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教案

时间:2022-01-09 12:00:27 教案 我要投稿

力的教案合集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力的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力的教案合集6篇

力的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力的三要素。

  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

  2.在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什么?

  3.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产生哪些效果?

  二、新课引入

  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用力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可见力的大小影响力的效果。那么除了力的大小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力的效果呢?

  三、力的三要素

  1.如前所述,力的大小影响力的效果。

  2.力的方向

  教师: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我们向上提一个木箱,必须向上用力才能将木箱提起来。如果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它,只能使它沿水平方向开始运动。我们观看足球比赛,运动员射门时把球踢偏了,原因是踢球时用力的方向没能控制好。打排球时把球扣出界外也是用力的方向不妥。

  可见,力的方向也影响力的效果。

  3.力的作用点

  教师:大家注意看所有的门窗的把手都安装在离门轴较远的位置,这样开关门窗比较方便。如果将门窗的把手安装在离门轴较近的地方,开关门窗就很费力。

  可见,力的作用点也影响力的效果。

  教师: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所谓力的三要素,意思是只有力的三个要素都不变,力的作用效果才不变。两个力,它们的三个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的效果才完全相同。

  力的三个要素中有一个要素不同,都会使力的效果不同。例如,把一根米尺放在桌面上,用一个力作用在尺的中点,向上用足够大的力就可以把尺子平稳地拿起来。如果用同样大的力,力的作用点在尺的一端,尽管力的方向向上,只能把尺的一端提高,尺子是倾斜的。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要素充分地反映了力的特征,我们认识一个力,只有认识了力的三个要素才算认识得清楚、全面了。

  四、力的图示

  力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力又是抽象的,力无法直接“看到”,只能通过力的效果间接地“看到”力的存在。有些情况下,力的效果也很难用眼直接观察到,只能凭我们去分析才能认识力的存在。

  为了使物体受到的力更形象、更具体、更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我们借助画图的方法把力表示出来,也就是把力这个抽象的东西画出来,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的力的图示。

  1.力的作用点的画法

  教师:要画出力,就是画出力的三要素、首先要画出力的作用点。一般来说,把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即可。

  (教师示范)

  2.力的大小的画法

  教师:用一个线段的长度配合标度表示力的大小。力的大小是200牛顿,可选择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100牛顿,那么200牛顿的力应用2厘米的线段表示。

  (教师示范)

  3.力的方向的画法

  教师:在线段的末端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教师示范)

  五、学生练习

  木箱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大小是1000牛顿。

  (学生画,请一位学生画在黑板上)

  六、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可以直观、准确地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但是也可以对力的图示加以简化,只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不必严格准确地画出力的大小,突出力的方向即可。例如用1000牛顿水平推力推木箱,只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标出1000牛顿即可。这种简化的图叫力的示意图。

  (教师示范)

  七、作业

  1.完成节后练习。

  2.章后习题3。

  (三)说明

  关于力的图示,从事初中教学的老师们争论颇多,诸如作用点的位置,推力和拉力的画法是否相同等。学生练习时,也常纠缠不清。

  初中学习的力学部分一般是刚体或质点,除了重力之外,其他各力的作用点只要画在受力物体上即可。要求学生只画受力物,不画施力物,受力物只用一个简单的符号表示,免得让学生陷入受力物画不好这种苦恼之中。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本是个滑移矢量,所以推力和拉力采用相同的画法即可。

  本节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和掌握力的图示的画法。

力的教案 篇2

  提问:是什么原因使筷子能将米甚至杯子都提起来呢?

  知道摩擦力是什么?设问:同学们,桌上有一个装有满米的玻璃杯,还有一只筷子,你能用筷子将杯子离开桌面吗?

  老师播放:筷子提米的实验。

  提问:是什么原因使筷子能将米甚至杯子都提起来呢?

  1.设问:摩擦力是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摩擦力呢!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实验来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1)用弹簧测力计拉放在木板上的木块。(木块不动)

  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滑动。

  3)将木块下放几支圆珠笔芯,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运动。

  提问:弹簧测力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为什么呢?你能作何猜想?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观察现象,思考。

  (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做实验:

  1)用弹簧测力计拉放在木板上的木块。(木块不动)

  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滑动。

  3)将木块轮下放几支圆珠笔芯,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运动。

  观察弹簧测力计,有示数,猜想可能有其它的物体

力的教案 篇3

  教材与幼儿发展分析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感受力传递的探索活动。多米诺骨牌理论,指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客观上,它是由点到面的一种运动过程,动作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接力着,直到完成最后的终点动作。在操作、体验中感知、了解一个最小的力量能够引起小的变化,但是却能所引发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尝试探索、发现骨牌的玩法,在排排、玩玩中掌握骨牌距离,在玩的过程中体验玩多米诺骨牌的乐趣。

  幼儿发展分析:

  大班幼儿喜欢操作类活动,思维活跃有想法。对于"好玩的多米诺骨牌"游戏有一些接触,但是孩子们缺乏骨牌排练、组合的经验和体验,对于如何推倒第一块骨牌使之发生连锁反应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对于骨牌之间的排列形状、距离等问题需要在不断地探索中来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从而激发孩子们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不怕困难、耐心操作的科学品质。

  提升点:

  1.耐心操作多米诺骨牌。

  2.探索排列的距离和角度,感知力的传递。

  教学目标

  1.能大胆探索多米诺骨牌的玩法,讲述自己的发现。

  2.通过玩多米诺骨牌,感知力的传递现象。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

  知道多米诺骨牌的排列距离,喜欢玩骨牌。

  难点:

  理解力的传递原理,在游戏中大胆探索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学具:

  八小框多米诺骨牌;座位:椅子半圆形,后面四张桌子;教具:大记录纸、笔;"多米诺骨牌"视频。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出示观察多米诺骨牌图片)提问:今天我带来一些多米诺骨牌,你们玩过吗?(玩过、没有玩过。)怎么玩? (排一排、搭一搭)大家去玩一玩,看看你们有什么样的玩法。

  1.第一次操作:幼儿自由玩多米诺骨牌,教师关注幼儿的玩法。

  交流:你们是怎么玩的?教师记录幼儿的玩法。

  预设:幼儿排列骨牌竖排、横排、堆叠、重合;有的推倒骨牌,有的推不掉。

  师:轻轻点一点第一张骨牌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一下子全倒下了,保持间距,直线玩法。

  2)后面的没有接着倒下,转弯角度、排列方式。

  3)一块接着一块倒下间距太大,转弯角度太大。

  4)缺乏细心,骨牌容易倒掉,没有连起来。

  2.交流、解决问题提问:那你们在玩的过程中还有什么新发现?

  预设:1)骨牌与骨牌均匀、稳定的排列,轻轻一点可以倒下。

  2)相同数量的骨牌、不同的间距。

  3)间距拉的很开,后面的骨牌不能跟随倒下。

  简单的方法:倒了几张牌?为什么后面的不倒?(解决牌之间的间距)同样的方法:对比为什么有的倒的多,有的少呢?(解决摆的横竖位置、间距)小结:在玩多米诺骨牌时,牌与牌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轻轻点第一张牌时,后面的会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有趣的地方。

  3.第二次操作提问:请你们再去玩一玩怎样能让更多的牌倒下?

  观察、交流:

  1.你是怎样让更多的牌倒下的?

  2.为什么点倒第一张牌后,后面的都会跟着倒下呢?

  幼儿尝试操作,了解骨牌连锁反应,形成力的传递,PPT,感受多米诺骨牌原理。

  小结:

  骨牌竖着时,重心较高,倒下时重心下降,在倒下过程中,把重力倒在第二、第三张一张接着一张的骨牌上,形成一种力的传递,所有的连锁反应,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

  其实,多米诺骨牌还可以有很多有趣的玩法。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小结:

  我们也发现原来玩骨牌需要细心,而且排的时候需要注意骨牌与骨牌之间的距离,保持均匀、稳定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力的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力的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质疑精神,提高科学素质。

  二、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

  三、教学难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突破难点方法:

  列举大量事例,精心设计实验,使学生对难点问题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力”字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主要研究自然、生活、生产中的力的现象。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力的知识。

  二、力是什么?

  1、请学生列举自然、生活、生产中有关力的事例。

  我们日常生活中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用力?

  其它物体之间是否也产生力的作用呢?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也存在力的作用呢?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2、分析上述事例,得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三、在上述事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1、教师演示力的作用效果

  2、学生上台演示力的作用效果

  3、学生谈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

  归纳: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实验:磁铁吸引铁块,铁块吸引磁铁。

  2、请两名学生上台演示实验:拉弹簧

  3、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

  4、请同学们谈日常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的例子。船离岸时竹篙点岸;手拉橡皮筋;

  归纳: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初步学习了有关力的知识,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知道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2、能独立设计记录图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体会到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知识性目标:

  1、 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

  2、 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3、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STSE目标:能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二、教学重点:自主、合作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认识地球引力这种直接作用物体上的力。 四、教法:谈话、讨论、合作、引导、评价 五、学法:讨论、合作、探究、自学、交流

  六、教学准备:乒乓球、烧杯、水、木片、松紧带等物品12份;记录单12份;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寻找常见力。 师:同学们,今天我和你们将继续走进《夺宝之旅》,一起成为 生:夺宝奇兵。 师:为了夺到宝物,我们看看今天我们将要解决哪些有趣的问题呢?出示课件!(课件)师:啊,问题出现了,看样子我们有麻烦了?好,下面我们就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利用这些给定的事物寻找各式各样的力呢?找出一个力,记在宝盒钥匙上一上。注意组长要组织好,人人都想办法啊,边商量边实验! 小组开始实验,记录。 师:我看有的同学连书包都利用上了,可为用心良苦啊。哪个小组谈谈你研究的情况!在说的时候尽量以“我是这样研究的……这个力叫……”形式说吗? 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弹力。 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吸力。 师:吸力!这个名字起的不错。我也给他起个名字叫地球引力,行嘛! 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摩擦力。 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压力。 …… 师:还真多,同学们细致又认真。找出了这么多的力,可以看出力的家庭成员还真不少啊。你们能举出这些力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吗?请小组一起完成宝盒钥匙的第二项,但这次要求我们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每种力与实例填进去!时间5分钟。来吧!(课件) 师:谈谈行吗? 生谈实例。 师:看样子力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呢? 生:非常密切,离不了。 师:哈,那你们想想,这么多力太乱了,能分一分类吗?分成两类,想想你们刚才先实验的情景! 生:可以把压力、摩擦力、压力……分为一类,还可以把地球引力,磁力分成一类。 师:很棒!那这是按什么分的? 生:都是人给的力,另一个是地球或其他人给的。 师:是啊,人给力的时候都是怎样的?地球或其他的物体给力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 生:人给力的时候都挨着物体,而地球引力却没有。 师:VERY GOOD。

  (二)、探究重力。 师:讲到这,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我们听听? 师放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师:牛顿也遇到了问题?你知道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生:他是想苹果为什么落下来呢? 师:同意吗?是啊,为什么呢?这样行吗,用你手中的小物体再试几次,但试的时候注意观察它是如何运动的?并抓住这个幕后凶手!找出原因。记在宝盒钥匙三。好开始吧! 小组进行实验,记录。 师:是谁使他们动起来的? 生:地球。 师:怎么做的? 生:给了他们一个吸引力。 师:说的有道理,那么想更准备的认识地球引力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了解呢? 生:看课外书,上网,向老师,父母请教。 师:是啊,那咱们书上的科学在线上就有它的资料,我们里面学学吧,但学后我们要交流感想,对电视中的小问题进行一下讨论,交流。开始吧! 生自学科学在线。 生交流读后感。对地球引力加深了认识。

  (三)、评价: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夺宝之旅即有趣又有成功感,每个小组的宝盒钥匙一定能开启宝盒,得到自己喜爱的宝物。好下节我们继续走进夺宝之旅,寻找科学宝物,因为你们是非常棒的 生:夺宝奇兵。 师:下课。

力的教案 篇6

  一、 预习目标

  1、 说出力的分解的概念

  2、 知道力的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知道矢量、标量的概念

  二、预习内容

  1、力的分解:几个力________________跟原来____________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分解.

  2、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____、___________的分力。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要根据______________。

  3、既有____,又有_____,相加时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三、提出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分力及力的分解的含义。

  2、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会用三角形知识求分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运用物理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培养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养成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力的分解

  三、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什么叫做力的分解?

  2、如何得到一个力的分力?试求一水平向右、大小为10N的力的分力。(作图)

  3、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是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

  农田耕作时,拖拉机斜向上拉耙(课本图)。

  拖拉机拉着耙,对耙的拉力是斜向上的,这个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方面使耙克服泥土的阻力前进;另一方面同时把耙往上提,使它不会插得太深。也就是一个力产生了两个效果(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如下)。

  如果这两个效果是由某两个力分别产生的,使耙克服泥土的阻力前进的效果是由一个水平向前的力F1产生;把耙往上提,使它不会插得太深的效果是由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2产生的。那F1、F2与拉力F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一种等效关系,也就是说是分力与合力的关系。

  通常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进行力的分解.

  精讲点拨

  思考分析:将一木块放到光滑的斜面上,试分析重力的作用效果并将重力进行分解。

  实例探究

  1、一个力,如果它的两个分力的作用线已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 种(注意:两分力作用线与该力作用线不重合)

  解析:作出力分解时的平行四边形,可知分解结果只能有1种。

  2、一个力,若它的一个分力作用线已经给定(与该力不共线),另外一个分力的大小任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 种

  答案:3种

  3、有一个力大小为100N,将它分解为两个力,已知它的一个分力方向与该力方向的夹角为30。那么,它的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 N,与该力的夹角为

  答案:50N,60

  矢量相加的法则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遵循代数求和法则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力、速度是矢量;长度、质量、时间、温度、能量、电流强度等物理量是标量.

  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分别遵循两种不同的求和运算法则.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它两个分力的方向,则这两个分力有唯一解。

  B.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它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则另一个分力有无数解。

  C.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它一个分力的方向,则它另一个分力有无数解,但有最小值。

  D.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它一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则两个分力有唯一解。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2N的力能分解为7N和4N的两个分力

  B.一个2N的力能分解为7N和9N的两个分力

  C.一个6N的力能分解为3N和4N的两个分力

  D.一个8N的力能分解为4N和3N的两个分力

  3、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所受的力为( )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D.重力、下滑力、斜面的支持力和紧压斜面的力

  4、将80N的力分解,其中一个分力F1与它的夹角为30 度,

  1、当另一个分力F2最小时求F1的大小。

  2、当F2=50N时求F1的大小。

  5、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圆球被长为r的细线AC悬挂在墙上,

  求球对细线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力F分解为F1、F2两个分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的合力就是F

  B.由F求F1或F2叫做力的分解

  C.由F1、F2求F叫做力的合成[

  D.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答案:ABCD

  2.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绳OC不会断)

  [来源: ]

  图167

  A.ON绳先被拉断?

  B.OM绳先被拉断?

  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

  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答案:A

  3.如图168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光滑均匀球,用长度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则绳子的拉力F和球对墙壁压力FN的大小分别是

  [来源: .Com]

  4.三个共点力,F1=5 N,F2=10 N,F3=15 N,=60,它们的合力的x轴分量Fx为 N,y轴分量Fy为 N,合力的大小为 N,合力方向跟x轴的正方向夹角为 .

  图169

  答案:15 5 10 30?

  5.三角形轻支架ABC的边长AB=20 cm,BC=15 cm.在A点通过细绳悬挂一个重30 N的物体,则AB杆受拉力大小为 N,AC杆受压力大小为 N.

  答案:40 50?

  6.一表面光滑,所受重力可不计的尖劈(AC=BC,ACB=)插在缝间,并施以竖直向下的力F,则劈对左、右接触点的压力大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当F1Fsin时,肯定有两组解

  B.当FFsin时,肯定有两组解

  C.当F1

  D.当F1

  答案:BD

  9.将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吊起来,并靠在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绳的悬点A到球面的最小距离为d.(1)求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和对半球体的压力.(2)若L变短,问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和对半球体的压力如何变化??

  解析:(1)将小球受到的重力按作用效果分解,做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三角形ABO与三角形BF2G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得[来源: ]

  又因为G=mg?

  导出 F2=

  F1=

  由上式可得小球对绳子的拉力为 ,小球对半球体的压力为 .

  (2)当L变短时,F2= 减小,F1= 不变,所以,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减小,小球对半球体的压力不变.?

  答案:(1)拉力: ;压力:

  (2)若L变短,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减小,小球对半球体的压力不变.

【力的教案合集6篇】相关文章:

1.力的教案范文7篇

2.有关力的教案3篇

3.倍的认识教案合集7篇

4.摩擦力说课稿

5.安全教案合集六篇

6.狼教案合集5篇

7.读《自控力》有感

8.有关安全教案合集9篇

9.狼教案范文合集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