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班教案三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秋天也是有绿色植物的。
2、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运用树叶进行美术创造。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
发动家长收集各种绿色植物:树妈妈图片;绿色树叶;剪刀;双面胶 纸水彩笔;红宝宝、绿宝宝、蓝宝宝、黄宝宝指偶
活动过程:
一、听听“绿色”
1、 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秋天的绿宝宝。
2、 利用指偶,教师讲“绿色”故事,幼儿倾听。问:秋天到了,绿宝宝怎么了?(不高兴了,因为树叶喜欢黄宝宝,苹果喜欢红宝宝,天空喜欢蓝宝宝,一到秋天,大家都不喜欢绿宝宝了。)
二、亲亲“绿色”
1、 提问:大树妈妈怎么只剩两片树叶了?(…)
2、 哦,原来他们抱在一起做游戏呢!看,它们变成什么了(教师出示示范画)
3、 你们听什么声音啊?(教师故作神秘拿出一袋树叶)原来是他们在说话呢,他们说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呢,小朋友愿不愿意啊?
4、 幼儿制作,教师观察知道幼儿创造过程,并个别指导。
三、欣赏、交流作品
幼儿相互欣赏并说说自己的`作品
四、延伸活动
布置大树妈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优点:如教具的准备上比较充分;活动环节上,与幼儿一起分享绿宝宝的照片、绿宝宝由开心一下子转为不开心、师幼一起讲故事到幼儿单独来讲故事、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以及对幼儿在语言的引导等方面较好。教师在活动后,改变了这一不足之处,教师与幼儿一起认识了作业纸上的四样物品,并让幼儿给四样物品都涂上了绿颜色(给了幼儿明确的目标),效果较好。今后,在教育教学中,我要继续发扬我的优点,弥补我的不足,更加用心的设计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在生活中,等待是不可避免的,学会等待也是遵守规则建立秩序的必要条件。据平时对幼儿的观察,发现中班孩子在等待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耐心,经常出现吵闹、游离于活动之外等现象。于是,我们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着手,从倾听等待、排队等待、合理安排等待时间三个方面设计了社会活动“学会等待”,旨在从小培养幼儿耐心等待的好习惯,增强幼儿文明意识。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等待的意义。
2.通过交流讨论,探讨等待的多种方式。
3.逐步养成安静有序等待的好习惯。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卡通小闹钟、时钟音乐、等待标志、情境图,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发兴趣
师:叮铃铃……是谁在唱歌?(小闹钟)
师:小闹钟第一次来做客,我们都是小主人,来,带着小闹钟一起前进吧!
(师幼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模仿钟摆动作。)
二、运用多种方式,了解一日活动中的等待
1.借助图片,理解上课中的等待。
师:现在是几点钟?这个时间,我们在干什么?(出示上课的画面)上课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
幼:认真听讲;要举手回答问题;老师讲课不插嘴……
师:老师讲话、同伴发言时该注意些什么?
幼:要认真听。
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幼:能学到很多知识和本领、能听到别人的回答。
师:为什么不能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大家一起回答呢?
幼:听不清楚;太吵了。
小结:倾听是一种礼貌,学会倾听更是等待的一种方式。别人讲话时,小朋友要养成安静倾听的好习惯。你们听:小朋友,守秩序。老师讲话认真听,同伴发言我安静,会等待,会倾听,才能学到真本领。
2.组织讨论,体验午间时的等待。
(1)餐前等待
师:看,现在指针停在什么地方?(11点)午餐前,我们做了哪些事?
幼:玩手指游戏、上厕所,洗手等。
师:小便、洗手时人很多,我们该怎么办?(等一等、排队)
教师利用肢体模拟情境:我是一个水龙头,你们怎样来洗手?
请几个小朋友示范排队轮流洗手。
师:为什么不能大家一起来洗手?
幼:你争我抢反而洗不到,还会摔跤。
小结:排队、轮流也是等待的一种方式。你们听:小朋友,守秩序。上厕所,洗小手,人多的时候要等候,不推不挤会轮流。
(2)餐后等待
师:吃午饭、散步、午睡的这段时间,我们还有什么地方需要等待?它们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幼:我先吃完安静坐着;我睡醒了安静躺着;我走路快了,停下等一等……
师:对了,我们应该这样做:吃东西,慢慢嚼,等待大家都吃饱,睡午觉,醒来了,不吵不闹很重要。
3.观看视频,学会安排放学时的等待方式。
师:小闹钟,真听话,滴答滴答向前走。现在小闹钟走到几点啦?
师:看,他们在做什么?这些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播放视频①:幼儿奔跑、吵闹等)
等待爸爸妈妈来接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
师:现在,他们学会等待了吗?(播放视频②)
小结:合理地安排活动也是学会等待的一种方式。你们听:小朋友,守秩序。放学以后不乱跑,爸妈没来会等候,安全游戏又快乐。
三、认识等待标记,将等待延伸到生活中
师:除了在幼儿园,生活中还有哪儿需要等待呢?
(幼儿回答,教师介绍标记和场景图。)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找一找,你们觉得哪些地方需要等待就把标记贴上。贴好后和同伴说说为什么要贴在这儿?
(请幼儿相互检查。)
四、放松活动,舞蹈《小闹钟》
找到了这么多需要等待的地方,小闹钟要来夸夸我们呢,它想邀请我们一起来跳个舞。
活动反思:
在中班进行有效的秩序教育十分必要。如何搭建适宜的支架,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进而去自觉地理解、接纳并遵守相应的规则呢?我们课题组推出的这个活动,执教者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使幼儿在回忆经验、交流讨论、观看视频等过程中理解了等待的意义。
本次活动体现了两个特点:
1.以“小闹钟”为主线,串联活动过程。
一个小闹钟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不同时段配上海顿的经典乐曲《切分时钟》,幼儿学着小闹钟的钟摆随乐起舞,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带来的快乐。孩子们在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等待的方式。
2.以“儿歌”作总结,凸显活动目标。
活动中,每个环节的提问,都能激发幼儿的经验回忆,少了教师的机械讲授,多了一些轻松与自然。同时,老师还适时地加入儿歌进行总结,琅琅上口的儿歌生动地概括了等待时需要懂得的秩序,让抽象的规则变得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儿体会到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欢。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我是根据消防安全为指导思想,而设计了这一活动,避免有火灾的事故发生,对幼儿展开了安全教育,而在这活动中,是通过玩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跳、爬、钻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合作性以及应变能力。在具体设计上,是以游戏形式安排活动,使幼儿在愉快的情境中提高对安全知识的认识。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走轮胎、跨跳、钻圈、匍匐前进)发展幼儿的平衡、跳、爬、钻的能力。
2、增强防火意识,提高对安全知识的认识。
3、培养孩子们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听从指挥,锻炼孩子们的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轮胎、30厘米宽的障碍、拱形门、垫子、数个娃娃玩具
[活动过程]
1、第一课时可以设为常识课,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些引起火灾的原因和预防火灾的知识,增强幼儿的安全保护意识。也可以让幼儿观看一些这方面的宣传影片,让孩子们更直观的'了解火灾的危害有多大。
2、在游戏前,要先讲清游戏规则。
(1)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现在小朋友们都是消防员,前面的有一个地方失火,里面有被困的小孩,你们要通过火灾现场去救那些孩子。
(2)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条路线,可以很快的到达火灾现场,但你们要把平时训练的本领使出来。
(3)将幼儿分成两组,游戏以接力赛的形式展开。第一组小朋友们当老师发出口令后,就开始往前跑。通过一系列的走平衡、障碍跨跳、钻拱形门、匍匐前进,到达火灾现场救起“娃娃”,放到老师指定地方。然后迅速反回,以拍对方手的形式,第二组开始进行以上的游戏。依次类推看到最后哪组先赢。
3、对游戏进行讲评。
在游戏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有的幼儿不拍下组小朋友的手;有的没有把“娃娃”放到指定地点,这都属于没有遵守游戏规则。还有就是,在游戏过程中出现动作不规范,动作要领不清楚。针对个别现象要及时给幼儿纠正,并进行实际指导。
对于获胜的那一组,我们可以给他们颁发救火“小勇士”奖,活动结束。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9-09
中班教案[经典]02-26
(经典)中班教案05-08
中班的教案07-24
(经典)中班教案11-29
中班教案11-07
中班教案【精选】10-17
(精选)中班教案10-25
中班教案(经典)10-14
[精选]中班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