,如,用泥皮做饼、饺子等,用泥条做麻花、耳环等,用泥团做馒头、汤圆等,和爸爸妈妈比一比谁想得多、谁做得多。
评析把泥皮、泥条、泥团生动地比喻为“泥家三兄弟”,对于幼儿来说比较亲切,从而在操作和运用中更加有兴趣。由于每个幼儿的想法不同,运用“泥家三兄弟”的时候也会不同。在讲述过程中,幼儿感受到制作方法的多样性,能为白己的下一次创作积累经验。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尝试以剪、贴、画的方法制作立体贺卡。
2、 在欣赏各种贺卡的同时寻找制作的方法,学会互相学习,开阔思路。
3、 将暂时不用的材料和工具放回到材料娄里,保持作业区的整洁干净。
4、 探索、发现生活中贺卡的多样性及特征。
5、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收集各种贺卡并布置成展览。
2、 卡片纸、各色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棒和双面胶等人手一份。
3、 幼儿用书。
活动内容:
1、 欣赏贺卡展览,了解各种立体贺卡的特点。
教师:小朋友们这些贺卡你们喜欢吗?他们都有哪些部分?(引导幼儿说出贺卡有封面、里面还可以加其他的东西等等。)你喜欢那张贺卡,他有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贺卡的特点,如上面有什么好看的图案?哪里可以动?)
(1) 小结:这些贺卡真漂亮!有的有小动物的图案,有的用镂空的方法将贺卡里面的漂亮的图案透出来:有的是立体的可以活动,一打开小兔子就会出现了,有的'还是一层一层的。这些漂亮的东西可以贴、可以剪、可以画,用多种方法做出来的。
2、 引导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
(1) 教师:快要过年了,我们做一张漂亮的贺卡送给朋友做新年礼物吧!
(2)教师:你想做什么样子贺卡?怎么做呢?(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回答。)
(3)教师:想好你想要得贺卡的样子,选择需要的卡纸和材料,自由地进行制作。
3、幼儿自主制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1)教师交代注意 事项。
1、请小朋友为朋友制作一张新年贺卡。
2、教师:先想好在做,拿自己需要的材料,暂时不用的放回去,也许其他的小朋友有需要,想一想怎样才能变得更加有趣,如怎样才能动起来,怎样才能更漂亮、怎样才能立起来,等等;看看哪一组的桌上最干净整洁。
(2)幼儿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教师和个别有困难的幼儿讨论制作的主题以及用什么方法进行制作;鼓励幼儿完善自己的作品。
(3)在做好的贺卡上签名,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写上祝福的话,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小百科:贺卡是人们在遇到喜庆的日期或事件的时候互相表示问候的一种卡片,人们通常赠送贺卡的日子包括生日、圣诞、元旦、春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日子。贺卡上一般有一些祝福的话语。
中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不同动态的小鸟。
2、鼓励幼儿大胆用各种颜色装饰小鸟。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大胆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不同动态的小鸟。
难点:鼓励幼儿大胆用各种颜色装饰小鸟。
活动准备:
画有树林的背景图、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出示一只哭泣的小鸟)呜——呜——看,小鸟怎么了?它为什么哭呀?
二、共同讨论交流,了解小鸟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动态。
1、我们怎么给小鸟建一个舒适的家呢?
2、小鸟们真喜欢,它们从不同的地方飞回来了。
看,这只小鸟怎么飞的?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动态小鸟的姿势。
3、它有哪几个图形组合起来的?
三、教师示范,幼儿观察了解不同动态小鸟的`画法。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与宣传。
将幼儿制作的宣传画展示到一楼走廊,并引导幼儿向同伴们讲述自己的宣传画,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使学习美术成为一种乐趣。幼儿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寓教于乐,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中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窗纱作画的形式,画出自己喜欢的花朵。
2.了解四季里开放的不同花卉,表现喜爱花朵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幼儿收集的有关四季的花。
2.窗纱、卡纸、颜料、展板等。
3.幼儿有一定颜料作画的经验。
活动重难点:
重点:尝试用窗纱作画,画出自己喜欢的花朵。
难点:用颜料画花时的力度把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这几天,我们收集了四季花卉,谁愿意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找到的是什么花?在什么季节开的?它长得是什么样的?(幼儿收集到的图片、实物花、旅游时拍摄的照片,统计用的表格)
2.小结:春,是一位小姑娘,春风一吹,花开了,有迎春花、桃花、梨花、蝴蝶花......;夏,是一位大哥哥,太阳晒着,花儿可不怕,荷花、向日葵、龙船花、彼岸花更艳了......;秋,是位大画家,画笔挥过,带来了一串红、波斯菊、桂花、百合......;冬,是位老爷爷,给大地带来的冰天雪地,可是,腊梅、水仙、马蹄莲、君子兰......一点也不怕寒冷,很勇敢。四季的花各不相同,各有特色。
二、欣赏作品,示范“窗纱”画法
1.欣赏教师作品
师:今天,钱老师也带来了一朵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花?是什么季节的开放的?有哪些色彩?
师:那你们觉得它和我们平时画的花有什么不同?(1.材料使用的不同。2.颜色没有涂满。)给你什么感觉?其实模模糊糊,若隐若现的画也是一种美。
师:是怎么画出来这种模模糊糊的感觉的?跟你的同伴说说看(1.因为颜料没有涂满看上去模模糊糊的。2.可能是牙刷画。2.可能是刷子刷出来的。3.手指印上去的。)
2.介绍作画工具,示范窗纱画法步骤
(1)介绍作画工具
师:你们的想法可真多!老师这里有件秘密武器,它可以让画变得朦朦胧胧的。
师:(出示窗纱)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在哪里见过?有什么用?
小结:窗纱除了可以用来防止蚊子苍蝇进入屋子以外,还可以用来画画呢!
(2)示范绘画步骤
师:怎么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个小短片。(播放ppt)
师:看明白的了吗?是怎么画的?
小结: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在固定好窗纱的`纸上,用颜料笔在窗纱上画花,画完之后,轻轻取下窗纱,画儿就完成了。这就是具有朦胧美的窗纱画。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选择作画桌子
师:你们等一下也来试一试。好,那先想一想你最喜欢什么季节的哪种花?它是什么样的?
师:(介绍四组)你们看,这里是春天里的花,这里呢?你喜欢哪个季节的花,就把小椅子搬到相应的桌子上去。
2.教师巡回指导
(1)使用颜料笔的力度;(2)颜料笔固定颜色使用;(3)不能反复涂抹;(4)防止窗纱移动;
四、展示欣赏
1、展示作品
师:把你们画完的花挂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注意了,你的花是什么季节开的就挂到相应的季节哦。
2、分享
师: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四季美丽的花,哇,这是百花争艳的春天,有些什么花?现在来到了夏天。走过了夏天,我们来到了秋天,这里是寒冷的冬天,花顶着严寒悄悄开放。四季因为有了这些花,变得更美了!我们把这么美的花带回去和同伴一起分享一下吧!孩子们,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中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运用彩墨表现秋天的树林,注意色彩美,初步学习画面的布局。
2、尝试运用中号笔侧锋画树干,进一步尝试运用中锋点画树叶。
3、继续注意规范用笔,体验国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秋天的树林。
2、树干范画一张,完整的树林范画一张。
3、国画工具,冷色系与暖色系的颜料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幼儿上次活动添画的树林图片,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这是我们上节课画的《彩色的树林》,小朋友们用毛笔点一点、按一按,给树林添画了很多很多漂亮的叶子。我觉得太美了,又去树林看了看,还拍了很多照片。这次的照片和上次的不太一样,我们一看。
2、师幼共同欣赏树林图片(树干部分明显的图片)。
(1)教师:这些树林里的叶子怎样?从这些照片上看,树林里的`树干也特别明显,树干都是什么样的呢?
(2)教师:树叶很漂亮,有很多种颜色。树干有粗有细,有高有低,还有的有分叉。
3、师幼共同探索树干的画法。
(l)教师:树干怎么画呢?是从下往上阃还是从卜往下i呢?哪种更好?
(2)教师:可以将毛笔倒下来躺着画树干(侧锋);也可以用不同大小的毛笔侧锋来画树干,粗细各不相同;还可以从下往土侧锋画树干,画到顶端的时候要轻一点。 (幼儿尝试)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注意引导幼儿画出错落有致的树林。
5、集体欣赏、交流,引导幼儿从树林的色彩以及树叶和树干的画法等方面来。
教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你是怎么画的?树叶是怎么画的?树干又是怎么画的?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01-06
中班教案美术09-03
中班美术教案05-21
(热)中班美术教案07-20
幼儿中班美术教案08-16
中班美术教案[精]07-21
中班美术绘画教案03-09
中班美术教案印画02-01
中班美术教案(精选15篇)02-05
中班美术熊猫布店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