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4-09-24 08:10:07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大班语言教案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大班语言教案7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理解儿歌的内容。

  2、学习有感情朗诵儿歌。

  3、萌发对燕子和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理解儿歌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 感受儿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

  教学难点是: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有关燕子的图片

  2、带幼儿观察小燕子筑巢、衔泥巴的过程

  活动过程

  一、提问①“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有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全身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

  ②“它们会干些什么?”(会衔泥巴和小树枝来筑巢、会飞、会找虫子、喂食)

  二、教师出示燕子的图片,教幼儿朗诵儿歌“小燕子,真灵巧,身上带把小剪刀。”

  三、提问“它们上天干什么?下河又干什么?知道吗?”(不知道。)“好,我们现在来学习后面的.”“上天剪云朵,下河剪水波;剪根茅草当枕头,剪块泥巴打窝窝”

  四、朗诵儿歌、表演儿歌。边朗诵边做动作

  教学反思

  在第四步中,如果有家长参与,可以培养亲子间的亲密度。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会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一些常用小机械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细致观察画面,善于抓住画面重点,并能大胆想象,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猜测。

  3、初步感知“小机械”具有省时、省力、操作方便的优势,有尝试的冲动。

  重难点:猜测情节,知道一些小工具的用途。

  活动准备:

  1、绘本《小机械立大功》的图片、其他常见工具图片、电视机。

  2、将绘本2—3页的.工具图画下或打印下来,共6幅。

  3、幼儿对常见小工具有一定的了解(可日常渗透、可请家长为孩子丰富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工具图片,引起幼儿回忆,猜测工具的用途

  2、师:你知道它用来干吗的?为什么这么想?(请幼儿仔细观察这些简单机械的外形,试着猜测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二、师幼共同阅读绘本

  1、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小机械立大功2、师:知道书名是《小机械立大功》,“你觉得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3、师:其实是森林里的小人们要去伐木头,但是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我们一起用带来的工具帮帮他们吧!好吗?”

  4、(依次出示第4、6、8、10、13、14页图)师: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们?(5、师:小朋友们想出了那么多的办法,现在我们来看看,小人们想了什么办法?用到什么东西?是怎么用的?

  6、教师依次出示图片,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7、(巩固知识)师:在故事中小人们用了哪些工具,解决了什么问题啊?(8、师:你喜欢这些工具吗?为什么?这些工具有什么用?” (这些工具都能让人干活省时、省力,又让操作变得很方便)

  9、师:他们忙活了半天到底要干什么呢

  三、活动延伸

  1、(出示其他常用工具的图片)师:你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用呢?

  师:看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人是很聪明的,发明的东西都能帮助我们干活。要是你会发明,你会发明什么呢?为什么?集体交流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认真倾听老师讲述,学会按照身体顺序描述小鱼,初步掌握“炯炯有神”、“彬彬有礼”等成语和“…就像…”等简单的比喻句。

  2、能够按要求流畅的描述小鱼,并大胆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3、乐于交流,能够与同伴团结合作,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画有鱼的图片4张

  【活动过程】

  一、倾听

  1、教师将一张图片背向幼儿出示。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有点特别,这个新朋友啊,和我们都不一样,它生活在海里,但是小朋友们对它都非常熟悉,谁来猜一猜它是谁?

  2、师:(翻转图片)这个新朋友是一条小鲨鱼。接下来,老师要向小朋友们介绍它,请仔细听老师的介绍,等我介绍完了,我要请小朋友们回答问题。

  小鲨鱼生活在广阔无边的海洋里,一出生就是金灿灿的颜色,所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小黄。小黄有着大大的脑袋,黄豆般大小但是炯炯有神的眼睛,尖尖的嘴巴里有着洁白如玉的牙齿。小黄的脑袋上戴着一顶紫色的帽子,脖子上还系着黑色的蝴蝶结,看起来可绅士了!小黄的身体圆圆的,背上和两侧各长了一只淡黄色的三角形的鳍,看起来就像是小帆船上的'帆。它的尾巴也是三角形的,好像一把精巧的小扇子。它彬彬有礼地笑着,似乎正准备去公司上班呢。

  3、介绍完之后,教师提问。

  ①老师刚才都向大家介绍了小黄的哪些部位,是怎么形容的?

  ②老师刚才在形容小黄的什么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成语?

  ③老师在形容什么的时候用了比喻句?

  4、教师再复述一遍介绍,并提问幼儿介绍的顺序。

  二、描述

  1、请两个幼儿对这张图片进行描述,要求按照一定顺序描述,可以描述的与教师不同,但是需要运用至少一个成语和比喻句。

  2、教师出示第二、三、四张小鱼的图片,请幼儿描述它们。

  三、创编。

  把四张图片放在一起,让幼儿分组创编故事,每人讲一句话编成一个故事,教师与幼儿一起对故事进行简单评价。

  四、活动总结。

  总结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活动中表现好的小朋友提出表扬。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中母鸡和狐狸的特殊经历,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2、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表达表现。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活动准备:

  大黑板背景、小图书、小道具等。

  活动实录:

  一、导入

  师:今天要讲的故事就在身后的农场里,你看到了什么?

  幼:蜂房、池塘、草堆、磨坊,从文字上知道的。

  师:磨坊是什么地方?

  幼:磨坊是磨面粉的房子。

  师:我们来看看故事的主人公,不仅长得漂亮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萝丝,这么好的天气母鸡萝丝去散步了,散步的时候心情会怎么样?

  幼:散步的时候会很轻松、很爽、全身上下都舒服,可以使身体健康,感觉很凉快。

  二、幼儿阅读小图书

  师:母鸡萝丝去散步时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可能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一些意外的'事情。仔细看看,母鸡萝丝去散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翻阅图书,教师适时介入。)

  师:你们已经笑得前仰后翻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狐狸踩到了地上的耙子,因为它只注意到母鸡萝丝,没有看到地上的耙子。

  师:农民伯伯用的耙子叫什么?

  幼:钉耙。

  师: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自作自受”。

  幼: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师:为什么不能说出来?

  幼:有声音就会让母鸡萝丝发现,狐狸不敢发出声音。

  师:母鸡萝丝去散步是怎么样的?

  幼:母鸡抬头挺胸很神气的样子,它轻松又自由自在,雄赳赳、气昂昂地根本没有留意后面有坏蛋跟着。

  师:狐狸跟在后面好像在干什么?

  幼:狐狸在打坏主意,它的眼珠在骨碌碌地转着。

  三、幼儿动态表演图书内容

  师:后面还发生了很多好玩的事情,我们一起到书里去找经过哪些地方?发生了哪些事情?刚才听到了笑声,你发现哪里特别有趣、好笑?

  幼:狐狸扑到草堆里去了。

  师:草堆上发生的事情从哪里到哪里?

  幼:从11页到13页,狐狸想扑过去吃母鸡,结果掉进草堆里了。

  师:从15 18页,经过磨坊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母鸡萝丝绊到了绳子,结果面粉都洒在狐狸身上,变成了面粉狐狸了。

  幼:从7 10页狐狸经过池塘,结果扑到池塘里,青蛙都扑到狐狸身上来了。

  师:还有很多好笑的事情,我们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来告诉大家,现在我们小组商量一下,我们用童话剧的方式来表演。(幼儿讨论商量)

  第一小组:表演7—10页。

  一位幼儿担任故事中的旁白,其他三位幼儿分别担任母鸡萝丝、青蛙、狐狸。

  选用歌曲《郊游》的曲调,改编歌词来表演:“走走走走走,母鸡萝丝在前走,走走走走走,狐狸跟在后”。

  第二小组:表演1 10页。

  以哑剧的方式来表演,请大家猜表演的是什么内容。

  第三小组:表演3~5页。

  用快板的形式交流。

  四、交流议论

  师:讲了这么多故事,母鸡身后发生了很多危险,她都不知道,结果安全到家了,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母鸡?

  幼:很轻松、很勇敢、悠闲自在的、优雅的母鸡。

  师:狐狸给你什么感觉?

  幼:很笨、超不动脑筋、自作自受、倒霉得哑口无言。

  师:这一路走来有很多麻烦的事情,母鸡什么也不知道,但是她身后的狐狸却很倒霉。以后母鸡萝丝去散步,狐狸还会跟在后面吗?狐狸又会怎么倒霉呢?我们用表演或者画画的方式继续编下去。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四季不同的色彩美,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想。

  2、能充分发挥想象,创编故事情节,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图片:四种颜色的房子、没有颜色的房子、小动物。

  2、《幼儿画册》

  三、活动内容:

  1、导入,引出小猪的房子。

  (1)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房子呢?

  (2)出示小猪图片

  小猪盖了间新房子(出示没涂色的房子),想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可是涂什么颜色好呢?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小猪也请他的朋友帮忙出主意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自主猜想、阅读。

  (1)教师出示故事中的小动物(小羊、小狗、公鸡、小兔)

  师:4个朋友给了4个建议,是什么呢?(教师出示绿、黄、红、白色卡)

  (2)幼儿自主阅读

  师:小猪为了让4个朋友都不失望,便将房子变成了这四种颜色,这四个小动物分别最喜欢什么颜色的房子?小猪想出了什么方法满足所有朋友的愿望的呢?答案藏在书里,请小朋友们自己去看一看,找一找。

  (3)提问:小羊说的是什么颜色的房子?(贴上绿房子)小羊是看到绿色的房子怎么说的呢?(一起跟着老师复述)“绿色的房子,绿油油的,绿色一定很好看!”;小狗又是怎么说的?“黄色的房子,金灿灿,黄色一定很漂亮。”(贴上绿房子,并复述。);出示红房子,问:红色房子是谁的主意?(公鸡)房子,红彤彤,红色一定很美丽。”;最后一个是谁?(小兔)它说什么颜色的房子最棒呢?“白色的房子,雪白雪白,一定很棒!”(一起复述)

  (4)提问:小猪想了什么办法满足朋友的`呢?为什么用了这种方法可以变出四种颜色使朋友的心愿得到满足?(注意强调四季不同的色彩)

  (5)你最喜欢哪种颜色?哪个季节?为什么?

  3、完整复述故事。

  (1)提问:刚刚老师讲的这个故事里面最主要的是说了一样什么东西?(房子)那谁来给我们的故事起个名字呢?

  (2)师生一同复述故事。

  4、创编故事。

  (1)如果你是小猪,你想让房子变几种颜色?怎么变呢?

  (3)幼儿大胆在集体中讲述自己的房子会变哪些颜色,是怎样变的。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傻小熊热情、讲信用的形象。

  2、通过欣赏童话故事和讨论活动,丰富词汇,并增长种植萝卜的经验。

  3、积极参与讲述和讨论活动。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萝卜的图片,幼儿有一些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经验。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欣赏教学挂图,引出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边出示教学挂图,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2)小熊拣到一包种子,他做了什么?

  (3)小熊知道自己种了萝卜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小熊看不到萝卜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5)大家看到花花绿绿的萝卜园为什么笑呢?

  3、启发幼儿想象故事结尾。

  (1)小熊的萝卜地里一个萝卜都没有长出来吗?小熊种的萝卜在哪里?

  (2)小熊看见大萝卜会说什么?他心里感觉怎样?

  (3)启发幼儿运用“开心、高兴、喜欢、惊奇、快乐、兴奋、惊讶”等词汇,表达小熊的心情。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讨论对故事中小熊的看法。

  5、再次完整欣赏故事,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教学反思:

  《傻小熊种萝卜》是一个表达友谊的童话故事。通过"种萝卜"这条线索向我们展开"傻小熊种萝卜"的有趣经历。在寓教中展露"萝卜种植"的秘密,让小朋友在倾听故事的同时丰富蔬菜的有关知识,是作者的别具匠心。针对我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不知道向别人请教的行为习惯,而本故事中的小熊也有这样的习惯。理解这样的作品时幼儿会觉得傻小熊傻的形象可笑又可爱,幼儿通过展开回忆、联想和心灵共鸣。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感知傻小熊傻的可爱,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和人物的`内在感情。在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我将故事内容分成三段来讲述。通过电子白板的帮助下,同时在有录音讲述中引导幼儿分段欣赏感知"傻小熊种萝卜"的过程,初步感受傻小熊种不出罗卜后的"傻举动":"买了一大堆萝卜系在萝卜叶上,朋友们都笑了",让幼儿动脑想一想:"傻小熊的朋友为什么看到花花绿绿的萝卜笑了呢?"有些孩子一下子就讲到了,萝卜是拔出来的。幼儿的表现很不错,我班的幼儿对于故事表现的的很激动,积极性也高。但是我对于这次的活动没有深入的去挖掘,幼儿之间缺少讨论。一开始以图片的形式导入,引起了幼儿的注意,这是好的开始。接着我没有亲自讲述故事而是用录音的形式来分段讲述故事,幼儿的注意力似乎转移了。教师的活动流程很清晰,环节层层递进。但是幼儿的讨论比较少,不利于幼儿自主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仔细地去分析教材,对每一个环节都能渗透。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用自己的言语和动作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

  2、理解故事内容,能在图片的提示下完整的、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3、学习小兔子乐于助人的美德。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能简单复述故事。

  重点难点

  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

  活动准备

  活动挂图、实物(玉米棒)、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导入

  1、教师出示谜语。

  2、幼儿讨论。

  3、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提问:故事开始讲了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做呢?

  4、教师讲述故事后半段。

  提问:小兔子把玉米怎么样了?

  等丰收后小兔又是怎么做的?

  如果你是小兔子你又怎么做呢?

  提升“小兔子不是不帮助朋友,而是为了留下种子,来年可以有更多的收获。”

  5、完整听一遍故事,进一步理解。

  6、请幼儿扮演角色,复述故事。

  教学反思

  1、单纯的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对大班孩子来说太简单了,在讲过一两遍之后,有些熊朋友已经能很好的复述故事内容了。应该在故事中找出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点,然后进行挖掘,交给幼儿一定道理。

  2、应适当的改编原有的故事,使之能更好的突出想要强调的主题。

  3、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有时应该抓住幼儿回答的内容中的一个点进行深入剖析。

  小百科: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 茎强壮,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10-16

大班语言《画圆》教案07-14

大班语言《家》教案05-22

大班语言春天教案05-29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07-21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9-06

大班语言教案09-22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10-14

大班语言绝句教案11-01

大班语言冬至教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