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乐音和噪音》

时间:2024-11-30 15:07:2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乐音和噪音》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乐音和噪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乐音和噪音》

  活动目标:

  1、知道周围生活的世界有各种声音,人们都喜欢乐音,不喜欢噪音。

  2、能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听噪音和发出噪音。

  活动准备:

  1、小铃、钢琴声、圆舞板、勺子、盒字等。

  2、录有噪音的磁带、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请三位幼儿逐个操作小铃,钢琴、圆舞板。

  1、感受悦耳的声音,你们听了这三种声音,心里感受怎样?(引导幼儿说出听了心里很舒服)

  2、仔细听发出噪音的物品(摇椅子、撞东西等等)。你们听了这些声音,又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说出听了心里很难受)

  3、刚才,小朋友听了许多声音,谁知道什么声音是乐音?什么声音是噪音?

  4、小结:周围世界有许多声音,有些声音很好听,这种声音叫“乐音”,还有的声音很难听,这种声音叫“噪音”

  二、听录音分辨“乐音”和“噪音”

  1、平时你在生活中听过哪些“乐音”?哪些“噪音”?

  2、请幼儿听磁带里的声音。提问: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音”

  3、平时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噪音?这些噪音是怎样产生的?

  三、讨论噪音的产生及危害。

  1、为什么不喜欢听“噪音”(对身体有害:头疼、心情烦躁、听力下降、失眠、影响健康)2、小朋友听到噪音怎么办?

  3、幼儿讨论:在幼儿园里、在家里、在社区里、怎样减少噪音?

  四、总结今天,小朋友知道了好听的声音是乐音,难听的声音是噪音,今后,我们要保护自己的耳朵,不要听噪音,自己更不能发出噪音。

  活动反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无处不有。有悦耳动听的,听起来让人舒畅的乐音,有刺耳难听的,听起来让人烦躁的噪音。通过这一活动让初步让幼儿理解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音,并知道了噪音的危害,在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用肢体动作和表情动作来表示乐音和噪音。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乐音和噪音》】相关文章:

大班《认识整点和半点》教案07-05

认识6和7教学反思09-02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0-31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12-05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10-25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09-19

8和9认识教学反思08-22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09-16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08-19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反思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