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掩耳盗铃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掩耳盗铃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掩耳盗铃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正确处理类似现象的能力。
二、重难点。
学会生字,懂得寓言的寓意,理解成语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法。
演示法讲述法。
六、学法。
表演、自读自悟、感情朗读。
七、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解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从一个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掩耳盗铃”(板书),从课题上同学们就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请看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我们课本把这有趣的故事写了出来,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
检查生词的读音。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读了这则寓言,你知道了些什么?
为了让你的发言更精彩,再读课文。
2、学生交流汇报
(1)“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读出来(勾画明明知道这句话),他还明明知道什么?(发觉后会被…)带着这种体会再读这句话。
(2)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书上找一找,并勾一勾)。明明...就...在文中的作用。
(3)面对他这种想法,你想告诉他什么?(你能捂住自己的耳朵,但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指导朗读,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4)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
(5)指导朗读。(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就会领悟更深刻的道理。)
(四)揭示寓意。
1、我们来演一演这则寓言,怎么样?我扮演偷铃人,你们为我配音,行吗?要配好音,你们应该怎么样(认真读)。
2、我是一个偷铃人,我干了这件蠢事,多少年来一直生活在人们蔑视的眼中,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话想对我说,让我明白一些道理吗?学生自由说。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看看我们身边,有这种现象存在吗?
掩耳盗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
2、学习“掩耳盗铃”的成语。
3、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4、表演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有一定的感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1、板书课题,回想以往学过哪些寓言故事,说一说。
2、这些寓言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点出学习寓言的目的。)
3、板书:掩耳盗铃 (解释“掩”和“盗”的意思)
二、学习寓言―――《掩耳盗铃》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抓住偷铃人的心里的'想法让学生找出句子,用“――”划出,并指导读出自以为聪明的语气,再结合偷铃人的想法提出问题。(生提问)
3、教师归纳出学生的问题:
(1)是什么让他想到捂住耳朵去头铃铛的?
(2)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3)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四人小组带着问题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自学情况并从中悟出寓意
@结合课文出现的关联词“只要……就”、“刚……就”进行语言训练。
@从那个人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6、表演课文,通过角色的互换再次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四人小组先排演,教师巡视指导,并挑选出较精彩的小组进行表演,最后采访扮演偷铃铛的学生,让他说说自己做得对不对或让观众评一评。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想一想,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看到、听到或自己做的类似《掩耳盗铃》的事例,说一说。
四、拓展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更多的像《掩耳盗铃》这些寓意深的故事,谁能把你平时听过或看过的寓言故事讲给大伙儿听听,一起分享一下呢?
板书设计:
29、寓言两则
掩耳盗铃
明知 只要……就……
可是 如果……就……
谁知 刚……就……
掩耳盗铃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
1.学会“掩、盗、偷、碰”四个生字和新词。
2.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理解偷铃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3.能理解“掩耳盗铃”的寓意。
4.能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掩耳盗铃”的意思。
教育
懂得人们做了坏事想使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骗自己的道理。
发展
1.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2.培养想象力和口头复述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有所感受。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看故事表演,听范读,想:这个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2.揭题、释题、读题。
二、师生共订学习目标。
1.自由读课文,读后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师归纳目标。
(1)盗铃人是怎么想的?对吗?为什么?
(2)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读,把他是怎样想、做的句子画出来。汇报。
2.同位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读,联系上下文想想你觉得他的想法对吗?讨论汇报。
4.看图发挥想象。
(1)盗铃人当时的表情、动作怎样?他会想些什么?
(2)课文怎样写的?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合读。
四、情景表演,体会寓意。
1.过渡:盗铃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结果被发现,这时候你弄明白了什么?(指名小结)
2.创设情境:如果你是路人,看见他想伸手偷铃铛,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小组内说,师生合作演)
五、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举一些事例说说实际生活中类似“掩耳盗铃”的例子。(小组说——指名讲)
六、创设情境,复述故事。
创设情境,师生合作演。
复述故事:回到家,给爸爸妈妈讲这个故事。
【掩耳盗铃教案】相关文章:
掩耳盗铃教案范文12-17
掩耳盗铃教案范文八篇08-29
【推荐】掩耳盗铃教案四篇11-16
掩耳盗铃教案十篇10-23
掩耳盗铃教案合集九篇10-18
《掩耳盗铃》读后感08-23
掩耳盗铃读后感08-08
教案中班教案09-09
《起始课教案》教案11-25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