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老师演讲稿

时间:2021-07-23 11:27:27 演讲稿 我要投稿

音乐老师演讲稿

  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在生活中,演讲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音乐老师演讲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音乐老师演讲稿

音乐老师演讲稿1

  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一批严谨务实的老师,这就是青山小学给我的印象。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从半年多的工作实践中,我收获很多,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

  从大学毕业走上了讲台,刚开始自以为凭着自己良好的音乐功底,对付小学音乐知识性问题不在话下。其实不然,在这一学期来深入教学实际中,更是让我对新时代的课堂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如今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让原来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变成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初次走上讲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熟悉教材,不了解重、难点,也不知道应该怎样上课。况且,新课程标准的小学音乐教材对教师要求高,比如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曲谱歌词,要让孩子们都学会却不是件简单的事。另外,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新老师,想要把课上好,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要教好一个学生不难,但要教好整个班四五十位学生就必须真正全心全意付出。

  本学期我带了二个年级的音乐课。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巧妙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体验之中。前几天我上《闪闪的红星》这一课时,一开始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歌曲,听完一遍后,他们自己就细致的体会歌曲的意境,完整的表达了思想内容,而且还引伸出了好几个革命故事来教育其他同学。这节课让学生从速度、力度、情绪、思想等方面了解了作品,加深了对作品的印象。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的音乐课,老师往往偏重于思想教育。每当学完一首歌,老师就会让我们思考其政治性,道德性。其实,如果一个人对一首歌曲有了审美的感受,自然也就在思想上得到教育。

  平时,我也经常向其他老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这些老师都非常热情的帮我解答,使我获益匪浅。从中我也明白了,知识和经验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必须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把自己当成学生一样,积极吸取周围其他老师一切先进的东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在青小阳光博客里,我可是常客。那里有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让我反省自己;也有数不尽的感动点滴,使我更爱教育。在“感动青小”十位园丁的事迹报告中,我深深的被打动着,被震撼着。正是这样一群无怨无悔的耕耘者,才铸就了一批又一批未来的希望。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都必须紧随时代车轮。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式,不断加快前进的步伐,在感动与被感动之间不断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有空的时候静下心来好好看看书,多增长自己的知识,多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好与坏。

  青春是学习的季节,青春是奋斗的岁月,拿出我们尝试的勇气,拿出我们青春的热情,我们的事业将会在平凡中永远闪光!

音乐老师演讲稿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从最初的改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发展到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计精美的动画课件和教具,设计不同理念的教学环节,最后到学生小组合作,老师参与学生活动,师生互动等,音乐老师们都认识到音乐教育理念的更新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一言堂的僵化教育模式,建立一种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综合其他学科,传承“多元文化”的教学教育理念,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发挥出来。

  新课标的要求提倡最多的就是创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要创新,课堂设计要创新,授课形式要创新,学生学习也要学会如何创新地学,如何创新的表演。可是如何创新呢?毫无疑问,创新的基础是建立在掌握基本知识上的,如果连基本的知识都没学会,又怎么能去创新呢?而很多的基础知识不需要去创新的认识,甚至很多知识是死记硬背的,直接直观的学就可以了,不用拐弯抹角,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学生反而糊涂了,还不如直接记住答案来的快。大家之所以喜欢《田野在召唤》的新授课,就是因为教师没有把课堂安排的华丽繁琐,只是朴素的装点了课堂,突出了音乐本身的重要性,而且能抓住重点环环相扣,自然而然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没有丝毫做作。能让学生易学易懂的课就是好课,教学目的达到,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她在课堂构思方面的洞察力值得我们学习,每一个老师都应该用心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一切铺垫,成功的.引领学生穿越知识的海洋。但也不应摒弃那些现代化教学手段,适当时用动画课件和精美教具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一节音乐课的成功与否,就是看课的整体构思,导入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程序是否流畅,从背教材到背学生,怎样去引导启发,知识点明确,教学重点清晰。

  在现代的音乐课堂上,基于大家对课改的浅显认识,呈现了这样一种模式:强调学习观念的改变,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在动中学,乐中学,活中学,强调主动参与性,强调合作学习的探索方式,然而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音乐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学会一首歌曲就是目标吗?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往往被虚化,合作学习,拓展训练等等流于形势,教学内容被泛化,教学方式和过程被形式化。全国课改工作负责人、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吴斌老师有句很犀利的话:“上什么课教什么!音乐课上谁是主题?不去突出音乐技能的培养,而更多的强调非音乐的体验。例如品德课的德育渗透,相关地理,风土人情等等。乐曲《苗岭的早晨》为什么要讲苗岭的风情和服饰?为什么不找苗岭的音乐?为什么不找苗岭的合唱、独唱、口笛以及相关作品?其他学科都在讲各自学科的内容,惟有音乐学科的学科性、音乐性不突出!让那些与音乐的技能及相之甚远的拓展,思想教育等留给语文老师、品德老师去上吧!”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课堂上存在不少挖掘所谓“音乐作品内涵”,准备大量色彩缤纷的课件,大力拓展地理、人文、历史、品德等相关内容,欣赏音乐作品,往往最后让学生记住的可能是作曲家的生平、国籍,甚至出生年月、童年趣事等,却不记得乐曲的主题!在音乐课堂上,我们要防止内容泛化,要突出音乐特点。课本即上课之本。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古老真理。“综合与拓展” 不能使音乐失去本色,音乐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需要二传手,不需要借其它学科感受,音乐就是一种直接体验,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相关文化的学习应有利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处理好音乐体验与非音乐体验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还要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于是,老师使出浑身解术,为了实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设计了一个又个的问题和环节。大家在课堂上玩得热热闹闹的,看似体现了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的教育理念,可学生最后却连要求学唱的歌曲都不会唱。这样华而不实的音乐课,最终成为一节无效的课。在课堂实例中,将听到的音乐语言化、图画化,似乎成为了一种流行手段,教师要求学生将听到的音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用美丽的色彩描绘出来,这实际上又是用非音乐的手段去表达。而实际上,音乐具有不确定性,它不会展示一幅图画,而是音的强弱变化,学生的感受是抽象的,而不是图画。这样我们又进入了多元化教学的误区。我们在导入开始就习惯一味借助音乐以外的手段进入教学,从歌曲题目或是歌词里做文章,使音乐课变成了文学课、历史课或者是美术课。因此,音乐课堂中,我们不应刻意用文字来表示音乐。

  让音乐课堂回归自然吧!音乐首先是一种听觉体验而非视听体验,能够识谱并不代表音乐素质的高低,能驾轻就熟的表达音乐,进行音乐的体验才反映出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音乐素养。所以对于复杂的音乐要素,我们要让它简单化,与音乐本身无关的知识要弱化。始终清楚课堂中要让学生掌握什么,学会什么,所有的拓展内容要与音乐联系。培养学生的音乐态度,把一个朴实、有效的课堂还原给学生。新课改这些年,我们的确走了不少弯路,被一些形式化虚化的过程蒙住了眼睛,“路走远了,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当初出发的目的。” 音乐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聆听—表达—创新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中的形式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朴实、有效、高质量的音乐课堂,才是教师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音乐老师演讲稿】相关文章:

1.音乐老师实习报告

2.音乐老师教学心得

3.音乐老师面试自我介绍

4.学校音乐老师学期工作计划

5.音乐老师年终总结8篇

6.音乐老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7.精选音乐老师年终总结4篇

8.音乐教师师德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