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案

时间:2022-03-05 13:54:00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舞蹈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舞蹈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舞蹈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舞蹈教案 篇1

  课时:1课时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5《音乐与舞蹈》

  第三单元 舞蹈世界

  教具:DVD机、电视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藏族的民间舞蹈,感受藏族的音乐特点和舞蹈风格,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文化。

  2、能较好地跳一个藏族舞蹈组合,掌握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率。

  重点:通过观摩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藏族音乐与舞蹈的特点,掌握藏族舞蹈基本动率特点,能够抓住音乐的特征。

  难点:要求学生在舞蹈中膝部保持松弛、曲伸和颤动,并由膝部的曲伸和颤动加上重心的移动以带动上身晃动。

  二、教材分析:

  激情奔放、文中朴拙的藏族舞蹈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民族。藏族人民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在个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在歌舞中赞美爱情和生活,歌舞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藏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是做胯,上身松弛并向前倾。特有的高原环境造成了藏族民间舞“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律规则。藏族舞蹈主要表演形式有“弦子”、“踢踏”和“锅庄”。

  弦子:以优美、柔颤、富有歌唱性著称。

  踢踏:藏语称为“堆谐”。

  锅庄:藏语称为“卓”,是圆圈歌舞的意思。

  三、学习过程:

  1、热身: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汉族----云南花灯的基本动作。

  2、介绍藏族音乐与舞蹈的特点。

  3、随节奏练习膝部的颤动,加强上身的松弛感觉。

  4、作品赏析《牛背摇篮》。

  5、学习“弦子”的基本动作:

  步伐:单靠、长靠、三步一撩、拖步

  手臂:甩袖、撩袖、抛袖

  6、配合音乐《吉祥颂》,让学生能够自由的跳动藏族舞蹈。

  四、小结:

  鼓励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可独舞或三人舞。

  收集藏族的民间音乐与舞蹈资料。

舞蹈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进一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及一些生活习性。

  2、大胆创蝌蚪成长的舞蹈动作,体验创编舞蹈的乐趣。

  活动准备:

  挂图、录音机、磁带、小青蛙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让幼儿随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进入活动场地。

  二、基本部分:

  (一)播放VCD幼儿舞蹈《小蚂蚁》引题:

  问:你们知道舞蹈里小朋友是模仿什么动物做这些动作的呢?

  今天我们也一起来试一试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创编舞蹈好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图片我们看看它是谁?

  (二)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1、出示图一

  (1)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在干什么?

  (2)小蝌蚪是怎么长成小青蛙的?先长出什么?(幼儿回答后出示图二)

  (3)小蝌蚪接着长出什么呢?(幼儿回答后出示图三)

  (4)最后小蝌蚪长成什么样?(幼儿回答后出示图四)

  (三)指导幼儿创编动作: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试试看把小蝌蚪的生长过程用动作来表示好吗?

  1、创编小蝌蚪动作

  (1)谁能编出小蝌蚪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泳的动作?(请个别幼儿创编动作)

  (2)师简评幼儿创编情况。

  (3)请全体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

  2、创编小呼天抢地长出两条后腿的动作。

  (1)谁能编出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的动作?(请个别幼儿创编后)

  (2)师简评幼儿创编情况

  3、创编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的动作

  (1)谁能编出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的动作?(请个别幼儿创编)

  (2)师简评幼儿创编情况

  12下一页

  (3)放音乐全体幼儿自由表演

  (四)让幼儿学习将自己的创编的几个舞蹈动作结合起来,组成舞蹈《小蝌蚪长大了》

  1、放音乐请个别幼儿学习创编舞蹈。

  2、师和幼儿共同评价表演幼儿的创编情况

  3、师与幼儿共同讨论选择动作创编成完整的舞蹈《小蝌蚪长大了》

  4、放音乐,师带着幼儿一起学习表演舞蹈两遍

  5、师简评幼儿表演情况

  三、结束部分

  1、师:小朋友们知道小青蛙有什么本领?那我们现在就来扮演一下青蛙,一起去外面的田地里捉害虫好吗?

  2、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表演并出声场。

  上一页12

舞蹈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感,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

  增进幼儿的灵活的形体,培养幼儿群体的合作精神。

  活动流程

  一、基本功训练

  脚腕训练、

  胯关节训练、

  腰的训练、

  胯的训练、

  走跑跳训练,

  二、舞蹈动作学习

  1、左手掐腰,抬左腿,左腿向旁侧抬起,抬起时脚尖向下,右手五指张开向左侧伸出,举过头顶,手心向前,此动做为第一拍,右手向下弯曲呈拳型与间平行,手心向着自己,腿放在地上为第二拍,从中增进幼儿的灵活的形体。在熟练的情况下,加快速度在诙谐曲中练习,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

  2、律动《表情歌》训练幼儿的表情,做出丰富的脸部表情。(哭、大笑、捧腹大笑、生气、偷笑、小声笑)在舞蹈游戏中进行舞蹈练习。主要练习嘴角向上翘,保持微笑。

  3、模仿踢小球动作。学习原地跑。模仿、踢球、抱球、用头顶球、双脚跳起、双手抱球等动作。

  4、双手呈抱球状,向左,左脚脚尖向左翘起,身体向左弯曲大约15度左右,然后左腿收回并拢,左手收回至胸前,反方向做一次,重复两个八拍。

  5、把两个动作连起来做。

  6、加音乐练习。

  活动延伸

  回家可以玩一玩球,体会手抱球的感觉。

舞蹈教案 篇4

  昔日每读朱自清的散文,每觉其文字珠圆玉润,声调优美,韵律和谐;是以总欲探其究竟。大抵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以及思索,总算知其美妙的根由。

  我们读古典的诗词曲赋以及骈文韵文散文,总感知一种音乐的存在,纵情朗读往往也是声情并茂,无论朗读者或是听者都得到了无比的享受,仿佛听到了阳春白雪的曲子,仿佛看见了古代服饰亦盛亦素亦雅的美丽的女子在眼前翩然舞蹈。究其原因,不外乎于古代的文章十分考究其韵律,把音乐巧妙地融化了进去。有些许古代文学常识的人都知晓古代的诗词讲究格律,也就是讲究平仄与押韵的规律。其实格律的发轫并不那么容易,古人经过漫长的探索,直到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机的出现才开始有了雏形。相比陆机的“少有奇才,文章冠世”的文学才华,我更偏爱他的书法才能,其形质神飞的《平复帖》,更是欣赏有余,但这里要提的是他的文学才华与成就;其《文赋》就代表了他在中华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煌煌成就与赫赫地位。关于《文赋》这里要提的是与格律密切相关的问题。陆机在《文赋》里提出了声音变化像五色相宣的主张,不可不为开格律理论建构之先河,功绩不小;也表明古人在文章创作上的音乐潜意识被激发出来;后来,南北朝的范晔识别宫商清浊,有意识地把音律运用到了写作之上。南北朝宋末以来,大抵文人开始了分别平上去入四声。关于四声,以前还有一首歌诀:平声平调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到沈约构制八病说,把四声和双声叠韵运用到文学创作上,格律诗才算像模像样。直到唐代解决了平仄的调配问题,格律诗才算真正定型。

  提到八病说,不能不提到刘勰及其《文心雕龙》;刘勰,《梁书刘勰传》有介绍,恕不述之。《梁书刘勰传》不过几百来字,却简单扼要地介绍了刘勰的生平事迹,虽然其生卒年不可考明,但其中所说的刘勰为沈约推重一事,却引我释怀。八病说为沈约所制,大体为:平头,上尾,蜂腰,鹤漆,大韵,小韵,傍纽,正纽。虽然不尽科学,讲究形式主义,但其中也有可取之处,如傍纽正纽反对隔字双声和隔字叠韵,因为怕念起来拗口;如平头中的上下句开头的音节平仄不应相同,注意平仄协调。总的看来,沈约是推崇诗文要讲求声律的,在其所撰《宋书谢灵运传论》里作出过诸多理论上的初步归纳;但是刘勰是并不赞成八病说的,而当时沈约乃文坛领袖,声名贵盛,却推重与自己意见并不符合的文人,其雅量可谓高致,其胸怀可谓浩大,而今天的聒噪的文坛那些文人相轻谩骂的现象,那些独霸文化资源的现象,不可不谓时弊之大病也,不可不内省内敛,不可不好自为之。

  刘勰虽然不赞成八病说,但也讲究声律。其《文心雕龙》“声律第三十三”里明确讲到:“凡声有飞沉,响有双迭。双声隔字而每舛,迭韵杂句而必睽;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飏不还,并辘轳交往,逆鳞相比;迂其际会,则往蹇来连,其为疾病,亦文家之吃也。”声有飞沉,实际上就是指声有平仄;双声,实际上就是指两个字的声部相同,发声相同,如踌躇二字;迭韵就是叠韵,指两个字的收声相同,如徘徊;而隔字双声就是指把符合双声的两个字之间插入别的字,隔字叠韵同理;与此同时他在《文心雕龙》“声律第三十三”里又提到:“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到隋唐时期一种新的古文体裁词便诞生了,唐代中叶格律也完全具备了。诗词以及后来的曲的滥觞都是离不开中国古代音乐的。古人谈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音,又加变宫变徵,共七个音,前面五个相当于西乐简谱的12356,变宫相当于简谱的7,变徵相当于简谱的4,古代的文人以这些音为基础经过漫长的摸索才总结出诗词曲的格律。

  以上所述,实则是为讲散文韵律作铺垫罢。

  我国当代著名的书画家启功先生不但在书画方面造诣精深,在古文学方面的造诣也是屈指可数的。

  其伟构《诗文声律论稿》“散文中的声调问题”里强调了散文的平仄规律,并旁征博引地举出古代散文进行了论述。但是他只强调了古代散文的声调问题,并未强调古代散文的韵律问题以及现代白话散文的韵律问题。

  我以为无论古代文言散文或是现代白话散文都应讲求韵律(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这里所指的讲求韵律不等同于遵守严格的押韵规则),要把散文当诗歌来写,散文方才音调协和,珠圆玉润。当然已经有散文诗这中两栖体裁存在,可是散文诗终究属于诗歌范畴。

  当然现代白话散文的韵律并不要求与古代诗词格律那般严格,形式主义过了头也不能流通起来;当然现代白话散文的韵律与现代散文诗的韵律有所不同。

  我以为现代白话散文的韵律如下:

  其一,有意识地运用双声,叠韵,或双声叠韵,忌讳隔字双声,隔字叠韵。

  其二,偶尔押韵,韵脚不但限于句尾,句首句中皆可,引入西方诗歌的韵脚安排方式。其三,平仄格律要有意识选用,如写伤感厚重沉郁激昂风格的散文要多用仄声字词,仄声字词在音调上是“抑”的;如写清新柔和风格的散文要多用平声字词,平声字词在音调上是“扬”的,朱自清的散文《春》大多是平声字词。

  说一些题外话,散文除韵律有所要求外,散文在色彩上也有所规律:风格华丽的散文多半是采用了一些艳丽的辞藻,然后结合了一些平声字词,所以读起来才华丽柔软;风格沉郁顿挫的散文在色彩上一般是单调的,近于白描写意,单调的色彩结合仄声字词,所以读起来才厚重,很有硬度与骨力。散文除韵律色彩之外,在气势等方面都有诸多规律可探究,恕不赘述。

  以前的散文家都是懂得散文的韵律的,因为他们都精于音律,他们都知晓文字的敏感是建立于文字的音乐想象之上的;而今天的许多散文家以及网络写手却是不懂得的,鉴于此撰此陋文以贻笑方家耳。

舞蹈教案 篇5

  课题

  第五课《快乐的舞蹈》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通过《金孔雀轻轻跳》的学习,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并由本课主题向音乐内部元素(速度、情感)及音乐外部元素(环保、民族文化等)拓展。

  二、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探究孔雀的同时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通过“意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孔雀的美,锻炼学生即兴表演的能力,能够积极与同学合作用优美的语言、舒展的歌声及肢体动作编创一定的情境,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四、学会歌曲《喜鹊钻篱笆》,要求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要求学生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激发音乐兴趣;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能做几个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五、通过聆听《霍拉舞曲》,感受歌曲强烈的舞蹈性;能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

  教学重点

  一、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了解傣族的风情;启发学生初步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二、学会歌曲《喜鹊钻篱笆》,能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

  教学难点

  一、从音乐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和从容的步态;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

  二、能基本听出《加伏特舞曲》的段落结构,用适当的动作对音乐作出相应的表现。

  教学方法

  视听唱法结合

  教具

  钢琴、纱巾、、部分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与内容设计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舞蹈片段《金孔雀》(学生观看)

  2、、通过刚才的舞蹈片段设问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刚才这段舞蹈表现的是什么小动物吗? (孔雀)今天就让我们和美丽的孔雀一起渡过这快乐的一天,好吗?(出示课题)

  二、律动表演,突破难点:

  你们知道孔雀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孔雀生活在被称为“动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也是“孔雀之乡”。它是傣族的象征。

  1、看孔雀。(孔雀优美的姿态)

  现在我就请小朋友到傣族人民最喜爱的“孔雀园”参观。这有许多美丽的孔雀,它们正在休息呢?孔雀最爱比美了,哪位小朋友来和它比一比?(学生模仿孔雀的动作,教师可提示)

  孔雀是傣族人民的吉祥鸟,所以傣族的舞蹈中很多动作都是表现孔雀的。

  师生一起做一个表现孔雀的简单造型——孔雀鹤立。

  做法:双手呈冠形,右手上举略弯曲,左手提襟。

  2、探究孔雀的其他舞蹈动作。

  例如走路、喝水、开屏等,并模仿动作。

  3、说孔雀。

  你们喜欢孔雀吗?喜欢它什么呢?

  三、多维感悟,探究学习:

  (一)感悟傣族的民族文化。

  1、介绍傣族乐器。

  ① 象脚鼓:因鼓的形状类似象脚,因而得名象脚鼓。是一种打击乐器。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和我一起学打象脚鼓好不好?(节奏练习)

  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出示葫芦丝)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声音优美,主要流传于傣、彝等民族中。它演奏的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我来为大家演奏一段好不好?(教师吹奏,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现在我们就来模仿葫芦丝的声音lu来唱一唱。(音乐模唱,突破难点)

  5 3 5 6 │ 6 — │ 3 1 │ 5 — ‖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2、游戏:

  分组:一组打节奏,一组模唱,一组律动。

  3、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看到的舞蹈都表现傣族风情的,你们能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傣族风土人情吗?

  (傣族的衣服很漂亮;傣族人民个个都能歌善舞,傣族人生活的地方很美丽等……)

  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出示幻灯)

  ① 傣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采,有自己的历法、语言文字,并以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音乐、舞蹈、民歌、民间传说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响甚广,主要聚居在热带、亚热带的平坝地区,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环境十分优美。四周田地肥沃,特产丰富。

  ② 竹楼,顾名思义,是以竹为主要材料建筑而成的。傣族的竹楼一般用数十根大竹子作支撑主架,在离地2米多高处铺楼板。楼分上下两层,楼下无围墙,是拴牲畜、养家禽和堆放农具的地方。楼上住人,竹墙缝隙较大,既采光又通风,所以一般竹楼都没有窗户。

  ③ 泼水节在每年公历四月(傣历六月)间举行,是傣族最为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其实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因为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故称泼水节。节期一般为三四天,因为泼水是一种祝福,被泼越多认为越吉利。

  ④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着窄袖短衣和统裙,图案多种多样,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⑤ 象脚鼓:打击乐,外形象大象的脚而得名。

  葫芦丝: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

  (二)感悟歌曲内容。

  1、师生一起跟着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学生念一次歌词,并为歌词加上动作。(老师可指导)

  孩子们一起表演,选出一两个做得好的孩子再带着大家做一遍。老师请一个孩子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来一次。

  3、听范唱。(听孔雀)

  闭上眼睛想想傣家人民和小孔雀的景象。(想孔雀)

  你们想到了什么?(说孔雀)

  4、学生跟音乐有感情的演唱,老师做提示让孩子唱得更有感情。(唱孔雀)

  (歌曲处理: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句尾每个字收音要轻,体现出亲切感;展翅飞翔一句力度稍加强;歌曲结尾处用较弱的力度,表现歌曲美妙的意境。)

  5、用动作表演歌曲。

  四、创造表现,寓教于乐。

  1、师生齐唱共舞。(跳孔雀)

  学生可跟着老师一起跳,也可自己创编好的动作。

  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演。(可以打节奏,可唱歌曲,可跳舞……)

  (女同学可以把纱巾围成筒裙,表演傣族小姑娘,男同学可模仿象脚鼓打节奏,提高学生表演兴趣。)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小孔雀漂亮吗?云南省是我国唯一有孔雀的地方,孔雀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因为傣族人民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环境保护得很好。它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保存最完好的热带雨林之一。你们还知道哪些美丽的小动物呢?并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它。这些小动物都非常的可爱、美丽,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要保护环境,让动物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爱护动物,不滥杀滥捕动物,更不能吃国家保护的珍惜野生动物)师:刚才我们用优美的舞蹈、甜美的歌声来表现了的美,那你们想想还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美丽的呢?

  第二课时

  一、律动引入,营造氛围

  首先(播放),随着欢快的音乐《掀起了你的盖头来》响起,同学们随老师舞蹈,这样,课堂活动由律动开始,很快把每一个学生都吸引过来参与游戏活动,营造和谐、民主、欢快的课堂气氛,以愉快的心情为后边的学习活动做好情感铺垫.

  二、走进彝族,了解民俗

  1、 播放《喜鹊钻篱笆》伴奏音乐请生欣赏,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再简要介绍彝族文化,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更为歌曲的演唱做下铺垫。

  2、 范唱彝族歌曲

  三、节奏读词,解决难点

  1、先听教师随着鼓点节奏读词,增强了浓浓的音乐韵律感,《喜鹊钻篱笆》的节奏琅琅上口;

  2、通过师读、生读、师生接龙读词的方法,学生在模仿中渐渐熟悉歌曲,解决节奏的难点,再过渡到学唱歌曲阶段。

  四、演唱歌曲,动口动脑

  1、由读节奏入手,引入歌曲,通过老师对彝族的介绍,勾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2、学唱歌曲时采用老师唱曲、学生唱词、分句教唱的方法来降低难度,使导学、铺垫、演唱教学处处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由易到难,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五、随乐律动,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让学生随歌曲音乐和老师一起律动,掌握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音乐课的无穷乐趣。而教师本人强化参与者,合作者身份,以增强与学生的亲和力,师生共同尝试,体验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六、游戏延伸,快乐升华

  《喜鹊钻篱笆》是彝族小朋友做游戏时唱的歌曲,在这一环节我向学生了解他们平时喜欢做的游戏,如:跳山羊、丢手娟、跳皮筋、老鹰抓小鸡、火车钻洞、打花巴掌…….然后在《喜鹊钻篱笆》这首欢快的乐曲中,请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边唱《喜鹊钻篱笆》这首歌边做游戏,在游戏的同时巩固了歌曲。 让孩子在自己最喜欢的游戏中结束本课学习,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求知欲得到满足,短短的四十分钟虽已过去,但他们仍沉浸在欢乐当中。

  七、课堂小结,结束新课

  今天,同学们唱得高兴,玩得也高兴,学会了贵州彝族民歌《喜鹊钻篱笆》,感受了欢快的情绪,你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请你们把快乐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好不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景(意图: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1. 师生问好(师弹奏起立音乐)

  2. 师弹奏《郊游》音乐,让学生边拍手边唱

  3. 练声

  二、导入(意图: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不想出去郊游啊?生:想

  师:那今天我们干脆走远一点,我要带着你们分别去两个国家旅行。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出发吧!准备好没有? 生:准备好了

  三、聆听《霍拉舞曲》(意图:体会音乐情绪,并随音乐跳舞)

  1. 师:在美丽的罗马尼亚大草原,正在举行国际儿童音乐夏令营,来自各国的喜欢音乐的小朋友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听,东道主罗马尼亚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当地的民歌(出示课题---《霍拉舞曲》)。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

  2. 学生闭上眼睛初听音乐(意图:让学生对音乐进行初步感受)

  3. 师提问:通过刚才的认真聆听,你感受到了歌曲怎样的情绪?你又想象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欢快、热闹、载歌载舞…)

  4. 复听,要求学生每人用一张白纸用线条为乐曲画“心电图”,要能看出音乐的变化、停顿、高低,看哪一个同学找准了乐曲的“脉”,对音乐体会得深刻

  5. 师简单对歌曲进行分析:霍拉是流行于罗马尼亚和摩尔达维亚地方的一种民间歌舞体裁,又称多伊那,产生于牧民地区。通常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多为悠长的歌调,犹如牧人的悲歌;第二部分为活泼的轮舞,常用2/4拍子,多用装饰音和颤音。该曲一开始便以明快活泼的伴奏引出小提琴以断弓技法奏出的顿音主题,如同鸟鸣般婉转的颤音和飞瀑般奔流的快速的顿音,形成了欢腾的乡村舞会场面,充满了炽烈的欢乐气氛

  6. 跳一跳:师:大家听到这么欢快热闹的歌曲后是不是很想跳舞啊? 生:想

  师:那我们也加入罗马尼亚小朋友的行列,在音乐中跳起来吧!

  7. 师再放一遍音乐,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对歌曲进行表演

  四、聆听《加伏特舞曲》(意图:感受舞曲轻松、欢快的特点)

  1. 导入:

  师:好了,我们的罗马尼亚之行就暂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要去旅行的地方是美丽的荷兰。荷兰这个国家,有古老的风车和五彩缤纷的郁金香,那里不仅风光秀美,它的音乐更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聆听一首来自荷兰的《加伏特舞曲》

  2. 欣赏《加伏特舞曲》

  ①初听音乐:师放录音

  ②师提问:

  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一首荷兰的《加伏特舞曲》。你知道什么是舞曲吗?(学生自由答)这个舞曲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快乐、有趣)

  ③复听音乐:

  师:听着这么轻松的音乐,老师都情不自禁的想跳起来。那么,请你仔细观察:老师的舞蹈动作有变化么?为什么会变化?(教师随音乐跳舞,让学生感受乐曲ABA段式)

  ④听完讨论,让学生发现:前面音乐和后面音乐有重复,中间音乐有变化,比较舒展优美

  ⑤师简单讲解ABA三段式:

  老师用“▲○▲”来表示这首音乐,你还能用什么方式呢?(让学生用自己将自己喜欢的方式标在书上)

  3. 用舞蹈表现乐曲

  ①师:你们想随着音乐跳吗?先请你们瞪大眼睛观察老师的脚步动作?

  ②师随音乐示范跳8个小节,然后请个别学生起来尝试跳一跳

  ③师总结:是这样吗?师按跳跃节奏在黑板上画出脚印(嘴哼音乐)

  ④师再点一次黑板上画的脚印,请学生用手指轻轻地在膝盖上随音乐点一点

  ⑤尝试用脚点一点,师生边哼边用脚做一次(4句)

  ⑥师生随音乐跳:

  方式:A. 学生在原地跳(放音乐),老师在中间跳

  B. 邀请同学出来跳(没轮到的同学坐在原位置跳,A部分用手指做动作,B部分用脚跟做动作)

  C. A段用一组动作:叉腰加上固定步伐;B段用另一组动作:身体左右摇摆,转圈等

  五、总结,组织下课

  1. 师小结:今天,在短暂的40分钟里,我们走访了两个国家,聆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更多的音乐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发现、欣赏和创造。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2. 师弹奏《郊游》音乐伴奏,让学生边唱边离开音乐教室。

  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形体灵巧,比较适合采用模仿性的形体舞蹈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学习,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因而本课各个环节都以模仿为主线,将形象的舞蹈通过模仿动物来展开,引导学生用心体验小动物。培养学生爱好舞蹈的情趣,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更深一部的了解。一开始教师抓住学生爱模仿表演的特点,利用舞蹈小律动组织教学,通过形象生动地和有节奏的形体动作,让学生比较主动自然集中了注意力,进入学习中。总之,我是根据这一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教学: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等,给出典型的节奏型,并与学生互动感受傣族的孔雀舞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舞蹈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谱,尝试进行简单的队形变化。

  2.创编剪羊毛的动作,体验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剪羊毛》音乐,队形及动作变化的图谱一张。

  2.幼儿已欣赏过《剪羊毛》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

  二、学习第一段,重点创编剪羊毛的动作。

  1.你会剪羊毛吗?怎么剪?请几名幼儿示范。

  羊一开始不知道要帮它剪羊毛,孩子可以做些什么让它知道?

  2.师示范第一段。

  我是怎么表演的?(动作顺序、舞步、哪段音乐开始剪的)

  羊在一开始可以做些什么动作?

  3.请部分幼儿表演。

  三、看图谱学习第一段队形及动作。

  1.羊毛剪完了,小朋友剪了这么多羊毛真高兴,羊儿也觉得很轻松,他们一起又跳了一段舞,还变化了队形呢,你们看。

  变化了几种队形?你看懂了哪个?

  请一组孩子试试看。

  2.在变队形的同时他们还表演了什么动作呢?

  还是请这一组孩子表演。

  3.另一组孩子尝试。

  四、完整表演。

  将第一段和第二段连起来表演。

  执教反思:

  1.大班幼儿对队形的变化已有浓厚的兴趣。这从两方面可以看出来。其一,在体育活动中进行的队列训练,幼儿非常感兴趣。其二,在今天的活动中,本来幼儿表现出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孩子注意力涣散,但到了真正开始站队形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又回过来了。

  2.要求交代不够清晰。这是我的活动中的一个老问题,它不是指活动中个别的要求没解释清楚,而是整个表演的脉络没有理清,就像上次的《金蛇狂舞》,也是这个问题。既然是教师预设为主的活动,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幼儿清楚地知道整个表演等活动的大概框架,然后再处理好其中的各个要素(动作、队形等)。所以活动的一开始就应该先通过清晰的示范和提问,理清动作的顺序:先去、再摸摸羊、再剪、再和羊一起跳舞。然后再就具体的队形变化开展活动。

  3.队形变化的图谱设计得不够科学。我一直觉得自己做事特简单,写不出论文是因为在我看来那些长大论几个字就能概括了,所以之前的反思也总是几句话概括一下。其实这不叫简单,这叫糊涂、马虎。当模糊地觉得一件事儿不好时,我总不习惯去深刻思考到底不好在哪儿,要怎么改变。对这次的图谱也是一样。在这之前没仔细看过队形的图谱,只是根据自己的编排、凭自己的感觉画了几个队形。画完就感觉图谱效果不好,挺乱的,至于具体不好在哪儿,又可以怎么改,我却没再细细思考。现在才感觉到,图谱的作用是让幼儿了解队形的变化,并能跟着图谱的指引知道怎么做,我的那幅图谱太琐碎,幼儿不能一下子看出原来的队形、要变的队形等。其实只需要把几个队形的样子画出来,如一开始的两排、后来的圆,至于具体的位置反正地上有点的提示。

  4.过高估计了幼儿的能力。经常在活动前我会想象幼儿和我配合得很好的美好愿景,于是总容易过高估计幼儿的能力,比如《挪威舞曲》中对孩子分乐句编动作能力的预测、上次《剪羊毛》活动中对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能力的预测,再加上这次对幼儿按顺序走圆形能力的预测,并且我还容易过高估计自己引导的能力,以为就算他们不会,就算活动中出现一些问题,通过我的引导也总能做好的。现在才发现自己的倔强,以及人本性中有些真的是很难转变,就算意识到自己的一些问题,下次还是会不经意地去犯,不知道要犯多少次、经历多少次挫败,才能把他牢牢记住,用理智克服这一不足,并逐渐内化为新的品质、习惯。可能以后在备课的时候我该先翻一翻之前进行的一些活动,回顾一下自己的不足,在来谨慎地思考新的。

  5.另外,我觉得学会队形的变化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技能目标,但从孩子的长远发展看,让孩子体验到那种跟着音乐愉快表演的成功感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让教师对自己的活动有信心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我感觉上次曹老师组织的剪羊毛活动成功的地方。

  6.开展课题快一年了,可成功的次数少之又少,今天上完后我几乎有以后都不想再上音乐课的感觉了,但是进行了反思后,又对下次活动充满了希望,我有些越挫越勇的感觉,希望下周再组织一次,但又非常害怕面对再一次的失败。

舞蹈教案 篇7

  教材:湘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7课

  课题:《快乐的舞蹈》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范图等

  学具准备:勾线笔,彩色画纸,油画棒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运动中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

  知识目标:了解人物动态产生的原理。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动态的产生原理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运动物体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教学程序:

  课前律动(感受快乐)

  集体表演《健康歌》。大家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

  一、欣赏激趣

  1、课件播放视频《企鹅跳舞》

  同学们,我们这里现在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但是,在南极,一年四季都是冰天雪地的,这里住的人们,为了抵御寒冷,跳起欢快的舞蹈。

  2、课件播放几组舞蹈。大家在欣赏时,注意观察舞蹈演员

  的服饰,脸上的表情、动作;舞台布置。教师小结:舞蹈有儿童舞,民族舞,现代舞,芭蕾舞等等。

  二、体验发现

  1、综合体验

  (木头人)小游戏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我是快乐的木头人,不行说话,不许笑”,说完同学们做出一个优美的舞蹈动作。评出优秀的学生,并请出一学生来模仿。

  2、观察发现

  (播放舞蹈图片):看过图片,也亲身体验了舞蹈动作,你是否发现舞蹈的姿态是通过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表现的?(指名说)

  教师进行总结:舞蹈者的姿态是通过他们的头、颈、躯体、四肢各部位的动态来表现的。而快乐的表情能使舞蹈更具有感染性。

  三、欣赏范作,学习绘画方法

  ⑴教师示范勾画,边画边讲解绘画步骤。

  师:像老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

  说到画舞蹈的人老师知道有两个人非常厉害,你们想认识一下嘛?

  生:想!

  (出示画家作品)(法国画家德加《舞台上的舞女》、画家

  赵士英的速写)

  ⑵课件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过后,师提出问题:看了这些小朋友的作品,谁能告诉老师,如果要你画一幅表现快乐舞蹈的画面,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后作答)

  教师进行总结:要通过大胆描绘人物的头、颈、躯体、四肢的动态来表现舞蹈者的姿态,而表情、服饰、道具、舞台等的添加可以使画面构图更饱满、画面气氛更热闹。

  3、语言引导,构思画面

  把你曾经表演过舞蹈或者看过别人跳舞的舞蹈的画面画下来,并涂上颜色。画完再剪下来。

  四、自主创作

  课件上出示作业要求:用勾线笔在画纸上起稿,并用油画棒快速的涂色在课件欢快的音乐声中,学生自主作业,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评析

  学生把剪下来的舞蹈人物展示在大舞台上,请其他学生说说喜欢哪个舞蹈人物,说出喜欢的原因。

  六、小结延伸

  师:今天大家都画得不错,把快乐舞蹈的场面表现在了画面上。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看到美的东西也可以把它画下来,争取把更多美的生活场景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和画面上。

  美术课,静谧有余而活泼气氛欠佳,而音乐课,乐兴有余

  而形象感染不足。为了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美术课教学中注入音乐内容,在音乐课教学中加进美术欣赏,使这两门课中都做到“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两者和谐统一。根据小学生好动、爱唱、爱画的特点,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把美术、音乐的因素和谐地融为一体,以达到活跃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诱发灵感、开发智力的教学目的。

舞蹈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乐意和小班弟弟妹妹一起跳舞,尝试教他们跳简单的集体舞。

  2、体验大带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磁带及录音机2、 大班幼儿已学会朋友舞,并能自哼自舞;小班幼儿熟悉此音乐活动过程:

  1、 通过邀请《朋友舞》让大班和小班幼儿相互问候。

  2、 大班幼儿表演《朋友舞》,小班幼儿欣赏。要求:一遍音乐交换一个朋友。

  舞蹈内容;前奏4小节:幼儿听音乐边走边拍手,到第4小节时能找到朋友面对面站立。

  乐曲1—4小节:1、2小节双方用双手合音乐拍对方的双肩;3、4小节双方拥抱、合音乐拍对方的背。

  5---8小节:5、6小节双方敬礼致意;7、8小节双方握起合拍上下晃动。

  9—12小节:9小节双方握手蹲下。

  10小节双方握手站立并将手举高。

  11—12小节重复9-10小节。

  13—16小节同前奏。

  3、大班幼儿与小班幼儿一一结伴,教小班幼儿舞蹈动作。

  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大班幼儿运用语言、动作等,提示鼓励小班幼儿进行学习。

  集中展示:请几组比较成功的对子朋友进行展示。

  3、 集体跟音乐练习。

  4、 集体进行朋友舞:一遍音乐交换一个朋友,要求大班幼儿主动寻找小班幼儿做朋友。

舞蹈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幼儿通过音乐发挥想象,用肢体语言表现种子成长过程.

  2.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以及大自然的神奇.

  活动准备:种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录像,感知音乐的优美和种子发芽成长的过程.

  师:春天老师在地里种下了一粒葵花种子,还把它的成长过程拍了片子.今天就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师:"葵花种子已经怎么样了?" 幼:长大了 幼:长成了向日葵.

  二.发挥想象,随音乐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种子成长过程.

  1.初步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师:真好!各种各样的种子可以长成各种各样的植物,假如你是一粒种子你想长成什么植物?

  幼:我想长成西瓜

  幼: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想长成柳树.

  师:老师有个好主意,不如今天我们就来当一粒种子吧,种子们都到地里去吧,请你们用动作来表现.(放音乐)

  2.用不同的动作进一步表现种子的成长过程.

  师:刚才我们这些种子都长大了,老师还会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更多的种子,你们会不会?(启发幼儿用更多肢体语言表现种子成长过程) 邀请若干幼儿上来表演,其他幼儿猜.

  三.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暴风雨中的植物.

  1.启发幼儿想象暴风雨中的植物,并尝试用动作表现.

  (放风.雨.雷声) 师:天气怎么样?

  幼:打雷了了.下雨了.刮风了.

  师:这样的天气植物会怎么样?(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

  2.观赏录像:暴风雨中的向日葵.

  师:刚才小朋友说植物会被暴风雨刮倒,不知道老师的向日葵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3.随音乐表演一遍.

  师:我们也来表演一下暴风雨中的植物吧.

  四.完整表演一遍.

  1.出示种子若干.

  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好多种子小客人,它们是来和我们做朋友的.

  2.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一遍.

  活动延伸:

  幼儿每人带一颗种子回家,并种到盆里,并观察.记录种子成长的过程

【有关舞蹈教案范文合集九篇】相关文章:

1.有关舞蹈教案范文合集9篇

2.有关舞蹈教案模板七篇

3.精选舞蹈教案模板合集8篇

4.有关环保教案范文合集5篇

5.关于舞蹈教案集锦8篇

6.关于舞蹈教案汇总七篇

7.有关狼教案合集六篇

8.有关美术教案范文9篇

9.有关猫教案模板合集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