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音乐教案汇总八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三拍子的旋律,用愉快的情绪学唱三拍子歌曲,注意唱出强拍。
2.借助图谱来理解,记忆歌词。
3.能创编歌词,通过问答接唱的形式体验夏天的快乐。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谱一张,歌词图片若干。
2.多媒体课件、歌曲磁带。
3.已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幼儿已初步解了夏天的主要特征。
4.幼儿事先有对唱的经验。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能看图谱,理解歌词内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通过不同的身体动作,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谈话。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什么?( 幼儿:看到了荷花、荷叶、桃子、西瓜、青蛙、知了……)(幼儿:听到青蛙的叫声,下雨打雷的声音,还有知了的'叫声……)
2.教师:什么季节到了?(幼儿:夏天到了。)
二.学唱新歌。
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2.出示相应的歌词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3.幼儿在琴声的伴奏下有节奏的念歌词。
4.幼儿熟悉旋律和歌词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唱歌曲。
三.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
1.鼓励幼儿用拍一下手和两下腿的动作来表现三拍子的节奏,感受强弱。
2.随歌曲旋律创编三拍子节奏动作。(提示: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如:拍一下手拍两下肩膀、拍一下手耸两下肩、拍一下手转两下手腕……)
3.鼓励幼儿创编动作,大家共同学习。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内容,扩展幼儿的经验。
教学反思:
《夏天到》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适合小班幼儿演唱。想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唱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不难。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我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在这环节中,我先采用老师与幼儿问答对唱的方式,再请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对唱,随后请个别幼儿与集体对唱……让幼儿在不同的演唱过程中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以及三拍子的强弱节奏。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并认识基本舞步小碎步,能在舞蹈韵律活动中运用小碎步。
2、模仿蜜蜂飞翔采蜜,感受小蜜蜂勤劳不懒惰的精神。
重难点:小碎步的步法,手脚动作协调
活动准备:
《小蜜蜂》mp3音乐,小蜜蜂手偶一个,小蜜蜂胸饰若干,红黄蓝大小花朵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方法:道具导入,图片导入法,儿歌导入
过程:
出示手偶小蜜蜂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个特别的朋友来和大家认识呢!
2、出示手偶小蜜蜂,念出儿歌《小蜜蜂》。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西,飞到东。
不怕雨,不怕风。
采花蜜,勤劳动。
二、学习基本舞步—小碎步。
1、师:小蜜蜂可爱不可爱呀?你们喜不喜欢小蜜蜂呀?(可爱,喜欢)那有没有能干的小朋友知道小蜜蜂有什么本领?(会飞,会采蜜等等)
2、师:小蜜蜂是怎么飞的呢?
(幼儿自由想像各种小蜜蜂飞的样子)
教师总结:
①飞的时候高高的,小脚尖点地,后跟踮起,飞起来的时候轻轻的`,小脚轻轻点地踏步。 ②我们把这种脚的动作叫做“小碎步”。
③请能干的小朋友上来示范表演,全班小朋友配上音乐跟随教师一起来表演一遍小碎步。
3、师:小蜜蜂是怎么采蜜的呢?
幼儿自由创编各种蜜蜂采蜜的动作
教师总结:
① 采蜜动作,屈膝微蹲,弯腰,头向下低,手臂向后轻轻扇动,轻轻摇晃小脑袋。 ② 请能干的小朋友上来示范采蜜动作,全班幼儿跟随音乐来完整做一边蜜蜂采蜜动作。
三、游戏—集体舞 小蜜蜂采蜜
把花朵撒在空地上装扮成花园,教师带领小朋友绕花朵跳蜜蜂舞,模仿蜜蜂采蜜的情景。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下面老师来当蜜蜂妈妈,你们来当小蜜蜂。小蜜蜂很勤劳,采
蜜从不偷懒,小蜜蜂们跟妈妈学好本领了,妈妈带你们去花园采蜜吧!我们出发咯!(播放音乐两遍)
( 小朋友在花园里自由自在地飞,在花朵上采蜜,老师加以言语鼓励与引导)
四、结束。
师:小蜜蜂们!我们采了那么长时间的蜜,都累了吧,让我们停在花朵上休息一下吧! (播放摇篮曲,蹲下来作休息状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的变化,按音乐节奏做开火车动作 。
2、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铃、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1、宝宝去北京
我们去北京看长城,好吗?怎么去呢?(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
小结:我们可以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去北京。
2、开火车
听火车声,猜一猜“是什么车开来了?”
欣赏音乐“火车怎么开?”
感知节奏,学做模仿动作:呜呜——咔擦,咔擦,咔擦,咔擦……
3、音乐游戏《开火车》
一个宝宝当火车头,其他人一个跟一个挨在车头后面做车厢。
玩法一:(手搭在前面幼儿的肩上),边随音乐一起往前开!
玩法二:小手绕圈(做轮子状),边随音乐一起往前开!
玩法三:听辨音乐节奏的快慢、轻响做出不同的反应进行开火车游戏。
可用小铃敲不同的音乐节奏,让幼儿听辨,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小铃敲得快——火车开的快(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安全)
小铃敲得慢——火车开的慢
小铃敲得响——幼儿边开边唱的响(用自然的'声音唱、关注嗓子的保护)
小铃敲得轻——幼儿唱的轻
结束
北京到了,你们看,这是哪里?(认识北京主要建筑)
3 3 3 3 ︱ 5 5 5 ︱ 5 5 ︱* *︱ * *
(师)火 车 火 车 开 来 了(生)呜 呜—咔 嚓 咔 嚓——
(师)乘 上 我 的 小 火 车(生)呜 呜—咔 嚓 咔 嚓——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儿歌的韵律特点,并正确地讲述夏天的特征。
2.进一步体验夏天的到来,喜欢夏天。
活动准备:
搜索一些关于夏天的`图片:火辣的太阳、知了在树干上、河里开满荷花、青蛙跳出水面的样子、绿油油的菜地、穿吊带裙的小女孩和穿短裤背心的小男孩、西瓜、各种冷饮等。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 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2)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运用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内容。
(1) 示范朗诵儿歌。
有一首儿歌讲的就是夏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儿歌的名字叫《夏天到》。
3.启发幼儿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庄稼”的意思。
(1) 小朋友对这首儿歌还有什么问题吗?
(2) 根据幼儿的疑问,鼓励幼儿相互解答,重点帮助幼儿理解“庄稼”的意思。
4.幼儿集体朗诵,引导幼儿感知儿歌的韵律。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2、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3、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4、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合唱。
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当你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演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所以,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以不用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弹奏《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让学生聆听歌曲《摇篮曲》
然后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2、再次聆听歌曲介绍《摇篮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学生欣赏范唱歌曲《摇篮曲》,然后随琴声心里哼唱歌曲《摇篮曲》。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5、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引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6、歌曲难点处理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同学们,你们在唱这首歌时,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7、创作与表演
1)、师生共同讨论:音乐剧要怎样表演?
2)、把《摇篮曲》编成音乐剧,请几位同学进行表演。
8、欣赏中外《摇篮曲》,通过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一)声乐曲:
1、舒伯特《摇篮曲》
2、东北民歌《摇篮曲》
比较两首歌曲的异同
(二)器乐:
1、莫扎特《摇篮曲》
2、聆听两首《摇篮曲》
A、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
B、总结中外摇篮曲的特点: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C、总结得出:《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
三、小结
1、通过你们的表演和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本课在音乐中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轻与快”、“轻与慢”。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VCD“猫和老鼠”片段、课件、头饰、玩具老鼠一只。
活动过程:
一、 歌表演――大猫、小猫
二、 创设语言“小猫走路”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音乐的“慢”和“快”。
师:小猫请坐下,(录音机里传出猫叫的声音)
“老鼠来了,听”(放录音)
“听了这个音乐,你知道老鼠走得快还是走得慢?是轻还是重”?(引导幼儿说出:又轻又慢)
“对,这音乐就像小乌龟走路一样又轻又慢,好,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学小乌龟慢慢走”(带幼儿走一圈)
“再听!”(放录音)
“听了这个音乐,你知道老鼠走得快还是走得慢?”(幼儿:快)
“对,这个音乐就象汽车那样快,谁会学老鼠快快跑?(请2―3名幼儿表演)
好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学老鼠快快跑”(带幼儿走一圈)
三、 拓展练习,游戏体验音乐的快慢。
1、模仿蜗牛走路,练习在又轻又慢的音乐下开展游戏。“除了小乌龟走路又轻又慢,还有谁走路又轻又慢”?(幼儿:蚂蚁、、、、、、、、、)
(放录音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模仿小鸡走路,提醒幼儿走得又轻又慢)
2、 模仿小鸡走路,练习在又轻又快的音乐下开展游戏。“除了小老鼠走路又轻又快还有谁走路又轻又快”?(幼儿:小鸡、小鸟、、、、、、、、、、)
好,看谁能听音乐走得又轻又快。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做一次小鸡走路的'模仿动作)
四、小结,今天,小朋友真棒,会听音乐做又轻又慢和又轻又快的动作,现在,我们请大家玩一个猫和老鼠的游戏,请大家扮小老鼠,我做大猫,小老鼠们听音乐按节奏走路,音乐慢小老鼠就要走得慢,音乐快,小老鼠就是走得快,做错,老猫会捉住你。来请小老鼠们戴上头饰。(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
最后教师把小老鼠们追出活动场。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感受摇篮曲的优美舒缓。
尝试用连贯的声音轻柔的动作演唱歌曲。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软软的小枕头的意境。
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会唱歌曲《小枕头》
物质准备:挂图、音乐CD、枕头、纱巾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导
(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后说出图上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小结:正当大家玩得开心的时候,门外传来了妈妈的脚步声,宝宝赶紧上床睡觉,这时候妈妈来了,唱起了温柔好听的摇篮曲。(稳定情绪)
2、不同摇篮曲的欣赏
(1)提问:小朋友知道什么是摇篮曲吗?
(2)师幼一起欣赏2-3首经典的摇篮曲,随曲摇摆身体。(引起幼儿共鸣,知道这样的'歌曲就是摇篮曲,初步感受摇篮曲的优美舒缓)
(3)小朋友还听过什么摇篮曲?(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扩展幼儿对摇篮曲的认识范畴)
(4)教师示范表演,动作粗野,声音洪亮的演唱摇篮曲,提问:这样唱摇篮曲,宝宝能睡着吗?(小结摇篮曲的特点,旋律轻柔平和)
3、情景体验
(1)抱着自己的枕头,轻轻摇晃并轻声唱《小枕头》这首歌。
(2)分男生组和女生组轮流扮演妈妈和宝宝。
妈妈:轻拍宝宝的背,唱小枕头当作摇篮曲。
宝宝:以纱巾盖被,作熟睡的样子。
4、游戏:带宝宝去公园散步
(1)提问:天气这么好,带枕头宝宝去公园玩吧,宝宝饿了怎么办?碰到朋友和朋友的孩子怎么办?怎么带宝宝出去?我们要注意什么?用动作表示出来。(结合幼儿生活经验,丰富幼儿肢体动作,可以师示范幼儿模仿,或者幼儿示范,师幼一起模仿,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边唱歌边做动作,游戏2—3次。(表扬大胆表现,声音连贯,动作轻柔的幼儿,鼓励幼儿参与到活动中)
5、结束活动
“让我们一起送小枕头回家吧”把枕头放回到自己的床上。
小百科: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借助多媒体以及教具理解歌词内容。
2、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做灯台。
3、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的情绪。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3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老鼠指偶一手一只钢琴伴奏灯台教具小老鼠图片一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随着《老鼠画猫》的音乐进入"洞外面的活动场景"。
师:今天我们来扮演一群小老鼠好吗?小老鼠们,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好吗?小老鼠走路是轻轻的,老师看看哪个小老鼠走路最轻,然后找一个位置坐下来,好吗?坐下引导幼儿向老师问好。小老鼠表现真棒,老师还要看看哪只小老鼠最有礼貌,我们一起轻轻的转过身给各位老师问声好,然后轻轻的转过来,可以吗?
二、发声练习。
--老师:外面的空气真好呀!我们一起来做深呼吸吧!(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做呼气、手插腰吸气。)
--教师引导幼儿用对唱的形式演唱《动物的叫声》。
三、播放课件,理解歌词内容。
--引导幼儿把每句歌词说完整。
1)播放课件师:哇,真香呀!什么东西这么香,我们去找找看。
鼠宝宝快看,那是什么?这油真香呀?王老师口水都要出来了,我好想去吃哦,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来的。
谁来了?你们猜猜小老鼠来干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老鼠到底来赶什么来了好吗?
哦,原来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
我们继续看看:这个时候谁来了?喵喵喵猫来了,哎哟,这个时候小老鼠可着急了,在灯台上面下不来了,喵喵喵,猫来了,一不小心,叽里咕噜滚下来
--鼠宝宝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老鼠总结歌词
一起重新再观看一次。教师小结:哦,原来是一只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2)播放课件(快速播放)老师朗诵歌词内容
四、教具操作进一步加深对歌词的.理解,欣赏歌曲。
3)出示灯台和小老鼠,老师念儿歌表演一次,(琴伴奏)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听?喵喵喵(琴)谁来了?吓得小老鼠叽里咕噜滚下来
小老鼠吓得不敢出来了看看猫走了没有?小老鼠又出来了第二次表演时,老师用唱歌的方式表演。(琴曲谱伴奏)小朋友帮老师看看大花猫走了没有?表演第三遍。哎呀,这只小老鼠太可怕了,小老鼠吓得不敢出来了
五、身体各个部位做灯台,学唱歌曲。
制偶表演老师表演并唱歌唱好后,给小朋友们问好。谁愿意做我的大灯台呀?
1--2名幼儿示范
请小朋友拿起你们小椅子下的小老鼠,和老师一样戴在手指上。好了吗?小老鼠给老师挥挥手。这么多的小老鼠,我们一起去找油吃了好吗?手臂做灯台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表演,你们吃到油了吗?都吃到了?那只猫太可怕了,老师还没有吃到油,不过我有一个好办法,要不你们一起来帮我唱歌,我就不怕大花猫了表演一次
出了手臂可以做灯台,我们身体还有哪里可以做灯台?
六、音乐游戏。
王老师刚才看到一个很大很大的灯台,里面很多香香的油,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引导幼儿走路要轻。师幼一起唱歌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10-09
小班音乐教案11-05
小班音乐教案11-13
实用的小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0-03
小班洗澡教案音乐08-27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12-06
【热】小班音乐教案12-15
小班音乐教案【推荐】09-22
小班音乐教案【热】11-11
小班音乐教案《春天》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