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动物聚会》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动物聚会》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动物聚会》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类,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不同特征,并理解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概念
2、发展幼儿的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及爱护动物的情感。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根据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理解家禽、家畜、野兽、飞禽的概念。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动物卡片
3、动物的家背景图片2张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教师播放课件让幼儿闭上眼睛听并说出你听到了什么,把眼睛睁开再看一遍,说出你看到了什么。
2、观看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特征尝试分类
3、观看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那个动物,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它喜欢吃什么?
4、引导幼儿根据已往的知识、经验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丰富幼儿与家禽、家畜、飞禽和野兽有关的知识,并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①师:除了这些动物,小朋友还认识哪些动物,它们属于哪一类?②师: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该如何对待动物?
5、游戏:动物找家玩法:教师准备动物卡片,动物生活的背景图两张,让幼儿拿上卡片看一看手上的动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就把它贴到什么地方
6、知识扩展观看《动物世界》,丰富幼儿有关动物的知识,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动物奥秘的欲望。
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动物特别感兴趣。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但是活动过程中,课件上出现的动物种类有限,有些动物只能借助于图片让幼儿认识、观察,因此教师在幼儿对动物认识经验的把握不够准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环节中对幼儿思维锻炼的效果。
《动物聚会》大班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根据情景和相关数量,尝试编加、减法应用题并进行计算,体验其中的快乐。
2、初步了解应用题的三要素:两个已知数和一个问题。
3、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重点:
根据情境自编应用题。
三、难点:
能够清楚、准确的.表达图意并进行提问。
四、活动准备:
1、贴磁教具、挂图。
2、幼儿用书。
五、活动过程:
(一)游戏。(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小朋友,今天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想不想玩?大家要遵守游戏规则:老师出示一个数字10,问:10可以分成4和几?是几就把你手中几的卡片举起来。违反游戏规则就被开除游戏。(进行游戏)
(二)讲解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1、加法应用题。
小朋友真聪明,以前我们学了加法和减法,今天老师要用一些小故事来考考大家,小朋友可一定要认真听清楚老师问的问题再回答,看谁拒收最积极!
(1)情境:胖胖猪和贝贝羊去赶集,
①有一天胖胖猪和贝贝羊一起去赶集,胖胖猪先买了5个西瓜,又买了4个西瓜,一共买了多少个西瓜?用什么方法计算?(请幼儿列式计算。5+4=?)
②像这样用问题来考大家的小故事叫应用题,应用题都是讲述一件事情,告诉大家两个数,提出一个问题。用加法来计算的叫加法应用题。
③应用题的结构:讲述一件事情,知道两个数,有一个问题:贝贝羊先买了3个西红柿,又买了4个,小朋友轻便一个加法应用题考考大家。
④出示贝贝羊,按以上模式出示教具请幼儿观察,提醒幼儿尝试编加法应用题。(列式计算)
2、减法应用题。
(1)胖胖猪把9个西瓜运回家,吃了2个西瓜,还剩几个西瓜?用什么方法算?请幼儿列式计算。
①利用以上情境,胖胖猪有9个西瓜,吃了2个,还剩几个西瓜?(列式计算)
②:这种用减法酸的应用题矫健法应用题。减法应用题和加法应用题一样,要将一件事情,,知道两个数字,提出一个问题。
(2)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并尝试编应用题,最后列式计算。
贝贝羊买了7个西红柿,送给宝宝兔2个,请小朋友来编一个应用题。
(三)多种形式联系编应用题。
1、结合挂图编应用题
出示挂图,谁最先能编出来。(幻灯片)
2、生活实例编应用题。
小朋友,有十角钱,买尺子花了5角钱,还剩多少钱?这就是一道应用题,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编应用题,大家可以来试一试。
我们生活中的事情变成有趣的应用题,大家就能很快的计算出来,知道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又快又方便。
六、活动延伸:
情景数学幼儿用书p150页,利用多媒体引导幼儿观察,自编应用题并进行口述,然后列式计算。
《动物聚会》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按一定的方位顺序较连贯地讲述。
2.感受动物聚会其乐融融的热闹氛围。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分别用三张纸遮着。
活动过程
1.池塘里的动物。
森林里真热闹,许多动物在聚会,让我们去看看吧!
打开中间画面的遮盖,说说池塘里有些谁,他们在干什么。
根据幼儿讲述,教师小结。
2.大树周围的动物。
池塘一边的大树上有些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根据幼儿的`讲述,教师引导他们对动物的特征、动态、神态进行仔细观察。
3.玩跷跷板的动物。
猩猩和小猫在河边干什么,他们看上去怎么样?
乌龟和谁在玩跷跷板,乌龟好像要掉下水去,这是怎么回事?哪两个动物正在看他们玩跷跷板?
请个别幼儿试着讲述这个场景,教师作适当补充。
4.木桌附近的动物。
谁坐在木桌旁边,他们在干什么?
小猴看见鳄鱼向他们游过来,想了个什么主意?
5.洗澡的动物。
大象妈妈和小象在干什么?小象看上去怎么样?
教师和幼儿一起对这个场景作一描述。
6.动物聚会。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图片。
幼儿看着幼儿活动材料自己讲述,教师注意幼儿的讲述顺序。
请个别幼儿来讲述。
活动建议
1.根据图意讲述,教师应该引导幼儿鲜明表达动物的本身特点以及人格化的动态和神态特点,如小猴攀枝时表现出的顽皮,大象妈妈和小象之间流露出的亲情,乌龟玩跷跷板时又憨又惊的神态,小野猪流露出的顽皮而又幸灾乐祸的神色,等等。
2.“讲述参考”仅仅是参考,不能要求每一名幼儿都达到这样的讲述水平。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动物聚会》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动物》大班教案08-08
恐龙大聚会大班教案01-02
大班教案《动物世界》11-09
《动物回家》大班教案11-21
大班教案《动物之最》11-10
《动物法庭》大班教案07-17
动物世界大班教案12-31
《动物世界》大班教案11-10
找动物大班教案10-24
大班动物朋友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