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会跳舞的葡萄干》大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跳舞的葡萄干》大班科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观察葡萄干在雪碧里的变化过程,并能正确描述自己的发现。
2、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良好的观察习惯。
3、乐于参与探究活动,在小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大表格一份、记录表。
2、学具准备:一杯水、一杯雪碧、一份葡萄干、一个托盘、记号笔等每组一份。记录表每组2份、芸豆、弹珠、红豆若干。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两瓶水,引起观察兴趣。
桌上的两杯水一样吗?有气泡的那杯水,你有什么发现?
二、出示葡萄干,引起探索。
1、幼儿猜想:同样大小的葡萄干放在两杯水里会有什么反应呢?(教师表格记录)
2、操作验证,并记录。
3、分享交流结果。
三、观看视频,总结提升。
1、观看视频,了解原理。
2、师幼小结:
原来这是因为当葡萄干沉入杯底时二氧化碳气体就吸附在表面,使葡萄干变轻浮到液面上来,小泡泡破了,葡萄干就沉下去了。
四、再次实验,经验迁移。
让我们一起来试试,仔细用眼睛观察一下,这些材料是不是也能像葡萄干一样上下跳舞呢?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绿色的表格里。会跳舞打“√”,反之打“×”。
活动延伸:
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再去做一做这个实验。
活动反思:
活动材料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活动注重自然过渡,即探索交流——思考讨论——体验感受——经验提升,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地获得知识与经验,在情感上获得愉悦与满足。为每个幼儿都能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从幼儿最感兴趣的操作活动入手,让幼儿通过实验、记录去积极主动地获得相关知识,通过记录、分享、交流的形式,让幼儿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并且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知识,从而发现汽水中气泡与沉浮之间的秘密,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让幼儿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会跳舞的葡萄干》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会跳舞的“小米粒”》01-09
《会跳舞的叶子》大班教案12-23
《会跳舞的糖》教案01-03
《会跳舞的彩带》教案11-21
《雨点跳舞》大班教案01-15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会跳舞的叶子》04-17
《会跳舞的跳跳糖》教案12-26
会跳舞的娃娃小班教案01-16
大班科学教案《会变的月亮》10-09
会跳舞的小纸人中班教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