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吧孩子观后感

时间:2020-07-16 08:00:0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跑吧孩子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跑吧孩子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跑吧孩子观后感

  教师这个职业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人们对教师这个特殊工作的尊重和期待的称呼。作为一个工作了十几年的教育工作者,面对这个称呼,我深感惭愧。因为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很多时候关注的是学生外在的表现:成绩是否优秀;上课是否坐姿端正,认真听讲,至少是表面上的认真;穿着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等等。而没有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心灵”。这个暑假,我观看了电影《跑吧,孩子》,我的“心灵”被主人翁阿坤的精神打动了。

  故事反映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65年新加坡独立前后,讲的是小孩子(小学五六年级)的事情,一对兄妹家里挺穷的,穿不起鞋,这个男生很喜欢踢足球,但是没有球鞋,就和他的小伙伴给那些有钱的孩子做功课,穿他们的球鞋,那些小孩还经常欺负他们。他一直很想很想给妹妹买一双漂亮的布鞋,为了这个,他去参加越野赛,穿了一双很烂的球鞋,都露脚指头了,他为了赢得鞋子给妹妹,拼命的跑,跑到一块泥巴地里,泥吸住了他们的脚,怎么也拔不出来,眼看着后面的人都追上来了,他脑子里闪现出和妹妹说给她赢鞋子的画面,他的眼泪出来了,心里好难过好伤心,他拼命的往上抬脚,终于出来了,可是鞋子却陷在里面,他顾不了那么多了,光着脚在满是石子的路上狂奔起来终于他得了第一名,可是,奖品却不是鞋子,和他对立的男生也参加了,第三名,奖品是,一双鞋,他去找这个男生换奖品,可是男生很不服气输给他,狠狠的把鞋扔到河里,到这里,影片也接近尾声了,结局是他和妹妹做在桥上,那个男生把两双鞋子放在他们后边,告诉他们他就要去英国读书了,并笑着和他还有那些小伙伴和好。

  整个故事围绕“一双鞋”而发生。在阿坤和他妹妹小芳的眼中,那双消失的“小芳的鞋”就是他们兄妹的最重要的“心事”。当爸爸妈妈在讨论家庭生活的艰难时,他们兄妹关心是那双鞋;当罢工的工人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时,他们关心的是那双鞋;当阿坤站在领奖台上接受冠军表彰时,他关心的是那双鞋。可是在整个故事过程中,除了阿坤的小伙伴们也关心过那双鞋外,其他的人—爸爸妈妈、数学老师、体育老师、严格的校长、小芳的老师都没有关注到“那双鞋”。曾经有一句大家熟悉的广告语“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可是这么大的“世界”却往往在很多时候被很多人—家长、老师忽略了。

  回想起在自己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读后感)上课时,我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对没有认真听讲的学生大发雷霆。而忽略了学生为什么不认真听你讲的课,你讲得枯燥无味,让人昏昏欲睡,所以学生不愿认真听;你在复习课上“炒冷饭”,没有创新,所以学生不想听;考试时,我关注的是学生的分数,对考得差的学生狠狠批评,而忽略了学生为什么考得差。你讲课的重难点不突出,所以学生掌握不到位,当然考不出好成绩。你平时的辅导很少,没有关注后进生,所以他们的分数越来越低。早读时,我关注的是学生有没有迟到,对迟到的学生进行纪律惩罚,而忽略了问一句“路上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所以迟到了”。有一个学生因为早上来校的路上车坏了而迟到,到校后被老师不问三七二十一责骂了一顿,结果师生发生了冲突。

  作为一个高中教师,虽然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十七八岁的高中生而不是想“阿坤”那样的小学生,但作为同样是“心灵”需要关注的学生,我们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我们学生的“心灵”能够健康的成长。在今天我们的国家正经历着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因此发生剧烈的'变动—功利主义思想、金钱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等等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包围中,不要说是未成年人,就是我们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教师也难免会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等思想的滋生”。而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即将从未成年人走向成年人的高中生,正是一生中思想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如果我们的教育引导出现问题,例如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以“成绩论英雄”,那么他们就会为了最后的分数不择手段—作业抄袭,考试作弊。他们还会把“成绩论英雄”牵移到对同学评价的标准上—谁穿着打扮都是名牌、谁家庭的经济条件优越、谁家老爸钱多、权大,谁就是成功人士。“我爸是李刚”就出自一个青少年之口。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我想这要从“关心孩子的心灵开始”。我校的“生命化教育课题”中强调“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是学生生命化成长的重要标准”。

  我个人认为首先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思想上要把“关心学生的心灵”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现在学生的“心灵”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比较普遍的早恋问题,比较突出的家庭问题—因为爷爷奶奶关注弟弟,爸爸妈妈也有冷淡自己的言行而导致姐姐离家出走,甚至做出极端的事情。这些就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心灵之痛”。其次我们要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例如如何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如何通过我们的沟通去发现学生“心灵之痛”,从而通过“心灵的沟通”去解决“心灵之痛”。我曾经遇到一个高一的学生因为小学时被一位老师当众严厉批评过,从此对所有以后他遇到的老师都带着深深“成见”,这个埋藏在他心底的“郁积”,一次次表现在他对各个年级老师的态度上,终于在高一一次与英语老师的冲突中说了出来。我虽然抓住了这次大好的“窃机”进行了“心灵的沟通”,从此他对老师的态度有了一些改变,但由于本人心灵沟通的水平有限,总感到效果不佳。所以我想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真的很惭愧,自己的教育水平有限,真的需要好好学习。

  《跑吧孩子》是第一部提名华语金马奖并获奖的新加坡电影,我想影片之所以获奖正是阿坤他们的心灵故事打动评委的心灵之感。如果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教育活动能够打动孩子们的“心灵之感”,获得他们的良好评价,那么我们就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伟大而又崇高的称号。

【跑吧孩子观后感】相关文章:

1.《孩子·读书》观后感

2.《念书的孩子》观后感

3.天堂的孩子观后感

4.念书的孩子观后感

5.《遥远星球的孩子》观后感

6.好孩子坏孩子读后感

7.《雪孩子》教学反思

8.倾听孩子心声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