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的实习报告模板七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测量的实习报告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的目的、任务、测区概况
目的: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任务:测设和绘出测区范围内的建筑物、花圃、道路的地形图及有关数据。
测区概况:测区位于福建工程学院北校区北教4#楼至7#楼及其周围区域,测区面积为4万平方米,测区范围内有较大型楼房4至7号楼共四幢及较小平楼房配电房、水泵房;房屋结构基本以混凝土为主,道路多以水泥路为主,树木主要为人行道行树及独立树。 二:平面和高程控制的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1导线测量:(我们小组使用的是闭合导线测量)
a角度检核条件: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应满足限差要求,其中n为多边形角个数。
b坐标增量检核条件
1)测角:
导线转折角的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用DJ6经纬仪测两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2)量边:用钢尺量取相邻导线点的距离,往返计算相对误差,取平均值。 2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起算数据用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①计算角度闭合差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式中 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②计算角度闭合差,与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进行比较 ,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进行分配。
③计算水平角改正数
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④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
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2)×180?。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①计算坐标增量 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②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 、 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f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fy, ③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f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④坐标增量的计算与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
⑤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
标增量
2高程控制测量
将水准仪架设在控制点与导线点之间,在控制点和导线点上架标尺,读取前、后视读数,根据已知点的高程计算出控制点的高程,再进行高差闭合差计算,在允许范围内,进行高车闭合差的分配和控制点的高程计算,记录到表格中。
三:地形图测绘
主要使用经纬仪测绘法成图。
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步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步点的距离和碎步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把碎步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
碎步点的测量步骤有:
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点的标尺,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又读上丝和下丝读数,计算式间距;再读中丝读数,竖盘读数。
5)记录。将所测读数依次填入手簿。
6)计算。按视距测量公式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出碎步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高程。
7)展绘碎步点。
① 特征点的选取
特征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换处及独立物的中心点,能反映地物特征的地性线上;且间距最大在图上不超过2cm,最大视距对1:500,主要地物为50m,次要地物为70m。 ② 立尺员的随机应变
立尺员要根据周围情况的变换,在弄清碎部点的关系的同时并绘出草图,以协助绘图员绘好图。
③ 绘图员的工作
绘图员要注意图面正确整洁、注记清晰,作图准确。
④ 检查
在结束时,应注意检查有无纰漏、测错,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2
一.实习目的:
1.联系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书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书等基本操作要领;
3.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4.练习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测绘地形图;
5.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土建施工放样中一般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
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等一些主要一起的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
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4.掌握测设的基本方法。
三.实习任务;
1.控制点高程测量;
2.导线长度测量;
3.水平角度测量;
4.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5.测绘地形图;
6.建筑物放样,道路中线测量和管线测量。
四.实习项目与程序:
1.外业测量:
(1)测量控制点高程;
(2)测量控制点间距离;
(3)测量闭合导线内角。
2.内业计算:
(1)计算控制点间高差,推算各点间高程;
(2)计算个控制点间距离及相对误差;
(3)计算个内角闭合差及内角;
(4)根据以上计算数据推算个点坐标。
3.测绘地形图:
(1)将坐标范围内的控制点标定到图纸上;
(2)根据控制点周围的地物地貌测量某些点的高程,再标在图纸上。
4.施工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测量。
五.实习方法: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的使用。
1.测量的方法:
(1)水准仪架在两个控制点的中间,距离两点大致相等。在前后两点各立水准尺一把。
(2)望远镜对准水准尺并推动,再将水准仪调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得圆水准器旗袍居中,然后微调倾螺旋,从左边的窗口看到水准管的气泡闭合。
(3)调水平微动螺旋,使得十子丝在水准尺上测得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
(4)三脚架架腿抬高或降低,重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测得高差不得超过5mm,否则重测。
2.角度测量的方法:
(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得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对中,否则反复调平。
(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右面的读数,记录读数。
(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是的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左边的读数,记录读数。
(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3.距离测量的方法:
(1)用前面的方法将经纬仪对中整平,再进行定线。
(2)然后用钢尺沿着路线测出导线长度。
(3)往返各测一次,两次距离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三千分之一,否则重测。
4.平板仪的使用:
(1)立上三脚架,将平板固定,把图纸也固定在平板上。
(2)将平板仪的一边靠在两个控制点上,瞄准地面上的点,然后进行对中整平。
(3)整平后进行测绘。量出控制点到某地物的距离并且紧靠建筑物立标杆,通过平板仪瞄准标杆则确定了这个方向。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图上距离,将地物地貌画在图上。
(4)将所有坐标范围内的地物地貌全都画在图上,并用规定符号表示。
六.测量精度:
1.距离往返测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3000;
2.水准仪高差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在容许值±12vn mm或±40L mm范围内;
3.测内角时一测回中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超过±40``。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3
实习概况:
此次野外实习地点选在距北京市西南六十公里的房山县周口店镇的山口村一带,测区内主要有周张公路(周口店----张坊)和通往燕山石化的主要公路两条,另外有三条以货运为主的铁路从测区穿过,交通比较方便.该地为山区,居民地大多位于山间盆地,其中世界闻名的北京猿人遗址坐落在周口店镇以西一公里的龙骨山上,该镇耕地较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工业则以水泥,采煤等到重工业和矿山采业为主.该地区气候湿热,雨季在七,八月份.
测区的具体范围是:南至实习驻地----地矿部探工所北500米,北至良各庄村,西以山为界,东至迎风坡,大致形成北宽南窄的狭长地带,面积大约为1000*1500平方米.测区内包括三条铁路,一条公路,一条河流及大量的居民地,地物比较丰富;另外,两侧的山体亦表现出较好的地貌形态.
周口店测量实习的主要任务:
1 每小组完成一幅40CM*50CM,比例尺为了1:1000的地形图测绘任务,并提交整饰后的聚脂薄膜图;
2 完成首级控制测量(一级测距导线,三四等水准测量),并计算各控制点的三维坐标(X,Y,H);
首级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法和成果质量评定:
从八月二十三号至二十八为期五天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首级控制测量.首级控制分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两部分.在平面控制测量中,主要由指导老师,以及王金星和周锋两位师兄带领我们完成.使用的仪器为所带的仪器里精度最高的全站仪.路线是从已知高程点开始,沿铁路向北行进大约2—3公里之后,再向东转至山上,在山上布控了D09 D09之后,又从山上下来向南进发,最后经过山口村的东边界和南边界后,与已知高程点实现了闭合.因为对测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对于一级平面控制测量,其测距中误差绝对值不得超过15毫米,测角中误差绝对值不得超过5秒,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则须小于或等于1:14000,所以我们在测量过程中小心翼翼,而且平面控制测量决定了以后的图根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更不容我们有丝毫大意了.每一测站,在精准的调平对中以后,我们都会进行两次测回,争取在短时间内尽可能的降低误差.最后内业计算后,不论是角度闭合差,测角中误差,还是全长闭合差均在误差要求范围之内,符合要求.
而高程控制测量则由我们独立完成,高程控制要求精度不高,仅仅为三,四等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是DS3水准仪.测量过程是建立在平面控制测量基础之上,沿以上路线进行高程测量.每一测站,采用设立偶数个子测站以消除尺垫的影响,采用”后前前后”的读尺方式以消除仪器和标尺下沉带来的误差.经过内业计算后,得出高差闭合差为-23.5毫米,路线长度为了37133.8米,则三等闭合差不应超过24.3毫米,同样符合要求.
图根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法和成果质量评定:
在地形测量中,仅仅依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地形测图,其点的密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工作.图根点是在等级控制点下加密的,是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依据.图根控制测量也分为两个方面,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和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对平面和高程进行同时施测.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图根导线测量(我们组采用的是附合导线和支导线两种方法).
进行图根测量,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慎重选点.于是在选点前,我们首先对测区进行踏勘,以求了解测区的现状,地形类别,测区界线,已有控制点的可利用情况等.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为我们以后的测图的顺利进行埋下了伏笔.然而,毕竟经验不足,仍旧出现了问题.比如布点过少,布点不均匀.当到后来将图展至图纸上,这些问题便暴露的一览无余.图纸上的有些方格内拥有3-4个点,而有的方格内则是一个点也没有.所以综合来看,图根测量是不令人满意的.
大比例尺(1:1000)地形图测绘的技术方法及成果质量评定:
在绘制地形图的时候,不同的要素用不同的方法和符号表示,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主要是按照国家测绘局制定的,现行的`{1;500 1;1000 1;20xx地形图图示}执行的.施测碎步点时采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的方法进行测绘.测图有一些要求,例如基本等到高距为1米;水平角,垂直角度的计数精确至1分,半测回测量,距离测量的精度不低于图上下级0.1毫米(实地10厘米),以及测定地物点的最大长度为100米,测量地形点时最大长度为150米等等,要求并不是太高,所以任务还是被完成的比较圆满.
地形图测图的技术总结:
1:碎步点选择上,选的点应选在具有一定特征的地方.比如选在地物的转折,拐角处,或线状地物的始末位置.表示地貌的碎步点应选在坡度变化处.要综合取舍地物和地貌,其原则是:凡按测图比例尺计算,在图上小于1毫米的地物和地貌细部均可省去.但是,一些具有方位意义和较大使用价值的独立地物(独立树,电线杆,水塔等)不能省略,一些线状地物(公路,铁路,沟渠)亦不能省去.在复杂的地形处选点时,立尺员应绘出立尺点及其周围的地形示意图,以供绘图时参考.
2:观测上,各碎步点距测站的距离可用视距测量的方法,高差可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测得.在同一测站上,每测出15—20碎步点,必须瞄准起始目标,检查零方向,其角值差不得超过5秒.
3:绘图上,使用半圆仪按照极坐标的方法展绘碎步点.绘图时,例半圆仪的直边对准起始目标,在半圆仪直边处画一短线,此线便是图纸上的零方向标志线.碎步点展在图纸上,应标有高程注记,以高程的小数点代表点位,注记至分米.字头方向一律向北,字体不大于1.5毫米.
通过实习,自己在专业思想上的最大收获:
理论总是与实践相结合的,没有周口店这四周的实习,我们就很难从理解测量学的本质.测量学本身就是对动手能力要求很强的一门课程.仅仅知道书上的条条框框是不太实际的,因为将所学的知识转化实践当中去,还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我们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去解决书上没有的问题.在实地,复杂的地形,变幻莫测的天气,甚至是能否与当地居民搞好人际关系等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我们测量工作的成与败.而这些是不可能从课本上学到的,也不是别人可以交会的,必须由我们自己亲身去体验,才能贴切的感受到这些虽不能从理论里得知却远远比课本复杂的野外情况的重要性.
实习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在这里不得不提,而且一再重复的就是选点布控,到底应该如何选点呢?我想这是我在周口店实习时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像其它的环节,无非就是测与绘,只要按部就班的做下去就行了,不需要我们太多的思考,但是选点布控则不同,它需要你对实习的整个过程有一定的了解,需要对测区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知道后面要干什么,当然会让你摸不着头脑,而若对测区不大了解,就会出现上面提到布点不均,布点过多或过少的问题.这就是此次周口店实习的问题所在,也是实习过程中做得不足之处.
结束语:
记得八月十九号清晨,当许多同学还沉浸暑期的睡梦当中的时候,而我们测绘专业的学生们却已经坐上中巴车,前往周口店,准备为期四周的令人兴奋又带有少许神秘的实习生活.
来到周口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连一个的山,虽说山不大不高,但对于一个身处平原地区的我来说,倒也算是一种”奇观”了.
安排了食宿之后,很快,王老师便将任务下发.具体任务是分时段进行,每段时间各有其必要的任务,时间安排得当,比如一开始的首级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再到后来的碎步测量,前后紧紧衔接,一环扣一环,一切都在老师的计划之中,可以说实习期间,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影响实习进度的问题,而同学们也没有辜负带队老师们的殷切之心,自励自勉,勤勤恳恳,没有一个组愿意落在别人后面,没有一个组愿意未完工就想到休息.最终在师生的努力下,答案可想而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尽管实习时间由原来的六周压缩至四周,但是我们仍旧做到了我们应该做到但似乎又有那么一点难度的事!
短短的二十八天,确实是短暂的,然而发生的故事却是数也数不清.欢声,笑语,甚至哭泣,落泪,在现在看来,可以用一个情字概括吧.大家在一起从没有如此近距离的相处,尤其是分在一个组的同学们意义或许更加非凡,虽然已是同窗二年,但是在周口店则全然不同,因为大家荣辱与共,因为大家同属一个小小的只有五个人的团体,在那里,你不再是你自己,你是五分之一,你是小组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这样的话其实一点都不过分,想想看,大家每天一同外出,一同工作,一同吃饭,当黑夜渐渐代替白天的时候,我们又一同返回基地,大家就好像是捆绑在一起一样,你在哪里,那么我就会在哪里!
在周口店,我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四周里,我们几乎形影不离,一起欢乐,一起承受实习的艰难,甚至是彼此之间有时候也会互相埋怨,争吵不休.然而一切的一切确确实实都是美好的.不提欢乐的事了,就拿有时候发生摩擦的事来说吧,发生这样的事情,倒不是因为大家在考虑自身利益,去争谁干的多,谁干的少,而是都希望能把手头的活儿做的perfect precisely,所以当成员在工作中产生不同的方法时,暴风雨便降临了.风雨过后便是彩虹,不是吗?争吵过后,再次谈天说地,将往事一笑置之,大家不但没有相互怨恨,反而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友谊更近了一步.何等的胸襟,不是吗?
四周的生活就是这样,快快乐乐,简简单单.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4
为期14天的工程测量实习结束了。
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完成建筑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在实习的第一天,由常允燕老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动员。在动员会上,常老师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水电校地理条件较复杂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习。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水准仪、水准尺、脚架、经纬仪。当天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室外的测量工作。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5
一、实习目的
1、了解4d的基本概念,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了解实习工作流程,从而能对4d产品生产实习有个整体概念。
2、掌握创建/打开测区及测区参数文件的设置,掌握参数文件的数据录入完成原始数字影像格式的转换。
3、通过对模型定向的作业,了解数字影像立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全过程,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定向模块进行作业,满足定向的基本精度要求,掌握核线影像重采样,生成核线影像对。
4、掌握正射影像分辨率的正确设置,制作单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掌握等高线参数设置,生成等高线,通过正射影像或叠加等高线影像的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掌握DEM拼接及自动正射影像镶嵌。
5、掌握立体切准的基本专业技能,掌握地物数据采集与编辑的基本操作,掌握文字注记的方法。
6、学会使用图廓整饰模块,掌握图廓整饰中各项参数的意义及其设置方式,生成图廓参数文件,制作完整的DOM图幅产品,生成图廓参数文件,制作完整的DRG图幅产品。
7、通过对实习成果的分析,了解数字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总结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习成果的不足之处,并能分析其原因。
8、理解数据格式输出的意义,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数据格式输出的具体操作。
二、实习内容
1、数据准备
2、模型定向及生产核线影像
3、影响匹配及匹配后的编辑
4、生产DEM机正射影像的制作
5、DEM的拼接和影像的镶嵌
6、图廓整饰
7、产品数据格式输出
8、数字摄影测图
9、成果分析
三、实习步骤
一、建立测区与模型的参数设置
1.数据准备完善后,进入VIrtuoZo主界面,首先要新建一个测区,通过文件-打开测区,我们可以新建一个名为hammer的测区,系统默认后缀名为blk,默认保存在系统盘下的Virlog文件夹里。这个blk文件其实只是个索引文件,它最终指向的是测区设置里面的'测区主目录文件夹。建立好blk文件之后,系统会自动弹出“设置测区”的对话框,我们按照原始数据提供的信息,相应填写该对话框,填写好之后保存退出。
2.进入“设置-相机文件”,找到刚才在设置测区对话框中新建的相机检校文件,双击进入参数设置界面,相机参数可以直接通过输入按钮,输入原始数据里面已有的cmr文件。
3.进入“设置-地面控制点”,可以逐点输入控制点文件,或者直接通过“输入”按钮,直接读取一个控制点文件。
4.原始影像的数据格式转换
单击Start ,将*.tif文件转换为*.vz文件, 并将*.vz文件存放在测区目录下的images分目录中,单击Quit 退出。
二.模型定向
1.创建模型,设置模型参数
打开Setup Image list对话框,分两条航带单击Add按钮分别添加按顺序添加两条航带上的六张像片,通过Moveup 、Movedown上下移动像片;单击Image_no按钮将index改为与航片号相同的数字;单击Triangulation——Imgelist——Interior orientation——do,
2.自动内定向
(1)框标近似定位成功,选择界面左窗口下的“save”按钮,如图
有自动或人工两种方式:
① 自动方式:选择“Autotic”按钮后,移动鼠标在左窗口中的当前框标中心点附近单击鼠标左键,小十字丝将自动精确对准框标中心;
② 人工方式:若自动方式失败,则可选择“Manual”按钮,移动鼠标在左窗口中的当前框标中心点附近单击鼠标左键,再分别选择“up”、“down”、“left”、“right”按钮,微调小十字丝,使之精确对准框标中心。
注意:调整中应参看界面右上方的误差显示,当达到精度要求后,选择“save”按钮。左影像内定向完成后,程序读入右影像数据,对右影像进行内定向,具体操作同上
(2)找同名像点,每个模型找一对同名像点,
(3)联接点的提取,使用默认的参数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Triangulation——Tie—point Extraction——makeall,如图13,单击“是”——Auto-select ties,——单击“是”
注意:调整中应参看定向结果窗中的误差显示,以保证精度要求。当达到精度要求后,单击鼠标左键弹出菜单,选择“保存”,则相对定向完成。
(4)进行光束法平差计算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Triangulation—Auto-select ties,进行平差计算(计算直到光束法平差程序对话框不再弹出为止)。
(5)交互编辑并生成加密点,然后再生成加密点,点击Triangulation—>Create Pass Point,如图
VirtuoZoNT 3.5.0软件实验步骤:
(一)数据准备:
1.启动 软件
2.打开测区
3.打开模型
4.设置模型参数:
(二)定向操作:
1.内定向:
2.自动相对定向:
3.普通方式的绝对定向:
(1)半自动量测:依次量测3个点,然后点击“预测控制点”。
(2)绝对定向计算
添加各控制点,并调准各控制点,使其误差小于0.03。
4.定义作业区
此处定义的作业区应大于自动定义的最大作业区
5.自动生成核线影像:
自动生成核线影像,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生成核线影像”→“非水平核线”,程序依次对左、右影像进行核线重采样,生成模型的核线影像。
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保存”,然后再弹出菜单,选择“退出”,然后回答界面上的提示,程序退出相对定向的界面,回到系统主界面。
(三)、同名核线影像的采集与匹配
1.影像匹配
在VirtuoZo NT主菜单中,选择菜单“处理”→“影像处理”,出现影像匹配计算的进程显示窗口,自动进行影像匹配。
2.匹配结果编辑
对选中区域编辑运算:
(1)平滑算法:
选择编辑区域后,选择平滑档次(轻、中、重);再单击“平滑算法”按钮,即对当前编辑区域进行平滑运算。
(2)拟合算法:
选择编辑区域后,选择表面类型(曲面、平面);再单击“拟合算法”按钮,即对当前编辑区域进行拟合运算。
(四)生成DEM、等高线、正射影像及等高线叠合正射影像的操作:
1.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产品”→“生成DEM”→“生成DEM(M)”项,屏幕显示计算提示界面,计算完毕后,即建立了当前模型的DEM。
2.显示DEM,观察DEM是否与实际地形相符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显示”→“立体显示” →“透视显示”项,,进入显示界面,屏幕显示当前模型的数字地面模型。
3.生成数字正射影像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产品”→“生成正射影像”项,自动制作当前模型的正射影像,屏幕显示计算提示界面,计算完毕后,自动生成当前模型的正射影像。
4. 显示正射影像,观察正射影像是否有变形
正射影像生成后,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显示”→“正射影像”项,屏幕显示当前模型的正射影像。将光标移至影像中,按鼠标右键弹出菜单,供选择不同的比例,可对影像进行缩放。
5. 质量报告
内定向信息:
(H:GIS06hammer2-165_50mic.vz_02-166_50mic.vz)
---------------------------------------------------------------
左原始影像 ( H:GIS06hammerimages2-165_50mic.vz ):
RMS:Mx = 0.006 My = 0.555
残差: 点号 dx dy
1 -0.016 0.004
2 0.002 0.004
3 -0.007 0.007
4 0.012 0.006
5 0.003 -0.009
6 0.009 0.001
7 0.005 -0.010
8 -0.008 -0.004
残差: 点号 dx dy
1 -0.016 0.004
2 0.002 0.004
3 -0.007 0.007
4 0.012 0.006
5 0.003 -0.009
6 0.009 0.001
7 0.005 -0.010
8 -0.008 -0.004
右原始影像 ( H:GIS06hammerimages2-166_50mic.vz ):
RMS: Mx = 0.005 My = 0.555
残差: 点号 dx dy
1 -0.001 -0.001
2 -0.001 -0.001
3 0.002 -0.007
4 0.004 0.007
5 0.001 -0.004
6 0.000 -0.001
7 0.002 0.010
8 -0.008 -0.002
---------------------------------------------------------
相对定向信息:(H:GIS06hammer2-165_50mic.vz_02-166_50mic.vz)
-------------------------------------------------------
相对定向信息:
左旋转矩阵:
0.99995100 0.00873200 0.00467500
-0.00873200 0.99996197 0.00000000
-0.00467500 -0.00004100 0.99998897 右旋转矩阵:
0.99996698 -0.00751000 0.00310500
0.00743000 0.99965900 0.02504200
-0.00329200 -0.02501900 0.99968201
右片旋转角 (rad):
Phi = -0.00467500
Omiga = 0.00000000
Kappa = -0.00873200
左片旋转角 (rad):
Phi = -0.00310600
Omiga = -0.02504500
Kappa = 0.00743200
残差: 点号 dq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6
实习目的:
在掌握测量学理论知识,了解测量学仪器,清除仪器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标准的测量仪器进行实地测量。学会野外踏勘、选点、建立标志、形成闭合控制网,能熟练使用仪器。最后交出实习成果、写出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
资环院、文学院及历文院周围。
实习安排:
实习时间为 20xx年12月12日至14日的两个半天和一个整天,主要是使用水准仪、经纬仪、标尺、皮尺等测量工具,具体安排如下:
12日下午:利用水准仪在资环院周围进行闭合线路的水准测量,并计算出点之间的高差,学会使用水准仪,学会计算高差、处理高差改正数等。
13日上午:继续进行水准测量,完成测量任务,计算出测量结果并将结果汇报给老师。
13日下午:利用经纬仪在资环院周围进行闭合路线的角度测量,并计算出个角度的数据,学会使用经纬仪,学会计算角度值并处理角度数据。在进行角度测量的同时利用经纬仪以及皮尺进行距离测量,学会钢尺量距的测量方法和用经纬仪的视距测量方法,记录并处理测量数据。
14日下午:继续进行角度测量以及距离测量,完成测量任务,处理数据并将结果汇报老师。
实习结果:
相对来说,水准测量较容易,主要有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这五个步骤。其中,安置是最简单但也是最基本的,他直接影响后面几个步骤能否快速完成;粗平虽然只是粗略水平,但要使气泡居中却不是那么简单,这是最麻烦的步骤;瞄准相对简单,用望远镜对准标尺并调节焦距使影像清晰;而粗平比较精准之后,精平只需进一步使仪器水平;读数看起来很简单,单他却是测量的结果,必须读准、读精。最后我们将25个测量点的测量结果计算出来,误差只有+7毫米,而误差允许范围是±60毫米,这个结果是非常精准的。
角度测量跟水准测量有许多相同的步骤,多了对中这个步骤,由于测量要求精确,对中与整平这两个步骤很难同时满足,这就需要不断调整仪器了,这个步骤浪费了我们大部分时间,最后只好退而求其次,粗略对中。这个计算结果误差就比较大了,还有一定的水分。
距离测量相对简单,高程算出之后,我们直接用标尺与皮尺测量出大部分,并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出了十个数据。由于读数和地理因素,这个测量的结果跟其他组的结果出入比较大。
实习体会:
实习是要我们学会测量方法,熟练使用仪器,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有了一定了解,处理测量数据也比较熟练了。在实习过程中,我明白了实习单靠一个人是不行的,要有团结的团队,团队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让实验快速而高效的完成。另外,还要求细心,谨慎。总的来说,这次实习我收获还是比较大的,学会了很多东西,对自己比较满意。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7
20xx年6月26日至20xx年7月1日,我参加了为期5天的测量实习。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实习测绘工作地全过程,系统地测量仪器操作、数据、施工放样等技能,而且可为今后解决工程中的测量打下基础,还能在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锻炼。实习的主要任务是闭合导线测量、普通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施工放样,实习地点是浙江科技学院小和山校区,并且是分组实习,每组4人。
6月28日,了普通水准测量,地点依旧是西和公寓14幢。的任务是对四边形闭合导线按普通水准测量要求高程测量并计算并要求是每人独立普通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记录和计算工作。主要是要求调平和读数,也得很。
6月29日,的是四等水准测量,测量地点是b小山包。天气并不如所愿,下了好几个小时的雨傍晚终于停了,赶紧开始测量。任务要求按布置的闭合水准路线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和计算工作。每人独立一段高差的观测、记录和计算工作。绕山道路的坡度比,一段路线需要若干个测站并且也了调平的难度。需要多次设测站和调平,所需的和工作量。
6月30日,最后的实习内容——施工放样,测量地点是西和公寓14幢。设计的管线位置和高程管线坡度计算出的管线的定位数据和高程及坡度线测设数据,然后填好放样数据表,最后在实地按要求测设。任务要求较高,并且是对前期工作的检测和实施,在和精确度的要求较高。7月1日上午了所测量实习内容,并将测量器材归还。
这次的测量实习使我了测绘工作地全过程,系统地了测量仪器操作、数据、施工放样等技能,对我各能力的'锻炼。测量要求、仔细、精确、严谨,很小的错误也会在工程中很严重的后果,包括任何工作都要求才能工作质量和。当然这次实习也让我体会到团作、分配的性,在任何工作中都要的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测量的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测量的实习报告12-23
测量实习报告08-11
测量实习报告09-19
测量实习报告06-19
测量的实习报告07-20
【热门】测量实习报告12-14
土木测量的实习报告06-09
【精】测量实习报告09-19
测量优秀实习报告11-09
导线测量实习报告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