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01 20:59:1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说课稿汇编九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说课稿汇编九篇

说课稿 篇1

  下面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对课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的文章,本单元主要讲的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表达作者背井离乡在重阳节对故乡对亲人的真挚思念的一首诗。学习这首古诗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字词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说学情

  合理的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总结概括能力还是较弱。,要指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教学生用多种读的方式展开教学把握全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结合新课标对该学段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诗情,理解全诗内容及重点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全诗内容及重点词。难点是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教学中我采用朗读法、探究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上课伊始我将谈话法进行导入,并伴随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每逢佳节亲人相聚一堂,欢乐的气氛难得难忘。有一个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时候在他乡苦读。看着别人扶老携幼、开开心心地过节,于是他拿起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他的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来感受千古佳作的无限魅力。【板书课题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这样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快速的带入到课堂中,为本节课的讲解铺设一个良好的感情基调。

  (二)初步感知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该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此环节,我首先会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思考这首诗的题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什么意思?

  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独自一人在长安读书,求取功名,恰逢重阳节,诗人无比思念家乡的亲人,就写下了这首诗。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

  3.教师范读古诗,学生齐读古诗。

  (三)深入研读

  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安排了第三个教学环节--深入研读。阅读是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要想完成多重关系的对话,就需要我们对文本有着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此环节我会引导学生默读,边读边展开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和与讨论:

  1.理解首联独、异乡、为异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情感

  体会出作者孤独、无奈的情感。

  2.理解颔联诗人为什么每逢遇到节日就加倍的思念亲人?

  3.诗中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请大家想一想,到底少了哪一个人呢?

  4.诗人写这首诗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四)巩固提高

  为了实现语文学习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我设置了思考问题:王维的笔下,有着这样浓浓的乡思诗句,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乡思的诗呢?

  这是一步学以致用的做法,学生不但对本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还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达到知识的迁移和巩固。至此,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巩固,教师总结:道不尽的离愁,诉不完的思乡,曲折有致地铺展在我们面前。历经1000多年,当我们今天再次读起它的时候,涌向心头的又岂止是感动。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走进了这浓浓的乡愁中,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作业:搜集王维的其他诗词,研读并赏析。

  七、说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苏教版第七册第四组课文是以爱科学为主题的,前两篇是让学生体会对待科学的态度,后两篇是让学生懂得对待科学的方法,《维生素C的故事》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则富有情趣、生动感人的科普故事,文章不仅向读者介绍了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给人以科学知识的教育,而且以生动的情节让人感触颇深。

  课文共8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讲哥伦布带领船队航海探险时,最可怕的是会遇到“海上凶神”的怪病;第3-6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讲的是一次航行中,留置荒岛的船员靠吃野果子出现了起死回生的奇迹;第7-8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讲正是野果子里的维生素C救了船员的命,并交代了维生素C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叙述有条有理,通篇构思依循怪病——奇迹——揭秘的路子展开,突出了奇迹的描写,显得重点突出,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心理描写,切至动人,担忧——感动——悲伤——惊喜,犹如波浪起伏,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二、确定目标

  为了顺利完成本课教学,我准备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的识、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结合本篇课文的内容,针对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我确定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语言文字,说出哥伦布情感发生的变化和原因;能运用文中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说说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了解维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

  2、朗读中感受体验哥伦布的心情,朗读交流中积累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朗读中理解奇迹,知道维生素C发现的经过。

  3、通过学文领悟到对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地思考与研究。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教学分为以下几块: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先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说说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也就是VC的发现经过。学生通过回忆再次明确文章的脉络。

  二、认识“怪病”

  让学生在阅读第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具体介绍怪病,引导学生说出怪病的得病原因,症状等方面的内容。体会“海上凶神”这种怪病的可怕。在此基础上教师话锋一转说:怪病虽然可怕,但它阻挡不了航海家远航探险的脚步,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哥伦布,跟随他一起去经历一次危险而难忘的奇迹之旅。这段进入新授的导语,意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三、体会心情

  这一板块是学习课文3-6自然段,我采用读中感悟来达到体会人物心情、理解奇迹的目标。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找出描写哥伦布心情变化的有关词句,接着引导学生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说哥伦布的心情变化。然后细读每一小节,读后交流哥伦布心情变化的原因,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的段落语句。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遇到怪病时哥伦布既忧心忡忡,进退两难,又茫然无助的复杂心情;体会到哥伦布听了船员的请求后心中既感动,又自可奈何别无良策;体会到胜利返航时哥伦布伤心欲绝,悲痛欲绝的沉重心情;体会到奇迹出现时哥伦布惊讶万分又欣喜若狂的激动心情。

  四、感悟道理

  这一板块也是以读为主,读远航结束时哥伦布的想法和做法,谈体会。让学生体会到哥伦布急于揭开秘密的迫切心情,结合几句名人名言,从中懂得生活中碰到奇怪的事情要善于思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问题往往就是新的发现开始。人们就是对哥伦布提出的这个问题经过长期的研究,终于揭开了野果子中的秘密。这一部分我只是简单处理,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你从研究成果中你了解了维生素C的哪些知识。

  五、作业和课外拓展

  设计了三项作业,第一项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复述课文,二、三两项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

说课稿 篇3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篇目是《当雾霾降临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教学过程三方面来说一说我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当雾霾降临时》是九年级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确遵守自然规则对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室内外活动中安全事故的防范方法,培养他们应对突发性安全事故的技能。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雾霾天气的危害,尊重和珍爱生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二)行为技能训练目标

  能够有效的做好雾霾天气中室内外活动的防护工作。

  (三)知识经验积累目标

  了解雾霾及其危害;掌握雾霾天气中室内外活动的防护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设计如下:

  教学重难

  点:

  认识雾霾的危害,掌握雾霾天气中室内外活动的自我防护办法。

  二、说方法

  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达成教学目标。本文教学,我将主要采用阅读互动法和活动演练法指导教学,让学生在“互动与活动”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过程

  本文教学的总思路是:

  激趣导入新课——阅读互动,探究雾霾;活动演练,应对雾霾——趣读“平安歌谣”——展示学习收获——课堂小结。

  具体过程:

  一)让学生观看央视“雾霾篇”广告,以此导入新课。

  采用广告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雾霾对我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了解雾霾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探究雾霾危害;通过活动演练,让学生掌握应对技巧。

  本环节,我将分三步达成教学目标。

  第一步:让学生速读“案例写真”,让他们说说本案例带给他们的启示。

  我通过引导阅读,重在让学生明白雾霾会影响健康,认识到加强自我防护的重要性,为下面学习“平安常识”作铺垫。

  第二步:让学生速读“平安常识”,采取“我来问,你来答”的形式,相互检查对雾霾的定义、来源和危害的了解是否准确全面。

  我采用“你问我答”的方式检验学习效果,意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迅速达成“知识经验积累目标”。

  第三步:分组活动:细读“应对技巧”和“平安沙龙”,结合“平安演练一”的要求,每一组自编自演一个情境剧,宣传应对雾霾的技巧。

  自编自演情景剧,意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和运用应对技巧,让学生在娱乐中掌握和运用知识,具有本地化、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以上三步设计,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雾霾、应对雾霾,用活动强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

  三)引导学生趣读“平安歌谣”,牢记应对技巧。

  四)展示学习收获。

  本环节,我将指导学生把课内外学到的防雾霾知识制成展板,在校内外进行防雾霾知识普及。这样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活动巩固防雾霾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以上教学设计,我侧重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以互动促进学习,以活动促进运用,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以达成课标预定的目标。

  谢谢大家!

  《当雾霾降临时》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雾霾天气的危害,尊重和珍爱生命,培养自保护意识。

  (二)行为技能训练目标

  能够有效的做好雾霾天气中室内外活动的防护工作。

  (三)知识经验积累目标

  了解雾霾及其危害;掌握雾霾天气中室内外活动的防护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雾霾的危害,掌握雾霾天气中室内外活动的自我防护办法。

  教学难点:能在雾霾天气中采取正确的自我防护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知识学习与活动演练相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百度“雾霾”,搜集相关知识,做好信息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观看央视《雾霾篇》广告(幻灯),导入新课。

  师:1、同学们,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先来看一则广告。

  2、问:看完广告,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它反映了一个什么环境问题?

  3、从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当雾霾降临时,人们就像生活在一个笼子里,它让人呼吸不舒畅,心情很压抑,学习、生活,户外活动都会受到影响。

  今天这节课,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去探究这个问题。(再次推出课题)

  二、研读文本,探究雾霾影响;活动演练,掌握应对策略。

  一)阅读“案例写真”,说说阅读启示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第45页,快速阅读“案例写真”思考:这则案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幻灯)

  指名发言后,教师小结:雾霾会危及人的身体健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那么,什么是雾霾?雾霾对人有哪些影响呢?

  二)快速阅读“平安常识”,小组间采取“我来问,你来答”的形式检查对雾霾的定义、来源和危害的了解程度。(幻灯)

  学生的边问答,教师边推出幻灯强调以下知识:

  1、明确几个定义:

  雾,是指肉眼可见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悬浮物,是空气温度过大时产生的天气现象。

  霾,是指大量烟、尘等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产生的现象。

  可吸入性颗粒(PM2.5),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

  雾和霾同时出现就形成雾霾天气。

  2、弄清雾霾的危害:

  影响交通,防碍出行。

  破坏生态,影响健康。

  师:雾霾危害如此大,我们该如何应对雾霾,保护自己呢?

  三)分组活动:细读“应对技巧”和“平安沙龙”,结合“平安演练一”的要求,每组自编自演一个情境剧,宣传应对雾霾的技巧。(幻灯5)

  师:(先评价平安演练是否实用和全面),刚才,同学们用生动的故事诠释了一些日常应对雾霾的技巧,教材中还有一首歌谣也帮我们总结了应对雾霾的方法,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趣读平安歌谣,牢记应对技巧吧。

  三、趣读平安歌谣,牢记应对技巧。(幻灯)

  雾霾天气少开窗,戴上口罩保健康

  避开人群少逗留,洗脸漱口清鼻腔

  师:感谢几个小组精彩的表演!同学们,通过本节学习,我们掌握了很多防雾霾的知识,下面,让我们把课内外学到这些知识办成一期展板,向更多的人普

  及防雾霾知识吧。

  四、展示学习收获。

  师:请看要求:(幻灯)

  1、把课前搜集的雾霾知识分类贴上展板

  2、根据本节学习内容,每人设计一句防雾霾宣传语,丰富展板。

  五、师生交流学习小结。

  师生;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不仅了解雾霾的危害,也掌握了应对雾霾的技巧,希望同学们在雾霾来临时,能正确运用本节学所,积极应对雾霾,加强自我防护。(幻灯)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谈礼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作者由古训引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文章列举了正反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第三段(第五自然段),说明学会礼貌待人,恰当使用礼貌语言的重大意义。

  第五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这些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情操等。学习《谈礼貌》这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先整体到部分的预习步骤进行预习。整体预习即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提出疑难问题。部分预习即教师给予预习内容。①说说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②为什么以“谈礼貌”为题。③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这些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④画出全文的中心句。课堂上,让学生把预习中的收获与疑难问题进行交流。这样即整体感知了课文,又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后,通过读课文,让学生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美好。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礼貌待人的事例,让学生从小养成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新大纲》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是:“不应以教师 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把读的主权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读书。”根据这些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划出文章的中心句。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美好。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这一重难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决定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读,分角色朗读、齐读、个别读等。在读中感情,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从而养成从小学会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三、说学情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几年的语文学习中,已习惯懂得按一定的预习方法预习课文。学生预习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四、说教法学法

  《谈礼貌》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文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体会使用礼貌语言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教学中,我采用“设疑问难”、“圈画批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演示”等教学方法。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我将三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会本课生字词,划分段落,写出段意,整体感知课文,提出不懂的地方。

  第二课时,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课外延伸,进行口语交际。

  现在,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教学。

  (一)前提测评

  前提测评是为学生的新旧知识的学习牵线搭桥,是调整学生心理状态,激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的。所以,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通过前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你上节课读懂了什么?

  2、作者是怎样跟我们谈礼貌的?文中写了几个小故事?为什么要用这些小故事来跟我们谈礼貌?

  (二)导学达标

  1、读书指导法

  我让学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概括故事的小标题。

  2、精读故事一:问路

  我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个故事,师生评价。然后幻灯出示以下思考题:

  (1)岳飞和牛皋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2)如果你是那位老爷爷,你会怎么想?

  (3)怎样读这个故事?谁来试一试,并佩上动作来读读?

  (4)两个人同样问路,为什么牛皋受到责骂?而岳飞却得到耐心的指点呢?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这一问题的设计,引起学生探讨问题的欲望,带着问题去读去想,突出了“一边读,一边想”这一重点。我再抓住重难点的地方进行点拔。如:描写人物,一般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学生很快就懂得这一段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后我再一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明白故事道理。

  这样,使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全方位受到训练,突破了这一故事的重难点,提高了阅读能力。

  3、让学生小结学习方法:读故事——明道理——悟写法。

  4、按照以上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3、4自然段。要求学生留下读书笔记,设计板书。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能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

  5、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划出中心句。

  齐读——个别读——再齐读——然后背诵

  学生在读中明白了道理,重视读书,熟读成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规范学生的语言。

  6、看板书,总结全文

  (三)作业(幻灯出示,让学生说说)

  1、这篇课文讲了 个小故事,证明了谈礼貌的好处,像这样讲故事明道理的文章叫 。

  2、说说句子的意思,再抄写。

  (1)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2)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口语交际。

  小明到商店买钢笔,可是不认识去商店的路,于是,他去问路边的交警叔叔,他说 。

  这一作业的设计,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谈礼貌》说课稿

  《谈礼貌》是一篇蕴涵着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说理性文章,无论是解读它还是教学,都要依照文体进行。大凡说理性文章,解读多从结构和语言入手。这篇课文第一节作者先引用传统的古训自然引出观点、然后例举了古人、普通人以及伟人以礼待人的典型事例,说明礼貌待人的好处,最后对所谈礼貌问题进行总结。层次非常清晰,这恰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提出观点寻找事例加以说明,最后得出结论。

  “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是《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之一。为此根据《课标》的总目标,结合教材结构和写作特色,(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有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所讲述的道理,从而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熏陶。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明白课文所讲述的道理,帮助学生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作为本课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作为本课的难点。

  在选用教学方法时,我采用了合作探究、以读代讲、读中悟理、抓关键词语感受人物形象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紧紧抓住人物的态度、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感悟作者用词造句准确、论证道理思路的清晰,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说理性文章的语言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准确、恰当,不拖泥带水。这篇课文也是如此。不过这篇课文的语言在拥有以上特点的同时,还鲜活、生动、有趣,读来感到亲切动人,如在眼前。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第一步,直接切入,在复习导入基础上,直接引出本课的主旨“去领悟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使用礼貌语言,礼貌待人有什么好处?”第二步,精读故事,感悟礼貌,首先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第一个故事“问路”, 用一张表格帮助学生将故事的经过与结果罗列,并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感受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通过转换角色的情境想象使同学们明白了“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道理,感受礼貌待人的好处。接着,迁移运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读自悟第二、三个故事“乘车”、和“理发”。其中相机引导学生也试着用礼貌的语言为前阶段班级中出现的一起纠纷出招,为他们排忧解难,最后再次品读三个故事分别得出的结论,深刻感受礼貌待人的好处,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进行受到思想教育。第三步,回归中心,明白道理,在充分感受了礼貌待人的好处后,指导学生理解整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第四步,小结课文的写作手法,主要是引导学生感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选取典型事例的表达方法,先讲故事,后说道理的说理方式,并指名交流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讲礼貌的小事,或课前搜集的古今中外名人讲礼貌的故事。第五步,跨古跃今,交流礼貌,升华情感。先交流课前搜集的古今中外对礼貌的经典谈论,然后创设情境,写出心中对于礼貌的精妙语言。在交流与诵读中升华学生的情感。最后在一首《咱们从小讲礼貌》的歌曲中结束课文。

  第一次选择这样的说理性课文来上,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尝试,是一次锻炼提高的机会,老实说我也觉得和我的个性和以往的风格不大相符,所以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大家多批评指正,提出宝贵的建议。

说课稿 篇5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秒表巧用》,这是一堂技术实践课,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下能够自行完成,制作出作品。

  一、说教材

  “秒表巧用”是广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第一节“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内容的延伸。

  1. 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在生活中始终渗透着如何利用VB编程的问题,而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我们除了使用别人的软件程序外,还可以亲自动手来设计程序,满足我们特定的需要。

  2. 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课主要就是利用VB这个辅助软件来制作一个秒表小程序,最后利用这个秒表程序进行下节课的预习。

  二、说学情

  知识、能力基础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认识到VB的作用,也大概了解了VB的界面,能够理解简单代码的含义,这节课给学生介绍VB中建立工程最后生成可执行文件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VB的安装方法及界面的介绍(利用微课的形式);

  体验程序的概念,体会程序的运行过程;

  让学生掌握简单VB界面的绘制方法,激发学生对程序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理解简单的代码的含义,能够解释简单代码;

  熟练掌握时间控件的使用;

  (二) 过程与方法

  采用案例学习、问题驱动的过程,掌握VB的使用方法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提高学生在信息社会的生存技能

  2. 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编程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验程序运行的过程,能够用VB生成简单的小程序。

  教学难点:

  对程序代码的理解和解释。

  五、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边学边练法进行教学,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引出秒表,如何安装VB。

  {新课讲解}

  (一)制作秒表

  ⑴介绍VB窗体,菜单。

  ⑵创建窗体。

  ⑶代码

  运行。成功后生成.Exe

  (二)巧用秒表:一站到底

  课后反思:

说课稿 篇6

  根据《英语课程目标》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将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一.语言知识:

  1.复习 巩固以下句型How much is/ are the…? How much does/do the…? It’s/They’re….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结合本节的新内容:I think we need some….I think we don’t need any…?进行创情境编以对话进行练习.

  2.通过听资源学习tele-shopping 和shopping online的有关知识。

  二.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听、说、读(特别是阅读文章的技巧)和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

  (1)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 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开 口,主动模仿。

  (3)在小组合作活动中能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四.文化意识:进一步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和哪种食物对我们更健康。

  重点:

  运用已学知识,根据本节新的内 容I think we need some….I think we don’t need any…?贯通整节课进行语言交际。

  难点:

  根据食物是否是可数名词还是不可数名词,选择正确的句型How much is…? It’s… How much are…? They’re…进行对话。

  一.教学:

  1.创立“真实的”教学环境

  “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设计,使英语课堂教学 具有了真实的言语交际性质,其效果不仅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更主 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言语体验”, 这种“言语体验”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塑造学 生整体人格的切实途径。

  2.采用体验、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的要求,结合儿童好玩,好动,好表演等特点,我把全班分成四个人一组的小组。每组同学的知识水平和性别各有参差。这样有助于学优生帮助学困生和男女同学平等相待增进友谊。在学习过程中保证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3.注重学困生的学法指导。

  二.学法:

  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话,自主学习、协作表演和自主听、读、演对话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就自己喜欢的食物等进行购物的英语交际。

  三.在资源准备方面:

  1.我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和交际的需要,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学习1个dialogue,2个readings;

  2.用PPT方式提供一定主题内容的图片和关键词句,培养学生在key points辅助下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Revision为新知铺垫

  老师有意识地问一个可数名词和一个不可数名词的问句,以提醒学生多注意这方面的内容。学生运用上单元已学的肉类及蔬菜的单词和句型进行对话,为下一部分学习作了铺垫。

  二.情境创设学习Work with Language。

  因为学习往往会先入为主,好的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会提高记忆的效果。

  三.创设情境,深化新知

  这一部分设计成女儿与妈妈正准备为她爸爸吃的食物,根据爸爸的需要进行购物,要求用到本节的新知识We need some…. We don’t need any….以这条主线贯穿整节课的活动,每个活动都有联系,不是独立分开的。

  四.学生听资源

  听一个对话,先大声跟读,后完成表格,但要在文章中划出要写的答案,老师先作示范,如何找答案和划答案,学生再做。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老师关注了后进的几个孩子,指导他们做阅读题的一些技巧,以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让他们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五.讨论如何健康饮食

  老师出示食物金字塔,让学生说说which food do we eat most/ more/ not too much /least?让学生知道Different people eat different food.和哪些食物最健康,应多吃,不是太健康的食物,要少吃。这渗透着文化意识,英语课同样与其它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英语课不单只是教英语知识,同样也渗透着健康意识的教育,这是教书又育人的表现。

  六.培养兴趣,发展个性

  这是本节课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表现,学生根据食物金字塔的提示及自己的需要用到今天学到的句子,四人小组进行购买材料的表演。四人小组模拟在市场买卖东西的情境,可以用到老师提示词。最后让学生表演自己编的对话,由于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老师搭建了一个平台给他们表现自我,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七.听资源,扩展自己的课外知识

  让学生听2个readings,让他们多了解tele-shopping 和shopping online的有关知识,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记忆。

  八.最后是小结本节学习的句型和布置作业。

  在整节课的设计中,我都设计了一些情境,要把学的句型连贯于整节课设计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交际,这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与亮点。设计一些情境时,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到这些句型。如:每个PPT不只写些句子出来,还放了一些情景的图片。每个环节都是为本节的单词、句型服务的,都用We need some…. We don’t need any….这条主线贯穿起来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节课学了些什么和这些知识是在什么情境下用的,而不是学了就学了,不知如何运用。

  Thank You!

说课稿 篇7

  一、 说教材

  1、内容分析

  《 三亚落日》是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写景短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正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的漂亮景象,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漂亮风光的赞美的思想感情。本文层次清楚,词汇丰富,语言清新,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三亚落日的深深喜爱和赞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情感熏陶、背诵积累的好教材。

  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弄懂图意的基础上,对学生讲明道理,使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要让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本文安排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把握了识字记词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进一步丰富语言的积累,进一步把握写景文章的学习方法,提升体验文本的能力。

  2、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根据三个维度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漂亮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进行朗诵、背诵的练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品味中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来体会课文的意境、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本节课教学,我根据课文的特点,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情感感悟法”来进行本课教学。

  三、说学法

  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使之见于书,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在“读”“画”“悟”进行学法指导,加上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我力求体现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美言美景,在理解和体验文本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唤起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流程为:

  1、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对三亚落日有一个初步的感受,我将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看看日落的过程由哪几幅画面组成?估计学生能够找出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雅的跳水员。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语感,有重点地循序渐进地进行朗读训练。采用多种朗读方式,体现朗读指导的层次性。

  2、组织交流,指导朗读。通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描写?”让学生交流感悟。然后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合作学习,在交流中感悟课文的美景,在思考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基调再次有所了解。

  3、品味语句,想象体悟。主要抓住太阳的变化、海水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雅的跳水员。

  三亚落日的全过程,我紧扣文中三句描写落日的比喻句,引导学生体会三亚落日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通过引导点拨、朗读品味、想象日落时变幻奇异、瑰丽无比的大自然景象,从而深深体会到三亚风光美,在这样饱含诗意的地方看那么美的日落,使学生对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转化为发自肺腑的感受。

  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不难回答“像孩童”。再进行研读: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估计学生很快就会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

  学习其它两句比喻句时,我也将采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如,我让学生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轻读想象,体会大红灯笼在“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蹦跳的可爱情趣,感受似跳水员“轻快灵敏弹跳入水”的日落情景。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体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作者对夕阳的喜爱,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并结合动作去感受夕阳的快乐形象。再指导朗读,抓住重要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由此体会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情景。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设计以此为立脚点,强调阅读的个性化,让学生在美文的熏陶中有独到的感悟,并在有所积累的前提下有所表达。

  4、图文对照,指导背诵。课的最后,将留5分钟左右,让学生先理后背,逐段击破,再连段成篇进行背诵练习,以竞赛加星插红旗来激励学生,提高背诵能力。让优雅活泼的日落画面定格在学生脑中,让诗意的文字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感悟理解——品味深化——积累运用之目的,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写作类似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意图】让学生情感再次升华,我在感悟的基础上对课文又一次的梳理中,将有层次地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美,想象画面美,读出意境美,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五、拓展延伸

  设想让学生观察我们这个地方的日落景象,进行一次小练笔,学习作者用丰富的词汇,正确生动的比喻、拟人等写法,进行写作练习,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简洁、概括、重点突出的板书能给学生一目了然,加深理解。根据本课教学特点,我设计以下板书:三亚落日像孩童、像大红灯笼、像跳水员。

说课稿 篇8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我将按说教材分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这四个环节去说课,首先进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位于高中地理(必修II)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第二节。是在学习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了解了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课程标准》的要求是1、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以下几点。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了解《中国21世纪议程》;知道个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生产流程图,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际事例来分析人地关系的发展状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教学重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把结合中国国情,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确定为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根据学生已有理解能力确定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实例分析循环经济的意义为本节难点。

  二、说教法:

  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大师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提问导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来解决,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4.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来联系国情,感悟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三、说学法:

  1.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知识将分别采用归纳总结法。

  2.通过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学生进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难点对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知识通过填空、连线、材料、表格、选择、读图等方式进行训练,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了解了它的发展过程,从上节课内容的分析中,也理解了作为人类的发展,可持续是唯一的选择,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那么,具体到我们国家、我们周围的生产、生活情况又该如何呢?引入本节课内容“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为了求得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当然也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时也不应相同,要注意各国的国情和地域环境的特殊性,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分析我国目前现况,引出本节课重点内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对于这一重点内容,我要组织学生及时收集相关新闻影视资料,通过多媒体制作,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最后,老师进行引导归纳,和同学们一起列举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步骤:

  (1)首先列举几条名人语录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2)通过直观明了的资料补充以及分组讨论的方式说明目前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深刻的环境危机;

  (3)介绍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了解我国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这三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及主要对策。

  承转:我们从上面的分析中了解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那么,我们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和采取哪些措施呢?下面我们以生态农业为例,简要分析我国在发展可持续农业方面的尝试。

  对于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这一难点,我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提问导学法帮助学生理解,首先讲述生态农业的概念、特点及在我国发展情况,其次,对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关系通过图表、连线和填空的方式使学生理解这一流程,最后组织学生讨论:留民营村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老师最后归纳总结,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方便学生理解。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内容,我们学习了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希望大家能掌握资料分析,图表分析的方法。

  作业设置:学生根据今天所学内容,结合吉林省西部改造沙荒地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景观图和简化的系统框图,完成下列练习题,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分析判断能力以及综合思维能力。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

说课稿 篇9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周婷婷,来自湖南科技大学。我说课的题目是《算法的概念》,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两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五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发展很快的社会,算法进入高中数学正是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它是当今社会必备的基础知识,算法的学习是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前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它可以让学生们知道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解决问题。又由于算法的具体实现上可以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因此,算法的学习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算法的定义,体会算法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具体问题的算法;理解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2.能力目标:让学生感悟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再有抽象到具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分析

  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论证、逻辑思维能力。

  四、学情分析

  算法这部分的使用性很强,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虽然是新引入的章节,但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景:我首先向学生们展示章头图,介绍图中的后景是取自宋朝数学家朱世杰的数学作品《四元玉鉴》,告诉学生们章头图正是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与现代计算机科学的联系,它们的基础都是“算法”。

  「设计意图」是为了充分挖掘章头图的教学价值,体现1)算法概念的由来;2)我们将要学习的算法与计算机有关;3)展示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4)激发学生学习算法的兴趣。从而顺其自然的过渡到本节课要讨论的话题。(约4分钟)

  2.引入新课:在这一环节我首先和学生们一起回顾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引导他们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步骤,从而让学生经历算法分析的基本过程,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引导学生关注更具一般性解法,形成解法向算法过渡的准备,为建立算法概念打下基础。紧接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复习回顾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引导学生分析解题过程的结构,写出求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算法,并把它编成程序,让学生输入数据,体验计算机直接给出方程组的解.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算法是用来解决某一类问题的,从而提高学生对算法的普遍适用性的认识,为建立算法的概念做好铺垫。

  之后,我就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到底什么是算法?如何用语言来表达算法的涵义?这里让学生们根据刚刚的探索交流、思考并回答,然后老师进行归纳,得出算法的基本概念,并帮助学生认识算法的概念,指出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这样可以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算法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体会算法思想。(约8分钟)

  3.例题讲解:在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两道例题,以帮助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并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去,而不只是单纯的对数学思想的领悟。

  这两道例题均选自课本的例1和例2。

  例1是让我们设定一个程序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质数是我们之前已经学习的内容,为了能更顺利地完成解题过程,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们回顾一下质数应满足的条件,然后再根据这个来探索解题步骤。通过例1让学生认识到求解结构中存在“重复”。为导出一般问题的算法创造条件,也为学习算法的自然语言表示提供前提。告诉学生们本算法就是用自然语言的形式描述的.并且设计算法一定要做到以下要求:

  (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

  在例1的基础上我们继续研究例2,例2是要求我们设计一个利用二分法来求解方程的近似根的程序。我们首先要对算法作分析,回顾用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根的过程,然后设计出解题步骤。二分法是算法中的经典问题,具有明显的顺序和可操作的特点.因此通过例2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算法的逻辑结构,领会算法的思想,体会算法的的特征。同时也可以巩固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提高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表达水平.另外,借助例题加强学生对算法概念的理解,体会算法具有程序性、有限性、构造性、精确性、指向性的特点,算法以问题为载体,泛泛而谈没有意义。(约20分钟)

  4.课堂小结:

  (1)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基本特征

  (2)算法的描述方法,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

  (3)能利用算法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写出一此简单问题的算法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是一堂课内容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认识。(约6分钟)

  5.布置作业:课本练习1、2题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对作业实施分层设置,分必做和选做,利于拓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空间。

  六.板书设计:(略)

【【精品】说课稿汇编九篇】相关文章:

1.【精品】说课稿汇编六篇

2.【精品】说课稿汇编5篇

3.【精品】说课稿汇编9篇

4.【精品】说课稿汇编八篇

5.【精品】说课稿汇编6篇

6.【精品】说课稿汇编4篇

7.【精品】说课稿汇编7篇

8.【精品】说课稿汇编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