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教案范文(精选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师恩难忘教案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恩难忘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给文章分段。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渗透了老师的多少心血,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我们能深切体会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带着是一件什么事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这一问题自读课文。
3.理解词语:姥姥
念叨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身临其境
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生字词正音
念叨
炊烟
茂盛
邻近
娓娓动听
歇脚
往事
心田
滋润
身临其境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法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第二段(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师恩难忘教案2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2.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3.学认生字13个,学写10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
4.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
5.学写摘录笔记。
第一课时
一、 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 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
三、 了解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
四、 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文。
1.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本组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年近古稀、恭恭敬敬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
5.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
质疑:田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
请生分别扮演田老师讲故事,“我”听故事,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6.过渡:田老师编故事讲课对“我”以后有什么影响?
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九段。(简介“刘绍棠”,帮助学生理解。)
8.小结:说说此时你对“师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换成“情”、“爱”、“益”是否可以?
五、 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 将自己所编的故事全班交流。
二、 再读课文,赏析课文。
1.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田老师是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说出理由。
2.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交流成果。
4.过渡:作者对田老师的态度如何?
5.生找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6.小结:田老师用心地教导学生,对“我”有巨大的影响,“我”深深地敬爱着这位老师。
7.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三、 学写摘录笔记。
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摘录下来。注意写清文章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以备查阅。
第三课时
一、 学生交流摘录情况,进行评议。
二、 比较记忆字形,巩固识字。
恍 畔 杖 描
光 伴 仗 瞄
三、 练习写生字10个。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师恩难忘》教案之三,希望对你有帮助!
师恩难忘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2、学习作者紧扣题意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为什么使你难忘?
2引出课题:有这样一位大作家,他对自己的启蒙老师,怀着深深的感情,写下了了一篇《恩师难忘》。
3、齐读课题。问: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4、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老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或不理解的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理解词语:
娓娓动听:形容连续说话,说得生动,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地方,经历了那种情况。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引人入胜:把人带到美好的胜境。胜:胜境,美妙的境地。
恭恭敬敬:形容对长辈很有礼貌。
3、检查读课文情况。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事?
4、小结。
三)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读读。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节)写"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去读书以及学校的概况。
第二段:(3-7节)写开学头一天,田老师把一首小诗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使"我"听得入了迷,而且后来每讲一课都是如此。
第三段:(8-9节)写"我"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
四)略读第一段。
1、读一读第一段。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说一说,教案《恩师难忘教案》。
3、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虽然简单,但流露了作者的感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你能体会出来吗?(作者对田老师的敬佩之情)
4、有感情地读读这段。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二)深入学习,再现情景。
1、速读课文第二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2、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3、你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再指名朗读。
4、小组研读:开学第一天,田老师上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他是怎样讲这个故事的?联系上下文理解"娓娓动听"。
5、反复阅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并交流一下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6、这个故事与小诗有什么关系?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个故事有意思吗?
7、从哪儿看出"我"听得入迷?联系上下文理解"身临其境"、"戛然而止"。
8、作者用"有如春雨点点"的比喻是要说明什么?(田老师教学技艺高超,作者在四年中听了上千个故事,受到老师的教育熏陶,从内心发出对老师的赞美。
9、在3-7节的阅读中,你觉得田老师教课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读?(深情地回忆,对老师的赞美,怀念之情要自然流露。)
10、指名试读,齐读。
三)默读课文第三段。
1、读一读,想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说说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对教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3、自由读,再指名读。
4、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读全文。
2、纵观全文,说说田教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五)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的一件事写下来。
六)布置作业:
1、准备名人故事交流与尊师名言交流活动。
2、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送给你的教师表达自己的祝福。
板书:师恩难忘
编故事行礼
让我入迷感谢
让我开窍终生难忘
师生情深
〈师恩难忘〉教学反思
〈师恩难忘》这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是一曲歌颂老师的赞歌。记叙了作家刘绍棠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从小培养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引导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的事情。文中虽然作者从老师那里获得的只是由一首小诗引申的一个小故事,但从这篇课文里我们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殷殷关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感情。教学中,我紧扣关键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结合田老师把古诗改编成动人的故事来讲课的经过,引导学生细心体会老师是怎样的"教学有方"--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不忘教导学生做人…使学生深入体味到老师的"恩"和对学生的爱。然后,再让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它使我的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效果明显。所以说,创设情景,以读促悟,以悟带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这篇课文,学生能够初步体会"师生"间情谊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时的良苦用心,从而懂得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回报老师的付出。课后,觉得自己在处理所提问题的引导、针对性不够强,因此学生在一些句子的理解上花了较长的时间,以至于最后教学内容不能当堂完成,留下了一点小小的遗憾。
师恩难忘教案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全文依循行叙事后抒情的顺序,情真意切,塑造了一位可敬、可亲的乡村教师形象。课文共9人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3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从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古诗的关系中体会田老师教学有方。
2、理解“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含义。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授课类型]
讲读课
[教学时间]
20xx年9月2、3日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3、能结合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起兴趣:
1、有人把老师比喻为蜡烛、春蚕,也有人把老师比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的工作是多么高尚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板书课题)
2、读题。你想知道什么呢?(作者的老师是谁?为什么难忘这位老师?这位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3、带着这些疑问请学生先自读课文。
二、检查自学:
1、检查生字词。
chuī dāo xiè lǎo xiē tǒnɡ jiá
炊烟 念叨 感谢 姥姥 歇脚 捅了一下 戛然而止
(1)自己读读这些一类字和二类字,你有什么收获?(这个汇报内容可以从音、形、义等不同方面进行,还应鼓励那些已经学会弄懂这些字的学生介绍方法“从哪里我知道了什么?”)、
(2)集体认读。
2、检查朗读课文。、
(1)分节朗读。
(2)评议纠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级也如此,给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内容?(他先把这首诗念了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四、再讲解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哪一部分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第3~7自然段)
2、把这部分再读一读。
3、小组合作讨论分段及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去读书以及学校的概况。
第二段(第3~7自然段):写开学头一天,田老师根据一首小诗编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后来每讲一课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写“我”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并终生难忘。
五、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
(2)指读。
(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2、重点指导“歇、诲”(注意“歇”左部分的写法,“诲”要注意右边的书写顺序。)
3、描红、临写。
4、评价:
(1)学生互评:
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儿不像,指导他(她)再写一遍。
(2)老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
作业设计
一、先比较,再组词。
诲( ) 炊( ) 叨( ) 歇( ) 恭( )
悔( ) 吹( ) 叼( ) 渴( ) 慕( )
娓( ) 亭( ) 捅( ) 境( ) 胜( )
尾( ) 享( ) 桶( ) 镜( ) 盛( )
二、多音字组词。
zhēnɡ( ) zhǒnɡ( )
正{ 种{
zhènɡ( ) zhònɡ( )
zhé( ) shǔ( )
折{ 数{
shé( ) shù( )
三、填字成词。
身( )其境 引人入( ) 终( )难忘
( )( )动听 ( )然而止 教( )之恩
师恩难忘教案5
教学目标:
1、用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尊敬老师,喜爱老师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让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尊敬老师,喜爱老师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课题,指读,评议,齐读。
2、说说自己第一次读了这个课题,想到了些什么?
3、谈谈自学后知道了些什么?
二、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读课文,正音,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概括。(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渴望内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这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3、根据主要事件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了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第二段:第(2-7)自然段,讲了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讲了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三、检查学习生字。
1、出示词语:
正月 娓娓动听 衣襟 炊烟 歇脚 茂盛 念叨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恍如 引人入胜 滋润 拄着 拐杖 恭恭敬敬
往事 幼小 教诲
(1)个人读,小组内检查读,齐读。(2)说说对其中词的理解,不明确的提出,共同解决。(3)结合“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的理解指导造句。
2、指导描红。
四、讨论学生课前质疑,小结作业。
1、请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解答,部分深刻的进入下节课交流。
2、肯定鼓励“学贵存疑”。
作业:
(一)辨字组词:
尾( )炊( )歇( )诲( )
娓( )吹( )息( )海( )
(二)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循情,读词悟句。
1、读词。(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组词语)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深深感谢
春雨点点 恭恭敬敬
(1)出示,读;说说这些词有什么特点?(2)齐读。
2、读句。(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读,同学们会读得更好)
(1)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 地讲起来。我听得入了迷,恍如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 的故事。
(2)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 地向他行礼。
3、设疑。 40年前的小学生是这样恭恭敬敬地向老师行礼的,而40年后的刘绍棠已经年近半百,为什么还要像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师行礼呢?
二、探文,读文悟理。
1、自读,三到五自然段。
2、小组交流,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小组汇报,全班补充。
提示:
(1)田老师的故事(一个小孩子————————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2)这首有趣的小诗(一去二三里——————————八九十枝花)(3)田老师教课的方法(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3、再读,读好印象深刻的地方。
4、品悟。(现在,谁来说说田老师是一个怎么样的老师?) 提示:
(1)他口才、文笔都很好 (2)他教书很有方法
(3)他的课引人入胜,而且故事里还蕴涵着做人的道理
5、回读。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挑战读
三、入景,读图悟景。
1、读图。(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田老师的语文课,我们一起和作者走进这引人入胜的课堂。
2、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抓住:身临其境、发呆、捅、才、惊醒等词语
3、齐读第五小节。 (这就是田老师的课堂!一起来读读文章的第五小节)
4、汇报介绍作者(也正是这样的痴迷劲,使我爱上了语文,使我走上了文学之路——)
刘绍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3岁开始就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其他小组和同学补充。
四、入境——读恩悟情
1、引读。(田老师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一直伴随着我。这些故事就像是阳光,就像是雨露——滋润着我,感染着我!至今,我还深深怀念着田老师那富有诗意的课堂——)出示: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那个时候,我还不满6岁,可是田老师却引我走进了知识的海洋,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所以很多年过去了——)出示: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2、回读。(正因为这样,四十年后的作者当再见到田老师时,他还要——)出示: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3、交流。(现在谁说说,40年后,作者为什么还要像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师行礼呢?)
4、板书。
这就是田老师给我的教诲之恩
它使我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板书)
5、拓展延伸。
栽培一棵树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一个人需要更多的心血,而这心血就含在平平凡凡、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作者刘绍棠就选取了四十年前的一堂课以此来表达对田老师的敬重和怀念。你还知道那些名人尊师重教的故事,交流一下。
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平平凡凡、点点滴滴,请你也选取一件平凡的小事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吧。
【师恩难忘教案】相关文章:
《师恩难忘》教案06-18
师恩难忘教案15篇12-16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范文12-12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09-11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11-28
五年级教学设计 :师恩难忘12-28
《难忘的启蒙》教案01-12
师恩难忘演讲稿10-31
感谢师恩的感谢信11-20
难忘的启蒙课文教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