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怀教学反思

时间:2020-04-14 00:02:3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1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课文。初读到它,就被深深打动,自然也有了要将这种情怀传递给学生的冲动。反观自己的课堂,我看到了教师力图以饱满的情感、深情的话语设一个学习情境,情动于衷,让学生浸润其间,阅读文本,感受到母爱之伟大。孩子们被感动了吗?应该说,是的。这从课末他们“向文中的母亲或是自己的母亲说几句话”可以看出——“妈妈,您给我的不只是一元五角钱,更是我前进的力量!”“妈妈,感谢您赐给我生命,您的心血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眼睛已经湿润。 但是,我忍不住要问自己关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问题。我知道,“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无法截然分开的,“我们在情感领域与认知领域之间的划分,是为了便于分析,完全是带有主观任意色彩。”从整节课来看,人文性很浓,而工具性却相对淡薄。课堂上,对于四个“立刻”、四个“供”的品味显然是浅尝辄止。回头一看,甚觉遗憾。如果能进一步让学生去读、去思考、去体会,他们必然能更深刻地领会母亲的一片深情——自然,也会感动。 想了又想,还是不够从容,许许多多的设想都希图在40分钟内完成,又担心时间怎么也不够用的,毕竟是略读课文。于是匆匆间留下了许多遗憾。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2

  选择这样的文本,初衷也许是仅仅出自于自己的感动和对作者喜爱。所以初次备课也仅仅在关注“母爱”。

  第一次试教时发现学生通过简单的对比后,得出文中母亲爱得深沉、伟大、壮烈的结论。当时,我突然有种“空虚和害怕”的感觉。试想,当我们把母爱理解得如此坚硬的时候,母亲是否已经远离我们?母亲不在是一个生活中的具体真实存在;母爱也不再蕴涵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母爱被空化、泛化、伪化。于是再次细细品读文本。“母亲”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终于对母爱有了重新的认识:瘦弱但坚强,辛苦却忙碌,贫穷但不吝啬。作者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语言和事例来体现着母爱的意味深长。在这里,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给儿子如何才能无憾人生。文中四句那么朴实而又简单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存在的,蕴涵在日常生活中的母亲。“瘦弱的、疲惫的、龟裂的、忙碌的”体现着母亲的付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就这一句话,为儿子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大爱无形呀!

  叶嘉莹教授说“不仅要明白作品所写外表情事方面的主题,更可贵的还在能掌握作品中流露的作者隐意识中的某种心灵和感情本质,从而自其中得到感发。”所以,在感悟文本的时候更注重的是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抓住能以点带面的“文眼”后,用“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三个关键句分别与“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对比。对比感悟,对比读,反复读。一层层的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慈母的形象淋漓尽致,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打上烙印,由此学生的生成一点一点地加深,最后引出母爱究竟是什么。将家庭境况,母亲的艰辛与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希望放在一个矛盾却又和谐的教学背景下教学,让学生反复地,用各种形式去读,不管是分角色,还是个人读或是齐读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一种无痕的指导,不露声色地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中人物对话。学生内心感情的涌动在老师的'鼓舞下变成了读和说,使整堂课充满了生气与****。

  但是当我们读书时,总停留在人家的感动中,没有和自己的感情和心灵的对照,那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同样在上课时,老师与学生的认识不协调时,也失去了这节课的意义。如何让课堂更和谐,如何让师生的和谐从表面转化为实际,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3

  母亲年轻时很漂亮,再加上针线活儿做得十分出色,被公认为村子里的“二宝”。

  母亲做的鞋特别好。精美灵巧,不土不俗,和市场上卖得差不多。老人穿着舒服;男人穿着潇洒;女人穿着漂亮;儿童穿着可爱;名声传扬百里。很快,来求母亲做鞋的人成天不断。

  母亲是一个心地善良、温柔大方的女性。凡是来求母亲做鞋,她一般是不会说不的。结果苦了自己,她的母指和食指时常磨出大泡。母亲专门有个浅绿色的篮子装鞋,黑的、蓝的、红的、混合色的……百花齐放,象一个“百花园”。

  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她勤劳、朴实,天天都有忙不完的活儿。清晨天还未亮,她就起床,忙屋前屋后,田间地头。干了一天地里的活儿,到了晚上她一坐下又拿起针线做鞋,还一边督促我们兄妹学习。母亲没有上过学,当然自己也没有什么学习方法和经验。但她听过一些老师说过,学生每天晚上要复习当天学过的课程,还要预习第二天要学的课,所以她经常会说起这些。弟弟的作业不太多,做完了作业,连脚有时都不洗,就爬在书桌上打起呼噜来,母亲这时会放下手中的活儿,将弟弟洗完送上床,盖好被子。母亲每天都是这样。

  母亲和父亲的婚姻很美满,是村子里未结婚青年人的榜样。母亲和父亲从未因为什么大事小事打过架,就连争嘴都未发生过,而父亲特别疼爱母亲。可有一段日子,父亲对上门求母亲帮忙做鞋的人特别不满意,因为这样会影响母亲的健康和正常的生活。另外,村子里半年、三月不放一场电影,全家唯独少了母亲和父亲。母亲的时间被针线抢走了,父亲也只好陪着母亲说话,谈谈庄稼,谈谈生活,谈谈孩子……。于是,父亲就对上门求做鞋的人婉言一番。什么母亲进来身体不太好,什么母亲活儿太多,什么母亲的手指……而母亲只是微微地笑笑,收下送来做鞋的材料。

  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了,母亲也渐渐地感到经济困难起来。她坚决打破常规,不再给别人无偿做鞋了。母亲买回了数十种布料做各种各样的鞋,并在我家门前挂了个“卖手工鞋”的木牌子。每双鞋可收1元钱左右,这样就可以供上买油盐和我们的学习用品。

  母亲常对我们兄妹说,咱家再穷也要让你们上学,我和你爸再苦再累,只要你们能考上大学,也心甘情愿。

  那时,母亲开始加速做鞋,快的就象一台做鞋机。父亲晚上也开始忙着帮母亲穿针拿线,日子久了,父亲也学会了做一些儿童地小鞋。看着母亲和父亲这般辛苦,我们兄妹放假了也想帮一帮,可母亲总是把我们赶走,让我们去看自己的书。有时还能听到母亲或父亲“哎呀”一声,这声音就象针扎在我们的心上一样。每当这时,妹妹就会朝我痛苦的看一看,然后又埋头用心学习。在父亲的帮助下,母亲每天可多做6双鞋,缓解了我家的经济危机。

  我考上大学之后,在几十家报刊发表作品,加上学校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可以不用家里拿钱了。有时我还可以给弟妹寄一些学习用品钱去,这样一来我家在经济上有了好转,母亲不再加速做鞋了,就连那块牌子也被父亲藏了起来。母亲没有抛弃手中的针线活儿,但却把鞋当成了一种茶余饭后的“报纸”。我只要回家和母亲谈天,并让她放下针线时,她总笑着说“:是一针一线拉着你上大学的。这跟你写文做诗一样,痛苦之中还散发出幸福的芳香”。

  这么多年来,经母亲的手做出的鞋,不夸张说也有六七千双。但它还是有些遗憾是未给儿女做更多的鞋。记得上大学的第二年走时,母亲要把我送上车,可我三番五次不让她送,可她还是要把我送上车。上车的时候,不知母亲从哪变出了一双亲手做的鞋,轻轻地放在我的手中。顿时,我发现母亲额上梯田般的皱纹和发丝间增添的白发象一根根锋利的针刺在我的每一个毛孔……母亲眼睛湿润了,用粗糙的手握住我的手说“:咱人穷志不能穷啊!穿着我为你做的合脚的鞋走宽广的路,堂堂正正做一个人,为祖国做一份贡献!”最后司机催促要走,我不得不上车了,在我蓦然回首的一刹那,我看见母亲的眼泪刷刷地落在地上,还嘶哑地说上一句“:好好照顾自己!”我也控制不住了,眼泪随车轮离母亲飞转而去……

  而今,我工作了,母亲的这些话时时刻刻都敲打着我的心。至今那双鞋已经破了一点,但我仍不舍得扔掉,一直收藏在自己的柜子里。每当触摸到这双鞋,我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触。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爱心的凝注和辛苦的劳动。而每当这时,我都会想起一首诗中的句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慈母情怀》说课稿

2.《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3.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4.《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5篇

5.读《慈母情深》有感

6.《慈母情深》读后感

7.《慈母情深》读书笔记

8.慈母情深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