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4-09-19 22:25:0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社会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大班社会教案四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名称:《爱心手语》

  领域:社会年龄段:大班执教老师:李雁芳设计意图我们周围存在很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我们大家的关爱。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去理解关心他人,服务他人,培养幼儿的爱心、责任心;让残疾人与我们一起携手超越残缺,营造一个完美的世界。让每一个幼儿都拥有一颗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爱心,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当幼儿有了爱家人,爱老师,爱同伴这些情感时,我们更应该引导他们去关爱,去帮助生活中实际存在但又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从而让幼儿的爱更加广博。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手语关爱聋哑人,体验爱与被爱的情感交流。

  2、知道通过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多种情感,感知他们的非言语交流和表达方式。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1、电脑一台。

  2、课件(做手语的人、聋哑小女孩、舞蹈千手观音图片)3、音乐《感恩的心》、伴奏型《天使的翅膀》。

  4、视频舞蹈《千手观音》、大字卡、聋哑人故事。

  活动过程一、游戏"猜一猜"、"捂耳朵"体验当聋哑人引入活动"猜一猜"让一个幼儿到黑板后面看字卡,然后把看到的内容用动作来表示,嘴不能说,让大家来猜。大家都捂上耳朵,教师来说一句话,看看小朋友能不能听见二、看手语图片提问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一样新的本领,看,图片上的阿姨在干什么?对了,这个阿姨是在做手势,你知道这手势是做给谁看的吗?

  小结聋哑人和我们一样也需要交流,他们听不到也说不出来,只好用手势做手语和别人交流。

  三、初步认识手语提问你们会做手语吗?

  老师做几个手语让你们猜猜。(老师示范:你、我、他、哭、帮助、叫、什么、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四、讲述故事,有帮助聋哑人的想法教师配乐《天使的翅膀》讲述聋哑人的故事,出现小女孩的图片。

  提问如果你遇到这个小女孩,想不想帮助她?你想怎么帮助她?可她是个聋哑人,听不到你们说的话,对了,我们可以用手语来和她交流,谁先来?

  (幼儿用自己想出的.手语动作将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小结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有了你们的帮助,小女孩就不会太伤心了,她得到了大家的帮助,一天天长大起来,她用心学习,终于出现在联欢晚会上。

  五、出示《千手观音》的图片,观看录像《千手观音》

  小结她们都是聋哑人,什么都听不到,但她们却跳得这么好,她们真棒。

  她们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才有了今天的精彩,她们要感谢大家,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手语歌《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做一做。感谢天下所有的好心人。

  延伸活动继续学习手语歌《感恩的心》,通过手语表演的学习,进一步关爱聋哑人,让幼儿的心灵更加美丽、友善。

  活动反思通过活动《爱心手语》的开展,让幼儿发现我们周围存在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我们大家的关爱。

  今天开展的社会活动《爱心手语》中,始终交织着一条爱的情感线。手语作为一种交流的符号、工具,一直服务于爱心这根主线,运用手语认识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幼儿进一步关爱聋哑人,并逐步引导幼儿的心灵更加美丽、友善。

  在活动中,我以游戏《猜一猜》《捂耳朵》的方式导入,让幼儿去体验聋哑人的世界,同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优点之处在于我运用手语动作、讲故事、欣赏录像等形式作为教育手段,每一环节都围绕着目标展开,在活动中通过学习一些基本的手语动作,让幼儿有了与聋哑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欲望,并进一步引导幼儿对聋哑人产生同情心和爱心。

  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要正确对待残疾人,同情、照顾、关心、帮助残疾人,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不足之处在于应该运用情景表演来让幼儿更充分的感受对待及帮助残疾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反思:

  社会活动《爱心手语》,始终交织着一条爱的情感线。通过运用手语认识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幼儿进一步关爱聋哑人,并逐步引导幼儿的心灵更加美丽、友善。通过活动幼儿知道了应该正确对待残疾人,同情、照顾、关心、帮助残疾人,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很多幼儿在听到聋哑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时留下了同情的眼泪,在学习手语时,孩子们表现都非常积极,表示要用自己学到的手语帮助聋哑人。

  不足之处是,有个别幼儿对老师讲的故事没有什么感觉,课后结合大家的评价,我觉得是我的引导还不是很到位,讲故事时情感的流露感有所欠缺。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认识自己的成长变化与新的生活要求。

  2、有初步的责任感。

  3. 体验升入大班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中班与大班的班级标志牌各一块,并先将中班的标志牌挂在教室门口。

  2让幼儿收集自己在中班时用过的物品、完成过的作业和拍的照片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成长变化。

  请不同的幼儿运用自己带来的'在中班时穿过的衣服、拍摄的照片等物品来介绍自己一年中

  发生的各种变化,如:身体长高了,能力变强了等等。

  二、引导幼儿了解自己升到大班了。

  1、教师和幼儿一起将班级标志牌由中班换成大班。

  2、教唱歌曲《庆祝歌》。

  三、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应该怎样做大班的小朋友?

  教师提问,请幼儿结合幼儿园整体课程《社会X以下简称《社会》)第1-3页的内容发言,然后小结。

  1、大班的小朋友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课,动脑筋,积极举手发言专心做作业等等。)

  2、大班的小朋友在玩游戏的时候应该怎样做?(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共同分享玩具)

  3、大班的小朋友在家里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尊敬长辈,积极做能做的事,给爸爸妈妈当帮手。)

  四、请几个幼儿对照做大班小朋友的要求来说说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没有好,应该怎样改正。

  五、学习儿歌《我是大班的小朋友》。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片,愿意表述自个儿的体会与观点。

  2、初步启发“我是幼儿园小主人”的观念。

  教学预备:

  图片

  教学过程:

  1、展示图片:整齐干净的操场、教室等

  提问:这就是哪个地方?你喜爱吗?为何?(心情愉悦、给人以美的享受……)

  孩子探讨图片内容。

  师总结:这一些地方都非常干净,看了之后内心非常惬意,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2、展示图片:有垃圾的操场、教室等

  提问:这儿均是啥?怎会有如此多垃圾的.?

  你看啦,认为怎样?(看到了痛苦、玩得不高兴…。。。)

  师总结:这一些地方都堆满了垃圾,太脏啦,看到了非常痛苦,玩游戏也玩的不高兴,不喜爱这儿。

  3、问:我们应当怎样做哩?

  孩子探讨,表达自个儿的观点。(把垃圾拾起来,丢到垃圾筒中。做不乱丢垃圾的标识,挂在各处。看到乱仍垃圾的举动及时叮嘱、劝止——)

  师:我们这一些小主人真优秀,叫我们一块儿行动起来吧!令我们的幼儿园越发整齐干净,更美丽。

  教学反思:

  在这一次教学里,把表述与表现有机的开展整合,为小孩们创建了条件,使小孩们变成学习的主人,建立了以“幼儿进一步提高为本”的思想,尊重小孩,把小孩们自个儿发现的问题交予小孩们自个儿处理好,大伙儿各抒己见,使用种种不一样的方式表述表现自个儿的认知,让小孩与教师,小孩与小孩,小孩与环境发生互动,相互学习,相互感染,真正施展了孩子学习主人的作用,使小孩在已经具备的经验前提上有了改善。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孩子具有合作与分享意识,不仅是他们智力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现今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品质。在《幼儿园教育纲要》社会目标中也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由此可见,培养幼儿建立“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品质已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大班幼儿在生活中萌发了初步的合作意识,一些幼儿也具有愿意合作倾向,但让他们真正了解合作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进一步体验和感受,而本次活动就是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讨论、发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什么是合作,如何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并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合作的意识。

  2、体验合作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蚂蚁搬豆、猴子捞西瓜。

  2、易拉罐若干个。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让幼儿玩一玩,试一试,看看谁最快。游戏《背靠背》:坐在地上,手拉手,背靠背。铃声一响,立刻站起。(有的小组很快就能迅速站起来,有的小组铃声响了仍未配合好)

  问题:想想为什么XX最快?

  2、课件引思。

  让幼儿观看课件,并想想问题。

  问题一:如果有一只蚂蚁不来搬豆,这颗豆能搬回去吗?豆子搬回去了蚂蚁就会怎么样?(大家有食物、心情愉快、高兴)

  问题二:如果说有一个小猴不愿意捞西瓜,或者小猴子不合作,不搭成梯,能拿到水里的西瓜吗?拿到瓜了他们会怎么样?

  问题三:前面我们玩背靠背的.游戏时,XX为什么快(或慢)?引导幼儿理解合作重要性。

  3、讨论总结。

  谈一谈,论一论。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幼儿明白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合作,愿意合作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方便,只有善于合作才能取得成功。(我们刚才玩的游戏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这要靠大家齐心合力,动作协调才能做得好,不能光想着自己站起来就行了,也要想办法让你的伙伴和你一起站起来。这就叫“团结合作”)。

  4、合作实践。

  在做一做,比一比的活动中引导幼儿自我发现合作的重要,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是重新体验游戏《背靠背》。鼓励引导幼儿合作游戏和体验成功。

  二是《金字塔》游戏,玩二、三次:以小组形式,想办法将空罐子搭高,搭稳,比一比哪组搭的“金字塔”又快又高。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合作的情况,找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下面的根基要打牢,动作小心、有序、高处轻放)。

  5、共同快乐。

  请幼儿互相参观金字塔,并在金字塔旁照相,体验共同成功,共同快乐。

  活动总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要靠大家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友好合作,这样你就会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07-20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10-24

大班社会大雪教案07-13

大班社会礼仪教案09-16

大班社会教案07-29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11-16

大班社会树教案09-15

大班社会教案(精华)11-09

[推荐]大班社会教案08-15

大班社会教案:购物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