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集锦四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开学才将近两个月,孩子年龄小,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比较差,对于集体生活和学习的概念还很模糊,针对以上情况,我在本次活动中更关注孩子的情绪体验,让他们充分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在活动过程中,采用了动静交替、整体学习、正面鼓励等一些教学方法。
活动目标
1、认识哭与笑的表情,理解不同的情感。(知识目标)
2、发挥幼儿想象能力,想象不同情境中人物不同的感情色彩。(技能目标)
3、鼓励幼儿做个快乐勇敢的孩子。(情意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哭与笑的表情,理解不同的情感。
活动准备
哭笑娃娃人手一个,小镜子人手一个,大娃娃头像两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笑: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声音,请小朋友仔细听,是什么声音?
(笑的`声音)
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笑一笑。
2、拿出镜子照一照,瞧一瞧笑的时候我们的小嘴巴是什么样的?
3、(演示图片)这个小朋友嘴巴往上翘了,很高兴的样子,他为什么这么高兴?
(幼儿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二、认识哭:
1、让我们再来听一个有趣的声音。
(哭的声音)。
2、一起来学一学哭的样子。
3、拿出镜子照一照,看看我们哭的样子。哭的时候我们的小嘴巴怎样了?
(重点观察嘴巴)
4、听到哭的声音,我们心里很难过,一定是遇到了伤心的事情了。
5、这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呢?
(猜一猜)
三、游戏:
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奖给你们小礼物(图片)做个游戏,老师说“高兴”,你们把笑的小朋友举起来,嘴里发出笑的声音,老师说“伤心”你们就把哭的小朋友举起来,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四、听辨不同语气的话语。
1、有这么一个小朋友,他遇到了很多事情,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他是高兴的还是伤心的?
2、听录音,分辨语气中的高兴及伤心。
(1)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玩具。
(高兴)
(2)一个小朋友撕坏了我的图书。
(难过)
(3)妈妈说过星期天带我去公园玩,可是,却下起了雨,去不成了。
(难过)
(3)姑姑从北京回来了,为我买了好多好吃的东西。
(高兴)
3、一个是高兴的,一个是伤心的小朋友,你喜欢谁呢?
小结:我们都喜欢笑的小朋友,我们也要做一个高高兴兴的孩子,做一个勇敢的孩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表情歌》。
教学反思
小班孩子情绪多变,难以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我通过教具哭、笑娃娃的演示、比较,通过认识哭娃、笑娃—揣测心情、情绪的变化—学会自我调节,一步步引导,激起孩子对笑娃娃的喜爱,鼓励幼儿做个快乐勇敢的好孩子。我生动活泼、亲切自然的教态激起了听课者与孩子对快乐认识的共鸣。最后,活动在《表情歌》律动中结束,本次活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部分名称。
2、认识五个手指。
3、学习保护手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巧虎碟、硬纸板做的“大手”、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用“大手”做游戏,引导幼儿认识手
a、教师出示“大手”,边挥动边说儿歌《手指歌》,引起幼儿认识手的兴趣。
b、组织幼儿讨论:我们每人有几只手?你的小手上都长着什么?启发幼儿手出手指、手心、手背、指甲等。
师幼共同小结:我们都有两只手,共有十个手指头。我们的手指不仅不一样长,而且不一样粗。手指上还有指甲。
2、观看巧虎碟
3、引导幼儿进行指偶表演,认识每个手指的名称。
a、教师套上指偶进行表演,依次介绍手指的`名称。
教师:我们的手指兄弟长得不一样,名字也不一样。“我长的又粗有矮,叫大拇指;我站在大拇指的旁边,我叫食指;我的个子最高,我叫中指;我长得又瘦又小,我是小指;剩下的我没有名字就叫无名指。
b、教师带领幼儿练习手指操:手指兄弟跳跳舞,大拇指点点头,食指弯弯腰,中指碰碰无名指,小指扭一扭。
4、师生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手。
5、师生总结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动作发展差,需要大量的练习。为了使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及跑、跳、投掷等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为幼儿准备了一些自制的体育活动器械,划分活动区域,让幼儿在各区域的情景中掌握技能。启发幼儿利用体育器械玩出不同的玩法,增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考虑到小班孩子好模仿,我所划分的区域不多,而每个区域里的相同器械投放较多。
由于小班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差,我选用的体育活动器械大多是布缝的,安全性较好。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培养幼儿的走、跑、跳、投掷能力。
2、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欢乐,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活动准备
1、自制体育小器械若干(小转盘,布绳,沙包等)
2、划分4个区域:沙包区、布绳区、转盘区、球区
沙包区投放沙包30个,大嘴巴2个,“害虫”15个;
球区投放球20个,球架2个,小纸棒20个;
布绳区投放布绳20个;
转盘区投放转盘20个。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1)、检查幼儿衣服、鞋等情况,为活动做准备
2)、引导活动,放松关节
看见小鸟点点头——头部运动
看见小熊招招手——上肢运动
看见小猴问个好——弯腰运动
看见山羊蹲下来——下蹲运动
看见小兔跳一跳——跳跃运动
2、分散运动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
提醒幼儿到自己没有玩过的区域活动
2)、教师在各个区域进行指导
沙包区:幼儿将沙包投进动物大嘴巴,消灭“害虫”,要求投的准。比比谁投的远。
球区:幼儿可以拍球,滚球,踢球,用纸棒赶球。
布绳区:幼儿可以将布绳夹在裤子后面,当“小尾巴”,玩抓尾巴游戏。也可放在地上摆成各种图案,跳格子。
转盘区:把转盘当飞盘飞到空中,放在地上当障碍物跳过去。
3)、启发幼儿想出器械的`新玩法,鼓励幼儿介绍并演示自己怎么利用小器械来活动的。
比如绳子可以用手连起来开火车,甩绳子。转盘顶在头上走直线,曲线等。
3、评价
表扬在活动中玩法多的幼儿,大家一起收拾整理活动器械。
3、早操
1)、找到自己的早操队伍,按直线排好队。
[page_break]
2)、合着音乐做动作,动作整齐,有力。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气氛活跃,幼儿情绪饱满,积极性高,乐于练习。幼儿的跑、跳、投掷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在第一个环节中,幼儿在教师的指令下,轻松地完成各个肢节的运动。在第二个环节中,孩子的体育技能在游戏中得到锻炼。
活动中发现,小班大部分孩子没有创新意识,跟着别人做。只有能力强、年龄大的几个孩子会想出新的玩法。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在玩玩、摇摇瓶子过程中,发现声音的轻响。
3. 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录音带: 大鼓和小鼓音乐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
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三、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四、品尝糖果
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
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祖孙乐》10-09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糖果小屋12-06
小班教案(精选)08-01
(经典)小班教案05-03
(精选)小班教案08-12
小班的教案07-15
小班教案[精选]09-28
小班的教案11-12
小班教案10-04
小班教案(经典)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