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大班语言教案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当今的一种社会想象:独生子女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由大人包办的,可以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生活中,孩子没有遇到过困难,生活经验很少,遇到问题,总是问妈妈,基于这个问题,我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认识到:遇到问题光听别人说是不行的,还要亲自去试一试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且,让幼儿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自己的答案要靠自己的行动来获得。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简单的复述故事,并能进行角色表演。
2、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
让幼儿知道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多动脑筋想一想,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故事中人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课件),让幼儿猜是什么?(小马的出现),小马长大了,它要给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展开
1、播放课件,幼儿看动画片故事(分段进行),故事讲至“小马连忙收住了脚,不知如何是好”暂停播放课件,让幼儿体会小马矛盾的心情。
提问:
(1)、故事中有谁?
(2)、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
(3)、牛伯伯怎么对小马说的?
(4)、小松鼠又是怎么说的?
(5)、小马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6)、你如果是小马怎么做?(幼儿讨论)
接着播放课件,故事讲至“没……没想过”,暂停播放课件。
提问:
(1)、老马怎么对小马说的?
(2)、河水到底是深 还是浅?(幼儿讨论)
接着播放课件,故事讲至“也不想松鼠说的那样深”引导幼儿体会深和浅的相对性。
提问:
(1)、小马后来怎么做的?它发现河水到底怎么样?
(2)、为什么老牛和松鼠说的都对?
(3)、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教师小结:遇到任何问题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亲自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2、再次欣赏故事、拓展体验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饶搞笑味的作品资料,很吸引幼儿。“够月亮”的画面和资料让幼儿充满好奇,产生了游戏的冲动。因此这是一个能够“玩”、能够“游戏”的作品,适宜在大班进行群众教学。
叠高是各年龄段幼儿都喜欢的活动,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但对叠高中蕴含的“奥秘”却不甚清楚。于是,我们借助文学作品,设计了“够月亮”活动,让大班幼儿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引发幼儿用心主动的操作、探究和发现。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动物“吃月亮”的画面中,讨论并发现叠高时持续平衡的方法。
2.与同伴一齐探究叠高的“奥秘”,从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作品的动画片、幼儿建构作品的照片、PPT(人体叠高):叠高用的多种用具、纸制隔板、可移动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交代名称,引发好奇
(透过“开门见山”式的问题引出作品,引起幼儿无限的遐想和学习的用心性。)
1.这是什么(月亮)那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搞笑的故事,一齐看看这个故事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2.你认为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3.过渡:有一群动物也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它们想去摘月亮,动物们有没有摘到月亮动物们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借助重点问题和插问帮忙幼儿理解作品资料,讨论并发现叠高的一些方法,促进幼儿观察潜力、思维潜力等方面的发展。)
1.播放PPT:看看讲讲(讲述中适当进行一些插问)。
(1)大象这么大,海龟这么小,我们一齐帮忙想个好办法,让上面的大象站稳、下面的海龟不受伤,能够怎样做(引导幼儿大胆推测)
(2)此刻谁来帮忙了狮子站在斑马身上,它的头往哪边比较适宜呢为什么这样站比较好
(3)此刻几个动物在摘月亮(7个)你认为猴子会请哪个动物爬上去比较适宜(推进)为什么小老鼠爬上去比较适宜
(4)小老鼠为什么能成功这是朋友们互相合作、努力配合的结果吗
(5)谁能说说动物们是用什么办法站稳、够到月亮的
2.小结:动物们互相配合,慢慢地往上叠,它们都找到了持续平衡的方法。它们不怕失败,最终成功地够到了月亮,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大家都觉得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很值。
3.过渡:动物们齐心协力用叠高的方法够到了月亮,品尝到了“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你们想不想也和朋友一齐“够月亮”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借助操作体验和问题讨论,引导幼儿在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奥秘”,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1.第一次探索。
带给材料:每个桌上有一个可移动的“月亮”。一个塑料筐,筐里有一些小纸板、罐头、积木、木板等。每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1)交代操作要求:
*这些材料像什么呢(动物的腿)这些小纸板能够代替什么(动物的身体)
*有的动物是两条腿的,也有的动物是四条腿的。你们能够选取不同的材料代替动物的腿。
*材料只有4份,而我们有16个人,能够怎样玩游戏呢(4人合作游戏)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怎样的材料适合放在下(上)面怎样放置材料才会稳稳当当的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2.第二次探索。
带给材料:每个小组增添相同数量的药盒、酸奶罐、圆柱体积木。
(1)交代操作要求:
*这次每个小组增加了材料,你们能够用和动物不一样的方法试试叠高“够月亮”。
*提醒幼儿可移动的“月亮”可移至中间处或最高处。
(2)幼儿4人一组探索活动。
[观察要点]:幼儿是否有意识地挑选材料幼儿是否能分工合作进行叠高叠高时是否细心
(3)交流各自用什么办法“够月亮”。
(重点介绍与众不同的方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3.小结激趣。
“够月亮”的办法有很多,这天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失败了……以后,我们能够试试各种办法,相信你们肯定能够够到月亮。
延伸活动
1.请幼儿欣赏图片或PPT,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有关人体叠高等画面,进一步感知其中蕴含着的有关叠高——平衡的“奥秘”。
2.在区域活动中,带给叠高用的多种材料,鼓励幼儿与同伴一齐继续玩游戏,并记录游戏的操作状况,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书写文字的田字格,知道田字格上下左右位置的名称。
2、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
活动重点:
认识田字格
难点:
知道田字格上下左右位置的名称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文字的家》、《找相同》、《描一描》、铅笔、小兔、小鸡、小狗、小猫图片、田字格本
活动过程:
1、认识文字的家
(1)、出示田字格本,交流
“你们认识它吗?在哪里看到过?”
(2)、教师小结:这是小学生的写字本,它叫田字格本。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排田字格呢?”
2、了解田字格的位置
(1)、教师将4只小动物分别放在田字格的四个格子里
“小动物们在田字格的那儿?”(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2)、个别幼儿放小动物,其他幼儿说说它们的位置
3、游戏活动,巩固对田字格的'认识
(1)、幼儿在幼儿用书上找找文字的家
(2)、将相同的汉字连起来
(3)、在田字格里描一描
4、幼儿相互交流握笔姿势,纠正错误的姿势。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案08-21
大班语言立夏教案12-07
大班语言微笑教案01-02
大班语言昆虫教案08-02
大班语言冬至教案07-03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0-31
大班语言房子教案11-1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8-07
大班语言蜗牛教案01-29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