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美术教案1
活动目标: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幼儿对画画的兴趣。
2.学习使用油画棒画出长、短不一的线条,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油画棒人手一份。
2.《我爱洗澡》的音乐磁带。
3.带莲蓬的喷壶、小桶各一个。
活动过程:
1.播放《我爱洗澡》的音乐,教师跟随音乐带领幼儿做洗澡的简单律动。
2.引导幼儿说说洗澡时有什么感受。
1)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洗澡吗?在家里你们怎么洗澡啊?洗澡时需要用到哪些东西?”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发言。
2)提问:“你们洗澡时舒服吗?今天,有人洗澡时遇上麻烦了,请小朋友们帮帮他吧!”
3.请幼儿将书翻到第3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熊爸爸工作了一天,累得浑身都是汗。他来到卫生间,打开水龙头,想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可是,刚洗到一半,停水啦!这可怎么办啊?请你给熊爸爸想想办法吧!
4.启发引导幼儿学习长、短线条的画法。
1)教师拿出喷壶,往小桶里喷水,请幼儿观察喷壶里出来的水是什么样的?(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带领幼儿到洗澡间观察喷洒的'出水情形)。
2)在黑板上画出长、短线条,引导幼儿说说这些线条像什么?启发幼儿知道可以画出这些长长、短短的线条表示洗澡水,帮助熊爸爸洗完澡。
5.播放《我爱洗澡》的音乐,幼儿听音乐绘画,教师辅导。
6.组织幼儿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在音乐中做律动,结束活动。
小班美术教案2
帆船运动
活动目标
1.感受帆船运动员的勇敢,激发对帆船运动的兴趣。
2.了解帆船的外形特征,尝试用线描表现运动的帆船。
3.能选择自我喜欢的色彩装饰帆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了解有关帆船比赛的知识。
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挂图“帆船运动”;帆船运动的视频片段、示范画纸1张、欢快的背景音乐。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7~8页;记号笔、油画棒、水彩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观察帆船比赛的视频,引导幼儿回忆有关帆船比赛的已有经验,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画面上有什么?是什么运动?帆船比赛运动在哪里进行?帆船上有些什么东西?运动员是怎样拉动帆船进行运动的?你还发现了什么?
二、探索发现
1.出示挂图“帆船运动”,观察帆船的外形特征。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观察帆船的外形,并用图形归纳船身、船帆的形状。
指导语:今日大海上有微微的风浪,帆船运动员乘着他们漂亮的帆船出海啦!船身和船帆像什么形状?帆船有哪些部分组成,分别是什么形状,像什么?帆船在运动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鼓励幼儿尝试用图形组合的`方式表现帆船。
指导要点:请幼儿在示范纸上绘画出帆船,注意提醒幼儿表现出帆船的细节,如:杆、绳子等。
3.欣赏《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7页“艺术角”中的幼儿作品,发现帆船的不一样表现方法。
指导语:小画家装饰帆船用了哪些方法,你最喜欢哪艘帆船,为什么?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8页,引导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创作。
指导语:小朋友们,把自我的小伙伴当成帆船运动员,站在帆船上拉动漂亮的船帆在大海里航行吧!
2.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提醒幼儿先画帆船,再画出海浪,然后装饰帆船,最终添画出背景丰富画面。
3.教师巡回指导,并对画面布局,帆船装饰的方法进行重点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幼儿自由欣赏同伴作品,并找出“最有创意的帆船”、“最漂亮的帆船”。
2.教师从画面中帆船的线条和色彩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我的绘画材料;随着音乐做帆船运动的动作。
小班美术教案3
目标:
1.愿意尝试操作活动,通过对比、操作,发现“滚画”的方法。
2.对滚画活动感兴趣。
过程:
1.导入
师:宝宝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出示小狗伤心的图片)小狗哭了,它为什么伤心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吧!与幼儿一起提问:小狗,你为什么伤心啊?教师扮演小狗回答:“我的手帕一点也不漂亮,我想要块漂亮的手帕。(拿出准备好的白纸)
2.教师示范:弹珠滚画。
师:小狗有块手帕,可惜是白色的,上面什么花纹也没有,小狗喜欢有彩色花纹的手帕,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将这块手帕添上美丽的花纹呢?
师:小朋友们刚才想出的办法都很不错,但是今天老师教小朋友一个新本领——弹珠滚画,看,我请来了小弹珠帮忙。还准备了一些颜料,有红颜料,有蓝颜料,还有篓子,现在我就用它们来把这张白纸变成一块美丽的手帕,小朋友们仔细看好哟!
师:我先把弹珠放在红颜料里蘸一蘸,再用勺子挑起放到篓子里,拿起篓子轻轻地滚动,左右滚动,上下滚动,四面八方都滚动,然后把珠子放回到红颜料里,擦擦手。再换个蓝颜料里的珠子放进去,轻轻的滚动,滚好只后放回原来的颜料里,可千万别放错了。看,白手帕变成花手帕了,漂亮吗?
3.幼儿动手操作。
(1)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变呢?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你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吧!
(2)教师巡回观察,并进行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的.操作。
4.评价:展览幼儿的作品。
师:今天,小朋友们用弹珠做的手帕可真漂亮,等美丽的手帕干了,我们一起把手帕送给小狗,小狗收到了这么多的手帕,一定会很开心的!
小班美术教案4
活动目标:
1、认识鹅卵石,简单了解鹅卵石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尝试体验纸团印画、手指点画的方法装扮鹅卵石。
3、体验局部组合成整体的新奇感和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小花园场景一个、鹅卵石若干、颜料、小纸团(大小不一)、信封、湿巾若干
活动过程:
1、实物引入,认识鹅卵石
(1)出示鹅卵石,幼儿对比观察鹅卵石与普通石头形状的不同,引导幼儿说出鹅卵石表面滑溜溜的感觉。
提问: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像什么?摸一摸有什么样的感觉?教师小结:圆圆的滑滑的'石头叫鹅卵石。
(2)观看视频,幼儿了解鹅卵石的形成。鹅卵石是石头经过河水长时间的冲刷过程中,磨去棱角变成的。
(3)出示图片,简单了解鹅卵石的用途。
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鹅卵石吗?在哪里见过?鹅卵石可以来做什么用?
(4)出示小花园场景,幼儿示范作画交流。
小花园的一位阿姨打电话,请小朋友帮忙给小花园铺条五彩石头路。小朋友,我们怎样能把鹅卵石变成五彩的呀?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试一试,让他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幼儿用准备好的颜料及小纸团,尝试作画。
教师总结:小纸团,蘸一蘸,点一点。小手指,蘸一蘸,点一点。
2、幼儿自由绘画。
幼儿自主选择鹅卵石和颜色,用纸团印画和手指点画两种不同方法。在此过程中,对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尝试在一块石头上涂几种不同的颜色。
3、欣赏作品。
幼儿将完成的鹅卵石在小花园场景铺出一条小路,体验局部组成整体的新奇感。幼儿交流自己的作品。
4、感谢信。
小花园寄给幼儿的一封感谢信,体验合作成功的成就感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提问:小朋友,收到小花园阿姨的感谢信,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感觉?教师总结:小朋友,原来合作的力量可真大呀,帮助别人,我们自己也收获了快乐。
小班美术教案5
活动目标
1、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尝试用组合图形的方法拼搭房子。
2、能在建构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帮助小动物的情感。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尝试用组合图形的方法拼搭房子
难点:能在建构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课前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房子。
2、玩具小熊一只
3、各类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三角形模板及固体胶、白纸、油画棒每组若干,教师示范用具一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昨晚刮了一阵大风,把小熊的房子都吹倒了。小熊没房子住了,它需要小朋友的帮助,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2、引发观察兴趣:你们看,小熊找到了什么?
二、拼拼贴贴,创造房子
1、观察认识材料
1)小熊找到了哪些形状的材料?(出示四种形状模板)
2)分别辨认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让我们试试用这些材料能不能造出新房子:老师示范模板拼搭新房,并启发幼儿来尝试设计不同的造型,一起来想想如何来添置窗、烟囱和门。
三、激发创作,共同参与
(1)帮助能力弱的幼儿,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多造新房。
(2)启发幼儿寻找可以做烟囱、门、窗的图形。
四、欣赏活动
请幼儿相互欣赏拼搭的房子,激发下次活动的兴趣。结束语:“小熊很高兴,请你们一起到外面玩玩吧!”
教学反思
小班后期的.幼儿已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但将这些图形的组合起来拼搭还尝试得不多,经常可以看见孩子们用积木积塑塑造房子的形象,所以这一内容对他们来说应该是不陌生的。为激起幼儿的兴趣,我采用“小熊造新房”的故事情景,鼓励幼儿帮助小动物,尝试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来拼搭房子的平面造型,并尝试寻找合适的材料来添置烟囱、窗、门等,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及创造力。在引导幼儿讨论的时候,注重孩子们的想法,示范后故意不添置门窗,而是请幼儿观察,发现问题,一同来解决;又如有幼儿想到“门上还有一个把手”,当即就对他表示了肯定,并引导幼儿考虑可以用添画的方法;活动指导时也尽量尊重孩子们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自己动手,进行拼搭、添画。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总的说来,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兴致都十分高,在拼贴作画中体验了动手乐趣,目标基本完成。
小百科:房子是一个汉语词汇,指供人类居住、从事社会活动或供其他用途的建筑物。
小班美术教案6
【设计意图】
酒缸是一种特色的具有民族文化的东西,让孩子在美术活动中认识酒缸,了解酒缸的用途。
【活动目标】
1、大胆使用画笔在酒缸上绘画,感受绘画的乐趣。
2、能够集中注意绘画,画出漂亮的酒缸。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酒缸,说出能在酒缸上作画。
难点:能用画笔在大的物体上涂色作画,并能玩出自己眼中的五彩酒缸。
【活动准备】
颜料、画笔、酒缸、酒瓶
【活动过程】
一、认识酒缸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酒缸,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呀,是我们酿酒用的酒缸。
2、你觉得酒缸还能用来做什么?
3、我们来将酒缸变得更漂亮把!变成一个五彩的酒缸。
二、漂亮的酒缸
1、教师示范在酒缸上上涂色。(引导握笔姿势)
2、引导多种画法。
3、幼儿操作,尝试在酒缸上涂色。
三、欣赏、评价
1、看看自己和朋友的'作品,说说你画的是什么?
2、将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中,尝试在酒瓶上玩色。
【活动反思】
活动前期,先想到用小酒瓶完成个人作品,后来想到可以利用大酒缸进行以小组形式的活动,将小酒瓶延伸到区域活动中。在引导过程中我缺少对幼儿画出形象物体的引导,作品呈现出来,看出只用颜料涂上了色,在之后的活动还应加强引导。
小班美术教案7
一、设计意图:
幼儿喜欢观察,动手做做玩玩,如果做出一些又简单又好玩的小制作,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能培养他们对颜色的感性认识。美术活动离不开感知、模仿、练习、创作这几个基本环节。在这节活动中,通过先感知观察作品的形状、颜色,然后让幼儿去探索制作的步骤,最后去尝试。
二、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红、橘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功感到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主色是红、橘黄、绿三色的玩具若干。
2、油画棒卡片纸若干,纸上用白色油画棒画有各种玩具的图案。
3、红、橘黄、绿色颜料,刷子、抹布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玩玩具
1、出示玩具,请幼儿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儿玩玩具的时候教师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的`颜色,进一步认识红颜色、橘黄色、绿颜色
指导语:
(1)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漂亮玩具,让我们一起玩吧
(2)在玩的时候看一看你玩的是什么玩具?这个玩具是什么颜色的?
2、出示绿色的天线宝宝
指导语:
(1)快看,谁来了?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2)看看自己手中的玩具,有没有和它一样颜色的?
(3)谁拿的是红色(橘黄色)的玩具?
3、扩展幼儿思维,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指导语:
还有那些东西是绿色(红色)的?
(二)游戏“照相“
指导语:大家做个小小摄影师,为玩具拍张照片吧!
(三)洗照片
1、展示相片的“底片”(油画棒纸)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用形象的语言示范“洗照片”:“小刷子,喝点水,放在纸上轻轻刷”
用刷子蘸上颜料轻轻的在纸上来回的刷,全部刷满颜料后相片洗好了。
指导语:
(1)下面我们也来试一试洗照片。
(2)可以选一种你最喜欢的颜色洗相片。
2、辅导幼儿“洗相片”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指导幼儿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四)作业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五、作品展示
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示到教师布置的展示区,并给大家作一讲解,幼儿互评,教师总结。
六、活动反思:
以幼儿身边喜爱的各种颜色为主要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听、说、做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从而陶冶了幼儿美的情操,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活动中教师起到启发、引领的作用,把幼儿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美工活动中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在美工活动中不仅要会观察、会思考,会操作,还要会说话。
小班美术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画不同方向的曲线,及绘画技巧。
2、能积极作画、胆想象,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色彩的美丽,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教学用具:塑料玩具蛇、弹簧小兔等玩具;各种曲线条。
2、绘画材料:油画棒人手一盒,白纸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
体验油画棒的绘画技巧。
活动难点:
学习画不同方向的曲线。
活动过程:
1、魔术"变变变"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魔术箱,讲述魔术箱可神奇了,它能变出好多东西,小朋友猜一猜能变什么呢?
(2)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跟老师一起说:变变变,看老师变出什么了(小花蛇),我们和小花蛇打个招呼吧:"小花蛇好",小朋友好
(3)你们知道小花蛇是怎么跳舞的呢?
幼:扭来扭去跳的。
师:它跳舞的时候身体是怎么动的?(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师:原来它在跳扭扭舞呢!我们也来学一学!(用身体模仿)
(4)师:小花蛇是怎么跳扭扭舞的?它一会儿怎么样扭,一会儿又怎么样扭?我们用小手也来横着竖着扭扭看。我们的小手指也来跳一跳。
(老师明确的提出了要求:从手臂的模仿--手指的模仿,从横着扭动--竖着扭动,使幼儿从不同方向感受了不同的曲线,加深了他们对曲线的认识,为进入下一个环节作了很好的铺垫。)
2、曲线。
(1)小朋友跳得真好看,听!(老师做倾听状)谁在讲话,原来是这里的油画棒,它们也想跳扭扭舞!我们欢迎油画棒给家跳一个!(拍手欢迎)
(2)教师拿起绿色的油画棒在纸上画竖曲线,一边画一边说:"我来竖着扭一扭"。
师:绿油画棒也来跳扭扭舞了,它是怎样跳的?
幼:竖着跳扭扭舞的。
师:它竖着跳的扭扭舞像什么?
幼:像高山、像小草等。(幼儿边回答)师拿起蓝色的油画棒
(3)在纸上画横曲线,一边画一边说:"我来横着扭一扭"。
师:什么颜色的`油画棒来跳舞了?
幼:蓝色的。
师:它是怎么跳扭扭舞的?
幼:横着跳扭扭舞的。
师:它横着跳的扭扭舞像什么?
幼:像蓝天,像水等。 (幼儿回答)
3、拓展思维。
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曲线?(弹簧小兔、彩带……)
4、提出要求,幼儿绘画,教师巡视。
(1)师:这些油画棒跳得真漂亮,后面还有许多油画棒也想来跳一跳了,我们请它们也来跳吧。
(2)看!这里有白纸,有油画棒。等会儿,你想请哪个油画棒跳舞就拿着纸去找它,让它在你的纸上跳,好吗?跳的时候想一想,它是怎么跳的?它跳的扭扭舞像什么?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5、出示幼儿作品,交流点评
小班美术教案9
【活动目标】
1、在认识瓢虫外形的基础上,学习在“瓢虫”背上围绕“花心”点画花瓣的方法。
2、尝试立体作画,萌发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报纸做的`瓢虫人手一只,示范用的大瓢虫一只;
2、瓶装颜料、毛笔、抹布;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儿歌导入,认识瓢虫的外形。
出示报纸瓢虫,师:
2、示范讲解,学习点画的方法。
师:
示范:“小毛笔手中拿,颜料瓶里蘸一蘸,靠近瓶口刮一刮;小毛笔站站直,围着花心跳个舞,一二三四五六,圆点的花瓣画好了。”
“换种颜色换只笔,颜料瓶里蘸一蘸,靠近瓶口刮一刮;小毛笔躺下来,围着花心跳个舞,一二三四五六,长点的花瓣画好了。”(提示:瓢虫可转动)
3、幼儿操作,提示要绕“心”点画。
(1)提出操作要求:“小毛笔蘸了颜料后要沿着花心跳舞,小毛笔站站直,画出来的是圆点花瓣,小毛笔躺下来,画出来的就是长点花瓣。还有很多大瓢虫都想穿上花花衣呢,我们去帮帮它们吧。”
(2)幼儿操作,教师念儿歌提示要围着“花心”点画。
4、展示作品,分享快乐。
拉出瓢虫身下的红绳,拖着自己的散步,看看别的穿的花花衣是圆点花还是长点花?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小班美术教案10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金鱼的外形特征。
2、鼓励幼儿用两种颜色大胆涂色,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小金鱼的外形特征。难点:用深浅不同的同种颜色为小金鱼穿衣服。 活动准备 范画若干、油画棒,幼儿用轮廓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实物小金鱼引导幼儿说说这是什么?
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个小客人,你们看他是谁啊?(小金鱼)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小金鱼,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颜色?(引导幼儿说出金鱼的外形特征)
二、出示教师范画,幼儿观察:
师:下面请你们看老师画的是什么?
师:对了老师把刚才小朋友说的小金鱼画了下来,好看吗?(好看)
师:老师刚才为小金鱼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你们看小金鱼的衣服有什么特点?(有而自由回答)
师小结:小金鱼的衣服是有深浅不同的同种颜色画上去的。
师:还有很多小金鱼没穿衣服呢?下面请小朋友为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
三:教师示范讲解:
师:小朋友在为他们穿衣服前,先看老师是怎么给他们穿的。
师:颜色要往一个方向涂,要涂的满、实,但是不能涂到黑线外面去。
四、提出作画要求:
1、师:我们在为小金鱼穿衣服前首先要想好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要怎么涂色?先涂哪里?再涂哪里?
2、鼓励幼儿大胆作涂色,看谁涂的又快又好?
3、画画的`时候,要安静作画,不影响别人,注意坐姿。
五、幼儿作画,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对画的又快又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指导能力差的幼儿正确涂色。
六、观赏评析作品:
1、为幼儿的作品写上名字,看看谁画的好。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喜欢谁的小金鱼,为什么?
3、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为小金鱼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小金鱼可开心了,请我们一起去做游戏。
小班美术教案11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学会搓、团、压等简单的泥工技能。
2 乐于积极动手塑造,提高动手能力。
3喜欢美术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太空泥若干、颜料、幼儿围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问一问幼儿早晨都吃了什么?是谁做的早餐!
2.教师小结:我会自己做早餐,是很有营养的荷包蛋。
3问一问幼儿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学做荷包蛋(所以我们都穿上了小围兜)
二、探索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尝试
1.学做锅(搓条围圈)
师:做荷包蛋,需要哪些材料呢?(幼儿自由说)
教师引导锅子,锅子是什么形状的呢?
教师示范搓条围圈,讲述制作方法。“搓搓搓,围圈圈,条条越长,围起来的锅子就更大,荷包蛋做起来更加好吃。”
2.倒入油(在圈里刷黄色颜料)
师:做荷包蛋的时候,我们还要倒入油,这个油是黄色的。
教师示范,在圈里用黄色颜料涂满涂均匀。
3.做荷包蛋(搓圆压扁)
师:锅子有了,油也倒好了,我们现在就要做荷包蛋了。
问问幼儿你吃过的鸡蛋,蛋黄是什么颜色的',蛋白是什么颜色的?
师小结白白的蛋白黄黄的蛋黄并示范制作荷包蛋(搓搓圆,压压扁)
三、幼儿尝试制作
师:我们小朋友都棒棒哒,会做荷包蛋啦!以后我们还要做烤肠做汉堡呢!娃娃家的娃娃们肚子饿啦!我们一起送给他们吃吧!
小班美术教案1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色彩对两种水果进行写生活动。
2、初步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表达和一组画面所蕴含的美感的认识。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做画工具:颜料、油画笔、较厚的画纸、抹布、罩衣
2、水果(香蕉、苹果)
活动过程:
一、启发幼儿观察水果。
1、小朋友都认识这些水果吧?有什么水果呢?
2、我们先看看这些水果有什么颜色,每个水果的颜色是不是一样?
3、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水果的样子,它们是什么样的?教师启发幼儿构图。
1、我们来看看这些水果是怎样摆放的?(启发幼儿从水果的数量、摆放的位置进行观察)
2、老师要请小朋友把你们看到的水果用颜料把它们画出来。可以从你最想画的水果,或是最喜欢的吃的水果开始画;也可以从你看到的离你最近的水果开始画;小朋友边看边画,注意观察你画的这个水果的旁边、前后是不是还有水果,它是怎么摆放的?有什么颜色?长得什么样?
二、教师启发幼儿用色以及涂色应注意的.事项。
1、动手之前,小朋友先想一想怎样画出你看到的水果?用什么颜色能使你画的水果看上去更漂亮?
2、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水果的轮廓,轮廓线可以画粗些,把你看到的水果的样子全部画好之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水果涂上漂亮的颜色;涂水果的颜色时可以把轮廓线压盖一部分,但不要把轮廓线全部涂掉了;最后选择背景色,把水果周围空白的地方涂上颜色,可以多选择一些颜色,使整个画面看起来不单调,涂背景色的时候,应注意尽量不把水果的轮廓线涂掉,一种颜色可以涂大块点,然后再选择其他的颜色涂在空白的地方,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很丰富、饱满。
三、提出卫生方面的要求
1、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
2、笔不能乱甩,小心颜料碰到小朋友的身体;
3、要爱惜别人的作品,不能在别人的作品上乱画。
四、幼儿进行写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赏析
1、让我们来看看谁画的水果最好看,为什么?
2、谁画的最细致?水果的样子把握地最准?
小班美术教案13
一、目标
1、 尝试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2、 认识各种汽车,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种性能。
3、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形式:
区角活动
三、活动材料与环境创设
1、 活动材料
(1) 收集各种汽车类型,布置一个“汽车展览会”。(教师准备)
(2) 各种大小盒子、彩色纸、图形纸、水彩笔、蜡笔。
(3) 《马路上的汽车》多媒体课件内容。
2、 环境创设:运用幼儿的作品布置一个“汽车展览会”。
四、观察与引导方式
1、观察
(1)幼儿对各种汽车的喜爱程度。
(2)幼儿在活动制作时的原有经验基础。
(3)幼儿美工技能(如:剪,撕,粘贴,绘画等)水平。
2、引导方式
(1)幼儿欣赏“车展”,激发幼儿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汽车的图形构造。
(3)鼓励幼儿进行创意,对幼儿的想法给予积极的反应,并以适当的方式向其他幼儿介绍或作为范例。
(4)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分析困难的原因,是材料使用不当,还是使用工具有困难或是其它,并及时给幼儿提供帮助,鼓励幼儿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五、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1)教师通过谜语引入主题。
(2)音乐响起,教师带领幼儿以模仿开汽车的动作进入活动场地。教师提问幼儿,刚才小朋友们都开了些什么车,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来。
2、观察事物和范例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汽车展”,并让幼儿说出都见到了些什么汽车,说说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用途。
(2)运用多媒体课件产生动画效果,使幼儿更好地了解汽车的图形构造,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
3、幼儿操作
(1)幼儿自由选择喜爱的材料,尝试剪贴、拼贴、绘画汽车。
(2)观察幼儿制作,教师进行个别引导,根据幼儿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
4、交流、分享活动成果
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汽车展览”,同时引导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和介绍自己的作品。
5、教师引导幼儿收拾桌椅,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
小班美术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联想纱布的网状肌理与蜻蜒翅膀的相似性,体验肌理纹路的巧妙与自然美。
2、尝试用纱布、卡纸、吹塑纸等多种材料进行版画创作,感受材料的多样性。
3、能够主动、有序地收拾整理版画工具和材料,体验为集体服务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蜻蜓的视频。
2、纱布,卡纸,吹塑纸,剪刀,乳胶,抹布,宣纸,深色油墨,玻璃板,胶滚,夹子,拓印用的小茶杯。
活动过程:
一、制版
1、欣赏蜻蜓的视频,回忆已有经验,感受蜻蜓翅膀轻巧、透明的形态。
教师:蜻蜒傺什么?翅膀是怎样的?
2、通过对比、联想纱布的网状肌理与蜻蜓翅膀的相似性,感受肌理纹路的'巧妙与自然美。
教师:蜻蜓翅膀上有怎样的花纹?像什么?生活中有什么和这样的花纹类似?
3、观察纱布上的花纹,与蜻蜓翅膀进行对比、联想。
(1)教师:纱布可以制作蜻蜒的什么地方? (翅膀)卡纸呢? (身体部分)吹塑纸可以来做什么? (背景)
(2)教师:在制作油印纸版嘶时要注意什么?
4、创造性地使用各种纸材制作底版。
(1)重点:引导幼儿剪纱布做翅膀,剪贴卡纸做身体,揉或撕吹塑纸制作背景。
(2)难点: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幼儿剪贴纱布。
二、拓印
1、观察、讨沦拓印的过程和注意点。
(1)教师:在以前的活动中,用胶滚蘸油墨在吹塑纸L印制时有什么喇难的地方?
(2)教师小结:吹塑纸比较薄脆,容易粘在胶滚上,要一次蘸满油墨,沿一个方向滚,不能来回滚动。
2、幼儿印制。
(1)重点:沿一个方向滚印。
(2)难点:保持底版的完整和整洁。
3、评价。
(1)肯定画面整洁、有创意的幼儿。
(2)表扬能够主动、有序地收拾整理版画工具和材料的幼儿。
日常活动:
观察、欣赏多种材料制作的版画作品,体验版画材料的丰富性。
区角活动:
提供卡纸、吹塑纸、瓦楞纸等多种材料供幼儿剪贴、印制。
家园共育:
尝试使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张进行粘贴活动。
【评析】
版面制作材料是多样的,它不仪是指制版本身,还有底板纸的材料。这些材料既是熟悉的,又是变化的。灵活多变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材料就是版画独有的艺术魅力,它与幼儿求新求变的游戏活动不谋而合。
小班美术教案15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在伞面上创造自己的图像,初步学习为自己画的图像命名。
2、体验为图象命名的乐趣。
3、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淡粉、天蓝色的伞形纸,各色水笔,铅笔若干。小雨背景声音。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最近经常要下雨,所以小狐狸开的`伞店每天都有人来买伞。这一天又下起雨来了,小动物们又来到小狐狸的商店里来买伞。小狐狸很热情地拿出几把伞让小动物们挑选。
<二>、欣赏不同花纹的伞,鼓励幼儿为伞命名。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尝试为伞命名。例:x买了小花伞,x买了洞洞伞,x买了窗子伞。
<三>、鼓励幼儿自己也来做一把漂亮的伞。
1、情景导入:是啊,天下雨了,每个人都需要一把伞,这样才不会被雨淋湿。可是小狐狸说,这么多人需要伞我一个人来不及,我做的一些漂亮的伞都卖完了,我这里只剩下一些做到一半的,没有花纹的伞。如果小朋友需要伞的话,就请小朋友自己来把这些伞画得漂亮一点。
2、出示没有花纹的伞,幼儿选择,用水彩笔来装饰伞面。
3、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为自己画的伞命名,如果幼儿还不会命名,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来为自己画的伞命名。
4、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并鼓励能够为自己的伞命名的幼儿。
5、幼儿在作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提示幼儿在伞面上画的时候,可以一边画一边转动伞面。
6。情景中游戏:
嘀嗒嘀嗒下雨啦,快点我们也来撑起小雨伞吧。
(为幼儿提供一支铅笔,将小伞撑起,幼儿在雨声音乐情景中踮起脚尖走路,体验下雨在雨中撑伞走路的情景。)
活动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很感兴趣,回答问题特别的积极,小雨伞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他们都比较了解,但是没有特意的去观察过伞上的花纹,在我的带领下,孩子们可以认真的去发现,雨伞上面的花纹,注意雨伞的颜色,活动进行得很顺利。
最后让孩子们自己作画,装饰小花伞这个环节,他们都很配合,由于快乐诗画上有画雨伞这节课,画雨伞对他们来说并不难,装饰雨伞比较新颖,他们之前没有做过,整节课下来,我感觉孩子们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努力的。
【小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07-16
小班美术教案04-10
小班美术教案【热】11-28
小班美术教案【推荐】09-15
【热】小班美术教案10-23
【热门】小班美术教案12-07
小班美术教案【精】08-07
【荐】小班美术教案10-16
【精】小班美术教案07-13
关于小班美术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