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时间:2021-07-28 17:38:31 教案 我要投稿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案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二、沉浮实验

  1.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 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

  3.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4.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5.全班汇报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认识木头

  1、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2、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3、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

  4、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1、回忆本单元的收获。

  (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

  2、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案2

  教学分析: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的第五课,本课将续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来验证材料的物理性质,同学们将围绕木头、纸、金属和塑料这几种常见材料进行检测和探究,由于被检测的物品都是实心的而且是由一般的木头、金属和塑料制成的学生在实验中很容易观察到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进而认识到物品在水中的沉浮和制成物品的材料有直接关系,这一认识的形成将对材料的重要物理性质——密度概念的建立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学习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物理性质所以本课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在水中的沉浮能力也是材料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并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或材料制成的物品,其他有关沉和浮的问题将在高年级的科学课去研究。

  设计理念:本课学以探究为核心,以实验检测为手段,以合作学习为方式充分体现自主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充分利用材料,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援用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性质。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至少两种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或是由这些材料制成的其它实心物品,水槽,水,实验记录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纸片(扑克牌)猜测它们在水中会是什么情况?

  教师演示(纸片沉浮)

  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导出课题:板书: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二、探究材料的沉浮

  (1)认识物体的材料

  1、请小组长从材料袋中取出6种物品——塑料块、塑料棒、回形针、金属块、木块、木条。

  2、师:这些物体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啊?现在请大家把他们按材料的不同分类摆放,再按类编上号(1和2)。

  3、汇报交流:请任一组学生汇报,边出示物品边说明它由什么材料制成。询问其他小组是否有不同分法?教师板书:(材料:金属塑料木头)

  2)预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请同学们对照记录表中的材料名称,然后相互交流,预测这些物品的沉浮情况。为了记录方便,用简单的符号描述预测结果:浮用“↑”表示,沉用“↓”表示,若判断不出是浮还是沉则用“?表示。(学生活动)

  2、汇报交流:请各组代表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

  3、教师总结出学生对每件物体的预测情况,并板书出有异议的物体名称,提醒学生在实验中需特别注意。

  (3)验证预测——做实验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我们一起动手实验,来证明预测吧!动手实验我们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指导学生演示实验。课件出示

  1、材料如何放入水中?

  将物体轻放到水中央再放手。

  2、怎样判断材料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物体不碰到水槽底部是浮,碰到水槽底部是沉。

  3、课件出示温馨提示,使学生明确此次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 a、请组长合理分工,让组员明确自己的`任务,然后组织实验。

  b、操作员每次拿起只拿起一样物品轻轻的放入水中,等大家仔细观察后再取出。

  c、记录员及时记录实验结果,请如实填写。

  d、实验后,卫生员将物品的水擦干,保持桌面整洁,将浮的物品放在一起,将沉的物品放在一起。

  e、实验中,组内低声讨论,以免影响其他小组。

  4、开始实验,教师巡视,并加强指导。

  5、2—3组代表汇报结果。

  注意让学生比照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强调实验是检验预测的唯一标准。

  (4)讨论交流,归纳与发现

  通过实验,学生组内交流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

  1.像金属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 ;像木头、塑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 。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物体的 有关。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物体的沉浮跟材料有关)

  三、认识木头

  1 、木头是一种天然材料,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它具有浮在水面的特性,它还有那些特性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呢?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图。(出示课件)

  2、①认识木头做成筷子利用了木头的什么特性?

  ②用木条编成筐、独轮车利用了木头的什么特性?

  ③用木头做成梁柱利用了木头的什么特性?

  ④用木头做成船利用了木头的什么特性?

  3、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图片,你觉得木头有哪些特性,你们小组讨论一下,把木头的特性填在气泡图中,填好后马上坐好。

  4、学生汇报结果。

  5、木头特性好、用途广泛,但是一棵树木成材至少要生长十几年。这就出现了过度砍伐树木的现象,好多森林,变成了荒山,环境受到了破坏。看“触目惊心的数字” 资料,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触目惊心的数字

  我国的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人均只居119位;而浪费森林资源的现象更令人触目惊心:全国每年消费一次性筷子450万双,相当于砍了2500棵树,也就是一片面积达146平方公里的森林;全国中小学生每年用的课本,相当于砍了900万棵树;我们学校每天产生的垃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们扔掉的草稿纸;在农村,每天不知道有多少树木变成炊烟消失在空中……

  (板书: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6. 为了节约木材,人们使用其他材料来代替木材。你们知道哪些木材的替代品呢?(学生自由说)

  7、教师小结: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些材料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我们在平时应该注意节约资源,保护资源,才能够让资源更好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四、课后延伸

  1、如何杜绝生活中浪费木材资源的现象?你有什么好办法?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案3

  这节实验课教学中,董老师先让学生先知道在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要把物体放入水中,然后再仔细观察,并且让学生在做实验前,先进行推测,在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让学生养成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哪些因素有关。

  董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和实验。对于多媒体的使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示学生在后面的实验中主要哪些问题,一目了然,这比老师口头说更有效果。还有展示台的使用,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这节课需要的材料有哪些和看清老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出现的现象。实验,是让学生通过推测和自己动手实验,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哪些因素有关。

  但是在对突发^是件处理问题上, 董老师教师却没做得很好,比如说在提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有关?”时,学生们说了很多,我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一定的评价,特别是在学生说到还跟物体的“质量”有关时,董老师更应该肯定学生,把“质量”两个字板书在黑板上,可我想到的却是“材料”,忽略了学生这一个很好的问题,这个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应该是教师进一步组织教学的材料,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教师如何用好生成的资源,使它产生更大的成效,这才是关注生成的最终目标。如果我及时抓住这个,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评价,抓住课堂的闪光点,我想这堂课的质量就会提升不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注意这个问题,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一堂达到更好的成效,让学生和老师互相成长。

  总的来说这堂课层次清晰,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层一层地把重点突破,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且通过拓展知识,把学生引入到了更深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也达到对学生做实验时“收放自如”的效果。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案4

  【设计思想】

  一、力求教师认识到位。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在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如某些课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在制定计划和搜集信息的训练。”

  二、力求教师指导到位。科学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尤其是针对三年级的学生,我们认为应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

  三、力求思维训练到位。我们要把课的重点放在实验计划的制定、交流、讨论、修正、完善、筛选上,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

  【教材分析】

  沉浮实验仍旧是对木头、纸、金属、塑料这四种常见材料物理性质的检测和探究。在这节课的沉浮实验里,我们只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在水中的沉浮能力也是材料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由于木头具有浮在水面的明显特性,因此教科书对木头的特性研究安排在沉浮实验后面进行。通过对木头制品用途的调查和生活经验的梳理,学生将丰富对木头特性的了解,并强化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教学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材质有关。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木材在生活中的用途推断木材的特性。

  【教学准备】

  每组两份或两份以上大小、形状相近的木材、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水槽、多媒体课件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案】相关文章:

1.《蔬果的沉浮》小班教案

2.蔬果沉浮大班教案

3.《蔬果沉浮》小班教案

4.水中的哈哈镜教案

5.水中探宝大班教案

6.《橘子沉浮》幼儿园小班教案

7.大家都离不开的水中班主题教案

8.《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科学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