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美术教案模板集锦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大森林里有许多可爱的动物,森林王国它们在神秘的大森林里组成了自己的王国,由于学生在学龄前就听过许多关于动物的故事、看过动画,对所谓森林王国并不陌生,湘版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森林王国。本课森林王国设计从学生爱用拟人的方式来看待和画动物的心理特点出发,安排了三个与森林王国相关的活动:一、画兽中王;二、剪纸动物;三、画森林运动会。
教材森林王国中安排了一幅树林的照片,高大的树木被藤蔓缠绕,一片神秘的森林境界,同时提供了一些有特点的动物,如:高大威猛的狮、虎,水中称霸的鳄鱼,力大无比的大象,身材高挑的长颈鹿,善于跳跃的袋鼠等,它们在某一领域均可称王。如何抓住它们的基本形象特征,大胆夸张其生理特点,表现自己认定的兽中王则是活动一的重点和难点。森林王国本活动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不过分拘泥原形,大胆纵情勾画兽中王或威风凛凛的鬃毛,或锋利的爪牙,或庞大的体形等,通过观察、记忆、想像,把动物的基本特征、动态以及神态捕捉到,并通过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表现出来。教材中提供的范画大胆地刻画了兽中王发怒的表情和静坐、捕食的动态,生动地表现出兽中王的威猛与震慑力,能为学生创作起到启发和示意作用。森林王国
我国民间剪纸中有许多动物形象,活动二的学生作品却给了教师与学生一个强烈的暗示:剪纸动物不一定需要模仿民间剪纸动物的形象,只要抓住动物突出部位的形状特征,如耳、角、嘴、腿、尾、须等,大胆表现即可。甚至还可以创造新的形象,如:"双头兽"、"三脚怪"、"外星动物"等。这样学生的剪纸积极性高,思维更活跃,在剪纸活动中表现得更加专注、投入。
在信息时代,学生们从家庭、学校、社会中,通过课堂、电视、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介欣赏过精彩的体育比赛和各种动物。他们了解单杠、双杠、游泳、滑冰、赛跑、羽毛球等体育项目;知晓猴子善于攀爬,猎豹善于奔跑…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活动三的学习内容,为动物开一个运动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学生需要正确的引导、理解、发现和鼓励,教师切不可只做机械地传授和简单地评价。教材中还提供了四幅学生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素材和创作样式,教师可从画面构图、选题进行引导欣赏,为创作提供指导。
二、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不同动物的生理特征,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加强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想像力。
*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发掘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设计
活动一的教学可通过讲故事或借助多媒体,在教室中创设森林王国的热烈情境,引导学生欣赏多种动物形象,强化视觉印象,并从中找出自己心目中的兽中王,说说理由,帮助学生增强对某一特征的再认识,为绘画表现打下基础,教案《湘版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森林王国》。兽中王的动态变化可不作太多要求,采用"画像"的形式来表现。
动物的形象,通过剪纸表现出来的,首先是外形特征,活动二的教学则可以此为教学要点。教师可出示动物的形象和投影画面,在对比欣赏中让学生寻找并领悟到制作的方法,至于脖子的长短、腿的粗细、身体的胖瘦,学生易于体会。在作品中,动物身上的纹样基本可运用已学的对折剪的方法完成,先剪眼睛,再在身体大面积处剪组合纹样,然后补充剪小纹样。我国民间剪纸因民族、地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教师在小结中可引导学生稍作欣赏,但不宜将学生作品与民间剪纸作比较,以免引起学生被动模仿。
活动三可通过欣赏动画片导入,综合分析动物的特征,引导学生设想动物们在森林中生活的情景,捕捉动物某些特有的行为,以此联系人的体育活动,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如参加跨栏比赛的有袋鼠、小兔等善于跳跃的动物;吊环运动则小猴、猩猩等比较擅长…通过绘画语言使动物拟人化。教师在指导绘画中还要强调场景、气氛的渲染,如:将参加比赛的动物选一组作为重点进行大胆而形象的刻画,使画面主体突出;多选用鲜艳的色彩来烘托热烈的场面…这些可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范画来解决。
三个活动相互关联又独立成课,在学生作品评价中不可过分追求形的准确,要注重学生对动物的感性认识,赋予动物以情感,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所思所想,甚至还可以模仿动物的吼叫声,在课堂中形成热闹的"森林王国"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创作热情,但要注意课堂控制,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四、教学建议
*兽中王的界定不局限于狮或虎,俗言: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教师可引导学生放开思维想像,凡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均可称王。
*在剪纸动物的操作中以不用铅笔画稿为佳,这样运剪更自然、生动,还可鼓励学生将剪剩下的`纸材加以想像,修剪成其他动物形象。
*教学中,有条件的教师可制作CAI辅助教学,从音频、视频等方面营造森林王国的氛围。
森林王国教案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不同动物的生理特征,训练学生的观察里,加强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发掘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不同动物的生理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引导学生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美术作品。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温故知新
上学期我们制定了鸟之王,同学们还记得它们之所以能成为鸟之王的原因吗?(生:…)今天我们来评选森林中的国王。
二、新授
1、情境设置:现在有5只动物自荐国王的王位,究竟谁才能真正坐上王位的宝座还得通过同学的鉴定。
2、请同学欣赏书上的5只动物(大象、狮子、老虎…),并推荐你理想中的森林之王。
3、除了这5只动物之外,你认为还有那些动物也有做国王的资格?
三、学生作画
1、每个人心目中的森林之王都不一样,请你们帮它们打扮一翻,比比谁画出的森林之王最威武。
2、学生画森林之王。
3、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欣赏、评析
1、请同桌相互欣赏所画的森林之王。
2、把你认为画得好的作品拿到讲台来给同学们欣赏。
3、用铅笔给你的同桌评个等级。
五、小结
在课后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画的森林之王拿出来相互评选,比比谁画的国王最威猛,最有能耐成为新一届森林之王。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分析
1、请同学们猜猜书上第一幅红色剪纸的是什么动物?(恐龙)
2、你是怎样知道它是恐龙的?引导学生从外型及特征分析。
三、尝试体验
1、如果让你用一张纸随意的剪出你最喜欢、最熟悉的动物,你打算怎样去做呢?
2、引导学生直接用剪刀剪出型,不需要用铅笔勾勒外形。
3、请同学们大胆的剪出你所熟悉的动物,比比谁剪的最像。
四、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用色彩纸大胆剪出动物的外形,然后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形内的纹样,再粘贴在底纸上。
五、交流评价
1、采用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讲讲自己的想法感受。
2、评评谁的剪得最形象,想象最丰富而有趣。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带工具情况
二、情景导入
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森林里传来了阵阵喝彩声,请同学们仔细听听,它们在干什么呢?(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
三、启发想象
1、你们参加过哪些体育运动?它的动作要点是什么?
2、假如要挑选一只动物来参加这项体育运动,你认为哪类动物最有可能赢得奖杯?
4、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动物可以胜任?
四、欣赏与评议
1、请同学们欣赏书上四幅学生的作品,你认为他们的画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色彩及场面气氛来分析)
2、你们有信心画得比书上小朋友的要生动吗?
五、自主表现
发挥想象力,大胆画一画动物运动会的热闹场面。
六、交流评述
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美术教案 篇2
一、 活动背景
中班此时期幼儿大部分已有选择相似色的意识,但涂色缺乏方法、缺乏力度,因此造成涂色不均匀、颜色浅淡、涂出轮廊线等现象,画面不鲜艳、不整洁。如长此下去,幼儿缺乏成功感,就会失去涂色彩兴趣和耐心。由于近来东南亚流行“禽流感”病毒,我园以吃鸡改为吃鱼为主,有些幼儿害怕吃鱼,怕哽鱼刺,不爱吃,为了让幼儿感受、了解烧出美食不容易,大人为孩子付出的辛劳,为孩子成长化费许多心血,懂得要不挑食、爱惜食物,干干净净吃完每一餐的道理。设计“美味好吃的鱼”活动,用几何图和线条构画出简单的鱼。通过参观小菜场、超市、花鸟市场、公园,让孩子多渠道地感知鱼的各种特征,在家里观察爸爸妈妈、奶奶是怎样烧鱼的?用些什么配料?积累丰富的表象,为想象、创造准备了知识条件。学习过程中让孩子根据想象变化鱼的外形,为创造性地表现创造了条件;幼儿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水平来装饰鱼,在花纹、配色上大胆想象,使学习知识技能成为幼儿探索如何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活动中,力求处理好提高技能与发挥创造想象之间的关系、学与玩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起幼儿对画鱼的兴趣,能大胆地用几何图和线条构画出简单的鱼。
2.继续学用“短线排列”的方法涂色。并使幼儿在选择、调换颜色的过程中感受到色彩美。
3.提高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要求幼儿将画具和废纸放在指定处。
(二)活动准备:
1、自然角里放置各种常见的鱼供幼儿观察
2、画具:图画纸若干,每张纸上如图画上一个煎盘,用缝纫机在“煎盘”的四周扎一圈细密的小孔油画棒或彩色粉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1. 出示玩具小猫,告诉幼儿:今天是小猫的生日,朋友们送给它很多鱼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这些鱼的造型(是用三角形、半圆形、圆形、梯形和线条组合而成的)。
3.继续讲述:小猫想,如果能把这些鱼烧成各种各样的味道,请朋友们一起来吃该有多好啊。可小猫不会烧鱼,怎么办呢?(启发幼儿动手帮小猫“烧鱼”)
4.提问:这些鱼可以烧成什么味道的呢?(茄汁的、咖喱的、糖醋的、葱油的等等) 让幼儿讲讲常见的鱼名称,并了解鱼营养好,人人都需要。
(2)教师以烧鱼的形式,为幼儿作示范
1.教师介绍煎盘,准备“烧鱼”。
2.教师边示范,边作讲解:先把鱼放人煎盘里(在煎盘里画上一条鱼),然后在鱼的周围浇一层油(涂上—圈不规则的黄颜色)
黄色的油
绿色的葱
桔黄色的姜
咖啡色的酱油
褐色的酱油
3.与幼儿讨论可放些什么佐料.请一、二名幼儿在鱼的边上或身上添画上—些佐料,如绿色的葱段、红色的辣椒、咖啡色的酱油、黄色的姜片等。
组织幼儿讨论作画方法。
建议可用通俗的语言“入味好吃”与“不好吃”来表示颜色涂得浓还是淡。
a.可出示二张范例(一张涂得浓,一张涂得淡)供幼儿观察讨论:哪个煎盘内的鱼味美?为什么?(颜色鲜艳的味美香味浓;颜色暗淡的鱼肉香味淡。)
b.建议教师在暗淡的一张范例上示范涂色方法:先在轮廊线圈内涂一圈,再在里面运用短线连接着来回涂,涂满、涂浓,让幼儿体会到鱼变“入味”了。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 要求幼儿把鱼画大些(至少—个小拳头或—个小手掌遮不住)
勇敢、大胆地画
2. 启发幼儿选用一些与茄汁(紫色)、咖喱(淡黄)、酱油(赫色)、糖醋番茄酱(红色)、色拉酱(白色)、葱姜(绿色)及其它佐料相似的颜色,把鱼“烧”得又香又美。
评析:在掌握涂色方法的同时提醒幼儿要有力气地涂才能涂浓。
3.对运用“短线排列法”涂色有困难的幼儿,作个别辅导。
4.提醒幼儿最后撕去煎盘周围的纸边。
(4)引导讲评
1.幼儿将各自的“煎盘”放在铺好“桌布”的.桌上、
2.教师抱着玩具小猫,和幼儿一起以“品尝鱼味”的形式评价作品。
对大胆造型、配色鲜艳以及构图独特的幼儿多作鼓励;哪盘鱼最好吃?建议可让涂得好的幼儿介绍方法。鼓励有些幼儿对自己的画稍作加工。让它们也变得“味美好吃”。对观察仔细、想象力丰富的幼儿予以充分的肯定。也可用大家提建议的方法,帮助个别幼儿丰富画面内容.如添上一些 x,颜色好看,味道也更好等等。
(5)唱歌曲“办家家”给最佳“小橱师”发奖
让幼儿讲讲常见的鱼名称,并了解鱼营养好,人人都需要。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去探索,争当“最棒小橱师”。有了进步就可去换下以前的作品或添上新作品,在比较中体会成功,更好地认识自我。
(四)活动评价:
绘画教学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此活动就是想采用画鱼的形式来帮助幼儿掌握蜡笔涂色的方法。鱼的味美颜色鲜,对低一层次的幼儿来说仍可练习选择相似色,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就可在选择相似色的基础上学习涂色的方法,并围绕鱼的“入味好吃”与“不好吃”形象地来讲评,这样不仅促使幼儿增加力度,运用正确的涂色方法去完成作品,而且通过画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也能提高幼儿的涂色兴趣。
这是个玩中学、学中玩的活动,它不仅使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同步发展。也让幼儿感受、了解烧出美食不容易,大人为孩子付出的辛劳,为孩子成长化费许多心血,懂得要不挑食、爱惜食物,干干净净吃完每一餐的道理。
本班幼儿动手能力差,因而安排最后环节“热鱼上桌”(撕纸)使幼儿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谁先完成就先在“餐桌”上展示出来,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兴趣。
幼儿已会有意识地调换颜色,并能注意与客观事物的固有色相对应,使画面更鲜艳。
建议:如事先将活动室布置成小猫的家,则更有趣味。
美术教案 篇3
画感觉
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教学目标:
通过认识、体验各种感觉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彩来表
现各种感觉,体验美术造型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参与
精神,丰富感觉能力,大胆的表现能力及综合的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习如何画感觉。
教学难点:
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彩大胆地表现各种感觉。
教学准备:
一个暗色的袋子,里面装上几种不同形状、质地不同的常见物品。学生各准备一种食物。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找感觉)
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组游戏:
(1)、动觉
听好游戏的要求;分组进行转圈、蹲马步、搓手的游戏。等到你支持不住的时候就可以
停下来,回到位置上。
请说一说,做完运动之后有什么感觉?(头晕,腿酸、手热等感觉)
师小结:这是不同的运动带给我们的感觉,这也是我们人体的内部感觉———动感(板
书)
(2)、视觉出示一碟小番茄、桔子。
请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番茄)看到它们有什么感觉吗?同桌交流,指名说。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不同的物体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视觉。(板书)
(3)、味觉下面我们就来吃,请你看一看,闻一闻,再尝一尝。品尝自己准备的食品,
也可与其他小朋友交换品尝)
你有什么感觉?请你不要说,要不同的颜色来告诉我。(酸、甜、苦、辣、鲜等感觉)
二、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画感觉。
三、小练习:
在老师给你的纸上涂一大块就可以,不用画出具体的形象。(学生习,配乐)
交流:你用什么颜色表现怎样的感觉。指名说。
四、继续游戏:
(1)、触觉。(冷、热、麻、痒等感觉)
老师这儿有一些小宝贝,请你来摸一摸,看看有什么感觉?(冷、热、软……)
同桌小朋友互相挠一挠,有什么感觉?(痒)
师小结:我们的皮肤或身体接触到不同的物体,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触觉。
(2)、听觉
请大家闭上眼睛,竖起小耳朵,听一听,有什么感觉?
不同的声音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感觉。你能用笔画出这些感觉吗?
五、欣赏:(1)、大师绘画作品
不要急,让我们看看绘画大师们是怎么样表现他们的感觉的?
出示图。(不同颜色的点、线、面)
(2)、课本中的作品。
六、学生作业:
今天,我们找到了许多的感觉,小朋友们能不能也把自己的感觉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画出不同的感觉呢?
七、巡回辅导: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表现,体验美术造型的原始乐趣。
(转载于:p;#183;你画的是什么感觉?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能大胆发表自己对他人作品的看法。
·你喜欢本节课的哪些内容?
九、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游戏找到了许多不同的感觉,并能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画好不同的感觉,小朋友们这节课开心吗?感觉好不好?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拼剪图形的操作活动,使幼儿对图形和角产生兴趣。
2。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图形
2。长方形,剪刀每人一套。
教学具图片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图形。
1。课件演示:图形
这些图形都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星形、六角形,云,太阳,箭头。)
2。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图形有几个角?
让幼儿数一数。
二、拼图游戏
1。我们来玩一个拼图的`游戏,把两个图拼在一起,看看会变成什么图形,有那些变化?
(1)教师演示:两个图形拼在一起变成另外一个图形。
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四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等
(2)教师演示:图形变化后,角有没有变化呢?
2。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一起来试一试,自己取图形,拼一拼,看一看。
启发幼儿发现,无论怎样拼图,三角形还是三个角,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个角。
三、探索发现,剪角后的图形变化。
1。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一个长方形有四个角,如果剪一刀,剪去一个角,会是什么情况呢?
2。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操作演示三种情况
(1)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有3个角。
(2)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有4个角。
(3)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有5个角。
4。幼儿尝试操作,剪一剪,看一看。
活动延伸
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剪一剪,长方形剪去2个角会是什么情况呢?
剩下的图形中还有几个角呢?
美术教案 篇5
大班美术教案:绘画美丽的春天
设计理念:
通过幼儿课前对春天的寻找与发现,让幼儿亲身体验美丽的春天,再通过课件的播放配上背景音乐,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和创作的成就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兴趣又是容易转移的,他们有时会对某些突然发生的事感兴趣。所以,老师先用《美丽的春天》课件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幼儿看到了春天的美景。摒弃传统的绘画教学模式,变"范例--示范--临摹"为"观察体验--语言引导-表现创作",使幼儿绘画活动成为快乐的生活体验,孩子们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的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美景;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经验准备:组织幼儿去大自然中寻找"美丽的春天"。
物质准备:1、《美丽的春天》的课件,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2、ppt,彩笔、蜡笔,纸、
活动过程:
1、以谈话形式导入,激发幼儿情趣
师语: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已来到了我们的身旁,谁愿意说一说,春天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观察与体验(完整观看一遍)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些漂亮的有关春天的图片,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课件《美丽的春天》,伴随着《春天在哪里》的背景音乐,让幼儿欣赏。
3、分段观察与引导
播放课件,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
(1)第一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公园里有什么?听见了什么?他们好像在干什么?
(2)第二组图片:有哪些小动物?他们长得什么样?渗透保护动物的品德教育。
(3)第三组图片:观察"春天里的各种花"---桃花、梨花、野花、油菜花
(4)第四组图片:观察春天里人们的活动:植树、放风筝。并渗透环保教育。
(5)第五组图片:观察山村风景图片:说一说其特征。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巡视观看幼儿作画情况,尤其是要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幼儿进行作画。
5、作品讲述
幼儿互相欣赏,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教师讲评幼儿的作品。
6、课堂小结: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画出了自己所喜欢的美丽的春天,并在画面的安排、颜色的选择与搭配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小朋友继续努力。
7、活动延伸:
(1)课后,将自己的画涂上漂亮的颜色。
(2)双休放假时与爸爸妈妈一起去郊游,亲自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我认为首先打破了传统的"依葫芦画瓢"的单一教学模式。通过课件,引导孩子观察与体验,然后鼓励孩子大胆自由的绘画与表现,最终作品内容丰富多样,富有童趣.。同时,在活动中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观察、想像、创造等能力的发展。另外,我也充分意识到教师在主题活动中的角色更多是引导者,支持者。因此,要孜孜不倦地努力开拓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升自己对幼儿的认识和幼儿教育的理解。只有善于吸取新型的理念,并有效的指导实践,才能使师生间的合作学习活动富有实效。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电脑美术教案10-31
[经典]美术教案07-21
(经典)美术教案07-22
美术教案[精选]07-26
(经典)美术教案08-08
(精选)美术教案10-12
美术的教案11-10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经典】11-24
[精选]美术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