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春天给自然带来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
2、在观察活动中初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观察和感受春天带来的盎然生机,能利用各种方式进行表现;能巧妙和创新的表现感受中的春天。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说明
⑴组织教学
集中注意力,准备上课
⑵引题激趣
要求学生随课件一起朗诵《春晓》。
提问:①能告诉老师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根据回答出示课题) 生 活 动
观看、朗诵、发言
CAI展示音画诗《春晓》
(经典的古诗把学生从文学的大门中引入课堂)
配以解说的精美视频图象唤起了学生对冬去春来季节转换的关注,激起学习的热情。
1、春天来了,春姑娘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礼物,想知道都有些什么吗?
一生点击,其它学生观察
课件展示一个美丽的春景画面,把学生平时熟视无睹的身边的美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
①知道为什么会收到这份礼物吗?
学生讨论、发言:因为春天里有--- ---春天变得--- ---
音频播放优扬的音乐
②春天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春天好吗?
与老师一起闭眼感受春风拂面、春雨滋润
春雨会带来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后发言
2、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植物,想看看它们生长的样子吗?它们是怎样生长的?你们愿意学着它们一起生长吗?
一生点击打开第二份礼物,其它的学生观察
展示了物生长的画面:花朵一瓣瓣张开美丽的外衣,大自然变的五颜六色,种子破土而出,树牙从枝头展出嫩绿。这一切又与轻柔的音乐交融着
观察、回答
进行艺术性的游戏表演
3、小动物为什么也出来了?这么热闹的春天,它们心情怎样?它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打开第三份礼物观察
讨论并以游戏性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
蹦蹦跳跳的小动物出现在屏幕上(对春天的不同形式模拟,使各种感受深入到了他们的心灵并内化成一种新质,他们不仅感受到春天,而且把自己变成了春天)
三、利用网络优势拓展知识
指导学生分小组浏览“春”的网站
根据老师提示,分小组登录“春”的网站,自由浏览、互相讨论,感受各类艺术形式。
络内容分三大块:
“春之彩·美术空间”里有儿童画、大师画的水墨画、电脑画、水粉水彩通等。
“春之韵·文学走廊”里诗、儿歌文章。
“春之趣·传统佳节”里有各种春天节目的来历与意义。小组上网寻找各种形式的春天时,孩子们已经是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与理解春天,课堂由此顺利进行了由浅入深、由具象到抽象的递进,网络架起了课堂通向生活的桥梁。
四、引导学生重点欣赏一些描绘春天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学生作业:
①用绘画形式表现春天。
②集体合作帮助一棵在冬天里落完叶子的树找回春天。
五、作业讲评
鼓励学生自己评价、主动展示自己的作业,进行互评,给喜欢的画插上小红旗。
老师给大树贴上微笑的眼和嘴,表示对学生手工劳动的肯定。
学生展示自己作业,互相评比,给喜欢的画贴上小金星。
孩子们的主人翁精神调动起来了。他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美术教案-春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美术教案 篇2
一、活动主题:
千奇百怪(各种各样样的)杯子(绘画+手工)
二、活动对象:
中班(4-5岁幼儿)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回忆联想日常生活中的杯子,根据自己的想象与回忆,描绘出杯子的形状,再结合手工,组成一只自己的杯子。
难点:幼儿难把握杯子的对称性,线条地把握难度要求更高。
四、活动目标:
1.了解杯子的基本造型,感知杯子的丰富和多样。(认知)
2.喜欢自己设计的作品,感受作品的独特性。(情感)
3.尝试运用多种形式、手法来设计各种各样造型和样子。(能力)
4.体验创作的乐趣。
五、活动准备:
1.收集不同的杯子实物和有创意的杯子图片。
2.颜料盒、绘画本(A4纸若干)勾线笔、铅笔、油画棒。
六、活动过程:
1.认知杯子的作用,回忆联想生活中的杯子,了解杯子的基本结构。
教师:我们每天都要喝水,喝水就离不开杯子。你们
见过什么样的`杯子?你们知道杯子有哪些部分吗?(杯子、杯盖、杯身、杯底、杯把)
2.欣赏杯子,感知杯子的造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从杯子的基本结构来表达。教师:说能来说说,这些图片中的杯子地什么样的?
(2)教师总结:杯子的杯身有的是粗粗的,有的是细细的,有的是细而长;杯把有的是半圆的,心型的,有的是动物的尾巴;杯身的图案有的是动物,有的是人的头像;等等。
3.引导幼儿谈论设计有创意的杯子。教师:你准备设计什么样的杯子?杯子的形状是怎样的?杯把是怎样的?你准备在杯身设计什么样的图案?
七、作品展示
请幼儿相互说说自己的作品
教师:请你说说,你设计的这个杯子最特别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八、示范画
略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大小等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能进行艺术再创造。
3、激发学生热爱花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能养成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抓住向日葵的特点(形色),画一幅有关向日葵的作品。
教学难点:
能根据向日葵的特征进行艺术再创造。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认识结构。
(1)教师出示向日葵,并结合图片,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形象描述出来。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欣赏范作,共同评价。
(1)教师出示向日葵,并结合范作以及书本中凡高和伍必端的作品,提出诸如:看了这些画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幅画,请讲出原因;如果你是画家,你准备怎么画向日葵等问题。
(2)师生共同结合图片与作品谈谈美术创作与现实的区别。
三、创作作品,提供建议。
(1)提出主题:好大的向日葵。
(2)创作建议:要求突出向日葵的特点,并结合图片、范作等对向日葵进行适当的.想象,合理地创造出新形象;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可以运用拟人、夸张、想象等方法进行创作。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四、实践:做心中作品。
(1)学生创作,用绘画或拼贴的形式均可。根据字母的外形特点,大胆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适的内容,也可以编写字母故事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探访老街的历史和文化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用美术形式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记录或者描述。
2、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教师)课件、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欣赏各地著名的老街,初步感受历史老街的风光。揭示课题《悠悠老街》
2、说说自己家乡的老街的历史和故事
3、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风光。
4、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上各种古老建筑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历史建筑的特色。
5、引导学生欣赏一组反映老街上保留着的传统风俗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传统文化。
6、学习建议:课后和学生一起寻访老街上的传统风俗和历史建筑。
第二课时
1、观看老街视频,揭示课题
2、交流:和同学一起用相机或画笔记录老街的历史和风俗文化时,有什么困难?又有什么趣味发现?
3、写生创作指导
(1)欣赏表现老街的风貌的优秀美术作品
(2)教师讲解并演示创作写生的方法
4、同龄人作品欣赏
5、学习建议:通过写生或记忆画的形式表现老街
6、展示评价
7、拓展: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悠悠老街
2、传统门饰
一、教学目标:
1、中国传统门的类别、装饰特点
2、通过对门饰的观察、欣赏、初步学习运用剪纸或绘画形式,创作自己喜欢的具有不同风格的门
3、培养热爱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绘画或剪纸的形式表现中国传统门饰
2、难点:创作的作品表现出传统的装饰风格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彩色卡纸、综合材料、剪刀、双面胶、水彩笔(教师)多媒体课件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收集、整理民间美术作品并进行归类。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与同学一起到社区调查收集民间美术作
品,分析、整理、归类。与同学一起合作布置小展览。
4.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收集民间吉祥的图案。
教学重点:能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教学难点:尝试对调查的作品标出相关知识及其表达的吉祥寓意。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
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设计小组考察报告的格式。
(三)作业布置:
能评述或临摹民间美术作品,能填写考察报告,举办小展览。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能评述或临摹民间美术作品,能填写考察报告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寻找各种小植物,下节课带来。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电脑美术教案10-31
美术教案【经典】11-24
[经典]美术教案12-11
美术教案[精选]11-01
[精选]美术教案10-09
美术教案12-16
(经典)美术教案10-14
(精选)美术教案10-12
(经典)美术教案08-08
美术的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