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精选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精选9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感受皮球翻跟斗的有趣。
2、在玩玩、说说中尝试初步仿编。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玩过皮球。
2、人手一个皮球,小动物贴纸。
3、幼儿用书第3页。
三、活动过程:
(一)尝试玩球,激发对球的兴趣。
教师:妈妈买了一个球,你会怎么玩?
(二)学习儿歌,感受儿歌的有趣。
1、完整欣赏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教师:妈妈买个皮球,上面有个谁?(小猴)
(2)教师:我来拍拍皮球,小猴在干什么?(翻翻跟斗)
2、拍一拍,尝试让小猴翻跟斗
教师:看一看,你的小猴是怎么翻跟斗的'?(激发孩子拍球的兴趣。)
3、念一念,进一步感受儿歌的趣味。(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并大胆学念。)
(三)初步仿编,体验玩球的乐趣。
1、教师:我来拍拍球,皮球翻跟斗。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想跟着皮球来玩翻跟斗呢?(幼儿自由表达)
2、引导幼儿尝试替换小动物,进行儿歌仿编。(用小动物替换小猴。)
3、引导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动物贴纸粘在皮球上,边拍球边尝试仿编。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小班活动漱口。
2、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词汇:拿、唱、抬等词,注意漱,咕噜,等词的发音。
3、知道漱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诗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⑵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幼儿:“漱口”注意发准shu的音)
⑶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幼儿教案《小班活动漱口》。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二)、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提问儿歌的名称,练习发漱的音。
⑶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⑷提问:
a、“教师手里拿着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手拿花花杯,学习词:拿)
b、“喝口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喝口清清水,学习词:喝,注意“清”的.发音)
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引导幼儿说出抬着头,闭着嘴,学习词:抬、闭,注意“嘴”的发音。)
d、“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引导幼儿说出咕噜咕噜吐出水,学习词:咕噜,并发准音)
(三)、集体学念儿歌:
1、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2、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不放水),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四)、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及时进行巩固。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用手能做很多事情。教幼儿初步保护手的方法。
3、帮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数的概念。
重难点分析:
难点:
1、手指的名称不同。
2、对手和手、手指和手指进行比较。
重点: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魔袋一个,里面装有软、硬、光滑、粗糙等多种材料。
2、丰富的'手工材料,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展开部分:
观察发现法:
1、看一看:启发幼儿观察,然后说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
2、比一比:启发幼儿说出手指的名称,并比较不同,引导幼儿与同伴、老师的手进行比较。
3、说一说:看图片,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手能做许多事情,教育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变成最能干的小手。
4、保护好我们的小手。讨论:怎样保护好我们的小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门要戴手套等。教育幼儿保护好自己的小手。
游戏巩固法:玩一玩手指游戏。
感知操作法:变一变,老师和幼儿一起用手变"魔术",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如印画、撕纸、穿项链、用橡皮泥串糖葫芦等。
三、结束部分
听音乐离开活动场地
四、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好朋友"。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感受花朵色彩美。
2.知道伞对我们的用处,喜欢下雨天。
3.了解儿歌的含义。
2.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五颜六色盛开的'小花朵、下雨的视频、下雨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交流并观看下雨的视频
观看下雨的视频(注意引导幼儿观看下雨时,雨水滴落是冒泡的样子)
指导语:
1.什么天气?(下雨天)
2.下雨了,人们都是怎么躲雨的?
3.雨水滴落到地上怎么样了?(冒泡)
二、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今天老师也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下雨天的儿歌,听听看,儿歌里下雨天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一朵盛开的小花朵,引出儿歌前半段。
下雨拉,冒泡拉!小花伞儿都开拉。
出示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小花,引出儿歌后半段。
赤橙黄绿青蓝紫,我采一朵笑哈哈!
2.交流儿歌内容,小花伞儿怎么了?都有什么颜色啊?
3.配乐,幼儿完整欣赏儿歌小花伞儿都开拉,赤橙黄绿青蓝紫,我是怎么做的啊?
4.配乐,根据图片幼儿跟念儿歌
5.配乐,边念儿歌边用动作辅助表演。
三、小结
提升下雨的时候,伞可以为我们来挡雨,那想想看,小花伞儿可以为谁来躲雨呢?回家可以去问问爸爸妈妈。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5
一.活动目标
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读。
丰富叠词:弯弯腰、歇歇脚、慢慢跑、快快逃。
喜欢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诙谐与幽默。
二.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头饰。
动物图片(鸟儿、蜗牛、老鼠)。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这座桥,和我们平时的桥有什么不一样呢?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小朋友们听一听,想一想,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谁喜欢它?谁害怕它?
2.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让幼儿完整地欣赏。
提问:儿歌的名称是什么?儿歌里讲了哪些小动物?他们见了桥之后做了什么事?
3.教师边操作图片边示范朗诵儿歌。
提问:鸟儿飞到桥上做什么?(学习表达并用动作模仿:歇歇脚)
提问:蜗牛在桥下怎么走?(学习表达并用动作模仿:慢慢跑)
提问:老鼠见了桥是怎么做的?(学习表达并用动作模仿:快快逃)
4.幼儿完整地欣赏儿歌
5.讨论: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谁会害怕这座桥?
小结:弯弯腰,造座桥,有人害怕有人爱,不是桥,不是桥,哈哈,原来是只大花猫。
6.幼儿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1)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朗诵。
(2)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边做动作边跟读。
四.结束
游戏活动:造桥。
幼儿两人一组造桥,其他幼儿从桥下钻过,体验搭桥和过桥的乐趣。
附:【儿歌】
弯弯腰
弯弯腰,造座桥,
鸟儿飞来歇歇脚,
蜗牛桥下慢慢跑,
老鼠见了快快逃。
不是桥,不是桥,
那是一只大花猫。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6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尝试学说"XX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2.学习仿编儿歌,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火车的声音》。
2.电脑课件。
3.动物图片挂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倾听火车声音,导入新课。
二、分段熟悉儿歌内容。
1.师:"谁在火车上?"(大象)"大象爷爷在说话呢,我们来听听大象爷爷说了什么。"(大象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旅行是什么意思?"教师小结:原来大象爷爷开着火车出去玩,火车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2.师:"大象爷爷还请了其他小动物一起去旅行,我们来看看他请了谁。"(青蛙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请个别幼儿练习说。
3.猜谜,引出新朋友小兔,"小兔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4.根据动物叫声引出新朋友小猫,"小猫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三、完整欣赏儿歌,学习朗诵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
2.幼儿学习儿歌。
四、仿编儿歌。
提问:"最后一节车厢是空的.,你猜会是哪个小动物要去旅行呢?"
五、游戏"动物宝宝去旅行"。
附儿歌:动物宝宝去旅行
大象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青蛙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小兔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小猫宝宝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咔嚓咔嚓咔嚓嚓,动物宝宝去旅行。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7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感受散文中露珠拟人化的形象,了解露珠与太阳的关系。
2、能根据经验积极参与讲述,提高讲述能力。
重点:理解散文内容。
难点: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讲述。
【活动准备】
1、小露珠指偶一个、课件
2、幼儿已在户外寻找观察过露珠。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兴趣。
师:前几天早晨我们去草地上寻找到了什么?它是怎么样的呢?请幼儿讲述。
二、欣赏散文,感受意境。
1、出示小露珠指偶,引出内容
师:今天老师把小露珠请进了教室,小露珠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醒来,它是个舞蹈家,你瞧——
2、教师边表演边完整朗诵散文一遍,后提问:
小露珠常常在哪里跳舞?(嫩绿的草叶上、花朵上、田野上)
3、边放映课件边朗诵散文后提问:
(1)小露珠在等谁?为什么?(太阳总是第一个看到它跳舞)
(2)小露珠突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帮助理解太阳与露珠的关系)
(3)还会来吗?为什么?
4、教师套上纸偶带着幼儿再次完整朗诵散文,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
三、根据经验讲述“小露珠的'踪迹”
1、回忆讲述
师:你见过小露珠吗?在什么时候能见到它?
2、互相讲述“小露珠的踪迹”
师:小露珠是热空气遇到冷空气后凝结成的小水珠,早上露珠到处都是。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它呢?
幼儿互相讲述(小草上、花朵上、滑梯上、铁门上等地方)
3、布置任务:回家后利用早晨自己去找找,小露珠还会停留在那些地方?把自己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8
活动目的:
1.认识并熟悉自己班的老师,乐意与老师交往。
2.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儿歌录音,木偶熊猫、小兔、小鸭和小猫。
活动过程:
1.桌面操作木偶引入,引导幼儿欣赏木偶剧:熊猫老师像妈妈。
2.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熊猫老师像妈妈呢?”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3.播放儿歌录音《老师像妈妈》,引导幼儿认真倾听,说说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4.幼儿学习儿歌,鼓励幼儿大胆地朗诵。
5.游戏“开火车”,老师带全班幼儿开“火车”边念儿歌边游戏。
6.自由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儿歌是小班幼儿喜欢的语言活动形式之一,针对刚入园的孩子,我选择了本首儿歌,该儿歌朗朗上口,且帮助小朋友进一步熟悉老师,将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老师的身上,活动结束后,幼儿基本可掌握本首儿歌,且能较有韵律地念出。分析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儿歌易于幼儿接受,儿歌内容简单容易理解。同时针对小班幼儿直观印象的'特点,我以木偶剧引入,并将儿歌简单融入木偶剧中,通过木偶表演让幼儿初步熟悉儿歌内容,本次活动做好铺垫。
2.学习形式多样化。通过木偶剧表演、儿歌录音、集体学习、开火车等形式,让幼儿在不断变换学习方式熟悉儿歌,在自然而然的环境下习得儿歌。
3.教师的语言有一定的感染力,尽管本首儿歌仅仅有四句,但教师始终以富有感染力朗诵儿歌,因此幼儿在朗诵时,均能较有韵律地仿念儿歌。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9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掌握礼貌用语"老师早"知道说礼貌用语是有礼貌的表现。
2、有表情朗诵儿歌,发准字音"早"、"走"、"从"、"师"、"说"、"鸟"。
3、激发幼儿做一个有礼貌好孩子的愿望。
活动准备:
1、课件-懂礼貌的小朋友
2、图片小宝宝、老师、太阳、小鸟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图片《老师早》引出活动。
提问:
1、小宝宝来幼儿园开心吗?他看到了谁?对老师说了什么?
2、教师:你觉得这样的.宝宝表现的怎么样?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3、教师:你会不会也像他一样用礼貌用语和老师打招呼,请你来试一试。
二、观看图片引导幼儿学习理解儿歌。
1、逐句出示,引导幼儿理解,并强调发准字音。
提问:
(1)小宝宝怎样来到幼儿园的?见到老师说了什么?
(2)太阳太阳见了有礼貌的宝宝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30小鸟见了有礼貌的宝宝说了什么,太阳和小鸟喜欢这样的宝宝吗,为什么?
(4)你喜欢这样的宝宝吗,为什么?
2、集体、分组进行动作表演有感情朗诵儿歌。
(视幼儿学习的情况,可以采用教师说儿歌的前半句,幼儿说儿歌的后半句这一省略、填词策略,尽量让幼儿参与朗诵。)
3、除了问好以外你还知道那些礼貌用语,在什么时候可以用。
三、小结
用礼貌用语和别人讲话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小朋友们从小要学会说礼貌用语,做一个懂礼貌的乖宝宝。
儿歌
小宝宝蹦又跳,走进幼儿园,
先说:老师早!
太阳听了咪咪笑,
鸟儿听了跟着叫:老师早!老师早!
宝宝从小有礼貌。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儿歌教案06-12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12-07
小班妈妈儿歌教案12-08
春天来了儿歌小班教案11-05
《采野花》小班儿歌教案10-28
小班儿歌教案 15篇10-04
小班语言儿歌教案《谁会爬》12-06
小班儿歌教案设计范文11-15
小班儿歌教案《小手拍拍》优秀06-23
[合集]小班儿歌教案15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