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安全教案合集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指出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将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的伤害,为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设计了《不跟陌生人走》活动。从教育角度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力度。
活动目标
1、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
2、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培养幼儿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树立防范意识,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
活动过程
故事课件内容:第一部分,一个小朋友—小雨在幼儿园门前等妈妈,这时候来了一位阿姨,说是她妈妈的同事,小雨的妈妈有事情不能来接她,带小雨去找妈妈,并给她买好吃的。
第二部分,小雨跟着陌生人没走出多远,被一个小男孩看见了想制止小雨跟那陌生人走,可是没追上。小男孩想了想就报警了,并带警察叔叔找到了他们。
一、引导幼儿观看故事课件第一部分,引出主题。
提问:
1、 这个阿姨是谁?小雨认识吗?
2、 陌生人对小雨说了什么?好答应给下雨买什么?
3、 小雨跟陌生人走了这样对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不认识的人、不熟悉的人是陌生人、更不能轻易的相信他们的话,陌生人给的东西也不能要,更不跟陌生人走。
二、幼儿观看故事课件第二部分。
我们刚刚看到小雨跟陌生人走后,陌生人是带小雨去找妈妈吗?最后怎么解决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三、联系生活,如何防范陌生人。
那我们该怎样来保护自己才不受骗呢?
提问:
1、 在幼儿园里,有陌生人来接你,你跟他走吗?你怎么办?
2、 在大街上你和你自己的爸爸妈妈走失了,你怎么办?
3、 在广场上玩的时候,有陌生人带你去买好吃的'好玩的,你怎么办?
4、 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又陌生人来敲门,你怎么办?
幼儿讨论,教师直接指导,让幼儿多思考、多交流。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情况小结遇到陌生人自救的方法。
四、活动延伸
幼儿用角色扮演并体验怎样应对陌生人。
教学反思
通过《不要跟陌生人走》这个活动。目的是树立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活动中,我通过视频课件把事例生动形象地给孩子们展示出来。给孩子们以直观形象地感受。通过提问和谈话,让孩子们明白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和面对,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身临其境。我觉得这次活动即生动又让孩子参与,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提高了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有着较好的活动效果。
安全教案 篇2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
3、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红绿灯、斑马线
2、儿歌《交通灯》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稳定幼儿情绪。"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叔叔一起玩个手指游戏好不好?"
2、谈话,引入主题。 "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幼儿讨论)
3、出示图片,提高幼儿兴趣。 "我们小班小朋友太乖了,叔叔让你们看以些图片好不好?想不想看?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上,叔叔把小图 片请出来,3,2,1,好了,睁开小眼睛。"
"这是什么呀?(红绿灯)小朋友们见过吗?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幼儿讨论)
4、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小班小朋友真棒,叔叔来告诉小朋友,这个是红绿灯,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可以看一看,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引导幼儿讨论 "我们小班小朋友那么聪明,那么,你们知道要怎样看红绿灯吗?" (幼儿讨论)
6、讲解怎样安全过马路"小朋友说街上车多不多?危不危险?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知道怎样看红绿灯是不是。那小朋友们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学了好不好。"
"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反复教幼儿三遍)
7、引导幼儿认识斑马线"小朋友们看,这又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见过"(同上,介绍红绿灯时一样)
"小朋友们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念,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8、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今天中三班小朋友表现太棒了,叔叔来你们一首儿歌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读了,叔叔来一下,看哪个小朋友的.声音最好听,等一下我们就送小星星给它。"
9、带幼儿读儿歌(引导幼儿读第一遍,鼓励幼儿读第二遍,表扬幼儿读得棒,提到幼儿兴趣,读第三遍。)
10、延伸 "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呀?"
(做公车时先下后上,上街时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护栏等等)
11、请小朋友跟图片红绿灯说再见,活动结束。
儿歌
交通灯,会说话
黄灯说,请注意
红灯说,快停下
绿灯说,请走吧
牢记他们说的话
按照红黄绿行动
做个文明好娃娃。
手指游戏
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变成大山
两个手指两个手指,变成剪刀
三个手指三个手指,变成水母
四个手指四个手指,变成胡须
五个手指五个手指,变成海鸥,飞走了。
安全教案 篇3
目标:
1.通过用身体遮挡不断折叠起来的布袋进行游戏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协调能力。
2.体验与同伴间相互合作和共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准备:
1.布袋若干,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一半。
2.铃鼓一个。
过程:
1.准备活动。
师生共同进行游戏:找朋友。
玩法:教师摇动铃鼓提醒幼儿找朋友,教师摇得快,幼儿就走(或跑)得快,教师摇得慢,幼儿就走(或跑)得慢,铃鼓声停止时,听教师口令:“两个好朋友”或“三个好朋友”,幼儿就两两拉手站在一起或三人拉手站在一起。
2.基本活动。
(1)教师出示布袋,请幼儿按要求尝试不同的玩法。
①教师将一条布袋铺在地上供幼儿观察。
教师:孙悟空和二郎神玩捉迷藏了。孙悟空变成了布袋,可是二郎神要是看见了,就会知道是孙悟空变的。谁来想个办法,把布袋挡起来,让二郎神看不见。
②幼儿自由创造出各种想法,并且进行大胆尝试。若幼儿想出“睡”的方法,就鼓励幼儿尝试,并且提醒幼儿不要睡到地上。若幼儿想不出,教师可以进行语言提示。(如果我们用身体把它挡起来,应该怎么做呢?)
(2)幼儿尝试合作进行多人遮挡布袋。
教师提醒幼儿如果两个人还挡不起来的话,可以再邀请其他好朋友,鼓励幼儿积极与他人交往。
(3)请幼儿2~3人一组用一条布袋合作游戏。
游戏时,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将布袋对折后再尝试将布袋遮挡起来。可以允许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游戏,但是要提醒幼儿注意不要将身体的任何部位落在地上。
(4)再次将布袋对折,请幼儿尝试。这种方法一直持续到幼儿最少能够两人合作在一个布袋上进行单脚独立,并保持平衡。
(5)在幼儿进行尝试活动时,教师注意观察,并及时将幼儿的好方法展现给其他幼儿,让大家有更多的`创新,鼓励幼儿之间的交往与合作。
(6)教师:比一比,看一看谁的布袋折得最小,站的时间最长,这样二郎神就找不到孙悟空了。
(7)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交换朋友再次进行活动。
3、放松活动。
利用布袋进行“毛毛虫”游戏,教师当毛毛虫的头,幼儿两两一起,身体前屈并躲在布袋下面当毛毛虫的身体,做一条长长的毛毛虫,一个跟着一个去休息。
安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知道追跑容易使自己身体受伤。
2、 注意上下楼梯时慢慢走,学习避免与他人碰撞及简单的自护方法。
活动准备:
1、 请1名大班幼儿装扮成受伤的小猴,额头和四肢某关节处包裹上纱布。
2、 小猫头饰人手1个。
3、 教学挂图。
4、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一起看望受伤的小猴,引出讨论话题。
扮演小猴的大班幼儿走进活动室,额头和膝盖上包着纱布。
教师:小猴,你头上和膝盖上为什么包着纱布?疼不疼啊?
小猴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我在楼道里和小朋友追跑,摔倒了,膝盖破了。下楼时,和小朋友一边挤一边跑,结果从楼梯上摔下来,把头也磕破了。哎呦,疼死我了。
2、 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讨论。
教师:你摔倒过吗?为什么会摔倒?摔倒后疼不啊?
教师:怎样走路才不会容易摔倒呢?
教师出示挂图并小结:追跑打闹容易摔倒。下楼时不小心或往下跑也容易摔跟头。平时走路要看着路慢慢走,下楼时要一个跟着一个慢慢走。
与幼儿一起阅读幼儿用书中的相关内容,幼儿引导观察小猴和小鸭的.不同行为,知道应该向小鸭学习,下楼时一步一步慢慢走。
3、游戏“我会轻轻走”.
教师出示小猫头饰,请小朋友说一说小猫怎样走路并学一学。
请幼儿带上头饰模仿小猫轻轻走路。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学习小猫“眼睛看着路,脚下慢慢走,高高兴兴做游戏,保护自己不摔跤。
4、反思:课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教学准备充分,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了安全知识,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安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安全乘车的良好行为习惯。
2、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安全乘车宣传旗"一面。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
"小朋友,我们平时或假日出去经常会乘车,那么谁来说一下乘车时要注意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幼儿充分自由交流,讨论有关乘车安全的话题,教师注意倾听、总结。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乘车时应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4、幼儿充分讨论后,师幼共同总结:乘车时要坐在座位上,不能四处走动,并系好安全带,不能随手把垃圾从窗户扔到外面,不能把头、手伸出车外……
5、游戏"我说你做"。
教师随机说出一些有关乘车的行为,如:教师说乘车系好安全带,幼儿就露出笑脸。如果教师说"乘车时把头、手伸出车外。"幼儿马上露出生气的表情。
6、小小宣传员
教师和幼儿组成"安全乘车"宣传小队,到其它班做宣传。
安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认识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方式,享受玩游乐器材的乐趣
活动准备:
户外游乐器材
活动过程:
1.老师带著幼儿到户外的游乐器材绕一圈,并在每个游乐器材前停留一下,向幼儿说明玩游乐器材可能发生的危险,再指导幼儿正确的玩法。
三轮车:
(1)不用跑的`帮小朋友推车。
(2)要轮流玩,不抢著玩。
滑梯:
(1)不从滑口处爬上去。
(2)不用头倒著溜滑梯。
(3)在溜滑梯上不推挤碰撞。
秋千:
(1)不要U太高。
(2)不帮小朋友推秋千。
(3)不站在秋千后面。
2.接著请几位幼儿示范该游乐器材的正确玩法。
3.问幼儿当很多人想玩同一个游乐器材时,该怎N办?引导幼儿排队等待或先玩人较少的,比较不会浪费时间,再让幼儿在游乐区玩一番。
4.回到教室,请幼儿分享游戏的项目及心情,最喜欢哪一样游乐器材,再与幼儿回顾刚刚玩游戏器材的安全事项,看看自己是否都做到了,给自己鼓鼓掌。
活动评估:
能遵守游乐器材的使用常规;能开心的玩游乐器材。
活动结束后,让幼儿学习排队等待的常规。
这个游戏教案可以在保证孩子的安全的基础上,让孩子学会排队,学会谦让,以及一些安全意识,比较值得学习。
安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认识周围环境中的标志,并说出常见的标志的名称和意义。
学会关注幼儿园环境,尝试制作相应标志。
学会在紧急疏散时,能有速有序的撤离。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各种标志图、“标志之家”模板
画纸、彩笔人手一套
创设安全通道的情景
活动过程:
导入|:
昨天的时候,警察叔叔给我打了电话。想在我们大班选几个小小安全员。小朋友想当吗?但是有条件:必须从室内找到自己认识的标志并说出名称及为园内设计相应的标志。小朋友能做到吗?
小朋友在活动室各个角落找寻“标志朋友”。
展开
幼儿带着自己认识的“标志朋友”回位子上,2至3个小朋友到集体面前介绍。
把“标志朋友”送回家:请幼儿把标志都贴在“标志之家”展板上,一起交流,让幼儿简单了解标志的不同。
观看课件,巩固认识的`标记。
有了这些标志,我们就知道哪里不该去,就不会有意外发生了。
高潮
[一]寻找那里有标志
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加油,你们马上都要成为为小小安全员了。我们来查查我们的活动室都有哪些地方需要标出标志。
[二]设计标记
幼儿绘画,设计室内需要的标记。
[三]张贴标志
把画好的标志张贴在相应的位置。
结束:
在孩子张贴快完成的时候,老师拉响警报。组织幼儿有序的离开。
安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通过故事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有电危险”的标志图片一张、电插线板一块,指偶:灰太狼、小老鼠、幼儿操作用图片人手一套;笑脸、哭脸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播放火星娃动画片远离电老虎
——动画片里有谁?
——他们偷的宝贝是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提问并出示电插线板)
——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电插线板可以碰吗?
——我们教室里哪里有电插线板?你家哪里有电插线板?
二、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师:喜羊羊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图片,我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三、谁对谁不对
(1)师:这是火星娃给我们每个小朋友的'两张图片,他要考考我们,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最对谁不对。(幼儿自由交流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2)出示哭脸和笑脸,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对的送到笑脸处,错的送到哭脸处。
四、总结谈话: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属片捅插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安全教案】相关文章:
安全在家安全教案12-24
安全《户外安全》教案11-06
安全教案07-18
安全的教案12-03
安全的教案09-04
中班安全教案《暑假安全》09-14
《网络安全》安全教案06-22
小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12-11
户外安全中班安全教案10-26
安全教案小班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