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心得体会

时间:2020-08-08 20:05:1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孝道心得体会

孝道心得体会1

  “笑声惹情也生情,有孝方知家中暖,无孝怎知人间情。”正是那聚首的欢笑,离别的忧伤,让我倍加珍惜亲情的可贵。

孝道心得体会

  孝,是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呢

  孔子重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父母在,不远游”,“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中国文明史5000多年,“孝”字当头。友情故然可贵,但亲情更可贵,而“孝顺”则是对长辈的关怀或证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只要有了孝心,才会有责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质。孝心让人成熟,长大。我想没有对母亲的孝心,人又怎么能谈得上爱我们这个国家呢。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孝道心得体会2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百善孝为先”,“人之行莫大于孝”这几句谚语就说明了华夏儿女对孝道的重视。历代圣贤都在提倡“孝”,这使得我们华夏文明能够在文化礼仪上保持完整性和规律性,我们也因此受到异国人士的赞誉。然而如今社会上出现了孝悌观念出现了日下的势头,因此重新探讨和正确阐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说文解字》对“孝”字的本义作了生动而又准确的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

  “孝”是尊敬长辈,侍老奉亲,指子女对父母谨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祭祀等等。因此,“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是一种社会道德准则,用于处理家庭中长辈同子女之间关系;然后,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赋予新的内容

  所谓“君要臣死,臣不死,为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为不孝”就是典型的愚忠愚孝思想,在此略举几例:比如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等,现今已不适合我们这个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又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恐怕现代社会很少人不去理发吧,又有很多女士去美容吧;再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里娄章句上》,是至今仍存在“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也已不足取,我们是提倡男女平等的。诸如以上孝说,到了今天,无疑均已过时,我们应以批判或毫不吝惜地抛弃。

  我们应当有所继承孔孟儒学提倡的合理孝道,借鉴古代的孝悌思想,用以谐调、亲和家庭成员的血亲关系,促进家庭的和睦与稳定,进而在社会上形成尊老爱幼、互助友爱的风尚,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让我们一起来营造一个敬老养老的社会氛围,让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得到发扬光大!

孝道心得体会3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界无处不充满“孝”。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从小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这样才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的佳话。对于青年来说,孝可能不能那么完美的表现出来,但是我们要尽我们最大努力去诠释它,让他变得更具意义,而不是徒有虚名。

  孝,是父母干完活回到家后我们送上的那一杯热茶;孝,是父母累的时候我们一句安慰的话;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后我们端上的洗脚水;孝,是让父母看到我们成绩进步,孝。是父母从犯=我们嘴里得到那一句让人感动得话;孝,是我们能够健康的成长,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他们来说也已是对他们的孝。

  父母,不奢求我们能够给他们买多少东西,不奢求我们有多有钱,而是我们能够在伤心的时候给他们打一个电话,是我们在外上学对他们报的那一句平安,使我们期中,末考试成绩单上的前几名,即使没考好,父母还是会鼓励我们,让我们努力,让我们有出息。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

  想想父母在家拼命地挣钱,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能够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能够有个好的学习坏境,能够让我们有出息,能够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为了父母,为了我们这个家。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付出多倍的努力去孝顺我们的父母。不要求我们给他们买多少东西,就只请我们,在学习上努力地进步,努力地向前;大休你回到家后,给父母洗上一次脚,给他们捶捶背,说说这段时间的进步,聊聊这星期发生的事。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是孝了。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历史的佳话。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感化父母,孝顺父母:端上一杯热茶,对父母嘘寒问暖,洗洗脚,捶捶背,报上一句平安,学习上的进步。

  虽然我们不能够把孝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我们一定要努力地去诠释它,不要让它从我们这里不再是佳话。

  孝,是我们永不会忘记的传统美德,是感化心灵的名词。

孝道心得体会4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记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姥爷因为疾病需要住院治疗,爸爸妈妈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了照顾姥爷的责任。住院期间,妈妈每天要去医院照顾姥爷,帮姥爷擦脸,捶背,翻身。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学,还要精心地为姥爷准备各种有营养的饭菜,给姥爷送到医院,爸爸妈妈就这样一直照顾姥爷到出院。每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可他们却从来不说累。爸爸妈妈对姥爷的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着我,放学回家,我不用爸爸说就先写作业,写完后自己认真检查,收拾好书包;晚上吃完饭,自己洗漱完后上床睡觉。因为我能为他们做的事情还太少,所以只能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让他们为我的事情操心。这是我对他们唯一能尽的孝心。

  我们在父母、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下,茁壮无忧的成长着,我们贪婪的享受着他们给予我们所有的爱,他们总那么无私的爱着我们,我们也就习惯的照单全收,我有时也会想:等有一天我长大了一定要给父母买很多东西,可是父亲教育我说:“孝顺不是体现在你能给我们买多少东西,孝顺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后你能送上一杯热茶,父母累的时候你能说上一句安慰的话,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脚水,还有就是能看到你学习成绩进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你的孝顺。”

  虽然我们还小,还不能把孝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就让我们在学习上努力地进步,努力地向前冲,在生活中尽我们所能的去孝顺父母、亲人,尊敬师长,做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

孝道心得体会5

  说孝心,先从“孝”这个字说起。“孝”这个字十分有意思,“老”的上半部和“子”在一起,我认为这个字的含义是子女们都在老人的身边,与老人心贴心。

  “孝”是流传千古的中华传统美德,古人云:“百字孝为先。”孝心是儿女们必备的准则。孝心不是在老人去世后在坟前带着哭腔说几句:“我们没尽孝心啊,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好好的照顾你的”那些假腥腥的话。而是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处处体贴老人,帮助老人,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今年的春节晚会上,有一个人的形象一直在我脑海里抹不去。虽然他貌不惊人,只是一位普通的大伯,但是节目主持人把他的事迹说出后,我也和在场的观众一样禁不住热泪盈眶。他与妻子结婚后一年,妻子就永远的离他而去了。大伯独自承担起赡养岳父母的责任。他二十八年如一日的照顾着老人的起居生活。正是这个孝字让他在我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记忆。

  孝,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帮老人干家务、和老人促膝谈心……有一首歌,早已在大街小巷流行《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们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只奔个平平安安……”这首歌道出了父母的心声,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女,有事业、家庭的时候还经常回家看看。心中还惦记着自己,他们就足够了……

  家有一老是块宝,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愿“孝”长驻我们心中!

孝道心得体会6

  光明媚,风和日丽。我捧着《弟子规》坐在小道的板凳上,怀着愉悦的心情诵读《弟子规》“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读完这段,我感触甚多,止不住思绪翩翩……

  世界上最精彩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而我们的生命就是父母赋予我们的。“殚竭力尽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想而知,从我们出生到现在父母又在我们身上顾注了多少心血?试着抑心自问,父母给我们的爱是不是比天还阔,比海还深呢?在我们承载了这比天还阔比海还深的受罪后,是不是该懂得感恩呢?

  我相信在众多人的潜意识里都有着“自善孝为先”的观念。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传承角度来讲,我们这一代青年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前人所留下的美德--孝。从我们自身来讲,看着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一切一切,我们也会萌动孝心。那我们怎样孝敬父母呢?《弟子规》教了我们很多。

  我们应尊重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面对父母的叮嘱,教导,我们应虚心听取接受。或者有些青少年认为,父母的恩想观念已过时,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用听取父母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总会犯错误,父母几十年的经验难道不比我们强吗?因此,我们要尊重父母对我们的教导。

  我们要为父母做些我们能做的事。“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我们不要把父母为我们做的事当作是理当然。这之间无必然联系。回忆父母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我们要学会感恩。我们为父母做的不一定要轰轰烈烈的大事。比如平时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父母下班后问候一下或送上一杯清水;节日时,送上自己的祝福和问候,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我想,反这些小事父母也会感到很欣慰,他们在百忙之间也会笑一笑吧……

  我重整思绪,我想:以后,我会更加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孝敬父母,努力学习,不幸负他们对我的期望……

  继续翻开下一页。“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悠扬的回荡在空中。

孝道心得体会7

  王冕答应母亲辍学去放牛的时候,还想着用“闷得慌”“快活”“贴补家用”等理由去安慰自己的母亲,减轻母亲的心理压力。两个“舍不得”让一个懂事孝顺、勤学苦练的、活灵活现的少年王冕走进了我的内心,令人无法不喜欢它。

  羔羊犹跪足,慈鸦尚反哺,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文中还有许多句子饱含王冕的一番孝心,王冕浓浓的孝心天地可鉴。

  《少年王冕》这篇课文讲的是元朝着名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如何孝敬母亲、学画荷花的故事。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的人物形象贯穿全文,语言朴实无华,细读之下,我受益匪浅。课文从王冕的动作,语言等多角度赞扬王冕勤奋好学、孝敬母亲的优秀品质,是描写人物故事的一篇佳作。激发起我走进名人,阅读名人的好奇心,开阔阅读的视野,积淀厚重的人文素养。

  老师引领我,游走于课文的字里行间,寻找深切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思想和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体会着文字的优美,感悟着王冕孝敬母亲的感人事例和学画画的动力,想象着王冕学画画的辛苦。学到的是优美的文字和修辞,熏陶着丰富的思想与情感,提高的是品读文字的能力和自己的人格。

  我深深地喜欢这篇课文,更喜欢我的益友主人公王冕。

孝道心得体会8

  我看过这么一幅漫画: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为姥姥举办生日宴会。桌上美味佳肴,应有尽有,唯独没有姥姥身影。却见小外孙指着在厨房正在汗流满面做饭姥姥叫道:“姥姥,该您吹蜡烛了。”

  好一个生日宴会,这哪里是为老人举办,分明是让老人无偿地为他们付出!我不禁问道:“中国五千年文明孝道哪里去了?”

  我们知道,从古至今,“孝”字占据着几乎全部人思想意识。不论年长、年幼,都遵循着“孝”。古时候“孝”便为“顺”,孝顺永远连在一起,最后终于成为专有词。一家之中,父亲为一家之主,儿女必须言听计从,不论对错,一律服从,这也是孝一种体现。

  而今,“孝”含义有了进一步改变,从一味顺从,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异,从精神、物质两方面来尽孝。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每当周末,一些老人家里总是儿女满堂,聚在一起,对老人问寒问暖,给老人买补品,陪老人谈天,孙子们也向老人汇报好成绩,逗老人开心,这是新时代孝体现。

  社会在一天天地进步,从古时一味顺从发展到今天物质、精神两方面尽孝,无一不体现出中国人对“孝”重视。

  而国外与我们不同,他们那里子女与老人之间关系只是金钱关系,家长只负责把儿女抚养成人,其余则撒手不管,全无关系了。而家长到了晚年,纵使儿女成群,也不会出现儿孙满堂,欢聚一堂情景,他们是冷漠金钱关系。我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位老人孤身一人住在美国洛杉矶一幢小房子里。有一天当邮差来送养老金清单时,发现这个老人已死去多时了。是由于突发心脏病而亡。据了解,她有九个儿女,个个生活得都不错,还有一个是大资本家。可她在这九个儿女成人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们,顶多在圣诞节时收到几份小礼物。而在她死后,她儿女也未曾表示过什么。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东西方文明差异,至少是在“孝道”方面差异。无怪乎有人这么评析: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是儿童天堂,成人战场和老人地狱。

  可见,讲“孝道”是中国人美德之一。

  我国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十分孝敬他母亲。有一次在他回家看望母亲时候,他母亲由于行动不便,年老多病,把裤子拉脏了。当她看见陈毅进来,忙把脏裤子藏到褥子底下。当陈毅发现褥子下脏裤子之后,埋怨母亲为什么把裤子藏起来,自己儿子有什么顾忌。她母亲说:“这粗活还是让别人去干吧。”陈毅却说:“我是您儿子呀?别人怎能代替呢!”说罢,三下五除二就把裤子洗好了。

  可见,上至领袖,下到百姓,无一不在遵循着“孝道”,孝道是我们中国人最突出美德。

  我们青少年理应继承这一美德,决不能像那幅漫画所画那样做,而是进一步把我们中华民族美德发扬光大!

孝道心得体会9

  一个“孝”蕴含了很多的意义,从字面上来看它只是个一个单纯的字,却蕴含了很多的意义。

  “孝”字蕴含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优良美德,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告诉我们在我们心中“孝”的重要性和“孝”的真谛,比如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家长都教我们的,是从小就开始教我们的,孝顺父母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

  孝顺父母说起来简单却是一件永久的事情。

  依稀记得自己当初的年少轻狂,处于青春的叛逆期,每天受不了父母的唠叨,本应该是充满欢声笑意的家庭每天却充满了锅碗瓢盆的抨击声,本应该其乐融融的三口之家每天却是无休止的争吵。

  以前每次都回家很晚,要么就是不回家,父母打电话不接,不回家也不给父母打电话,喝酒吸烟简直就是一个社会小青年,每次回到家也不理父母,父母教育我,我都说你烦不烦啊,有一次受不了父母的唠叨了,就收拾东西离家出走,走到了门口,被父亲拽回来了,父亲告诉我,离开我们你什么都是,现在想想父母的话他们说的真对啊。

  父母每天在外面工作那么的累,每天还要照顾我,担心我的学习,回到家里还要给我做饭,每个周末给我洗衣服,有时候自己回家早了,给父母做顿饭,给父母洗洗衣服,那时候他们心里真的很欣慰,夸自己长大了,懂事了,当初的自己对父母充满了愧疚之感,明白一些道理却不想让自己表达出来,可能是当时的逆反心理的缘故吧,慢慢长大也就明白很多。

  在当今的时代,孝心是最重要的,人一旦没有孝心,就失去了责任心,我们孝顺父母的心是小孝,爱祖国才是大孝,不管是大孝还是小孝只要有孝心就是好的。在大孝和小孝当中我更愿意做大孝的孩子。

孝道心得体会10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进而说道:“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守孝不光要在生活细节中表现出来,不只是穿什么吃什么的问题,还要秉承爸妈之志,他们生前的志愿、思想,做子女的不能违背,即使爸妈不在了,也要像他们在时一样遵循,这样才是从里到外地守孝。道《二十四孝》里有一则故事叫《闻雷泣墓》,讲的是三国时魏国王裒的父亲被无罪处死,王裒愤恨难禁,隐居了起来,教授一些学生。王裒的母亲怕雷声,每当打雷的时候他就陪伴在母亲身边。

  后来他的母亲也去世了,每次打雷时王裒就会到母亲墓前说:“母亲不要怕,孩儿在此呢。”他教授学生《诗经》的时候,读到“哀哀爸妈,生我劬劳”时,总是痛哭流涕,他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干脆不读《蓼莪》这首诗了。同样的还有《齐书·高逸传》中的顾欢,顾欢早孤,每读到《诗经》中的“哀哀爸妈”这句时,就会拿着书恸哭不止,于是他的学生也废弃了《蓼莪》一篇,以免触动了他的悲情。

  《蓼莪》是一首孝子悲痛不能终养爸妈的诗,让王裒和顾欢不能自已的“哀哀爸妈”句是说可怜的爸妈生我这样辛劳,此诗后面有几句家喻户晓的名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父亲生我,母亲养我,从小爱抚护着我,养我长大培育我,庇护不愿离开我,进进出出抱着我。这诗读起来真是让人感动哀伤至极,我们哪个人不是这样才得以长大的呢。从儒家的大道中学习体会孝道,在内心中培养感念爸妈慈爱之心的种子,即便没有治国平天下的宏愿施行,也已足够了。儒家之道若能得以在此方面传扬开来,社会当日渐和谐,因为这就等于奠定了仁德的基石。

【孝道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热】孝道心得体会

2.孝道心得体会范文

3.孝道学习心得体会

4.关于孝道心得体会作文四篇

5.孝道演讲稿

6.孝道演讲稿6篇

7.孝道演讲稿3篇

8.弘扬孝道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