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安全教案模板汇编四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看木偶表演,知道戏水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想象不良行为的后果。 活动准备
1、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或教师与幼儿一起排练情景表演)。 2、图片:泳衣、泳裤,泳帽,救生圈,普通衣服等物品。 3、教师自备轻快的背景音乐。 4、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夏天吗?你们喜欢在夏天玩些什么游戏呢? 2、在情境中讨论玩水时需要穿戴的服装和安全用具。 (1)教师:(出示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有两个小朋友也很喜欢在夏天玩水,你们看他们来了。
(2)旁白:夏天真热呀,浩浩和妮妮一起去玩水喽。
(3)教师(出示泳衣、泳裤,泳帽,救生圈,普通衣服等物品的图片):小朋友们,你知道玩水要穿哪些衣服,带哪些东西吗?为什么要带救生圈呢?它有什么用?不带行不行?
3、观看木偶表演一:不要在泳池里推拉争抢。 ①教师:浩浩和妮妮带上救生圈去玩水喽。你们看都发生了些什么事? ②妮妮:浩浩,你看,我带了水枪,会喷水呢。 ③浩浩:妮妮,我也想玩,给我玩一会儿。
④旁白:说完,浩浩就去拉妮妮,想去抢她手里的水枪。 ⑤教师: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两个小朋友去水池里争抢玩具,这样做对吗?在泳池里拉扯推挤,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的事? 4、观看木偶表演二:不要在泳池边追逐打闹。
①旁白:浩浩抢过妮妮的水枪就跑,妮妮也爬起来要追浩浩。 ②妮妮:浩浩,你别跑,还我水枪。 ③浩浩:有本事你就来追我啊。 ④妮妮:是我的'水枪,还给我。 ⑤浩浩:(滑倒跌入水池中):哎呦,我掉进水里啦。 ⑥教师: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互相追跑,会发生什么事情?滑倒掉进水池中会怎么样? 5、:教师总结,以律动结束活动。
(1)教师小结:在炎热的夏天游泳,小朋友会感觉很舒服,但如果不注意安全,游泳戏水时也会出现危险。所以,小朋友们在游泳时要带上救生圈,在专门给小朋友用的小泳池里游。不能在泳池边推拉,追逐,水池边有很多水,很容易滑倒,不仅会跌伤,碰伤,不小心掉进水里,还很容易呛水呢。
(2)在音乐伴奏中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一起做动作,动作内容:套救生圈,做准备活动,根据乐曲做不同的游泳动作(蛙泳、蝶泳、仰泳等)。
安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探索学习,使幼儿认清安全标志,教育幼儿不要玩火、电等危险物品,遵守交通规则。
2、引导幼儿发现尝试,让幼儿知道应该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行动,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响集体,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安全标志,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交通安全、严禁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等内容的小故事,并配有关的安全标志。
2、事先让幼儿收集有关的安全标志。
3、每幼儿一套安全标志七种:注意安全、人行横道、步行、禁止通行、严禁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
4、画纸、水彩笔、剪刀等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一、找安全标志: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演示,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
2、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
⑴为什么要有这些安全标志,这些安全标志有什么用?
⑵除了马路上的安全标志,你还见过什么安全标志,在什么地方见过的,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⑶请幼儿继续观看多媒体演示,寻找有关的安全标志。
二、议安全标志:
1、幼儿尝试从布袋中找出安全标志,并介绍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
2、讨论安全标志的.用途:我们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安全标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用途?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安全标志行不行?为什么?
3、议一议没有安全标志的危害:
(1)想一想、说一说,如果没有这些安全标志的危害。
(2)总结: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作为社会中的人,一定要按安全标志上的要求行动,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响集体。如果不这样,会出现很多问题,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就不能正常进行。
5、游戏:看谁找的准教师说出一种安全标志名称,请幼儿迅速找出相应的安全标志卡片。
三、设计安全标志:
1、想一想,我们班、幼儿园什么地方需要悬挂安全标志。请小朋友尝试动手设计和制作,让安全标志告诉我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应该怎样做。
2、请小朋友介绍自己设计、制作的安全标志的内容和作用,并用简练的语言讲给大家听。
活动延伸:
幼儿找需要安全标志的地方悬挂上自己制作的安全标志,并继续探索相关的安全标志,尝试理解安全标志的含义。
活动评析:
活动中,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对安全标志的兴趣,引导幼儿自己去观察和发现、寻找各种各样的安全标志,如:严禁烟火以及各种交通安全标志等。这些安全标志都是小朋友们自己找到的,因此,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也特别高。孩子们通过自己看、问、找、画等探索活动,学会了学习,也学会了适应社会、适应集体,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安全教案 篇3
一、 教学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二、 教学目标:了解交通事故的无情以及给个人、家庭和国家带来的灾难和损失,知道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和安全小常识。
三、 教学准备:签字笔、条幅、多媒体课件
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播放“篮球女孩”录像)
1、谈话:同学们,在进行今天的新课之前,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每天怎样来上学?
2、教师揭示课题: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
是啊,每天我们都在路上,我们的安全时刻牵动着爱我们 的亲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然进入所要学习的课堂主题。)
3、观看电视片《篮球女孩》
交通安全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如果不注重交通安全,也许就会像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样,留下终生的遗憾,我们一起走近她,去看一看吧!(播放篮球女孩)
(设计意图:通过“篮球女孩”的悲惨遭遇,引发学生对交通事故的认识,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知它的可怕。
4、学生谈观后感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当时的情感及他们对这起交通事故的看法。)
(二)引导探究
1、同桌讨论:小红燕为什么会变成一个“篮球女孩”?
(设计意图:这是这一课的重点与难点,也就是要学生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一定难度,因此这里安排了让学生相互讨论的环节。)
2、学生汇报,教师总结。(A、第一,汽车司机开车的速度太快;第二他的汽车超载;B、小红艳和她的小伙伴们也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她们在横穿马路的时候没有左右看,如果她们横穿马路的时候先停下来看一看有没有车,然后再通过,也许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了)。
是啊,如果汽车的速度不是那么快,如果小红艳和她的小伙伴在横穿马路时能先停一停,看有没有车,然后再通过,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设计意图: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得出结论,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清晰。)
3、其实,远不止小红艳一个人,还有很多人因为交通安全事故承受着不幸。让我们再来看一组交通安全的数据吧。
(大屏幕出示)中国每年交通事故约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稳居世界第一。
统计数据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
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
4、明理:同学们从这些血的教训中明白了什么?(我们都要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否则就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就会受伤或死亡。)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交通事故的危害进一步深入地认识。)
5、我们行人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呢?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知道的.交通规则,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6、教师总结并出示相应的规则(大屏幕出示)
横穿马路不要急,一停二看三通过。
走路要走人行道,追逐打闹可不行。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闪烁要小心。
放学路队走整齐,平平安安回家去。
跨越护栏不安全,千万不要冒风险。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交通规则明白的更多,加深记忆。)
(三)擂台赛
“小小交通安全宣传员”测试
看来同学们对交通规则已经很了解了,但仍有一部分人对此却一无所知,为了让我们身边的人都能了解交通规则,遵守交通法规,创设良好的交通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交通安全的宣传员。你们愿意吗?但做交通安全宣传员可是要通过考试才行的噢。老师知道你们课前已经搜集了很多交通安全方面的资料,现在老师就出些题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通过测试吗?(测试以闯关形式进行,配置记分牌,监督员,男女生主持人)
1、交通标志记心中
(以闯关形式进行,男女生各派一名监督员,和一名主持人,监督员监督对方队员是否犯规,并负责翻记分牌,男女生主持人为对方队员选题并制定队员回答。大屏幕出示1——9九个数字,每个数字打开后是一个图片,队员只需说出含义即可。)
看起来,同学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真了不起!大家仔细观察如果要把这些交通标志分分类的话,能分成几类?(生可能回答:我认为可以分成三类:红色的是一类,黄色的是一类,蓝色的是一类。)
<课件展示>黄色的是警告标志,红色的是禁令标志,蓝色的是指示标志。它们共同维护每条街道的交通秩序,保障我们的交通安全。
2、看图辨是非
形式及要求同第一关。
(四)签字承诺
(五)教师小结:师生齐唱歌曲《祝你平安》
看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相信呀,你们一定会是优秀的交通安全宣传员。
同学们,你们每天高高兴兴的上学,平平安安的回家,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心愿。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把平安和祝福送给所有的人,也让我们在这首《祝你平安》中结束这节课。
(设计意图:整节课在《祝你平安》的歌声中结束,使学生懂得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珍惜现在这平安、健康、团圆。)
安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树立爱护自己身体和生命的态度,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
2、通过学习了解简单的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溺水的常识,知道简单的自救自护方法。
3、通过模拟活动形成初步的自救自护能力。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情境导入,模拟活动。
通过小红独自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分小组模拟这一情境,由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探讨与研究。
课前引导学生调查与家庭生活安全有关的事例及如何自护自救的方法,在课上交流自己知道的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
3、分小组模拟四种情况,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
(1)燃气泄漏;
(2)有人游泳溺水;
(3)有人触电;
(4)有人被开水烫伤。
4、 课后拓展,付诸于实践。
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的因素,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加强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并为家庭生活中不安全的地方设计一些安全提示标志,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从理论认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教学过程
(一)模拟活动
1、情境引入。
师:一天,小红独自在家时,有一个不认识的人敲门。那人告诉小红是她父母叫他来家里拿东西的,同时他还说出了小红父母的名字。小红没了主意。她应该让他进门吗?应该怎么办呢?
请学生分小组准备,模拟以上的情况,想办法解决,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好。
2、学生分成6个小组进行模拟活动。
3、小组展示。
第一小组:小红请他进来,因为他说出了她父母的名字,说明他跟父母很熟,应该没有问题。
第二小组:打电话问一问父母,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如果是,就开门请他进来找东西;否则就不开门。
师:如果小红找不到父母怎么办?而且他说事情很紧急,非要进来。
教师及时肯定两位学生的意见,特别是后者,想得很周全。同时教师强调,只要是陌生人,就不能随随便便让他进来。
(二)探讨与研究
师:在生活中,除了刚才我们所遇到的安全问题,还有许多不安全的因素,你都知道哪些呢?
为了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我在课前布置了调查作业:家庭生活中与安全有关的事例及如何自救自护。在课上,学生用自己调查到的资料发言,非常积极。分别说到了用电、使用燃气、防火、防溺水等与安全有关的事例。
当学生说到车祸、过马路看交通信号灯、酒后不能驾驶车辆等与交通安全有关的问题,教师对此提出,交通安全是生活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交通安全有其特殊的地方,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但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安全问题,并具有防范意识。
(三)全班模拟活动
1、模拟活动。
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抽题签,然后按照题签上的内容进行模拟活动,并找出最佳解决的方法。
情境:
(1)燃气泄漏;
(2)有人游泳时溺水;
(3)有人触电;
(4)有人被开水烫伤。
由于课前学生对意外事故的自护自救方法有所了解,在模拟中学生的解决方法大体上是正确的。
2、小组汇报结果。
(1)“燃气泄漏”和“有人被开水烫伤”的处理方法。
学生说,在家里经常听父母讲,遇到燃气泄漏,一定不要惊慌,要首先关闭燃气开关,切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而且一定不能够使用明火,包括不能开灯、不能打开排风扇等。
遇到有人被烫伤的情况,如果只是轻微的烫伤,被烫伤的范围不是很大,应该按照教科书上提示的方法:给被烫伤的部位冲冷水降温,缓解疼痛;涂抹小苏打水或烫伤药膏进行消炎、治疗。但是对于比较严重的烫伤,就一定要去医院及时诊治。
(2)“有人游泳时溺水”的处理方法。
学生展示的是马上跳下去救,理由是要“见义勇为”。对此有几位学生提出了不同意见:“不能跳下水去救,如果你不会游泳,会被淹死。”“如果水太急,我们太小,不仅不能救上溺水者,反而害了自己。”教师马上追问:“你们想得很好,如果你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学生对此展开讨论,得出结论:“自己不能救,最好向大人求救,或寻找救助工具。”教师肯定其结果,并强调:“你们都是未成年人,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时,一定要注意逃生自救。”
(3)“有人触电”的处理方法。
当有人触电时,学生展示的是首先切断电源。但有学生补充说,他们做得不完全正确,切断电源不能用手,应用干木棍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教师肯定其回答,并进一步提出问题:“若是被高压线击倒,能不能用干木棍切断电源?为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后得出了结论:“不能。因为高压电会立即把木棍击穿,把救人者击倒。”教师强调:“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立即离开危险之地,并向电工求救。”
3、遇到这些情况时,学生除了自我救护外,还应向大人求救。
教科书第19页连线练习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讨论,应该怎样保证报警内容的真实性、报警语言的完整性,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的.地方,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的生活中。
5、设计安全提示标志。
由学生根据前面讨论中找到的、家庭生活中一些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地方,为家庭安全生活设计一些安全提示标志。
学生在这一制作活动中表现了很高的热情,纷纷为自家的电器插座、燃气热水器、燃气灶等位置设计制作了很醒目、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提示标志。这是他们在确立了安全生活的正确态度以后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
(四)教师总结,课后延伸
师:安全是我们健康生活的保证。只有人人心中有安全,时时处处注意安全,才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回家以后,请同学们把今天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讲给父母听,并为自己家中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设计一些安全标志,下节课我们进行展示,
【安全教案】相关文章:
安全在家安全教案12-24
安全《户外安全》教案11-06
安全教案07-18
安全的教案12-03
安全的教案09-04
中班安全教案《暑假安全》09-14
《网络安全》安全教案06-22
小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12-11
户外安全中班安全教案10-26
安全教案小班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