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实用的田忌赛马教案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田忌赛马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田忌赛马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
2、学会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哇”,理解16个词语的意思。
3、能读懂有关词语的意思。
4、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楚国的尊严。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简介人物和时代背景。
二、课内自学
1、要求:认真读课文,想一想主要写了什么事?
自学生字词。
三、按自学要求依次检查自学效果。
1、主要写了什么事?
2、多音字正音:大
3、字形、笔顺:敝、臣、尊
四、指名分段读课文
五、学习1—3小节
1、议议读读,深入理解。
(1)晏子刚到楚国,楚王用什么办法侮辱晏子?
(让学生找到有关课文回答: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想让晏子从这个洞庭湖里钻进去,以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
(2)晏子是怎样对待的?结果怎样?
(3)为什么晏子说了这番话后,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晏子用的是什么方法?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作业本
田忌赛马教案 篇2
一、预习检查,理解内容
1、揭题板书(可课件出示)。指导书写“忌”字。
2、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孙膑、田忌、齐威王;赛了几次?怎样赛的?结果怎样?……)(板书)
3、同样的马,两次的比赛结果却截然相反。你有什么疑问吗?
(第一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输了?第二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会转败为胜?)
4、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课前做的马,演示两次比赛的经过,说出失败或胜利的原因。)
5、指名演示,填充图表,指导理解两句话。
(1)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2)“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6、假设:(1)如果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快得多,孙膑的计策能成功吗?为什么?
(2)如果要进行第三次比赛,齐威王看破了孙膑的计策,这样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中下上;下上中,田忌要想取胜,应该怎么办(黑板连线)
7、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以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二、角色朗读,升华认识
表面上是马的竞赛,实际上是人的智慧的较量。课文在写赛马这件事的过程中,把每个人物的特点刻画得很是鲜明,尤其是田忌、齐威王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语气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来把课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再用心地读一读,读了以后看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或发现。
1、学生自由朗读。(提示注意过渡语的理解,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2、指名角色朗读,并说说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这样读?有什么新的认识?)。
3、学生评价并朗读。(启发说出理由)
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启发说出理由)
田忌赛马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后题五的词语,能有感情朗读课文3—12自然段,并能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2.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3.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懂得“正确分析双方情况,合理安排力量就能取胜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2.学习课文3—12自然段。
难点:理解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课前准备:1.制作有关的课件。
2.每位学生做一套纸马。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推想内容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题目叫《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教学“忌”,简介:田忌是战国初期齐国的大将,他很喜欢赛马。
3.推想课文内容:题目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好比是房子的窗户,许多文章根据课题就能推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看了本课课题,我们可以怎样推想呢?
(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带着上面的三上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2.自学检查。
(1)齐读生字,简析“丧、惑、蔑”三个生字。
(2)指名说说三个问题的答案,再用一句话把三个问题答案连起来。
三、细读课文,弄清赛局
1.理清脉络。
(1)指名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田忌“败”了,哪几个自然段写田忌“胜”了?
(2)按“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获胜”的线索将文章分成三段。
2.学习一、三段,弄清比赛经过。
(1)边读课文边完成练习一。
第一次 第二次
田齐 田齐
( )上——上 ( )上 上
( )中 中 ( )中 中
( )下 下 ( )下 下
比分()∶() 比分()∶()
(2)反馈:学生上台说说比赛的经过和结果,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边连线边介绍)
四、学习第二段,深究课文
1.导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这个妙主意是谁想出来的?
2.出示图片,介绍孙膑:
a.找一找图中哪个是孙膑?另一个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b.他们正在干什么?文中哪些段落是写这幅图的?
3.学习3—9自然段。
(1)指名朗读3—9自然段,其他学生用“____”划出同孙膑讲的.话。
(2)学习孙膑的四句话。
a.出示这四句话,自由读一读,想想每句讲了什么?该怎样读?
b.讨论这四句话的关系。
c.孙膑说这四句话时神态是怎么样的?(胸有成竹)
d.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及在文中指什么?
e.有感情朗读这四句话。
(3)讨论孙膑思维过程。
a.孙膑在第一次比赛时看到了什么而想出调顺序这个妙计的?
b.出示句子:“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①刚才的情形指什么?他看出了什么?(仔细观察)
②假如这六匹马赛跑,它们的名次如何?(大家摆一摆)
③他进行了怎样的分析?(科学分析)
④他准备怎样调配力量?(板演六匹马调配的过程)
⑤再读3—9节,想想孙膑替田忌出主意时,田忌的心情是怎样的?找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师范读,学生练读。)
4.学习10—12自然段。
(1)导入:“马快不了多少”是田忌反败为胜的一个重要条件,转败为胜的另一个条件是什么?请大家自由读10—12自然段。
(2)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齐威王骄傲轻敌?
理解:夸耀、讥讽、轻蔑(找近义词)
(3)指导朗读齐威王的话。
---------------------------
5.分角色朗读第二大段:
(1)分组练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明确写法,延伸课外
1.本文的三个人物谁最重要?为什么把田忌和齐威王写得那么具体?
2.第二次赛马结束,假如田忌与孙膑再次见面,田忌会对孙膑说些什么?
3.假如齐威王得知孙膑的用计过程后,他会怎样想?
六、课堂总结
(略)
七、板书设计
16.田忌赛马◆
※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
田忌赛马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晏子怎样挫败了楚王的第一次侮辱?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自读课文,划出晏子所说的话。
2、读晏子的话,想一想含着的意思。
(1)“这是什么话?……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2)“敝国有个规矩,……就派到这儿来了。”
给这两句话配上话外音,讲讲他们心底的意思。
3、同桌对读晏子与楚王的对话,注意人物的神态与语气;指导名学生角色表演读。
4、练习小结:第二次楚王取笑晏子( ),没想到反倒被晏子取笑楚国是( ),晏子又一次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善辩的口才,反击了楚王。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二次失败,楚王仍不甘心。在一次宴会上,楚王取笑齐国人没出息,晏子又作了非常巧妙的回答,请看第5自然段。
2、自读课文,划出晏子说的话。
3、分角色读课文,注意人的语气和神态。
4、练习小结。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联系上文回答:“从这以后”是指什么事以后?
2、“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楚王尊重他的什么样?我们从晏子身上可以学到哪些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