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案汇编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火烧云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火烧云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4、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同学默写的词语,这位同学是个马大哈!写字总是缺胳膊少腿的。
1、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语。
师:你们这些小老师们谁来帮帮他?
2、指名到前面来修改。
(设计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乐趣中记住了词语的写法。)
3、齐读。
二、复习第一段。
1、回忆第一段讲了什么?(板书:上来了)
2、齐读。
三、教学第二段。
过渡:火烧上来了,地面上的一切都变了,真神奇呀!那火烧云又是如何变化的呢?(板书:变化)
1、默读第二段。
思考: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
(板书:颜色形状)
2、教学第二自然段。
(1)听录音。(观察图片)
(2)听了这一自然段,火烧云的变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多快)
(3)从哪儿看出多,你能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吗?(指名圈出)
出示:照样子,找出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通通__________ __________
茄子紫__________ __________
(讲练结合,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
(4)又从哪儿看出颜色变化快呢?(一会儿一会儿)
(5)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换呢?那作者为什么不用?,而用烧呢?(烧写出了动态,表示了颜色,点明了课题。)
(让学生反复推敲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体会精确的.语言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6)指导朗读(喜悦语气)
3、教学第35自然段。
过渡:火烧云的颜色是如此的色彩斑斓,瞬息万变,那么它的形状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1)指名读
思考:这3年自然段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那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呢?(板书:狗、马、狮子)
(2)齐读第3自然段,思考:
a、马出现时是什么样子的?
b、马是怎样变化,又是如何消失的?
(3)自学第4、5自然段。
(4)检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本处设计让学生自学,与老师共同交流,体现了这一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5)听录音,小结。
谁能用《黄山奇松》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火烧云的状变化?(板书:千姿百态)
(回忆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四、指导背诵
师:火烧云真是太美了,读了课文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么美的景观你们愿意背诵下来吗?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景色背诵下来吧!
(此处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选择自己喜欢的背,变教师要求的被动为学生自己选择的主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学生选择背诵。
(2)指名背。
五、作业
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段话。
(作业的设计,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写法,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板书:
上来了
颜色 多 快
火烧云 变化
形状 千姿百态 快
下来了
评:
(板书设计简单易懂,能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
(本课的教案设计,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
火烧云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4、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同学默写的词语,这位同学是个马大哈!写字总是缺胳膊少腿的。
1、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语:
师:你们这些小老师们谁来帮帮他?
2、指名到前面来修改。
(设计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乐趣中记住了词语的写法。)
3、齐读。
二、复习第一段
1、回忆第一段讲了什么?
(板书:上来了)
2、齐读。
三、教学第二段
过渡:
火烧上来了,地面上的一切都变了,真神奇呀!那火烧云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板书:变化)
1、默读第二段,思考:
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
(板书:颜色形状)
2、教学第二自然段:
⑴ 听录音。
(观察图片)
⑵ 听了这一自然段,火烧云的变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多快)
⑶ 从哪儿看出多,你能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吗?
(指名圈出)
出示:
照样子,找出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通通 ______ ______ ______
茄子紫 ______ ______ ______
(讲练结合,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
⑷ 又从哪儿看出颜色变化快呢?
(一会儿一会儿)
⑸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换呢?那作者为什么不用?而用烧呢?
(烧写出了动态,表示了颜色,点明了课题。)
(让学生反复推敲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体会精确的语言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⑹ 指导朗读。
(喜悦语气)
3、教学第3~5自然段:
过渡:
火烧云的颜色是如此的色彩斑斓,瞬息万变,那么它的形状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⑴ 指名读,思考:
这3年自然段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那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呢?
(板书:狗、马、狮子)
⑵ 齐读第3自然段,思考:
① 马出现时是什么样子的?
② 马是怎样变化,又是如何消失的?
⑶ 自学第4、5自然段。
⑷ 检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本处设计让学生自学,与老师共同交流,体现了这一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⑸ 听录音,小结:
谁能用《黄山奇松》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火烧云的状变化?
(板书:千姿百态)
(回忆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四、指导背诵
师:火烧云真是太美了,读了课文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么美的景观你们愿意背诵下来吗?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景色背诵下来吧!
(此处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选择自己喜欢的背,变教师要求的被动为学生自己选择的主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学生选择背诵。
2、指名背。
五、作业
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段话。
(作业的设计,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写法,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板书设计】
上来了
颜色 多 快
火烧云 变化
形状 千姿百态 快
下来了
【评析】
本课的教案设计,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
板书设计简单易懂,能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
火烧云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火烧云颜色的图片,填空题的幻灯片。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做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填空;
课外做火烧云的样子,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起兴趣。
1、师出示火烧云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出示课题的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火烧云
3、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4、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内容。
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开火车读课文。(出示生字卡片)
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
三、精读,积累语言。
(一)学习课文第3小节
1、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美在什么地方?
2、读第3小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
3、你们想看这么多的颜色吗?
4、师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看像哪种颜色。
5、看了这么多,这么美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烂多彩、色彩镔纷……)
6、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7、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谁已经把它记住了吗?师出示幻灯片,课文填空。
(二)我们再来看4、5、6小节,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板书)。
1、分组自学4、5、6节,要求:a、你认为哪一节写得好,为什么?b、你能把它读好吗?
2、交流,小组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3、这么多的形状,你也想用哪个词来概括?
4、这三小节写得都好,因为作者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教师要让大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想象,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有趣。
5、学生看图想象。(先自己说,再小组说,最后比赛谁想得妙。)
四、熟读,理清脉络。
1、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
2、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下来了……
五、想象,知识升华。
把刚才的想象用一段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了解火烧云的样子及变化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基本掌握本课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一套(共计八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
老师带来了火烧云的投影片,请大家看一看。
谁来说说,火烧云是怎样的。
书上有一句话描写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话。找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板书: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
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呢?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同学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
指名读。评价。
小结: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要读出新奇,读出有趣!学生练读。
四、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第2—6节。
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板书:颜色形状
2、学习写颜色的这一部分课文。
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
你还能说出其它颜色吗?
这么多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归纳吗?
板书:五彩缤纷
火烧云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这些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连起来吗?连起来读一读,你就知道火烧云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了。一般同学可以参照书上的办法连连看。
特别聪明的同学动脑筋想想看,还可以怎样连。
小组讨论,交流。
3、学习描写形状变化的这部分课文。
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并且变化极快。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引读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朗读了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这一部分课文,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按照这个顺序把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分别说说看。联想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来说。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说。(挑你最感兴趣的说。)
这时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们看投影)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调投影仪的焦距)
指名说。谁能比他说得更好?
这时天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看投影)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好吗?
请几个同学上台交流。
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板书:变化万千
五、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齐读。找一个词语来说说看。
理解:恍恍溜溜
3、总结全文。
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板书:静态动态
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想象之丰富,写法之巧妙。
六、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把刚才写骆驼的话整理到笔记本上,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大象和骆驼结合起来写,采用不同的方法写出不同的特点。
注:本教例应邀赴扬州展示,引起热烈反响。
火烧云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火烧云》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描写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象,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
【设计理念】
《火烧云》一课写了晚饭后火烧云从出现到消失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我根据本单元的单元导读要求重点在于 “注意积累材料”和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运用讲授法,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不同形式和层次地阅读和交流等,帮助学生理解字、词,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边读课文边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地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及形态的变化的;并能边读课文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教具准备】
火烧云相关资料介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导入:
进行汉字加笔画组成新字游戏。教师出示汉字“二”,要求加两笔变成新字,从而引出“云”字。
2、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看到过一些什么颜色的云?从而引出“火烧云”。
3、课题板书:
4、火烧云
学生齐读课题。
4、学习教师补充的火烧云的资料。从中明白什么叫火烧云?火烧云的作用!并积累和理解关与天气的谚语“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
二、明确目标,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导读:
找出本课的.学习要求。
在指名学生回答后学生齐读要求。
⑴ 认真读课文:
随着课文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
⑵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学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⑴ 读不准的字音借助拼音读正确。
火烧云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烧云颜色形态变化的特点。
2.帮助学生会认“寿、秒、恍”等生字,会写“霞、紫、寿”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课文是怎么描写火烧云形状、色彩变化的。
2、领悟事物动态变化的描写方式。
难点:1、唤起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感情。
2、掌握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对某一事物展开想象,尝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1. 图片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火烧云图片,学生欣赏。
2.火烧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红彤彤、多姿多彩.....)
3.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词,积累关于颜色的词语.
a:正音:一模一样(mu)
b:结合图片理解颜色的词语:葡萄灰,梨黄茄子等等
2、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a:在你的阅读中火烧云都有什么特点?(生:色彩多形态变化丰富)
b:课文主要写的'是火烧云色彩和形态的什么?(生:变化)
3、 朗读课文,体会火烧云的变化
3、 精读课文,品味变化
1、 学习活动一:找到最能体现火烧云色彩变化的词语填在气泡图内。引出“动态变化”描写方法
2、 学习活动二:先默读文章4-6自然段,找出体现火烧云形态变化的词语,再填入气泡图
分析里面的关键词表达(起来、跑着跑着模糊等)
4、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延伸各种类型的“变化”
1、学习活动三:选择你喜欢的变化方式对雁荡山展开想象,写一个片段。
板书:
站起来、大起来、伸开、模糊、跑、跑着跑着、一转眼、找不着
形态
色彩
动态变化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火烧云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课文中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写法,展开联想,写一两个片段。
重点:通过朗读、讨论,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难点:通过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和教师的点拨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办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关: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我来读两遍课文及生字,努力做到正确、流利,边读边图画字词词。
2、我会读
紫檀色笑盈盈凶猛一模一样
恍恍惚惚
3、补充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金()半()半()
半()半()()灰等
4、理解课题
课文中写的是“晚饭过后”的云霞,就是“晚霞”,为什么人们又美其名曰“火烧云”呢?
第二关:了解内容,理清脉络
1按照火烧云“上来----变化----下去”的顺序给文章分段。
一、
二、
三、
2、课文主要从()和()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
3、课文写得真美啊!我要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第三关:学习颜色变化
1、阅读第三自然段,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想象火烧云里还有些什么颜色?
2、火烧云颜色的`变化不仅多,而且快,哪个词写出了快?()
3、朗读第3自然段。
第四关:学习形状变化
1、阅读4---6自然段,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像(),像(),像(),像(),()等词写出了形状变化之快。
2、这么美的形状,作者用()方法写的。
3、重点学习第4自然段,在作者的想象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请用不同的线画下来。
4、朗读4—6自然段。
第五关:小练笔
想象火烧云的形状,写一写。
检测: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师生笔记
展示要求:
1、展示者面向全体,自信大方。
2、展示者要准备充分,对展示内容要熟知,突出重点。
3、展示者声音要洪亮、语言流畅、规范。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我最精彩的表现:
火烧云教案 篇7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语文课程还应致力于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设计力图将文本以立体化的形式去影响学生,在充分的读中让学生领悟到写颜色的不同的表达方法,体验到文本的语言美及大自然的美,从而享受到语文的快乐,语文的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多彩与多变。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来描写事物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在不断地欣赏语言及所描绘的自然美的过程中感悟抓住美句体会意境的读书方法,丰富语言的积累。
3.情感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享受文本的语言美及语言所描绘的自然的壮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课前准备:
关于火烧云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美
1.同学们,看见过魔术吗?你最欣赏哪位魔术大师?很好,这些都是世界上很有名气的魔术大师,都很善于变化。但你们知道老师喜欢哪一位魔术师吗?
2.今天,大自然这位魔术师又向我们展示了一页辉煌的篇章。(点击课件,出示云图片)看着这大自然的杰作,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点击出示“火烧云”三字)刚才大家欣赏了大自然的杰作,那能否来读读她的名字,让大家从她的名字中享受到美呢?(对学生的朗读加以鼓励)
3.火烧云是美丽的,作家萧红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运用自己最美的语言来赞美了火烧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作品。
4.同学们,欣赏了火烧云的图片,还认识了她的名字,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教师在学生质疑后归纳成四个问题:什么时候有火烧云;为什么称她为火烧云;火烧云的颜色和样子即怎样美;火烧云的.由来;)
(二)初读课文,感知美
1.请大家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高声,可以低吟,相信不一会儿大家就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
2.检查
(1)你觉得在本课中有难读的句子吗?读给同桌听听。
(2)解决大家认为比较简单的问题。
①课文有否告诉我们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鼓励仔细读书的同学。
②文中有没有告诉我们火烧云名字的来历?你怎么知道的。(只要找到这个句子就可以)
(三)精读课文,体验美
1.那请大家读读这个火烧云的句子,可以边读边做点记号,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检查:
你有收获吗?并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示出来。(认识到“烧”字的准确性;领会火烧云的多变)(板书:变化)。
3.课件展示,补充想象
傍晚,你抬头仰望天空,只见霞光万丈,在云彩的衬托下,天空呈现一片火海,色彩斑斓,你有什么感觉?(惊奇、喜悦)那你请你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齐读。
※4.同学们,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作者的笔也是生花的,看,仅仅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云朵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变化之感。
5.同学们,既然大家说到了颜色,请大家读读写颜色的段落,然后觉得文中的哪些句子或哪个词,哪个字美,做点记号,她使你联想到了什么?呆会儿,可以用你的朗读展现出来,也可以把你联想到的用语言描绘出来。
6.检查
你想交流的是哪个句子,请你来试着读和说。
重点研讨(1)第三自然段
⑴你想告诉大家什么?……(体悟到表示颜色的词的丰富性及生动性,初步体验到火烧云的美丽)
※⑵作者的语言真可谓是独具匠心,作者的描绘也可谓是细致入微。你看着、看着,仿佛觉得满天的火烧云犹如什么?你会如何赞叹?
⑶火烧云美就美在颜色艳丽多彩,颜色瞬息万变。请大家来欣赏。(播放课件:火烧云连续图片)
⑷让我们带着自己对火烧云的或赞美,或感到神奇,或感到壮美之情来读吧。
⑸一起来朗读与背诵。(诵读好之后,课件停止)
重点研读(2)第一自然段
⑴这是写火烧云颜色的句子吗?请大家再默默读读。
⑵交流。
⑶那同样是写颜色,可是你体会到不同吗?
小结:作家就是作家,地面上的一切颜色的变红、变深,归跟结底是因为天上火烧云的颜色在变。这样间接地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使得火烧云美得丰满,美得神奇,美得气派。读书也应该这样,你越读体会就越深。
7.同学们,让我们尽情朗读这1、2、3段吧。
8.这么美的段落应该背出来,能把2、3自然段背出来吗?
9.配乐朗诵来赞美这瑰丽的火烧云。(教师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诵读第二、三自然段)
(四)语言实践,创造美。
1.同学们,作家描绘了地上的这些人和动物的变色,但到最后还说“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今天,让我们也来作一回小萧红,根据平时的观察及阅读,展开想象的翅膀,选择一项作业,再来丰富文章的语言,使火烧云的美更加丰满吧。
2.交流并诵读自己的作品。
火烧云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
2、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法:设疑,引导、点拨和组织交流。
学法:反复朗读、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生字、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同学们,有谁知道什么是火烧云?火烧云就是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红色云霞。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是晚饭后的火烧云。(板书课题:火烧云)
1、多媒体 展示火烧云的图片。
2、看了火烧云,你有何感受?(自由畅谈)
3、课文中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奇异的火烧云呢?赶快去读一读吧。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指名认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齐读、分组读、师生赛读)
4、设疑:
(1)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
(2)课文是通过什么来描写霞光的`?
(3)课文主要是从那几个方面讲火烧云的?
5、小组合作讨论。(老师巡视引导、点拨)
6、反馈交流:
(1)各小组逐一汇报自己的见解。
(2)归纳整理、评价激励。
①课文描写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②课文通过霞光照到地上引起人和动物颜色的变化来描写霞光的。
③课文是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来讲的。
7、再读2——6自然段两遍,思考:作者重点观察的是火烧云的哪些特点?
8、指名回答。(要说出相关词句)
9、归纳:从火烧云的颜色、形状极多和变化极快这两个特点来观察的。如(颜色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形状多:像马、像大狗、像几条小狗、像大狮子;变化快:一会儿、两三秒、正在、忽然、一转眼)
10、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作者观察火烧云颜色后的感受是怎样的?(自由回答)
(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三、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1、说说自己平时观察过朝霞或晚霞吗?是怎样观察的,有哪些特点?
2、再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的?(上来—变化—下去)你与作者有什么不同?
3、自由畅谈。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收获不小,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还学习了作者抓住特点来观察事物的方法,我们也要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美,创造美!再次有感情的齐读全文。
五、作业: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附板书:
4 、火烧云
颜色多
变化快
形状丰富
感受: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火烧云教案】相关文章:
火烧云教案08-14
《火烧云》教案10-10
火烧云教案07-12
《火烧云》优秀教案07-01
火烧云教案12篇12-13
《火烧云》教案15篇08-08
精选《火烧云》教案4篇10-22
火烧云教案(15篇)11-05
《火烧云》教案14篇07-29
火烧云教案15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