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我想长大

时间:2024-10-10 14:09:3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班语言教案我想长大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我想长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语言教案我想长大

小班语言教案我想长大1

  活动目标

  1、学会认真倾听故事,养成好习惯。

  2、能够看着图片简单描述图片的内容。

  活动准备

  《我想长大》故事自制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发小青蛙、小猴子、小老鼠的声音,引起幼儿兴趣。

  师:呀!是谁在叫呀?今天黄老师从杭州的动物园里请来了三位小动物,他们是?(青蛙、老鼠、猴子)

  二、教师讲述故事一遍

  三、结合故事自制书讲述故事。

  1、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谁想长大?

  3、小老鼠用了一个什么办法让自己快快长大?(大象)接着它去和谁去比啦?

  4、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接着它去和谁去比啦?(大河马)

  5、小青蛙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幼儿学小青蛙的`办法,练习跳高)接着它去和谁去比啦?(大犀牛)

  6、哎呀?小青蛙、小猴子、小老鼠最后有没有找到一下子长大的办法?

  7、教师小结:三个小动物最后没有找到一下子长大的办法,它们还是那么小不过它们还是盼着快快长大。

  8、它们没有找到办法,那我们来帮帮忙,给它们想一个办法让它们梦想成真!好吗?请幼儿来想办法。

  9、幼儿讨论好办法。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10、我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肯定会有一种办法适合它们的。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语言课,新课程的目标让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但是我还是再古板的教,一味地告诉,包办代替,课堂上给予幼儿表现的机会很少,相互交流的过程太少,教师只在一次一次的讲述,导致幼儿在后面环节开始没有兴趣,注意力不在我的身上了,教师讲述的次数过多。而且在教具的准备上有些草率,大书的纸张大小不统一材质不好,拿在手上不方便,让人看了不美观,整体感不够,故事画里的动物不是很形象。很容易会误导幼儿的视觉。

小班语言教案我想长大2

  活动目标:

  1、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

  2、感受长大的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萌发自信心。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物质准备:

  1、收集幼儿使用过的.物品,衣服、鞋、袜均可;小时候的照片和最近的照片各带一张来园。

  2、挂图第14号,故事磁带。

  经验准备:

  事先收集小时候的照片和最近的照片,了解自己是慢慢长大的。

  活动重难点:

  感受长大的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故事中的小动物角色小老鼠、小猴子和小青蛙的图片,请幼儿一一辨认,并模仿小动物的样子。

  2、讲述故事第一句,“小老鼠、小猴子和小青蛙天天盼着自己长大”,他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听了故事你们就明白了。

  3、出示图片,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

  (1)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让自己马上长大?小猴子和小青蛙呢?(小老鼠拼命吃东西,小猴子穿爸爸的衣服、裤子、鞋子,小青蛙每天练跳高)

  (2)结果它们长大了吗?

  二、谈话

  1、展示幼儿用过的物品,(如小鞋子、小帽子、小衣服等)和小时候的照片、长大后的照片。

  2、你们现在已经长大了吗?你们想长大吗?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长得快一点?

  3、长大了可以干些什么?

  小百科:长大成人,年满18周岁的人,即可称之为长大,超过20周岁为真正意义上的长大成人。

【小班语言教案我想长大】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我长大了07-11

中班语言我长大了教案10-23

中班语言教案:我长大了10-14

中班语言教案我想12-01

小班语言教案《想长脚的石头》11-03

小班语言《我的妈妈》教案11-02

小班语言我的妈妈教案08-14

小班语言教案《 我的家》08-28

小班语言请你抱抱我教案07-06

《我想》中班语言教案模板参考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