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3-18 14:07:56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集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集合15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花朵色彩、数量的感知。

  2.幼儿能尝试简单的分类。

  3.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黄、绿纸花若干;红、黄、绿圆点即时贴若干;平衡木、做小河的彩布条;音乐磁带《郊游》;纸杯制成花状,花心分别为红、黄、绿。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我们要去万花园玩玩。瞧,我们必须先过小桥,再跨过小河,才能进入万花园。让我们一起出发吧!幼儿随着《郊游》的音乐出发去万花园。

  (这个环节增强了活动的情景性,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捡花

  1.走进“万花园”

  师:地上这么多漂亮的花朵,我们快来捡花朵吧!

  幼儿分散捡花朵,老师参与幼儿活动。

  (美丽的花朵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活动气氛很活跃。)

  2.感知1和许多

  师:瞧,我也捡了几朵花。你们来帮我数一数吧!

  幼儿数不清,能力强的幼儿就说:“老师捡了许多花。”让幼儿比较1和许多。

  3.请幼儿把花朵贴在自己的衣服上

  (让幼儿贴花朵,一是练习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二是为在下面活动中幼儿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花朵的数量奠定基础。)

  师:瞧,你们都变成花宝宝啦!

  老师提问幼儿:你开了几朵花?有哪些颜色的花?

  (巩固幼儿对数量和颜色的认识。如果有超过4个以上的,可以让幼儿用“许多”来表示。)

  三、送花儿回家

  1.师:现在花朵该回家啦,我们把她们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颜色的篮子?红花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绿花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

  2.幼儿把花朵送到相应颜色的篮子里。如果老师发现有送错的.花朵,请幼儿自己纠正。

  (幼儿第一次尝试按颜色分类。个别幼儿有分错的现象,老师加以引导。)

  四、找朋友

  1.引导幼儿按照纸杯花心颜色去粘贴相同颜色的花瓣。

  师:瞧,那里还有些白色的纸杯花,他们的花心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请小朋友们根据花心的颜色去粘贴和它相应的花瓣。

  引导幼儿可以用红、黄、绿圆点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贴一个圆点。

  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圆点来装饰。

  (让幼儿用粘贴的方法,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这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并让幼儿第二次进行颜色配对练习。)

  五、回家,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来到万花园,做了好多事情,你们真能干!现在让我们带着小花回家吧!

  播放音乐《郊游》,原路返回。

  (结束部分自然、轻松,有情景性,幼儿玩得开心。)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会借助各种材料制造声音。

  2、初步感知材料与声音的关系。

  3、感受探索声音的乐趣。

  活动重点:借助材料制造声音,制造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幼儿操作常规。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有初步的科学操作经验。

  物质准备:各种空瓶子、罐子、盒子,小石块、豆豆、米粒、小纸片,乐音与噪音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制造声音。(6分钟)

  1、幼儿尝试制造声音。(4分钟)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瓶子、罐子、盒子等很多东西,

  请你们用它们来制造声音。你们会吗?”

  幼儿自由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2、集合,交流怎样制造声音。(2分钟)

  提问:“你制造出声音了吗?你是怎么制造的?”

  教师简单小结:“物体通过碰、打、敲、摇……发出声音。”

  二、探索声音。(9分钟)

  1、启发,提问:“刚才制造声音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1分钟)

  2、探索材料与声音的关系。(3分钟)

  (1)教师出示分别装着石块、豆豆、米粒的铁罐,依次摇动铁罐,让幼儿听辨。

  请幼儿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并出示给幼儿看。小结: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

  一样的。

  (2)教师出示装着不同量米粒的两个铁罐,摇动铁罐,让幼儿听辨。小结:同

  样的东西放得多与少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3)教师出示装着纸片的铁罐,摇动铁罐,让幼儿听辨。请幼儿猜猜里面有没

  有装东西?并出示给幼儿看。小结:有的东西会发出很响的声音,有的东西发出的

  声音很轻,有时几乎听不到。

  3、幼儿操作,再次制造声音,探索材料与声音的关系。(5分钟)

  幼儿自由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三、乐音与噪音。(2分钟)

  教师播放不同的录音,请幼儿听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知道避免制造噪音,活

  动室里应轻轻地说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3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帖消失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发现帖在水里会慢慢变小慢慢消失,水会变甜;

  2、愿意探索发现不同的帖在水里的变化,并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发现;

  3、能主动参与活动,对探索性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硬糖大量、人手一只杯子

  大的透明杯子一只、温开水大量

  活动过程:

  一、探索性话题引起幼儿讨论

  提问:

  (1)小朋友,你们吃过帖吗?喜欢吃吗?

  (2)请你说说帖在嘴巴里会怎样?(变甜、变小等)

  (3)请你猜一猜,把帖放在水里会怎样呢?

  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可以和旁边的幼儿展开小讨论

  二、做试验证实幼儿的推测

  帖放到水里到底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吧

  老师把硬糖放到透明的大杯子里,注入适量的开水,引导幼儿观察

  (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用勺子加以搅拌增加帖溶化的速度)

  提问:

  (1)看一看,帖发生什么变化了?(变小)

  (2)猜一猜,帖到哪里去了呢?

  (3)刚刚还是没有味道的白开水现在会变成什么味道了呢?

  幼儿猜测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前品尝糖水,并把自己品尝的结果告诉大家

  老师小结:帖在水里会变小,慢慢的没有了,水会变甜。

  三、集体操作,观察帖在水里的变化

  幼儿人手一粒帖一杯温开水操作观察

  提醒幼儿注意不把水泼掉,提醒幼儿有耐心。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4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知道有些物体会沉,有些物 体会浮,初步 感知沉浮现象。

  2、制作简单的能够漂浮的小船,交流制作的体会。

  活动准备:

  大水盆、水。大大小小的玩具船、玩具车、塑料杯、没有盖的盒、石头、笔等。

  硬纸盒、泡沫板、三角形彩色纸、牙签,以及不同的美工材料。

  活动形式:集体/小组

  活动过程

  1. 出示玩具车,请幼儿放在水中,观察玩具车在水中的情况。(下沉。)

  2. 出示玩具船,请幼儿放在水中,观察玩具船在水中的情况。(飘浮。)

  3. 向幼儿提问:

  把玩具车和玩具船放在水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车和船的外形有什么不一样?

  船像什么?

  4. 出示塑料杯、没有盖的盒、石头、笔等,请幼儿放在水中,看看哪些东西像船一样浮在水面。

  5. 老师示范利用纸盒等材料做玩具船:

  在纸盒中央贴一小块泡沫板;

  用牙签穿过彩色纸;

  把牙签插在泡沫板上。

  6. 请幼儿尝试自己做小船。

  7. 请幼儿尝试放小船,看看小船能否浮起来。

  活动评价

  能初步判断哪些物体可以浮上来或沉下去。

  能制作简单的能够漂浮的玩具船。

  活动建议:

  教师在组织本活动时尽量更多地给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随时捕捉孩子的新信息,以便生成新的活动。

  将此活动延伸到家庭中,开展亲子游戏,鼓励幼儿探索家中各种物品的沉浮情况,并把新发现带到幼儿园,和同伴、老师分享。

  活动适合在暖和的时间或地方进行。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

  设计意图:

  《认识苹果》是小班上学期的一个科学活动,这个活动从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之一苹果着手,为幼儿进行一个丰富多彩的认识苹果的过程。苹果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水果,但由于它的常见,家长往往会忽略让幼儿认识苹果,让幼儿对苹果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怎样让幼儿在小小的苹果中探究发现科学的秘密?怎样有效的引导幼儿在观察苹果的过程中,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因此我设计了《认识苹果》这个科学活动,来引导幼儿真正的认识苹果。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苹果的特征。

  2.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认识苹果。

  3.喜欢吃苹果,知道多吃苹果身体好。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重点: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认识苹果,了解苹果的特征。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每人带一个苹果(红富士、蛇果、青苹果、黄蕉)

  2.小叉、盘子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苹果的外形特征。

  1.师:小朋友今天都带来了什么呀?(苹果)

  2.师:苹果真多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可以用小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还可以用鼻子闻一闻?把你的发现跟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看看谁发现的最多。

  3.师:谁来说说苹果是什么样子的?

  幼1:我的苹果是圆圆的。

  教师追问:这个圆圆的苹果象什么呀?(皮球、轮子)那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看看苹果会怎样?(苹果会滚动)

  幼2:我的是红颜色的。

  教师追问:谁的苹果也是红色的举起来给我们看看。还有跟他们不一样颜色的'苹果吗?(引出绿色、黄色)

  幼3:上面还有柄。

  柄长在哪里呢?(凹进去的地方)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小结:苹果看上去是圆圆的,凹进去的地方有个柄,摸上去光光的、滑滑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还有的是黄色的,闻起来香香的。

  5.师:它们都有好听的名字呢?(教师介绍苹果的名称:青苹果、蛇果、红富士、黄蕉等)

  二、观察了解苹果的内部特征。

  1.师:我们看到苹果的外面是什么?(果皮)那你们知道苹果的里面是什么吗?(幼儿猜测)

  2.师:现在我来把它削开,看看苹果的里面到底是什么呢?它是什么颜色的?

  3.师:果肉里面又会藏着什么呢?(皮、籽)怎么才能看到里面是什么呢?(幼儿猜测)现在老师就把它切开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果核)果核能不能吃呀?

  三、品尝苹果。

  1.师:你们喜欢吃苹果吗?苹果是什么味道的?

  2.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苹果请小朋友尝一尝,说说苹果吃到嘴巴里是什么感觉?(甜甜的,脆脆的……)

  3.小结:苹果营养丰富,所以我们小朋友要多吃苹果,这样身体才会棒棒的。

  活动反思:

  由于小班的年龄特点,他们并不是很能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及发出的指令,经常会出现一个小朋友说什么,其余的小朋友就会说一样的这种情况。我们先从了解苹果的外形特征开始了这次的活动。我首先让孩子们自己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感知苹果,用眼睛看一看苹果像什么?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用鼻子闻一闻有什么味道?用手摸一摸苹果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边观察苹果边说一说,并讲述自己得发现,孩子们观察得非常仔细。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提问“发现了什么不一样的吗?”大多数小朋友会重复同样的回答。所以,如何有效的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这一点还值得我去深入的探究。活动过程中,我应该多引导幼儿进行回答,而不是帮幼儿将答案说出来,这样既没办法突破活动的重难点,也没办法提高幼儿的思考、表达能力。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不但了解了有关苹果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同时也掌握了运用不同感官去感知事物的方法,学会用探索的方法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苹果是孩子们喜欢的水果,能在愉快地游戏中和孩子们共同探索出其中的科学秘密,收获甚丰。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掌握科学知识是其次的,对活动感兴趣、有探索的精神、探究的欲望、敢于展现自己是我们开展活动的目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6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了解各种水果的名称,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并了解果汁的制作过程,从而了解水果的更多的营养价值。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了解制作果汁的'过程,知道果汁有营养。

  3、能说出各种水果的名字及各种营养价值。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水果的名字,及营养价值。

  教学难点:动手切水果。

  活动准备

  新鲜易切的水果、榨汁机、塑料刀、盘子、杯子等。

  活动过程

  一、提问:

  “你们喝过什么果汁,喝果汁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里面都有那些水果,说出水果的名字。{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幼儿说名字}

  2出示制作果汁的用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好喝又有营养的果汁:

  (一)让幼儿在盘子中切水果。{教师指导幼儿注意安全。}

  (二)将切好的水果放入榨汁机中,教师盖盖子。

  (三)请一位幼儿打开开关。

  (四)将果汁倒入杯中请幼儿品尝。

  三、大家一起品尝不同的果汁,并请幼儿说说它们的营养价值。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感到对于一些科学活动,要让幼儿大胆尝试,从操作中获得知识,这样比只靠教师的传授更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幼儿获得的知识更直观,尤其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我们更要相信幼儿的能力,要多放手,而且教师选择的主题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玩中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2、彩操作活动中付息5以内的数数。

  3、学习按数量取物。

  活动准备:贴有点卡的塑料袋(同幼儿数)、串珠积木六篮、动物图形卡1——5一套。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以小狗开糖果店的游戏来应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又各客人来我们班作客,你们看是谁?(小狗)

  教师:小狗开了一家糖果店,生意很忙,有很多的小动物来帮忙,看看是谁来了?

  2、复习5以内的`数数师:这是谁?有几只?

  (就是逐一出示动物卡片,幼儿伸出手指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操作活动

  1、装糖

  (1)教师: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可是还是来不及。小朋友们愿意帮助小狗吗?

  (2)提出要求

  教师:先每人拿一只塑料袋,数数上面有几个点子,就往里装几粒糖,一边装一边数,最后说:“我装了×粒糖。”

  (3)师示范一次

  (4)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提问:你装了几粒糖?为什么装了×粒糖?

  2、送糖

  (1)教师:请小朋友把糖送到糖果店的柜台里。

  (2)提出要求

  教师:你有几粒糖就放在有几个图形的框子里。

  一边送一边说:“我送了×粒糖。”

  (3)教师示范一次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结束活动

  教师:小狗说谢谢你们,欢迎你们到他的店里买糖吃。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盒子的大小、形状、用途等过程中,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2、能根据不同盒子外形特征进行有序的收纳,知道一些整理物品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大小、形状不一的盒子。

  2、布置场景: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的盒子

  (1)你的盒子是什么样子的,放什么的?

  (2)把盒子举起来,找找看谁的盒子宝宝跟你是好朋友?为什么?(用途)

  小结:这么多的盒子宝宝,它们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放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放好吃的东西,有的盒子是放有用的东西。

  二、根据盒子所装东西的用途归类

  (1)送盒子宝宝回家

  装好吃的东西放在一边,装有用的东西放在另一边

  (2)就幼儿送盒子回家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讨论

  你觉得牙膏盒应该放哪?到底是放吃的这边还是用的这边呢?

  三、学习收纳盒子

  (1)一连串盒子从大到小有序的归纳整理

  (2)幼儿自己学习整理大小不同的盒子

  四、理理各种各样的盒子

  (1)创设游戏情境,两人一组合作整理

  今天小动物们也想请你们来帮忙整理它们的家,你们愿意吗?

  (2)参观评价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初步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2、乐意大胆猜想,尝试集体记录。

  3、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 泡泡水 记录纸 各种形状标记 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在玩中学习吹泡泡的方法

  1、师:你们吹过泡泡吗?老师也为你们准备好了吹泡泡的材料,请你们去吹一吹,比比谁吹得泡泡多、泡泡大。吹得时候请宝宝找个空地方,不要吹到小脸上,也不要把把小工具贴在小嘴上,听明白了,那就行动吧!

  2、交流吹泡泡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吹泡泡的?(幼儿自由说说)

  小结:先拿小工具在泡泡水里浸一下,然后慢慢拿起放到嘴边轻轻吹一吹,这样泡泡就吹出来了。

  2、想不想再试一试?

  好!这次老师要请你们不仅都要吹出大大的泡泡,还要看看你吹出的泡泡什么形状的

  幼儿再次操作

  二、探索圆形工具吹出来的泡泡形状并做好记录

  师:宝宝们,真棒!都成功了,告诉我你们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圆圆的)哪个小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圆的。

  小结:原来圆形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圆的。我们来找个圆形标记贴在圆形工具的下面。

  三、出示不同形状的工具,大胆猜想

  师:这又是什么工具?(星星形工具)猜猜它又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我们找个标记贴到星星工具的下面。

  以同样的方法出示长方形工具并做好猜想记录。

  四:幼儿自由探索,观察泡泡的形状

  长方形和星星形吹出的泡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们自己去吹一吹、看一看。

  五:交流发现并进行记录

  1、师:星星形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圆圆的)长方形形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圆圆的)

  2、记录操作结果

  小结:原来不管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泡泡都是圆的,真有趣。让我们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去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吧。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按规律排列的美。

  2.巩固对红色、黄色、蓝色的认识,尝试按颜色规律进行排列。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红、黄、蓝色花若干。

  2.环境创设:布置花园场景,并贴上按“红黄红黄”颜色规律排列的'标记。

  三、活动过程:

  1.礼物激趣。

  (1)出示礼物盒,以神秘口吻引导幼儿想打开礼物盒来看看。

  (2)引导语:礼物盒里有什么?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的?数一数共有几朵花?几朵是黄色的花?几朵是红色的花?

  2.对应。

  (1)引导语:这些花如果这样放着它们很快就会枯萎。这里有个大花园,我们把鲜花种到花园里去,好不好?

  (2)引导幼儿观察花园场景中的标记,了解花园场景的布局,看看里面有什么。幼儿思考:花园里的标记有什么用?要怎么种花才能让花园变得更加整齐、更加美丽?

  (3)小结:花园里的标记是为了方便我们种花,大家种花的时候要看清楚花的颜色,然后把花种到和它一样颜色标记的地方。

  (4)请个别幼儿示范,把花一一对应种到花园里去。

  3.感知规律。

  (1)引导幼儿观察花园里种好的花,发现并找出排列规律,思考:种上花后的花园美吗?这些花是怎么排队的?

  (2)小结:花园里的花是按“红黄红黄”的规律排列的,有规律地种花会使花园既整齐又好看。

  4.动手种花。

  (1)出示操作材料《种花》,提出任务:小朋友,你们看这边的小花园还有很多花没种完,请小朋友一起帮忙种花吧。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1

  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设计背景是结合我班对于气味的已有生活经验,以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既有科常方面的认知经验、方法能力,也有情感态度,但不缺乏领域特质。

  活动目标

  1. 分辨几种经常接触的不同气味,体验鼻子真有用。

  2. 愿意说说自己闻到的气味。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分辨几种经常接触的'不同气味,体验鼻子真有用。

  难点:愿意说说自己闻到的气味。

  活动准备

  1. 一次性杯子(分别装有白开水、白醋、果汁、中药);

  2. 护手霜;

  3. 每位幼儿一个笑脸。

  活动过程

  一、闻一闻、找一找

  1. 出示瓶子,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

  ②杯子里装了什么?

  2. 找一找,学习闻气味的正确方法(幼儿闻气味)

  提问:①你们都闻到了什么气味?

  ②我们用什么方法找到了白醋和白开水?

  小结:我们的鼻子真有用,可以呼吸还可以闻气味,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二、闻一闻、说一说

  1. 闻气味贴笑脸(出示笑脸)

  提问:①这是什么?

  ②笑脸表示什么?

  (幼儿闻气味,把笑脸贴在喜欢的气味前)

  2. 说一说闻到的气味

  3. 提问:

  ①小朋友,哪里的笑脸比较多?

  ②你为什么喜欢这种气味?它闻起来怎么样?

  ③小朋友想一想,你以前还闻到过什么东西也有这种气味?

  ④为什么喜欢这种气味的小朋友不多呢?

  小结:我们的鼻子可以分辨两种不同的气味。

  三、闻一闻、抹一抹

  提问:①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

  ②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③冬天为什么要涂护手霜?(请幼儿洗手涂护手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结合我班对于气味的已有生活经验,以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目标既有科常方面的认知经验、方法能力,也有情感态度,但不缺乏领域特质。整个活动环节清晰,在找一找、闻一闻中,让幼儿初步感知鼻子可以闻气味;在闻一闻、说一说环节中,让幼儿在探索中知道鼻子可以分辨不同的气味;在最后一环节涂一涂、闻一闻中,知道保护自己的小手。因是小班幼儿,所以在设计教案中,融入了较多生活元素,既有预防甲流的知识,也有冬季保护小手的方法。在提问上,考虑到年龄特征,大多数体访问设计成了封闭式和半封闭式,有二个是开放式提问,有利于幼儿的回答。在整个活动中,也考虑到动静交替,请幼儿把笑脸贴在喜欢的气味下,加入了他们的互动。幼儿的参与性很高。但若在下次活动中,能完善材料的选择,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会更好。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

  2、愿意寻找生活中的磁铁。

  活动准备:

  1、磁铁若干块,彩色曲别针若干个。

  2、回形针、钥匙、纸片、雪花积木、硬币、螺丝等物品。

  3、纸卡动物:兔子、青蛙、蝴蝶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创设情境,演示会飞的蝴蝶等。

  教师操作各种纸卡动物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让幼儿猜测这些制卡为什么会跑?(引出磁铁)

  2、磁铁娃娃找朋友。

  (1)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引导幼儿知道磁铁有各种不同的形状。

  (2)提供回形针、钥匙、纸片、雪花积木、硬币、螺丝等物品,让幼儿自由探索、发现磁铁娃娃喜欢哪些东西。

  (3)将磁铁吸住的物品放在一起,观察比较磁铁的朋友有什么特点?

  (4)小结: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得知磁铁能够吸住铁及铁制品。

  3、组织幼儿开展“寻宝”活动。

  (1)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里有磁铁?(妈妈的包、文具包、冰箱门等有磁铁。)

  (2)请幼儿在自己身上找一找铁制品,如衣服纽扣、拉链等。

  (3)鼓励幼儿找找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是磁铁的好朋友。

  活动延伸:

  1、到幼儿园的院子里找找哪些东西是铁制品,并贴上标签,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将兔子、蝴蝶等表演装置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操作。

  教学反思:

  磁铁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和常玩的物品,如:文具盒上的磁铁和书包扣上的磁铁,家中的`电磁炉等等。课程取材于这一生活题材,但是“磁铁能吸住铁的物品,不能吸住非铁物品”对幼儿来说非常抽象,所以活动选择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帮助幼儿理解这一抽象概念,我由易到难地设计了一系列活动环节:先让幼儿看一看,再认一认,做一做,说一说,最后玩一玩中,总结出“磁铁形状多;能吸住铁的物品,不能吸住非铁物品;真好玩”的科学经验。符合中班幼儿认知特点,能使幼儿在玩中学,有机会参与尝试,无论如何,幼儿都会有自己的发现,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体升,鼓励幼儿不断探索。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3

  生成背景: 9月20日,户外活动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玩球,忽然,只听一声尖叫,我过去一看,原来,孩子们在围墙下面发现了一只螳螂。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冯静亭:“这是蚂蚱。”

  韩舒宁:“不对,这是蟋蟀。”

  单泉:“我知道,我知道,这是螳螂。”

  ……

  小朋友都认为自己说得对,各有各的理由,他们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差一点吵起来。

  老师:这到底是蚂蚱,是蟋蟀,还是螳螂呢?

  韩业达:“这是蚂蚱,因为它会跳。”

  崔鹏:“这是蟋蟀,蟋蟀会叫。”

  单泉:“这是螳螂,我在电视上看见过,它有两把大刀。”

  ……

  幼儿非常喜欢小动物,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兴趣浓厚,更愿意到饲养角去研究。但他们又受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的限制,在倾听讨论的过程中,看问题片面,局限,缺乏全面的研究。《规程》中也明确指出要爱护小动物,培养幼儿的探索。老师也考虑到有研究价值。鉴于此,老师和幼儿一起共同生成了“螳螂”这一主题。

  生成过程: (一)了解已有经验 小朋友们把螳螂高高兴兴地带回教室,在饲养角给它安了一个家。在观察时,他们又展开了议论。

  陈智超:“它喜欢吃什么?”

  史丽媛:“它是好的还是坏的?

  李璇:“它生活在什么地方?”

  马友成:“为什么它是绿色的呢?”

  崔鹏:“它到底叫什么名字?”

  ……

  孩子们议论的内容越来越多。

  老师:“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是好的还是坏的?今天回家你们想办法找出答案,明天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孩子们开始商量了。有的说问爷爷、奶奶,有的说问爸爸、妈妈。有的说查《十万个为什么》,查《百科全书》,有的说用电脑上查。

  (二)探索发现 1、问家长

  第二天,第三天,孩子们陆续带回了答案。有的说是螳螂,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告诉的,是益虫。

  2、查资料

  马有成说雌螳螂在生小宝宝之后会把雄螳螂吃掉,是《十万个为什么》上写的。有的.小朋友是请爸爸、妈妈用电脑上查的,那上面介绍螳螂是益虫,吃害虫。韩业达还拿来了VCD,说可以让小朋友一起看,上面的螳螂本领可大了,它身体的颜色是保护色。

  3、喂养

  孩子们在吃午饭、加点时,也用面包、米饭、馒头喂它,结果螳螂毫无兴趣。孩子们又在散步时拔了一些草,发觉螳螂对草比较感兴趣。张天启的爸爸还抓了两只蚂蚱,我们一起放到小盒里,螳螂马上用两把大刀抓住了其中一只,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孩子们高兴地跳起来,嚷到:螳螂吃害虫,它是益虫。

  4、自我保护

  李小朋和许多小朋友在一起讨论起来:“螳螂遇到敌人怎么办呢?”“我们试一试吧。”胆子较大的韩业达把手伸到盒子里,还没等碰到螳螂,它的两把大刀就举了起来,韩业达吓得连忙把手缩回去。

  通过这个小实验,小朋友们明白了:螳螂是用大刀来防御敌人,保护自己的。

  5、让幼儿了解自我保护方法并表征,同时进行知识的迁移

  我适时进行知识的迁移。:小动物都会保护自己,你们会怎么保护自己?

  潘敦浩:打110。

  战海涛:大声喊,救命啊。

  臧元晟:不跟坏人走。

  唐雯:赶快跑,找爸爸、妈妈。

  马佳奕:不单独自己走。

  潘绍文:不往耳朵里、鼻孔里塞东西。

  ……

  6、提出新的矛盾点

  好提问题的李璇问我:老师,青蛙、熊到了冬天会冬眠,螳螂冬天到哪儿去了?这个问题小朋友帮李璇找到答案,好吗?

  过了几天,孩子们陆续找到了答案,螳螂在秋天把卵产在向阳的山坡上、树枝上,有一层硬膜包着,所以里面很暖和,而雌雄螳螂就冻死了。到了第二年春天天气暖和了,卵就孵化成小螳螂了,它们又可以捉害虫了。

  7、表征

  马佳奕把螳螂产卵的情景画了下来。韩舒宁把螳螂捉害虫的样子画了下来。战海涛还画了一只大螳螂带着一群小螳螂。

  8、 经验分享、交流

  孩子们把了解到的知识用各种形式告诉小伙伴。有的拿来了VCD ;有的拿来了《十万个为什么》讲给小朋友听;有的把螳螂吃害虫的动作画了下来;有的在“悄悄话”角谈论着螳螂的秘密;有的在父母来接送时拉着父母看螳螂的各种图片;有的在美工区粘贴、涂色螳螂,他们都在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体会与反思: 活动内容的产生来自幼儿,幼儿探索兴趣很高。教师有机地引导幼儿在饲养角探索、发现,不断丰富已有经验,又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点,从螳螂的自我保护迁移到自身的自我保护。在此次活动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建构新知识的同时,丰富了认知经验,掌握了许多学习方法,而且能有顺序地连贯描述螳螂的外形特征。对以后描述小动物奠定了基础。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红、黄 、蓝、绿四种颜色。

  2、学习按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3、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能在活动中感受色彩的美。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卡片若干,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盒子。

  2、自制PPT。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

  2、放映PPT:各种颜色的图片。(包括水果,植物,动物)

  3、游戏活动《买车票》。老师解说游戏规则,小朋友将自己手中的卡片根据颜色放进盒子里。

  4 作业:根据今天学习的颜色,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画一幅画。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有很多本领,乐意在集体中与同伴一起讨论并作介绍。

  2、对有关动物的奥秘感兴趣。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收集关于动物在运动方式、捕食、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图书或其他相关资料。

  2、幼儿听过《小鹿历险记》的故事。

  3、乌龟和食物。

  活动过程

  1、观察乌龟觅食,引发探索动物本领的兴趣。

  让幼儿分组观察小乌龟觅食的情况。

  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发现。

  2、讨论:动物的本领。

  师提出问题,拓展话题:“有的小动物捕食的本领很大,有的小动物很会自我保护,你知道哪些动物有什么样的'本领呢?”

  让幼儿分组自由讨论、介绍。

  每组推荐1~2名幼儿介绍,同时展示所收集的资料。

  3、拓展幼儿的经验。

  教师给幼儿介绍一些动物的本领,如壁虎、章鱼等,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收集资料,探索发现动物的神奇本领,并在日常活动中交流。

  1、通过活动初步了解到一些动物在运动方式、捕食、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神奇本领。

  2、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并能主动向大家介绍。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幼儿园科学教案08-26

幼儿园小班优秀科学教案10-11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03-09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2-17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垃圾》08-23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声音》12-19

《雨》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2-10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水果》12-19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蚂蚁》08-23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5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