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找春天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找春天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找春天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认识春天,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2.画春天,说春天,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大自然,寻找春天。
2.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点击放大
一、观察--寻找春天(可以课前进行)
观察校园或公园:春天到了,大自然有什么变化?边观察边交流。
二、作画--描绘春天(可以课前进行)
画春天,把自己观察到的最感举了的内容画下来。(可以是一处景物,也可以是一种动物,或一棵树、一片草、几朵花......)
三、小组讨论--春在哪里
1.每个同学都拿出自己的'画,说一说自己的画是怎样表现出“春天来了”。
2.说说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春天来了。
四、展示作品--美丽的春天
1.每个小组选一至两名代表,把全组同学的画展示出来,介绍我们眼里的春天--我们从哪些地方看出春天来了。
2.从各组的画中选出若干幅春天特征明显的作品组成一组画,请同学说一说春天什么样,春天美不美。
3.出示课本的插图,请同学说说图中小朋友眼中的春天和我们看到的一样吗。
五、布置作业
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天还有什么秘密没被我们发现。
板书:
学生的画:
春天的树木、花草
学生的画:
春天的昆虫等动物。
学生的画:
春天的人。
柳树
桃树蝴蝶、蜜蜂小朋友......
小草......蚂蚁......
找春天教案 篇2
《找春天》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多么迷人的春天。“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多么优美富有诗意的语言。怎么样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中蕴含的画面,语言中蕴含的情感呢?怎样在教学中实现语言的增量呢?教学本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奠定情感,读好课文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让孩子们听音乐,猜歌名,在学生熟悉的旋律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再让学生说说有关春天的词语、句子或诗歌,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接着围绕“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从哪里找到的?怎样找到的?”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春天就像一个羞涩、美丽、活泼的小姑娘。课文第一段我抓住两个 “!”,猜想孩子们的心情,说说如果是你,这时最想干什么?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奠定了情感基础,再指导朗读,孩子们想找春天,想接触春天的急切心情就很容易表现了。第二段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描写孩子们急着到外面去找春天的动作的词:“脱”、“冲”、“奔”、“找”。这时适时引导:这段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想马上去寻找春天的急切的心情怎么读才表现得更好?反复让学生练读,为学生营造了氛围:面对春天这美丽的景色,我感觉到自己就是那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有一种跃跃欲试、按捺不住的惊喜。我们应用盼望、高兴的、急切的语气去读
课文第三至七段,抓住文中的五个比喻句和四个反问句,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暗喻的精妙。这三句话把春天生机勃勃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春天增添了不少生机。教学时,先让学生读句子;再让学生改,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接着让学生说,课文中的'“眉毛”“眼睛”“音符”“琴声”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然后,比较句子如:
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像是春天的眉毛。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课文原句)你更喜欢那句,为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暗喻的精妙及反问句在这里带给我们的活泼。最后有感情读时,学生自然都能读好了,能读得亲切、活泼、有趣了。
二、积累运用,提升语言
接着我把教学的重点落实在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上。我让学生模仿4——7自然段的句式说写一句话。有的说:细长的柳枝轻轻地摆动,那是春天的头发吧?有的说:可爱的小燕子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使者吧?有的说:尖尖的笋芽努力地拔节,那是春天的虎牙吧?有的说:细细的雨丝轻轻地飘洒,那是春天的银丝吧?看到孩子们表达的不错,我又马上顺势引导教学了第八小节。并且结合《同步练习》作业中的第7题,设计了一个仿说仿写的训练,让学生仿照第八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补充下列句子:春天来了!她在————————————————,在——————————————————————;她在————————————————,在——————————————————————。没想到孩子们是那么富有想象力,裘皓琦说:“春天来了!她在枝头给桃花化妆,在柳条上给柳树梳头;她在草地上弹琴,在小溪里唱歌。”
孙启竣说:“春天来了!她在山野里玩耍,在花园里比美;她在布谷、百灵嘴里叫,在小溪、江河怀里唱。”戴予诺说:“春天来了!她在嫩绿的叶子上做客,在美丽的花丛中逗留;她在喜鹊燕子嘴里叫,在梨花迎春脸上笑。”卢裕恒说:“春天来了!她在小溪里游泳,在柳树下乘凉;她在树林里散步,在草地上漫舞。”史宬森说:“春天来了!她在潺潺流淌的山涧里吟唱,在散发芳香的泥土里吐芽;她在幽绿平坦的草坪上嬉戏,在皑皑消融的积雪下成长。”
没想到孩子的语言是那么有潜力的,那么丰富,作为教师既要努力钻研教材,寻找语言训练点,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语言增量。
三、寻找春天,扩展语言
我想,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仅是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更是要激励学生在自然的大课堂里主动学习,去发现、去探索、去想象。上完本课,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带领学生到学校的小公园和校场湖去寻找春天了。虽然是早春,春天的气息并不浓,但是积攒在地下、枝头、叶尖的勃勃生机,只要用心去观察、去发现,却也别有味道。回来后我让孩子们画了关于春天的图画、写了关于春天的日记、念了关于春天的拓展文章,还背了关于春天的诗歌……围绕着春天的主题,进一步丰富扩展了学生的语言。
找春天教案 篇3
一、复习导入:
情境识字——藏春
1、天女散花
学生随着花飘落认字;羞、遮、掩、躲
[课件演示:飞落的春花中带生字徐徐飘落(渐快)]
2、连字组词
[课件演示:野、芽、树、草、桃、枝、柳、花、嫩]
3、找寻春景
(1)学生意愿选景,找读生词:探、野花、嫩芽、小溪
[课件演示;在春景中藏生词,点击春景显生词]
(2)你能不能用以上这几个词来说话?
二、整体感知——找春
1、配乐范读,感受春天
[课件演示;播放音乐配上春天的画面]
师:同学们,读完之后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春姑娘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儿呢?让我们在文中找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吧!
2、自由读文,找寻春天
师:把你认为美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之后请你把自己觉得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和大家分享。
(生自由朗读句子)
三、朗读体验——悟春
1、根据学生找出的语句,指导朗读感悟
师:同学们朗读的句子真美,老师也有几个句子觉得很美想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呢!
1)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2)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3)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4)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课件演示;随机分别出示以上句子,点击重点词发生变化,相机板书]
3、美读成诵
整体出示以上语句,美读后填空练习背诵;
小草(),那是春天的()吧? ()野花(),那是春天的()吧?
树木(),那是春天的()吧? ()小溪(),那是春天的.()吧?
[课件演示:出示以上练习,随着学生的背诵,点出括号内的词句。]
四、读中想象——说春
1、教师引读第八自然段:春天来了!我们——,我们——,我们——,我们——。她在——,在——;她在——,在——﹍﹍
2、发散补白: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我们闻到了……,我们听到了……
4、想象续说:春天还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想一想,说一说。
五、自主拓展——赞春
师:同学们说出了这么美的句子,你们真像小诗人,看黑板上的词连起来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春天还像美丽的画,像动听的歌,让我们尽情地赞美春天吧!小组合作,自主选择其中一项:
1、写一写春天;
2、画一画春天;
3、唱一唱春天。
六、指导书写
师:我们用语言、图画和歌声赞美了美丽的春天,也要写一手漂亮的好字才足以与美丽的春天匹配呢!
1、 解、野:提示偏旁,右窄左宽,“野”的第七笔是提。
溪:提示偏旁结构,左窄右宽,提示第十笔要写点不要漏了。
冻:提示偏旁,左右结构。(较简单,简单讲解)
2、 师范写,生书空,描红
3、 展示,点评,改正。
七、作业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2、背诵课文。
找春天教案 篇4
1、找春天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春天的美景。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感情诵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天美景。
教学类型:精读课。
教学准备:挂图,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孩子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们看!(出示挂图)
生:仔细观看
2、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略)
3、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鲜花,嫩绿的小草,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一块到课文中去 “找春天”吧。
4、板书课题: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生:朗读圈点。
2、出示生字,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怎样记住生字和它们交上朋友 。
生:小组讨论,同桌互教。
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可真棒呀,现在请大家看生字,你最会学哪个字?怎样记住它?
生:我会认“躲”、“身”和“朵”组合起来就是“躲”,生齐读“躲”。
4、师演示“躲”,拿一朵小花藏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
生:做动作,演示“羞”、“遮”、“掩”、“探”、“触”。
5、真棒,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呀!现在请一位小老师再教大家认认这些生字。
6、师指名认读。
三、细读课文,感知发现。
1、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师范读或录音范读)。
2、孩子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呀!请大家再读读,读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3、齐读课文,教师评价。
生:交流合作质疑(略)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读中悟文。
(过渡:同学们,通过我们留心观察,发现 春天来了,大自有很大的变化,你认为课文中的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生: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2、“探出头来”是什么样子呢?做做动作,那小草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
生做动作
3、多可爱的`小草呀!谁再来读读?(指名读)
4、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5、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请找出来读一读。
6、谁来表演?(出示4——7自然段)
生:举手表演
7、真棒,让我们来夸夸他。
全班读:我们看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
三、强化感受,升华感情。
1、是呀,美丽的春天来了,面花盛开,百鸟争鸣,泉水叮呼咚,花香扑鼻,柳枝柔柔,溪水凉凉。春天真是无处不在呀!
2、请小朋友们把你找到的春天向大家介绍。
3、请一位小朋友讲讲他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4、小朋友们,你们找到的春天可真美呀!
四、本课小结:
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已经轻轻地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优美的词句来赞美它吧!]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2、古诗两首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略知诗意,背诵课文。
3、积累语言。
4、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类型:精读课
教学准备:①挂图。②观察大自然中的小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请几个同学讲讲对小草的认识。
2、师归纳(板书课题:草)
二、师范读《草》。
三、生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生读带局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2、再读诗歌,了解大致意思。
3、小组且讨论后汇报解决。
找春天教案 篇5
【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本课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设计思路】
课前,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在儿童眼前展现了一个富有美感的春天,由此产生渴望“找春天”的.急切心情。
课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起学生自身学习的潜能。课堂上让学生放手自主读书,品味词句,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策略】
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教具准备:春游录像;生字词课件;课文插图动画;春天景物道具;画布。
3.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放录像,带领学生春游时的活动场面)
1.小朋友,通过刚才播放的春游活动场面,你能说说在活动时你发现了什么吗?
2.学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的收获。
3.过渡:春天来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让我们看看书上的小伙伴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板书: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同座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3.过渡:刚才小朋友自学得很认真,在自学时,你们发现哪些字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来教大家读一读。
4.出示生字(屏幕打出)
(1)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交流识字情况。(说说哪几个字已经认识,不用教了。)
(3)演示识字方法。
师:拿一朵花躲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躲)用“躲”字组词。
(4)汇报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画图认字(嫩)
5.出示词语。(屏幕打出)
开火车认读。
6.默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再读一读。做到不出声,读正确、通顺。
三、细读课文,指导写字
1.指名读自然段。一边读一边评。
2.带着感情朗读。
3.指导写字。要让学生先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脱、冻、溪、掩、探、摇: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类学习。
野、躲、解:左右一样宽,笔画较多,重点指导。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4.学生交流。体会字体美观、规范。
5.教师范写。“溪、野、躲、解”几个难写的字。
6.学生仿写。在书上仿写两个,身坐端正,字写规范、美观。
四、轻声齐读,整体感知
1.齐读,想一想我们跟随作者找到了什么?春天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板书图画,学生贴词语)
2.学生交流。
3.学生质疑,合作研究。
五、朗读课文,扩展活动
1.让父母当评委,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学习了《找春天》这篇课文学会了哪些字,发现了什么。
【找春天教案】相关文章:
找春天教案11-18
找春天教案(集合15篇)01-09
找春天教案集合15篇03-06
精选找春天教案范文集锦10篇04-16
关于找春天教案范文合集8篇04-17
找春天教案范文集合9篇04-11
有关找春天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4-12
关于找春天教案模板合集5篇04-12
关于找春天教案汇总十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