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狼教案集合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狼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狼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铃鼓,能控制好自己的乐器,不随意发出声音;
2.根据故事大狼喝粥的情节变化,探索铃鼓演奏的不同方法;
3.感受玩打击乐的快乐,创编不同的打击方法。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只铃鼓。(放在小椅子下面)
2. 将座位排成一个圆圈。
3. 教学挂图:大狼喝粥。大狼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喝过粥吗?都这么喝粥的?(请幼儿集体表演,请一位表演夸张的小朋友上前面表演,进行糖果奖励。引出甜粥。)鼓励幼儿看看今天谁还能回家喝到甜粥。
2. 大狼也喜欢喝甜粥,咱们来看看大狼是怎么喝粥的。(出示挂图,教师有感情有动作的讲故事。)
3.师问:
①大狼在姥姥家是怎么喝甜粥的?(师幼一起用动作模仿);
②大狼在自己家是怎么喝甜粥的?(师幼一起用动作模仿);
③大狼在幼儿园是怎么喝甜粥的?(师幼一起用动作模仿)。
4.小结:教师讲故事,并和幼儿一起用动作进行模仿。
二、节奏初步练习,为使用打击乐奠定基础
1.师: 小朋友们现在咱们做个小游戏,用拍手的方法来模仿大狼喝粥的好不好!
①大狼在姥姥家喝甜粥,教师示范:(拍一下手,摇一下手);
难点:引导幼儿和教师摇手方向要一致,小班孩子小,不宜提醒用左右手。
请几个幼儿上前戴头饰进行表演,表演完进行糖果鼓励。并鼓励下面幼儿积极学习,争取得到糖果回家喝甜粥。
②大狼在自己家里喝甜粥,教师示范:(拍一下手,再连拍三下手);
难点:在连拍三下时注意速度。
请几个幼儿上前戴头饰进行表演,表演完进行糖果鼓励。
③大狼在幼儿园里喝甜粥,教师示范:(慢拍一下手,在慢拍一下手)。
难点:让幼儿掌握慢拍时的速度。
请几个幼儿上前戴头饰进行表演,表演完进行糖果鼓励。
2.小结:教师讲故事,和幼儿一起用拍手的方法学大狼喝粥,引导幼儿边说故事情节边拍手练习。
三、正确使用铃鼓进行打击乐的练习
1.师:今天我还给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小伙伴,它要和你们一起来模仿大狼是怎么喝粥的。(出示铃鼓,让幼儿认识铃鼓,知道它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让幼儿练习。)
①大狼在姥姥家喝甜粥,教师示范:(拍一下铃鼓,摇一下铃鼓);
难点:引导幼儿和教师摇铃鼓方向要一致。教师注意用眼神和动作提示幼儿不要随意让铃鼓发出声音。
请幼儿上前戴头饰进行表演,表演完进行糖果鼓励。
②大狼在自己家里喝甜粥,教师示范:(拍一下铃鼓,再连拍三下铃鼓);
难点:在连拍三下时拍铃鼓要和拍手时的速度一致。
请幼儿上前戴头饰进行表演,表演完进行糖果鼓励。教师注意用眼神和动作提示幼儿不要随意让铃鼓发出声音。
③大狼在幼儿园里喝甜粥,教师示范:(慢拍一下铃鼓,在慢拍一下铃鼓)。
难点:让幼儿掌握慢拍时的速度。
请幼儿上前戴头饰进行表演,表演完进行糖果鼓励。教师注意用眼神和动作提示幼儿不要随意让铃鼓发出声音。
2.小结:教师讲故事,和幼儿一起用铃鼓学大狼喝粥,引导幼儿边说故事情节边拍手练习。
四、创编。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能让铃鼓用不同的方法发出声音。
小朋友们现在咱们把铃鼓举起来,另外一只手藏起来,你们想一想不用手拍怎么能让铃鼓发出声音,幼儿自由发挥,对他们的方法进行练习。
五、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在梦想剧场中,放入各种打击乐器,供幼儿表演。
附故事:
大狼最喜欢喝甜粥啦!
大狼在姥姥家喝甜粥,甜粥太好喝啦!大狼啊呜阿呜快快地喝.
大狼在自己家喝甜粥,甜粥太烫啦!大狼舀一勺喝三下.
大狼在幼儿园喝甜粥,老师说:"轻轻地从上面舀一勺,轻轻地吹几下,在慢慢地喝下去."
大狼照着老师的话试了试,啊,真的很甜很好喝!
教学反思:
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铃鼓作为演奏乐器,和幼儿一同观察画面、倾听故事、分析内容,幼儿在学会敲打乐器以后,不会满足于单调不变地发出一种声音的。为了使声音富于变化,有的会越敲越快,有的则越敲越慢,还有的越敲越使劲,或越敲越轻。这时,我问:“大狼大口喝粥是怎样的呢?”康贺说:“我用铃鼓用力的摇,哗啦啦!”心仪说:“铃鼓轻轻拍,大狼轻轻喝粥。”孩子在模仿和表演中,不断自主探索适合的强弱和节奏,获得表演的快乐,获得了通过声音表现事物、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狼教案 篇2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的灵敏性。
游戏准备:
场地上画一分界线。
游戏方法:
一名幼儿扮“黄鼠狼”;一名幼儿扮“小狗”;其他幼儿扮“小鸡”,成一排蹲在离线1米远的地方。
游戏开始,“小狗”边走边轻轻地摸“小鸡”的头,同时念儿歌。念完后,“小狗”蹲在一旁,“小鸡”闭上眼睛,装睡。“黄鼠狼”轻手轻脚地摸进来拉“小鸡”,被拉到的“小鸡”发出“叽叽叽”的呼叫声,“狗”听到叫声,迅速“汪汪”叫着去救回“小鸡”。游戏可反复进行。最后,看黄鼠狼一共拉了多少只小鸡?
游戏规则:
1.“小狗”要听到“小鸡”呼叫后才能追。
2.“黄鼠狼”把“小鸡”拉过分界线后,“狗”就不能再救了。
建议:此游戏适合中、大班幼儿。
附儿歌:
打、打、打更了,
灯灭了,睡觉了,
黄鼠狼要偷鸡了。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性。
游戏方法:
若干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为爆米花的“锅子”,另请八至十名幼儿钻到圈内当“米粒”。
游戏开始,“锅子”沿顺时针方向边走边念儿歌。念到“砰”时,“锅”和“米粒”同时向上蹦跳,接着“锅子”立即蹲下,松开相拉的手,表示“锅盖”打开了。当念到“抓”时,“米粒”赶快往圈外跑,“锅子”立即站起,手拉手,将未跑出的“米粒”围在圈内。跑出的“米粒”充实到“锅子”队伍中,其余“米粒”仍在圈内,游戏继续进行,直至“米粒”全部跑出,调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规则:
只有念到“砰”时,“锅”和“米粒”才可同时向上蹦跳。
建议:
1.此游戏适合中、大班幼儿。
2.儿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浓。
附儿歌:
锅子转,爆米花,
锅里米粒噼噼啪,
时间到了就爆炸,
砰!米花熟了快来抓!
狼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认识本课生字,能口头组词,理解意思。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读准字音。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听过很多狼的故事,你们认识的狼都是怎样的呀?
(狼是凶恶的,贪心的。)
2、板书课题,教学狼。
指名拼读,读准边音。
3、看到狼和小羊这个题目,你想到什么?
二、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三、教学生字字音。
1、轻读课文,画出本课生词。
2、重点拼读要求掌握的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抽读生字卡片。
弄脏
温和
亲爱
倒流
背地里啊
扑去
找碴儿
吃惊
骂我
可怜
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4、巩固。
四、试读课文。
1、轻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指名分段读课文。
要求:(1)不掉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词破句。
(2)思考:狼找了几次碴儿?狼为什么要找碴儿?
读后师生共同讲评。
五、作业。
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让学生懂得坏人总是要找借口做坏事的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听话练习。
听老师说句子。
1、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
2、公园里的花
3、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
4、狼故意找碴儿
二、精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1、观察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
它们在干什么?
2、指导说具体。
一只()小羊在()小溪边喝水。
一只()狼走来,想()。
3、指名连起来说图意。
4、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5、小结图意。
第二--六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五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读后讨论上述问题。
(主要讲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小羊和狼讲理。)
说说找碴儿的意思。
2、精读2、3
自然段。
指名读,讨论:狼第一次找了什么道理?羊怎么回答的'?
看图理解上游下游的意思。
指导朗读,狼的话要读出凶狠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温和的语气。
小结:狼第一次找茬儿,羊用事实驳斥了它。
3、精读4、5
自然段。
轻声读,讨论:狼第二次找的什么理由?小羊是怎么回答的?
教学词语:气冲冲可怜背地里
指导朗读。
4、精读第6自然段。
听老师读课文,讨论:狼第三次找什么借口?
教学生字词:再如争辩
为什么这一次不写羊讲理的话?
谁来说说狼向小羊扑去,结果会怎样?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小结2-6自然段。
自由练读,练习说话。
指名用先再最后的句式把狼三次找茬儿的经过说出来。
指名用羊反驳狼的话来说明狼是在故意找茬儿。
师述: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不能太善良,要认清它们的本性,要设法和他们斗争。
启发想象,发散思维。
如果你是小羊,你怎样和狼作斗争?
三、作业。
1、口头扩词。
冲()()()
温()()()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写字。
教学目标:能认清字形结构,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把字写规范、匀称。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课文做记号。
1、先用~~画出狼找碴儿达到语句,再用圈出表现狼的神态和动作的词。
指名试读写狼的句子。
2、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写小羊的句子。
指名试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生字。
1、教学字形。
背、啊、倒、温按笔顺描红。
2、指导写字。
狼、温这两个字都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并且都左窄右宽;
倒、啊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写时要把握好各部分的位置;
弄、亲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弄字下面一横最长,亲字中间一横最长。
3、抄写生字。
4、听写词语。
5、用下列生字扩词。
先争再温
6、用总是、经常各说一句话。
三、课堂练习。
复述课文。
按照:看见-想吃-就找-扑去的顺序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四、作业。
在《习字册》上书写。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苏教版《狼和小羊》教案之三,希望对你有帮助!
狼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黑白即时贴;皮筋。
学会集体舞《拍手舞》
会玩《猫捉老鼠》和《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
活动目标
体验在音乐中遵守游戏规则的快乐。
倾听音乐,熟悉故事情节,学习从音乐中寻找游戏规则。
在标记的提醒下,迅速找到灰太狼,并根据音乐变化作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1、故事引题,激发兴趣
故事情境:羊村要举行化妆舞会了,听到这个消息,灰太狼已经悄悄地潜入到舞会中,舞会进行到**的时候,小羊们似乎感觉到有灰太狼,也开始悄悄地寻找,并大声地问“谁是灰太狼?”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找到了灰太狼,并大声地对它说“你是灰太狼!”灰太狼诡计失败准备离开的时候还不忘回头来吓唬小羊。
2、分段欣赏,规则揭秘
第一段
(1)音乐中小羊们在举行化妆舞会还是在寻找灰太狼呢?
(2)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学小羊在舞会上合拍跳拍手舞。
第二段
(1)舞会进行到**的时候,小羊们感觉舞会上可能会有谁呢?那我们悄悄地来找找灰太狼,它到底在哪里呢?这个秘密就在你们的脚底下,看看你们的脚底下有什么?(原来白色的圆点是小羊的脚印,2个黑色的'圆点就是灰太狼的脚印)
(2)在音乐什么时候老师问“谁是灰太狼”?什幺时候回答“你是大灰狼”?
幼儿听音乐问答:“谁是灰太狼?”和“你是灰太狼”。
(3)黑色的脚印有2爪,到底谁是灰太狼呢?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幼儿根据音乐性质探究方法)
(4)怎样在跑动中不会互相碰撞呢?(幼儿商讨跑动的方向,这里借助皮筋,让幼儿统一往带皮筋的手的方向跑动)。
第三段
(l)灰太狼诡计失败准备离开的时候,还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看小羊,我们一起来听听灰太狼走几步回头一次呢?
(2)在位置上学习灰太狼回头。(凶狠的样子)
(3)狡猾的灰太狼走4步还不忘回头一次来吓唬小羊,小羊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做静止不动的动作)
(4)教师扮演灰太狼,幼儿做小羊尝试做动作。
3、静态欣赏,回忆规则
看图谱完整欣赏音乐。
4、参与游戏,体验快乐
(1)教师做灰太狼,鼓励小羊们创编不同静止的造型。
(2)幼儿做灰太狼,鼓励灰太狼做出各种凶狠的动作。
(3)邀请客人老师参与游戏。
>>音乐游戏教案《灰太狼》素材
狼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
2.理清故事的情节结构,揣摩文中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3.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重难点:
1.理清故事的情节结构,揣摩文中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2.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狼的出现,是动物版图上最奇妙的一笔,它不像羊那样温顺地吃草,它是以别的生命为生命依托的猛兽。但狼的凶残之中,又渗透着智慧的成分,这就给狼的故事添上了神秘的色彩,使它成为人们比对其他猛兽更感兴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狼》的故事。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停顿和语气节奏,为学生进入情境创设氛围。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画出疑难字词。
2.学生自由读。
(1)可用默读、轻读、放声读等多种形式。
(2)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字词典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并提出疑难字句。小组内相互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梳理文意。
3.应掌握的重点句子如下:
(1)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恐前后受其敌。
译文:(屠户)担心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
(3)苫蔽成丘。
译文:覆盖成小山一样。
(4)一狼洞其中。
译文:一只狼正在其中打洞。
(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狼也算狡猾的了,可是一会儿工夫两只狼先后死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4.梳理文意,熟悉课文情节。
(1)同桌相互提问重点词句,小组内解决疑难问题,教师适当点拨。
(2)学生梳理文意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明确:按“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复述故事。
二、合作探究——理解内容
1.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什么本性?
讨论明确:
(1)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文章是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的?(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
交流后归纳:
(1)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
大窘——骨尽狼仍从。
恐——前后受其敌。
悟——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随,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2)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顾”“奔”“倚”“弛”
“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护自己,准备反击。“暴起”
“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终获全胜。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3.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小组交流明确:
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聪明勇敢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三、研读课文——把握主旨
(1)从全文的表现倾向看,本文究竟是写“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必能战胜恶狼”,还是写“狼无论怎样狡诈、欺骗,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会失败”?
明确:应是后者。本文的中心线索是屠夫,但表现的主体却是狼。根据:①标题。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②行文。通过屠夫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③结尾。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2)本文中“狼”显然是个比喻,究竟比喻的是什么呢?
明确:从《聊斋志异》写狐仙鬼怪从来都是讽喻社会的黑暗、腐朽的势力和作者写这部书主要是批判现实、表达思想这一主旨来看,“狼”显然讽喻的是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启发?
明确:狼的本性是贪婪、凶残和狡诈的,绝对不能对狼有半点怜悯之心。同样,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善于做一个机智勇敢的人。
四、拓展延伸
1.从“投”“复投”等词看,屠户为什么不一次将骨投尽,使两狼并止?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屠户对“狼”的心态是怎样的?后来“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又可看出当时屠户是怎样的心态呢?
2.从“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以看出狼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后来狼“眈眈相向”又可看出狼当时是怎样的心态呢?
3.如果此时两狼有一番对话,它们会说些什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如果你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你会怎么办呢?
明确:*要冷静、镇定,利用周围有利地形摆脱对方。
*要大声喊救命,向周围人求救。
*万一对方有利器,要智取,先保住性命,再寻找有利时机摆脱,并记住对方相貌特征,及时报警。
五、本课小结
同学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是面对生活,我们还要有如狼似虎的抖擞精神,发愤图强;不要前怕狼,后怕虎。同时要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一)巩固复习词语。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指导作业。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作业。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词语。
1.抽读词语卡片。
2.重点说词语易错的地方。
3.听写词语。
4.互相判,订正。
(二)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1.三人一组分角色地朗读课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指导作业。
1.组词。
战()补()秋()怜()
站()扑()伙()岭()
步骤:
①读要求,理解意思。
②读给的字。
③比较每组字相同地方是什么,不同地方是什么?
④口头组词。板书。
⑤齐读一遍。
2.选字填空。
步骤:
①读要求,理解意思。
②老师讲做的方法。
③指名读句子,想选哪个字。
④指名读、说。老师板书。
⑤齐读。
3.照样子填空。
例:水是从上游流到下游的'。
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所以(小羊不会弄脏狼喝的水。)
步骤:
①读要求,理解意思。
②讲例子,明白意思。
③让同学做题。
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它的坏话。小羊去年还没有生下来。所以()。
4.把下面错乱词排列成通顺的句子。
爱长江我黄河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田里棉花有和大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做练习。
狼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故事情节,理解文章的主旨。
3.能联系生活,多角度理解本文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诵读,更好地理解文意。
2.能借助注释自行疏通文意,积累词汇。
3.通过语言的揣摩,认识本文狼和屠户的形象以及描写方法。
4.通过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议论,把握本文的主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正义和勇气。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
2.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理解主旨。
二、难点:
通过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议论,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诵读,教师点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最近有部动漫叫《喜洋洋与灰太狼》非常受到欢迎,里面不仅有善良、聪慧的小羊们,还有一个让人讨厌的大灰狼。说到狼,人们就把它和贪婪凶狠联系在一起;带“狼”字的成语也往往带有贬义,如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等;而“东郭先生与狼”、“狼来了”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现在还有一心想吃喜羊羊的“灰太狼”。但如果狼与人斗争,结果又会怎么样呢?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他的名著《聊斋志异》中为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描述和精辟的见解,让我们共同欣赏。
二、作者简介
学生简介,教师适当补充。
三、诵读(检查预习)
1.请一位学生背诵。
2.请学生读下列字音
缀行甚远屠大窘苫蔽成丘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眈眈相向少时
目似瞑止露尻尾假寐狼亦黠矣
3.请学生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屠自后断其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全体学生诵读一遍。
四、疏通文意
1.请学生就预习中遇到的不能疏通的词句提问,师生共同解答。
2.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3.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分五组,每组一段。教师点评。
五、把握故事情节和内容
1.本文可明显分为几个部分?
(两个部分:叙事部分和作者的议论)(板书)
2.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板书)
六、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感悟主旨。
1.你认为故事中的狼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2.你认为故事中的屠户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机智)3.文中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狼和屠户的形象的.?试举例说明。(动作、神态)
4.作者是怎样议论这件事的?《聊斋志异》一书的“志异”二字,是“记述奇异的故事”之意,本文的故事奇异在哪儿?由此可以看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教师明确:无论狼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5.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主旨,联系生活,多角度地去感悟这个故事给人的启发。你有怎样的启发呢?
教师明确:①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的狡诈,终归要失败的;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七、表演感知
教师可安排学生按照角色不同,把这篇短文排成小话剧,学生在参与其中之后,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狼的狡猾,屠户的机智,对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拓展迁移
狼是这样的凶狠狡诈,令人讨厌甚至恐惧,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将它们赶尽杀绝呢?
教师明确:狼的名声是不太好,但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文艺作品将它过分渲染的。作为一种自然的生物,它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不能够将它们赶尽杀绝。如今,这种生物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我们还是有必要加以保护的。
狼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描写两只狼与一个屠夫之间的一场较量的短篇小说故事。虽然它是以文言的形式出现的,但故事的情节比较简单,内容带有劝喻性和讽喻性,接近寓言体裁。学生对这样的文章比较有兴趣,配以一定的画面欣赏,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继续积累文言实词,了解文章情节的发展,理解它的寓意和意义。
【学生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况且书本的解释较全,借助一定的参考资料,学生学习事半功倍。易于理解的的文章情节,使学生更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只要引导得当,学生肯定会有所得益的。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改的精神,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语文教学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全体,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要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能脱离课本较形象、准确的复述故事情节,朗读和背诵。
4、能独立概括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和出处)
1、图片“狼”。(远、近观察)
2、蒲松龄,字留仙,清朝山东人,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二、朗读课文(正字正音)
缀(zhuì)窘(jiǒng)苫(shàn)蔽(bì) 弛(chí)眈(dān)瞑(míng)隧(suì) 尻(kāo)黠(xiá)
三、合作讨论,疏通文意
四、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有关情节
五、回音壁(课文重点词语的理解练习)
六、师生互动探究课文的情节,理解文章的寓意
1、“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2、请结合图片思考: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4、“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体现了狼的什么品性?
5、“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6、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7、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原文回答)
8、狼的表现呢?
9、请用原文回答:
两狼的计谋:
前狼假寐的姿势:
前狼假寐的神态:
前狼假寐的目的:
后狼径去的目的:
10、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
11、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后狼的经过,体现屠夫的什么特点?
12、朗读最后一段,作者的感叹是怎样的?
13、用现代汉语解说这句话的意思?
14、“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七、回顾小结,课文背诵
八、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狼的资料,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狼,以“我眼中的狼”为题开展交流活动。
2、摘抄有关“狼”的成语并熟记下来。
【板书】
遇狼 狼:缀行──狡
惧狼 屠:投骨──惧
狼:并驱如故──贪
御狼 屠:窘、恐
倚薪、弛担持刀──智
杀狼 前狼:犬坐于前
后狼:径去、洞其中──黠
屠:暴起、刀劈──勇敢
启示:
1、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自取灭亡的。
2、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3、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善于识破他们的假象,并且不存在任何幻想,勇于斗争。
4、除恶务尽,要像屠夫那样两狼齐毙,不留后患。
狼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喜羊羊和灰太狼》是近年来流行的一部儿童动画片,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部片子,更喜欢里面的两个角色喜羊羊、灰太狼。因为是孩子们熟悉的、喜欢的动物形象,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孩子理解和掌握,所以我采用这两个角色做音乐游戏。能使幼儿更好的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音乐游戏中我采用两段音乐。前段音乐采用钢琴弹奏、乐曲奏旋律上层层递进。节奏稳定、缓慢;后段音乐采用《土耳其进行曲》选段,旋律表现为活泼、有趣、紧张,非常适合幼儿进行游戏。让音乐和故事情节匹配起来,使幼儿更加投入到音乐游戏的故事情境中去。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的特定变化表演小羊的走、停、跑,并努力在停顿的地方做出不同造型。
2、会跟着音乐游戏,学习遵守游戏规则,跑动时不碰撞或推搡他人。
活动准备:
音乐录音、灰太狼和喜羊羊和众小羊头饰若干,森林、山坡背景画,灰太狼和喜羊羊图片。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了解游戏背景,引起兴趣。
老师出示《灰太狼和喜羊羊图片》
师:这是谁?是什么动画片的人物?
老师以喜羊羊的角色讲述。
师:我是喜羊羊,前天我们一群小羊在草地上玩游戏,灰太狼乘我们不备,抓走了我们很多小羊。现在我想把它们救回来,唉,靠强夺救,我们抢不过灰太狼,只能想想计谋了。今天,我请来我们羊村的许多兄弟姐妹,让大家跟我一起去营救他们。我想了一个好办法:灰太狼在家里守着小羊,它走来走去的,我们就悄悄的跟在它身后,灰太狼嚎叫转身,我们就停下躲好(作出不同停止造型)。灰太狼一转身我们又赶紧跟上去,这样我们离小羊就越来越近了,最后趁它打困睡觉的时候,我们赶紧去营救小羊们,把它们带回家。
师:接下来,我们要玩这个营救小羊的游戏。这个游戏是要在音乐中进行的,先让我们听听音乐吧。
2、熟悉游戏音乐。
(1)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游戏中旋律不同的.两个部分。
师:你听到音乐的前部分和后部分有什么不同?[前段音乐旋律节奏缓慢,后段音乐旋律节奏活泼、紧张]
(2)引导幼儿分段听音乐做游戏。[请配班老师扮演灰太狼,老师扮演喜羊羊,幼儿扮演其他小羊。]
师:听到前段缓慢的音乐是我们慢慢走,悄悄的向灰太狼靠近,当听见狼叫时,我们就要停止用造型的动作表示躲好,听到后段紧张、快速的音乐我们就要快速跑到狼堡把小羊们救回家。在跑的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推撞到其他小朋友。
【狼教案】相关文章:
《狼》教案08-27
狼教案07-11
狼教案范文08-29
关于狼教案09-18
蒲松龄狼的教案07-09
有关狼的教案12-09
狼和小羊教案09-03
课文《狼》教案范文08-26
兔子与狼的艺术教案11-18
小兔和狼的教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