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1
相信很多的父母在看到孩子在吃手的时候,在孩子喜欢抓住什么都要放嘴巴里面的时候,在孩子喜欢往衣柜里面装的时候,在孩子喜欢不断地扔掉自己手里面的东西的时候都会去阻止的。
因为父母觉得自己这么做肯定是对孩子好的,但是却不知道在自己无意之间的行为破坏了孩子的`什么。
这里的敏感期就是在孩子0到6岁的时候,身体遵守生命的驱使,在某一个环境吸收了一种新的特质,而且不断地去重复的过程。如果说顺利的通过这一个敏感期的话,那么孩子的心智水平也是会提高的。
而且根据作者的发现敏感期也是会有弹性的,如果说在0到6岁的时候没有实现的话,那么在6到12岁的时候也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是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有一个爱和自由的成长的环境,但是到了6岁以后孩子的学习压力是比较大的。在这个时候他们得不到自己父母的尊重,也是没有父母的宽容和疼爱的。
其实每一个父母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在孩子出现问题以后家长就会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自己不能够多多的关心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一些家长是可以做到脱胎换骨的,能够用全新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2
我是一位忙碌的初中生。清晨,刚睁开眼,我便开始努力学习;夜晚,我常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使我感到平淡和乏味。忙里偷闲时,我便通过看书,为生活这杯苦涩的咖啡加点糖。
最早接触书本,是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记得那天下午,我看见同桌的桌面上有一本厚厚的大书,书名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心想:一本介绍炼钢铁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呢?但这本书还是激起我的好奇心,我忍不住翻开第一页看了起来。很快,我就被开头吸引住了。于是,我就向同桌借来了这本书,准备带回家看。
回到家后,我便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读完这本书,书中的主人公保尔勇往直前、坚强不屈的内心便深深震撼了我幼小的心灵,使我不禁对主人公产生了一种崇敬之情。我第一次感受到书带给我的快乐,第一次感受到生活也可以如此的'甜蜜!
此后,书籍一直陪伴着我成长。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我感受到了海伦·凯勒对生命的热爱及对光明、知识的渴望;从《西游记》中,我感受到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从《朝花夕拾》中,我感受到鲁迅对童年、故乡的怀念及对社会的抨击……我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并且深深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有人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有人说,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有人说,读书可以增长知识;而我说,读书可以给生活加点糖。
为此,热爱读书吧!它可以使你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快乐,更加甜蜜,让我们的青春变得更有意义!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相关文章: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08-26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06-09
《捕捉孩子的敏感期》读书笔记范文10-29
“走遍理工,捕捉美好”特色团日活动策划书10-03
《儿童发展》的读后感11-13
儿童文学读后感10-30
优秀《儿童阅读的力量》读后感09-13
《观察儿童》的读书心得11-28
儿童美术教案11-25
留守儿童教案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