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关于文明的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文明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文明的读后感1
《文明礼仪》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它使我清楚地懂得了:文明礼仪是社会和-谐的金钥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书中文明礼仪的小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真正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也让我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在家里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丰衣足食的我养成了懒惰的习惯。每天起床后,还是妈妈帮我叠被子,吃饱了饭就把碗丢在一边,从来没有帮父母分担过一些家务,可谓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学校,我是一个纪律散漫的学生,总把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平时不喜欢佩戴红领巾、校牌,上课不认真听课,去食堂打饭时常常插到队伍的前面。我也知道这样做会遭到同学们的鄙视和白眼,但我并不在意。再加上平时我总搞些恶作剧,常常给同学们难堪,因此,我的朋友越来越少了,但我还是我行我素。
如今,我读了《文明礼仪》这本书后,使我脸红耳赤。其中《列宁理发》这一小故事更深深地打动了我,日夜为国家大事操劳的列宁去理发馆理发,别人知道每一分钟对他来说是极其宝贵的,都争着让他先理发,但他却遵守秩序,轮到了自己才理发。列宁的精神令我好感动,想想自己以前的一举一动,又想起老师平时对我的谆谆教导,我惭愧极了。于是,我决定改变自己:在家里孝敬父母,对父母的忠告和教诲虚心接受,恭敬有礼;在学校,遵守规章制度,做到尊敬老师,和同学和睦相处,以礼相待,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在一些公共场所讲秩序,举止文明,不乱扔瓜皮果壳,不随地吐痰……由于我懂得了这些,因此,以前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在学校横行霸道、蛮不讲理的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懂礼貌,勤学好问,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因为我的改变,大家对我也刮目相看了,所以朋友也渐渐多起来了。在家里,经常得到父母的赞赏;在邻居之间,经常得到叔叔、阿姨的夸奖;在学校,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称赞。由此,我的成绩也大大提高了。我相信,大家读了《文明礼仪》这本书后,也应有所启发:在家里,做个懂事孝顺的孩子;在校园内,不再随手丢垃圾,在教学楼走廊上不再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不再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不再故意损外学校的公共财物;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秩序。
同学们,生活处处有礼仪,在家中,在校园,在各种公共场所,我们要谨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文明礼仪不是一个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们大家,只要人人都遵守礼仪,讲文明,讲道德,那么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关于文明的读后感2
当我读完《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整本书后,我被他们那动人的情景给深深地感动了。些真实的故事,是多么的感人啊!他们不仅教会了我无数哲理,还告诉了我应该怎样做人……这本书,仿佛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一篇《天堂里,您还是老师》的故事。
20xx年5月12日,遇到了一场地震,剧烈的`崩塌吞噬了平静的校园,张家春正在给初二(1)班的同学上物理实验课,突然,地震降临,张老师为同学们的生命用自己魁梧的身躯顶住了门框,让一位位同学从他双臂下穿过,结果无情的水泥砸了下来,张老师被废墟吞没了,当年他才29岁。
还有一位李老师,在地震时把30位同学救出,当李老师被压在废墟下时,还不停地叮嘱着孩子们:“一定要坚持住。”就这样坚持了30多个小时,5个学生被救了出来,李家萍老师和一位同学离开了……
读完《天堂里,你还是老师》后,我的眼泪竟大滴大滴地掉下来。年仅29岁的张家春老师,为了40多个学生顺利逃脱地震,用生命讲完了他的最后一课;李佳萍老师为了帮助30几个学生逃离灾难,用双手为6个孩子挡住水泥板。张家春和李佳萍老师,愿你们在天堂里快快乐乐地生活……
文明,会使世界更加美好;美德,会使我们人类相处更加和谐,这是我对“文明美德”这四个字的理解。我要好好感谢这本书,因为他教会了我如何做人,让我坚强,告诉了我许多哲理……
【文明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09-28
幼儿文明就餐教案10-05
文明承诺书09-27
文明承诺书10-02
文明倡议书08-09
校园文明活动策划08-16
有关生态文明的教案12-12
文明承诺书03-22
文明的承诺书10-22
幼儿教案:文明乘车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