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学读书笔记

时间:2022-09-19 15:05:28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化教学读书笔记

文化教学读书笔记1

  “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文化教学读书笔记

  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因此,人类文化学、文化哲学取广义的“文化”定义。)

  广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狭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

  (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

  (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有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的类型性、文化事象的变异性)

  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指在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中国文化的性质: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两个文化层面——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文化传统。

  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因此,我们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只有在各阶段文化纵向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文化发展的规律,才能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前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错误态度的分析: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中国文化的四个类别: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中国地势和地形特点: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自西向东形成三个落差显著的阶梯状: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xx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个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历史上,曾居住过吐蕃和羌人。云贵高原——崇山峻岭,地势复杂,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四川盆地——西南夷(南);古巴人、氐人、羌人(北);汉人(盆地中央)。黄土高原地带——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

  一。蒙古高原——一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历来也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山西高原——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作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气候变化大势: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等。著名学者竺可桢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又暖变冷。他将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温暖期(前3000—前1100)、寒暖交错期(前1100—1400)、寒冷时期(1400—1900)、“仪器观测期”(1900—)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周、秦、

  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广阔地域的人群众多: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在中国,战争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天下”观念:“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

  地缘特征与文化命运:自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就一直存在着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这些北方的少数民族从文献记载看,最早的人群是猃狁,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以至蒙古、满族等。这些民族除满族外,基本上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高原主人的。在中原政治兴旺时,它们逡巡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王朝政治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入主中原,造成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在短暂的停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虽然这样的反复,已经有许多次,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这就是中原文化在一直带动着各地域文化的同步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地理的历史舞台与文化的悠久: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姿回旋的舞台。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因此每当北方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了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

  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古代的“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尚书·禹贡》篇)

  形成地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与楚辞文化,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秦汉时期农业与农牧交错区的大致界线: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关中)地区、山东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史记·货殖列传》)

  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概观:唐朝初年,南方的情况已有较大的改观。丹阳、毗陵、吴郡等地,已经属于开化之地。岭南二十余郡,已经有南海、交趾等荟萃一方的人文、物产的都会。

  地域文化几方面的作用: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

  (1)农忙季节,不征调百姓服役,以保证粮食的丰收;

  (2)在大池塘捕鱼,不用过密的鱼网,以保护鱼类繁殖。而一些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都安排在秋季进行,也是为了保护兽类的繁殖;

  (3)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候砍伐,朝廷甚至禁止擅自砍伐山林,并把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滥砍滥伐的伤害;

  (4)皇家大量修建大规模的园囿和灵寝,也对保护环境起了相当的作用;

  (5)由政府提倡和领导的植树造林运动,使全国进行大面积绿化;

  (6) 在西北地区广建牧马的场地,使唐朝中期以前的黄土高原地区有良好的植被状态。

  古代利用自然的成就: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被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一些湖泊渐趋淤塞,而最终导致它们淤平的是黄河挟带的大量的泥沙。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为害更加严重。到了明清以后,黄河夺淮入海,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灾难;而淮河在此以前,一直是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的“利河”。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黄、淮加以治理,最终酿成更大的灾害。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为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黄河由母亲河变为灾难河,固然与自然方面气候变冷、植被不易恢复有关,但无视自然规律“自作孽”的人为因素还是更主要的。

  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寒冷时期。

  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地缘:此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

  (先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泉)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大约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的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是河南省滢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以彩陶文化最为著名。

  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xx年间。以黑陶文化最为著名。

  三大文(明)化成就: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 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的发明者。“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他们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羲和敬顺昊天:传说尧命羲和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

  敬授民时: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着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日月星辰运行中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慌。然而正式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学实践活动。人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着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夏、商、周的年代:夏,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历时近五百年;商朝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周朝,公元前11世纪的中叶——夏文化的重要特征是“遵命”、“近人”而“远鬼神”。

  商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尊神”、“事鬼”,“先鬼后礼”。

  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在一个广大的地域上,在众多的人群中,粘平了他们各自的族姓界限,在相互融合中“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干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根据这一基础。

  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和意义: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生存的权利。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励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但是考察周人的重农,他们不时仅把农耕当作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的含义。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然而,农耕作为一种政道,还有它更深刻的内涵。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的《周颂》、《大雅》、《小雅》中,保存了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百家争鸣的特点: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春秋时的思想家,老子像学者,孔子、墨子像老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争辩的论说。(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和各家思想的特征: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孔子的 “仁”和孟子的“仁政”,他们提倡积极入世的观点。

  道家:重要人物有老子、庄子。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物”,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

  法家: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智力国家。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墨家: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文化教学读书笔记2

  国际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尽管如此,国内在培养国际汉语教师时大多只注重于语言教学方面的指导,对专门的文化课问题却提出的比较少。如何上好文化课对于教师们而言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文化教学这个方面来说的。

  一、现状

  语言教学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这是一个普遍的共识。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包括了两种形式:一是语言课中的文化因素教学,一是独立于语言课之外的文化教学。

  近十年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内容也比较分散。大家的基本认识是:要注重文化教学的层次性,要根据初中高级不同阶段、不同课型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接受水平,选择不同的文化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从总体上说,此类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

  独立于语言课之外的文化课教学课程已经在相当多的院校中设立,不过对此类文化课程的研究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成果主要是一些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的一些看法。

  近十年来,也出版了不少专门性的文化教材和一些可做教材用的文化知识书籍,但是有关教材的研究却比较少。

  总体来看,文化教材有不少新成果,但是有关研究不是很多,微观研究则更为缺乏。 近十年文化教学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概括如下:

  1.进一步确立了文化教学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地位,确定了文化教学的性质,树立了文化教学的观念;

  2.汲取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营养,为文化教学研究开阔了事业,特别是在中介文化系统研究,文化混融情境的教学等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3.超越概念的纠缠,探索更加深入,尤其是文化因素的研究、语言与文化结合方式的探索,为文化大纲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4.对接受主体的学习理论研究逐步加强,开始注重文化教学的师生双向互动研究。体现了文化教学研究向深度发展,开阔了研究思路,增强了研究的现实性。

  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方式与手段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每一阶段的汉语文化教学都要有与内容相适应的方式和手段。由于语言教学是有分工的,每一类型的课所包含的文化内容不同,教学方式各异。比如,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口语课所出现的文化语言要多于汉语教程课。因为这阶段首先要解决基本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语言、交际方式又是异质文化间差别较大的文化层面。在交际语中,具有国俗意义的词语、俗语、句子特别多,而且词语的国俗语义比实体词汇意义更为重要。比如汉语中习用的招呼语“吃了吗”、“干什么去”等,字面意思和打招呼人的实际意思有很大差别,如果不给留学生介绍清楚,就会产生交流障碍。因此在口语课中,介绍、说明、示范、练习是传递汉语文化的基本方式。

  与口语课相比,初级阶段的韩语课以传授知识语言、知识文化为主。对于留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汉语的音、字、词、语法的规律更为重要。所以此段教学,语言以外的文化内容少一些为好。即便遇到具有国俗语义的词语,也不宜采用介绍和说明的方式,而应采取简单注解的方式,尽可能不分散学生对语言规律的注意力。

  中级阶段,口语课和汉语课的文化内容都有增加,但教学方式仍然不通。口语课可以继续采用介绍、说明、示范乃至带到社会上去实践的方式,而汉语课则要多采取注释、归纳、提供使用范例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所以,中级阶段汉语课的文化内容,对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中级汉语教材,除了考虑字、词、语法等方面与初级及高级教材接轨外,还要照顾到文化内容的系统性,把系统的语言知识和系统的'文化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互为表里,同步上升。

  高级班的汉语文化教学内容在整个预科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不仅文化内容逐渐增加,而且出现了文化教学分流,开设各类可供选择的专题文化课或综合文化课。这一阶段汉语文化课的教学方式是最丰富多彩的。因为语言交流的障碍逐步减少,文化交流的因素日益增多,介绍、讨论、对比分析乃至深入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方式均可采用。但这一阶段,要避免填鸭式的输入,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引导他们从对比分析中理解中国的深层文化。

  无论是初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首要目的还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语这一交际工具。因此,不管采取什么教学方式,都不能背离汉语教学的首要目的,否则,预科的教学将难以成功。

  三、基础语言课中的语言与文化

  在语言的基础教学阶段,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结合不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不解决语言中的一些文化因素问题——即使在基础阶段,学生所学的语言是十分简单的——学生就不能完全理解课文,有时甚至还会误解),而且也是完全可能的。只不过在这两者结合时必须遵循一些原则,那就是:

  文化在语言课中进行文化教学,必须遵循以语言教学为主,以文化教学为次;文化教学必须为语言教学服务;在语言教学的同时有机地、适当地、有目的加入文化教学内容的原则。既要反对文化教学在语言课堂中喧宾夺主,也要反对为了结合文化教学而在语言教学时硬性加入文化内容的形式主义做法。

  在语言教学中,哪些内容可以跟文化教学相结合?这一点在不少学者的论文中都已有所论述,比如:赵贤州就把可以在语言课中导入的文化因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分为12类,如: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无法对译的词语,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词义差别的词语,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使用场合特异的词语,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褒贬意义不同的词语,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潜在观念差异,语言信息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含有特殊文化传统信息的词语,成语典故,名言名句,词语中反映的习俗文化信息,有特定文化背景意义的词语,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以及其他因价值观念、心理因素、社会习俗等造成的文化差异。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这12类有很多重复、相似之处,不过他还是把语言教学中可以结合的文化因素概括的相当全面。陈光磊则把这些文化因素分成习俗文化、思维文化、心态文化、历史文化、汉字文化和体态文化6种,然后,再从语言结构、语义呈现和语用性能三方面来考察这些相关的文化内容。虽然划分跟赵贤州有些不同,但内容还是一样的。

  这些学者已经把可以结合在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列举的很清楚了,所以在这里我就不重复了。不过还是想说明一下,在语言课,特别是基础语言教学阶段导入文化内容时做法上应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就事论事,不要节外生枝。

  既然文化教学在语言课中只是次要,辅助的部分,那么就不能脱离语言,大讲文化;尤其不能放开语言教学,用学生的母语大讲文化。我主张采用“就事论事”的方法,就是说,在语言教学中遇到不得不讲的文化因素时,只需“就事论事”地解释清楚就行。语言老师应该把更宝贵的时间用于语言讲授和练习上。

  第二,有选择性,不什么都讲。

  在选择什么要讲,什么不要讲;或者什么现在要讲,什么留待以后再讲时,可遵循下列原则:

  1.与语言交际能力有关的要讲。比如:中国人问候时常说“你吃过没有?”或者“你上哪儿去?”这句话作为问候时用的特殊意思就要向学生讲清,否则就会引起学生的误会,影响今后跟中国人的交际。再比如:“老”和“胖”这两个词在汉语中常常不带贬义,如:叫别人“老张”,叫一个小孩“小胖子”,说别人“最近胖了”,等等,都不会使人生气,这些也应该在学生初接触这些词语时讲清。

  2.与语言理解和运用有关的要讲。比如:如果课文中出现了“科举”、“个体户”、“下放干部”、“反右斗争”等词语,当然就要讲解,否则学生就不理解全文的意思。即使“谢谢”和“thank you”的意思完全一样,但是因为在中国和西方使用的频率和场合不完全相同,所以也有必要择要加以说明,比如,可以告诉学生,在中国,“谢谢”的使用频率远远不如西方高,但这并不说明中国人不如西方人礼貌,因为中国人觉得对关系亲密的人,比如,对自己的妻子、丈夫、父母、孩子等人,不用多讲“谢谢”。讲多了“谢谢”反而显得关系疏远。

  3.与语言直接有关的要讲,与语言无直接关系的就不用讲。有些讨论语言教学中文化导入的论文中提到的很多中国传统风俗、礼貌习惯,甚至体态语言等等,我觉得不应该作为语言老师上课所讲解的内容了。很多事情,等到学生语言水平提高了,知识丰富了,再加上他们以后逐渐跟中国人和中国社会接触,自然会慢慢了解,不用我们语言老师越俎代庖的费心。

  4.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所讲的文化内容也应有所不同。比如讲成语“七上八下”、“乱七八糟”、“七零八落”等等时,如果学生尚处于低年级阶段也只要讲清字面意思就行,不用大讲数字文化;但是如果对象是高年级学生,倒可以适可而止地谈一点中国数字文化让她们举一反三。

  第三,设身处地,不想当然。

  语言老师除了要了解双方的文化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能够在教课时时时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看课文,这样才能发现隐含着的文化因素。

  第四,客观准确,不主观武断。

  现在,很多结合文化内容的语言课本往往把两种(如:中西文化)文化的差异绝对化。比如说很多课本爱说中国人含蓄,西方人开放;中国人谦虚,西方人自信,等等,虽然都有一定的理由,但是说的太绝对都会引起学生的误会。所以,我认为要讲就要把两种文化的异同讲的客观一些。

  第五,形象具体,不千篇一律。

  在语言课中结合语言进行文化教学的方式很多。除了结合课文内容老师讲以外,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老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尽量使用目的语,必要时也允许用一些母语),这样不但弄懂了文化问题,而且也练习了语言,课堂气氛也能够活跃、热烈起来。另外,还可以用看电影、看录像、看课外补充读物等方法,引进课文中缺乏的文化内容。当然,如果在使用汉语的地区学习汉语,更可以把学生带到现实社会上去,让学生自己体会文化的差异在语言上的反映。即使在国外学习汉语,也可以用在中国餐馆吃饭、去唐人街吃饭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接触目的语文化。这样的方法可能比在课堂上更能取得好效果。

  四、中高级口语课中的语言与文化

  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从中级口语阶段就越发显现出来。中级口语课教学是初级口语向高级口语过渡,以交际文化为主向交际文化与知识文化并重过渡的重要环节。中高级口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由基本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口语能力相运用汉语进行高层次的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过渡,训练并达到在洽谈、讨论、研究、评论、论辩、公共关系等方面的口头交际中熟练、灵活、恰当地运用汉语口语的能力。这里包含了大量的文化教学,下面是我运用统筹教学法的一些心得:

  首先,注意处理口语技能与其他技能训练结合,口语课与配套课程的兼顾与协调。“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训练在学习中本来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采取“组合式”,一个教学单元安排适当兼顾听力和阅读训练,以说为主,听、读、写兼顾。教学环节一般为:一说(对话题的现有理解)——听(一些与话题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读(与之配合的相关文化知识)——写(发言或讨论提纲)——二说。另

  一方面教师要了解配套精读课和听力课内容和进度,了解学生实际状况,避强就弱,找到口语表达训练与配套课程的语言要素结合点。

  其次,注意以说为主,以文化为中心,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结合。由于第二语言教学本质是技能语言教学,即使在中高级阶段也仍然应当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技能训练为核心。语言要素是需要讲授的知识,言语技能则需经过训练获得,因此中高级口语教学必须贯彻以交际为主,以学生为主,以自然习得为主,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指导思想。但这并不是说中高级口语教学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忽视,相反,讲授更加重要,必须使文字知识、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和中西方文化比较知识的讲授具有精选性、适度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必须以高信息量,大运动量教学,使学生维持较长的兴奋期,提高单位教学时间的教学效率,使教学对象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填平”知识“地基”的“漏洞”,在坚实的“地基”上,使言语表达技能、交际技能方面水平有明显提高,使技能自我生发提高的水平得以提高,达到和超过了这一阶段的教学要求。

  再次,师生统筹兼顾,学生表达训练、交际对话为中心与教师及时引导、参与、总结、纠错和语法规范介绍兼顾。训练以话题为中心,兼顾知识点,组织交际训练。

  最后,课上学习和课下准备兼顾。以课堂为主,延伸到课下,发挥学生能动性。预先布置话题,要求课下准备资料,写出提纲;课上教师讲解话题和相关知识,随后听或读部分背景材料,修改提纲;之后发言和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在中级口语课教学的课堂设计中,第1、2课时为准备课,听、说、读、写、讲兼顾,以教师为主,以讲、说为主; 3、4课时以学生为主,以说为主,教师总结,做到张驰结合。

  在教育的实践中,教育方法和教育理论总是不断的与学生情况和学生素质以及社会需要等的变化相互适应。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能力,也为了便于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当的融合汉民族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的融合方法和融合内容等,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适当地调整,希望对外汉语老师们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化的研究早日制定出更完善更具体的方案。

文化教学读书笔记3

  自从上次读了梁漱溟老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之后,他老人家的人格魅力就开始影响着我们,在老师的推荐之下,我们又开始读了第二本书,亦是他写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作者为写该书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民国十年秋间出版以后,思维缜密的作者就致力于一次次的修改之中,只为了能更好的表达清楚自己的初衷.

  粗略看该书的目录总共分为五大章,各章题目也很清楚的表达了作者通篇要阐述的几个问题:对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绪论;如何是东方化,如何是西方化;西洋中国印度三方哲学之比较;未来世界之文化与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作者思路清楚,构想独特的为我们创造了这部作品

  该书是创作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们可以联想到当时中国正处于怎样的时代,那时候的中国正被西方的坚船炮利轰开大门,无论是从器物,制度还是文化,西方都如潮水般的涌入中国,西方人的侵略进一步激化了中国人的爱国意识,就这样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东方文化步步后退,面对这样的形势;梁老先生写了这本书,对东西方文化的内涵与优劣进行了深入的比较

  作者在前三章其实都阐述了一个很明确的问题,什么是东方化,什么是西方化,进而又进一步引申出中国与西洋文化的比较.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已经做了详细说明;”文化不过是那一民族的生活样法”而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也就是说”生活的根本在意欲而文化不过是生活之样法”,意欲不同,生活的样法不同,文化也就不同,而所有人类的生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路径样法;第一向前面要求.第二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第三是转身向后去要求,根据这三种不同的路向,梁先生把世界文化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文化的特征就是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它的要求,换一句话说就是奋斗的态度,遇到问题都是对前面去下手,这种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二是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文化的特征在于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是在这种境地上求得自我满足,他并不想奋斗的改造局面,而是回想的随遇而安,他所持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的意欲调和罢了,这种精神态度的典范,在梁先生看来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三是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对于中国西洋印度这三种文化的优劣,作者认为不能进行简单的比较,他认为人类文化是由发展阶段的,这三种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虽然三条路在实际中是”共时”的存在,因此在当今现实中发生冲突,但在理念上却是一个”历时”的序列,他认为,现在的西方文化以改造外在环境来满足自己的要求,而当人们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人们会开始注重情感需求和对生活意义的探求,会转向第二种需求中国”调和持中”的生活态度,而当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外部的财富之后,他们面临着要意识到生命的真正永恒的问题,此时意欲 突破尘世的暂时性和死亡的必然性,在这个阶段,向往最终获得涅槃的绝对快乐,此为第三条路向,因此从与社会适应的程度来具体时态看,西方的意欲向前其实是滞后的,印度的意欲向后其实是超前的,唯有中国的这种”调和持中”的态度才是恰到好处,合乎时宜的.作者通过比较最终得出了这个结论.

  粗略读完作者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深,书中提出的对人生的不同态度形成不同的文化根源的观点,而文化和生活态度其实是具有两面性的,文化之所以有差异其实是人生态度的差异,人的生命和生活创造了文化,反之,文化又是以人为最重要的因素的,人的生命价值体现在文化之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与人的相互作用。这一点可以引申到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精神,故而上升到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我们不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否定和抛弃,应该保持我们的民族本性.向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永远值得我们一代代中国人学习并且传承下去的,中华民族的优秀部分会让我们代代受益匪浅。

  梁先生把其他文化论者从一般的文化优劣、价值高低层面上进行评判的比较路径,革新为一种从时间序列上看某种文化类型是否“合乎时宜”的角度进行的`比较方式。据此,梁先生提出了我们今日所应有的态度:“第一,要排斥印度的态度,丝毫也不能容留。第二,对于西方的文化是全盘接受,而根本改过,就是对其态度要改一改。第三,批评的把中国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P204)一方面并不拒绝西方文明比如说征服自然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民主精神,但是在“态度”上加以“根本改过”;另一方面也并非全盘接受中国传统,而是加以“批评”的“重新”拿出:这两个方面的综合,正是梁先生所赞赏的中国文化精神的“调和持中”的态度。

  我们应该以发展的态度去理解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正处于现代化中的东方文化的意义。事实上,带着传统的文化背景进入现代化时代的东方,在保持着自身的特质的同时,还吸收了很多西方的因素,形成了现在灿烂的新的东方文化。除此之外,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作者还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当然他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在第四章中,作者提出了关于宗教的一些东西,研究了一些西洋宗教以及中国宗教,详细论述了释迦牟尼的出世及所遭受的痛苦,对生命的意义和蜕变进行了感慨 ,告诉读者要常怀感恩之心,平静对待生活中的苦与乐。

  梁老先生的人格魅力还在继续传承下去,对我们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让我们细细品读他,这将成为我们人生的一大财富!

文化教学读书笔记4

  前段时间,根据老师的推荐,我借阅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刚开始只是翻看了一下序言,就觉得这是一本必读的好书了。由于个人平时知识储备确实有限,且不爱思考,再加之这本书的语法逻辑与现代有些相异,因此我只是粗略的通读了一遍,略懂了本书的内容与主旨,下面是我的一点读书心得。

  一.内容浅析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作品,当时的中国正是被西方人用火炮利器轰开大门的时期,无论从器物、制度、还是文化,西方文化都潮涌般的侵蚀着人们的心理,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东方文化步步后退,到了是否要存在的必要的地步了。面对这种形势,梁先生写了这本书,对东西文化的内涵和优劣势进行了深入的比较。

  从这本书的框架看,其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其一,什么是东方化和西方化;其二,世界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在第一个问题中谈及西方化时,梁先生在这本书的第二章中给出了对于文化的看法:文化不过是那一民族的生活样法,而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也就是说“生活的根本在意欲而文化不过是生活之样法。”意欲不同,生活的样法不同,文化也就不同,而所有人类的生活大致可分为三个路径样法::(一)向前面要求(二)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三)转身向后去要求。根据这三种不同的路向,梁先生把世界文化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文化的特征,“就是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它的要求;换一句话说,就是奋斗的态度。遇到问题都是对前面去下手,这种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二是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文化的特征在于,“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是在这种境地上求得自我满足”;“他并不想奋斗的改造局面,而是回想的随遇而安。他所持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的意欲调和罢了”。这种精神态度的典范,在梁先生看来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三是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对于这三种文化的优劣,梁先生认为不能进行简单的比较,他认为人类文化是由发展阶段的,这三种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虽然三条路在实际中是“共时”的存在,因此在当今现实中发生冲突,但在理念上却是一个“历时”的序列。他认为:现在的西方文化以改造外在环境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当人们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人们会开始注重情感需求,和对生活意义的探求,会转向第二种需求中国“调和持中”的生活态度,而当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外部的财富之后,他们面临着要意识到生命的'真正永恒的问题,此时意欲突破尘世的暂时性和死亡的必然性,在这个阶段,向往最终获得涅盘的绝对快乐,此为第三条路向。因此,从与社会适应的程度来具体时态来看,西方的意欲向前其实是滞后,印度的意欲向后其实是超前;惟有中国这种“调和持中”的态度才是恰到好处、合乎时宜的。这也就是本书所阐述的第二个问题。

  二.浅显的思考和启示

  其一,纵观梁先生的此书的全文,我认为其核心所在起于文化理解基础上的对“人”的理解。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在“意欲”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文化哲学;而意欲在儒家思想中是指人的心性基础上的动的显发,因此梁先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创始人,建立意识之上的形而上学的学问,其带有一定的先验性,且很大程度上的肯定非理性的东西,肯定直觉的思维方式,对儒家文化的发展以及后人研究的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基于此,考虑到我自己的平时的总是看重于理性逻辑推演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我得到的一点启示是:文化本没有优劣对错之分,只是内容和思维方式不同而已。肯定道德为文化之源,由内圣而开外王的思维方式也是合理存在的。因此,我觉得这对自己以后思考问题又有了新的启迪。

  其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书中提出的对人生的不同态度形成不同的文化根源的观点;而文化和生活态度其实是一体两面的,也可以说生命或生活是与文化统一而生的。文化的差异,主要在于其对待人生的态度的不同,生命生活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是人之为人的必要因素,人的生命价值体现在文化之中,也就是说我们中国深厚的儒家文化是植根在我们的生命之中的,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中国人是不能离开和舍弃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的,因此也就不能

  对我们中国的哲学文化进行否定和抛弃,应该保持我们民族的本性。

【文化教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2-03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04-03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精选15篇)01-15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2-19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集合15篇)11-01

传统文化教学总结01-17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07-31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07-21

《传统文化》教学总结02-22

传统文化教学计划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