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读后感

时间:2020-05-31 00:04: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摆渡人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摆渡人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摆渡人读后感

摆渡人读后感1

  经朋友介绍买下的这本书,名字听上去像本名著,网上介绍的也挺牛逼,看了后不能说不好看吧,因为自己也是在短短几天之内就看完这本小说,并且在火车上那么嘈杂的场所也看了本书的60%,可能我该为自己现在的阅读状态高兴吧。

  一开始决定看一些小说也是出于培养自己的看书习惯,从《追风筝的人》到这本《摆渡人》,可能两者的差距太远,以至于刚开始看《摆渡人》的时候,我以为是特别俗套的言情小说,冷酷的男一,爱耍宝又显得有点弱智的女一,都想放弃阅读的一本小说,但是,火车上的无聊让我重新拿起了这本小说,看到最后,我为自己的没有放弃感到庆幸,不是为遇见这本小说,为最后女主的选择。

  其实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在求稳,不想改变,等待着时间给我们答案,然而迪伦穿过荒原,她就摆脱了那些一直纠缠她的恶魔,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她生命不再受到威胁了——她“回家”了,这是被摆渡人的终极目标,然而她爱上了她的摆渡人,走过分界线她便再也见不到她的摆渡人,她不愿过着那样没有希望无限期等待的生活,她选择了再次回到荒原——那个她曾经无比害怕也无比甜蜜的地方。在看小说的时候我一直受一种思想束缚着——那个统管人界、荒原和鬼界三界的大boss该出来阻拦了吧。可能吧,作者追求的是一种无拘无束,而受限的是我自己。

  看完后会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我是否在无休止的过着复制般的生活,没有变化,没有期待。然而其实自己是有梦想的,只是没有勇气再回到那个“可怕的荒原”,去寻找自己的“崔斯坦”。

摆渡人读后感2

  新华书店的一次活动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摆渡人这本书,而在听到好友对它的评价后更是引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迫切地想要读这本书。几天后,书到了,我也立刻开始了书中遨游。

  书中讲的是一位叫迪伦的倔强小姑娘在火车上意外身亡,于是开始了从人间通往冥界的旅途。而在这途中保护她的是帅气而又冷若冰霜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途中,他们坠入了爱河,而在迪伦走到终点后才知道自己可能再也无法见到崔斯坦了,于是,她冒着灵魂被毁的危险,重返荒原,踏上了寻找崔斯坦的旅程。最终,迪伦成功地找到了崔斯坦并带着他一起来到人间,变成了真实的人。

  文中的崔斯坦是个很典型的形象,生活中有时也会碰到这种人。他们冷若冰霜,不容他人靠近他们的情感半分,使人不由得想远离。但是这种人并不都是天生的,大多数都是因为之后情感的培养或受了较大的心灵创伤才会这样。文中的崔斯坦便是如此,开始时他会尽力去安慰死者,同情死者,但是每当这些灵魂死去或者离开,他就感觉自己内心的情感失去一部分,之后便不再去同情他们了。

  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文中的女主人公——迪伦便给了崔斯坦这心药。她不像其他死者,得知自己死后放声大哭或是抱怨一定是哪里出错了,而是坚强地忍了下来,反而对崔斯坦之前的经历而同情,对他不是一个“人”而难过。她把崔斯坦过去对死者的感情通过爱的方式还给了崔斯坦,用爱把崔斯坦的内心填满,感化了崔斯坦,从而使崔斯坦最终也像人一样学会了去爱。

  我明白了,生活中的人更是要去爱别人,用爱感化他人,因为只有爱才是最好的心药。

摆渡人读后感3

  摆渡,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的词语。曾经在初中课本学过《摆渡》。文中主要是说:一个摆渡人日复一日地把岸这边的人渡到对岸去。摆渡人起到了一个那么重要的作用啊,他把人渡到对岸,让人们能回家团聚,能去做该做的事情。

  由课文延伸,发现,其实,老师也是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摆渡人。这摆渡啊,可不是单纯的说表面的意思,而是进一步说精神方面。

  老师,这样一位摆渡人,把我们从一个幼小无知的孩子,摆渡到了一个有知识,有思想的少年,使我们长大了,成熟了。是老师,这样一个摆渡人,踏着春夏秋冬的节拍,满怀希望的,轻轻地摇响播种收获的风铃。伴着风铃的叮叮声,我们便开始学习了,拼命地,努力地学习了。那位无私的摆渡人,在晨露时迎接

  黎明,又在晚风中送走夕阳,那间彻夜明亮的办公室,与璀璨的星空,组成了一幅极为美丽的图画。在那三尺的讲台上,老师用那抑扬的声音,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文学故事,像流水淙淙,滋润株株幼苗。那轻捷的身姿,勾绘着阳光下最伟大的智慧工程,那就像一阵阵清风,拂去花儿的羞怯迷蒙。作为一位摆渡人,老师带领我们驶着小船,在波澜壮阔的知识海洋航行,一点一点地朝着彼岸驶去,在行驶途中,遇到风浪,老师便豉舞我们决不能气馁要勇往直前;风浪平息之后,老师又告诉我们,不要以为风平浪静就放松下来了,因为更大更强的风浪正在前边等着我们。老师这位摆渡人,把我们从这一头渡到那一头,默默无私。老师,不知疲倦地撒播文明火种,孜孜孕育光明人生。

  合上书本后脑海中仍有不时闪现的各种人物。有魅力的文字是有灵魂的,但也是朴实、深刻的,它能让一个故事变成能赋予想象力以生命的载体,能让人无论经历多少起伏,看到多少冷暖,都能在喧嚣落幕、曲终人散时心中浮现感动。

摆渡人读后感4

  闲暇之余,翻出了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所著的《摆渡人》。进入15岁少女迪伦的世界,同她一起踏上火车与五岁之后就未曾谋面的父亲相见,路途中意外发生后,迪伦从堆满尸体的车厢里艰难地爬出黑暗的隧道后,看到了等待她的崔斯坦。

  无助的迪伦只能跟着崔斯坦一起走出荒原,她们走过了山峰,也闯过了山谷,还有那深不见底的恶臭湖水,躲过无数恶魔,渐渐的迪伦发现自己不再属于这个世界。崔斯坦就是灵魂摆渡人,并且她爱上了这个带领她、保护她,穿越茫茫荒原,护送她到达天堂的灵魂摆渡人,同时崔斯坦也爱上了善良勇敢的迪伦。

  因为责任,崔斯坦护送迪伦到达灵魂的天堂,周而复始的摆渡一个又一个灵魂,从不思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因为爱,迪伦竟走出天堂重返险恶丛生的荒原,从柔弱到坚强,从被摆渡到成为摆渡人,最终带领崔斯坦重返人间。

  这本书令人激奋,且恐惧,又令人温暖而引人深思。想想我们,除了失去生命,其他的一切都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当我们今天在抱怨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我们要敲开心扉,问问自己是否真心对待他人?当我们还在抱怨工作不如意的时候,我们要反思,问问自己为之付出了多少努力?当我们在羡慕别人生活时,我们要认清现实,想想自己是否具备同样的能力?当我们总是失败,我们要分析原因,想想自己是否缺乏勇敢和坚定?

  书中的荒原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的就是灵魂内心的景象,人生如同荒原之行。你哭泣,天空便会狂风大作,阴雨密布;你欢笑,身边就是灿烂阳光,宁静如水。如何渡过荒原?除了勇敢面对之外,还要有强大的信念,“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是我们自己,努力做最强大的自己。

摆渡人读后感5

  这本书在书架里搁置了好几个月,最近因为一些事情不愉快,就想起了这本书,看是否能从中找到答案。

  迪伦再去看父亲的途中失事,当她努力爬出隧道时,看到了一个小男孩(迪伦灵魂的摆渡人),他引她回家,她渡他成人;从一开始的不解困惑,到渐渐地了解交谈,再至后来的相爱,一个灵魂爱上了摆渡人的故事跃然纸面,途中有一个个的关卡,途中有妖魔鬼怪,再“回家”的路上(与其说回家,不如说是追逐光明)也有各种各样的诱惑,一切都是未知的。对于迪伦来说,未知是可怕的,对于我们来说,未知也是可怕的,但可怕的不是未来会发生什么,而是在你决心要走向未知的那一刻你的心理对于未知是害怕的,因为不确定,所以才有无限可能,每一次的选择,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因为深知这一点,所以,做出选择的那一刻才会如此纠结,因为你不知道你现在的选择会产生什么样的蝴蝶效应。因为害怕,所以才会觉得未知是可怕的。其实,世界上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吧,难得是我们是否有踏出自己的舒适区(安全屋)的勇气。

  一开始的迪伦是害羞,胆怯的女孩子,但是再途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所具有的打破常规的勇气,在她到达边界踏入舒适区的时候,还有勇气重新回到那个可怕,凄凉,充满危险的荒原,即使在没有摆渡人指引的情况下,她勇敢地踏上了寻爱之路。她完成了自我救赎,她是她自己灵魂的摆渡人。而崔斯坦也在迪伦的救赎下重新找到了自己,无关名字,无关面貌,无关摆渡人身份,迪伦认识了不一样的崔斯坦,他们二人相互摆渡,相互救赎。

  若是爱情,两人相互进步,聆听内心,倾听生命,一起成长。

  若是生命,发现自己,找到生存的意义。

  若是生存,也要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要被妖魔鬼怪侵扰。

  人必有他的来处,也有他的去处,一切随缘,顺其自然,若不能改变世界,那就只有改变自己。

  以爱之名,渡人之心。

  唯有爱不可辜负。

  等你来。

摆渡人读后感6

  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兰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时,迪兰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男孩的身影。男孩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

  你陪我走完我心中的荒原,我为你放弃我心中的“安全屋”。来时我还是需要你保护的小女孩,而当爱来临时,我变得强大,感谢你让我找到面对“魔鬼”的勇气。我想,故事里是我心中真正的爱情:纯真的爱、勇敢表达爱、勇敢追求爱。我庆幸故事的结局是完美的,给了我相信爱的勇气。

  向死而生,渡人即渡已。那荒原上的艰难险阻,便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当你足够坚定,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自己的心魔,便可以向死而生。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我们都需要朋友,也许你认为自己很强大,能够帮助别人走完他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路,但是你未必可以走完自己的路。人成长的过程非一人之力可行。那么,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又会是你的摆渡人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摆渡者,每个人也可能是别人的摆渡人。

  你的未来,全都写在你内心最深的渴望里,这些渴望所散发的能量将会满足你所有的期待。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禁锢我们的从来不是有形的枷锁,而是来自我们心底的怯懦、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担忧。你的信念决定自己的人生,只有无所畏惧的自由灵魂,才能抵达甚至改变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赎,来自心灵的自我成长与非凡勇气。

摆渡人读后感7

  摆渡者的角色就像一个活在对方眼中的完美自己,作为向导,为取得他所要引领的那些人的信任,他会变成他们眼中最好的形象,他做过很多很完美的形象,却唯独不知道自己本应该是什么样子。他感觉到悲伤。

  而迪伦,在荒原里,她所遇到的一切路况,场景,天气,都是她内心的折射。

  看起来是一本向导指引刚死去的人穿过荒原(人间与地狱的通道)的小说故事,却更像一本心理学小说。

  死去后,会遇到一个引导者,也就是摆渡者,他的模样,形象,性格,年纪等等都会符合刚死去灵魂的期待。他的任务是带领那些灵魂穿越荒原,到他们该去的地方去。

  而所穿越的荒原,也是依照行者的想象而来,所有的场景,气候都是其内心的折射。可能会经历生前所害怕的一切。

  在历经艰难险阻到达目的地之后,可能还是有大多数的人想再回去,但是如同在那里生活了很多很多年的老妇人所说,他们不是真的想离开,或者说是想离开,但是又害怕会面临的风险,不敢孤注一掷。这应该和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的心态一样吧,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却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害怕面临的风险,会陷入还不如现在的处境中去。

  好在,最终,勇敢的迪伦还是毅然的决定返回。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说,从来不知道是否有人做成功过的一件事。并且,迪伦还带着崔斯坦一起返回。回来的途中,迪伦做了崔斯坦的向导,有恐惧,不确定,但是一直都很坚定。还好,他们成功了,最终回到了人世间。这应该是一个喜剧,看到后来,一直绷着一根弦,不知道如果不成功,他们会怎样。

  16万字的一部小说,从昨天下午开始,今天看完了。很吸引人,忍不住一口气看完。或许,也是比较应自己的心境,一直都希望自己更勇敢坚定些。行走一生,会遇到很多的人,在这些人身上可能会有你想要的样子,但从没有一个人可以像崔斯坦那样,可以从头到尾渡我们到彼岸。或许,只有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摆渡人,自渡彼岸。

摆渡人读后感8

  这是一个史诗般的动人故事,它令人激愤、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

  这本书既像是悬疑小说,也像言情小说,像充满趣味剧情小说,又像引人深思的哲理小说,这本书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迪伦,一个十五岁的正值青春期的单亲小女孩,比同龄人都更加成熟、独立,却也常常被学校的同学欺负。有一天,她联系了他的生父并且买了车票踏上了去寻找父亲的征途,不料火车突发交通事故。死后的她进入了荒原——一个通往寄放灵魂的地方,这其中有摆渡人为每一个死去的人度过荒原。迪伦和他的摆渡人崔斯坦在荒原中相爱了,两个人在路途中战胜了恶魔,最后到了寄放灵魂的大门,崔坦斯在十分不舍中还是把迪伦推向了灵魂的住所。迪伦深爱着崔坦斯,于是用自己强大的意念离开了那个地方重返荒原找到了崔坦斯。神奇的是他们找到了人类世界和荒原之间的漏洞,两个人重新拥有了生命并且住进了迪伦的家里。从此他们一起在学校生活学习,过上了平静安逸的生活。

  迪伦从一开始不美满的生活,经历过恐怖的恶魔,遇见了崔坦斯,和自己心理艰难的斗争,终于故事换来了美满的结局。很显然,这不是一本能让你轻易放下的书。每一个情节都会让你印象深刻,每一处描写的每一帧画面都十分真实完整。

  我写这一篇推荐书目时已经是我看完《摆渡人》一周以后了,但每当我回忆起一些情节时依然仿佛是亲眼见证了一样。迪伦的故事引起我的共鸣,每一个人物设定和我身边的人也总有相似之处,每一次共鸣都给我的.思想注入了某种力量。

摆渡人读后感9

  以前从没有读过《摆渡人》这种类型的小说,觉得这种小说扭捏而做作,就像是没有谈恋爱前看到情侣一起时莫名的厌恶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想过世界上会有荒原——连接人间与天堂和地狱的桥梁。从未想过有摆渡人,有那么一个能够容纳全部灵魂的地方。中西方文化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作者在构思故事的时候是否借鉴过中国神话中的奈何桥和孟婆?那摆渡人莫非是孟婆与人文主义和自由精神的合体?有时候晚上睡不着,想想死亡,一想到死后什么意识也没有,什么也感觉不到,再也见不到家人朋友,就会惊出一身冷汗?我真的不想死。

  这世间真的有荒原、摆渡人、天堂和地狱吗?如果有,那得多么大才能容得下古往今来那么多的灵魂!我是多么希望真的有神,有天堂和地狱:那样,就存在精确的报应,人们就有绝对充分的理由去做好事,就会忌惮至高无上的律法而杜绝恶行。然而,现在的上帝佛祖仅仅是人类自我安慰的产物,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代表的道德准则在逻辑上也是那么牵强。在我打出这些字的时候,在你阅读这些字的时候,是否存在一位全知全能的神在监督着你我,考虑着你我能否升入天堂呢?

  书中最精彩的莫过于迪伦与崔斯坦相爱的过程,读下来没有感到惊喜,很熟悉,相当熟悉。就像是我和她一样,牵手、拥抱、亲吻。也许相爱和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在本质上人类的爱是相同的,原因很简单,大家都是人。从前我也羞于谈及爱情,觉得那是没出息的表现;从前我也厌恶大街上公园里拥抱亲吻的情侣,厌恶空间里秀恩爱的照片;从前我也相信大学是用来脱贫而不是用来脱单的,现在我认为,那是错的,起码我这么认为。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人,无论你是否正在谈恋爱,我都祝愿你的爱情能够圆满,我意识到那对于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不要让世俗阻碍你的内心,如果不愿错过,就全心投入,也许他或她只是你人生道路上的摆渡人,也许他或她能与你走到最后。

摆渡人读后感10

  我包括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人的终点是什么,人死后又是怎样的场景。原来人是有灵魂的,死后依然是你自己,只是你脱离了你的身体,走的时候你还能看到你的亲人是怎样的悲痛,而你这时只能看着,然后你会遇到自己的摆渡人。然后你会跟着他走,去哪?往前。在这段往前的旅途中你会慢慢意识到原来你已经死了,现在身处荒原,还面临着被恶魔抓走的风险,你可能再死一次。这次,是灵魂的死,魂飞魄散,你只能依赖自己的摆渡人,然后不断往前。

  这段旅途是如此有风险而艰难,而你还有别的选择吗?只能跟着自己的摆渡人了吧!往前是什么?一条分界线,当你走到那里你就又回家了,然后你将离开自己的摆渡人,在那个“家”等待着与亲人团聚,是的,总有一天你会等到的。那里不是天堂,却也是天堂,“家”是你最终的想象,打开一扇门又回到了你理想的生活中去了。

  我只觉得原来死的历程是这么神奇,如果你违背了那里的游戏规则,你可以逃跑,两种结果,一是魂飞魄散,一是回到自己的身体里面,也就是还阳,这大概就是在鬼门里走一遭又回来了吧!这简直太神奇了,不是吗?

  只是这本书的结局太过美好,因为爱上了自己的摆渡人,两个人开始逃亡,最后真的还阳了,连一直不得不接受自己使命的摆渡人也一起回到了现实世界中。

  这本书评价很高,暂时还没有特别多的感悟,只是给了我很多震撼,也觉得就算自己某一天死了,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估计也不会害怕了,因为我会遇到自己的摆渡人,而不是孤独的走完那段旅程,然后,我会回“家”。

  原来人生不是虚无主义的,活着的时候应该好好珍惜,好好经历,好好感悟,然后不断完善完美自己的理想生活,为之努力,让它接近现实,最后就算没有实现那个理想,可是,死后那确实我最终的归宿和家,所有的感情还在,所有的阅历还在,所有的思考思想也依然保留,只是那里,没有人愿意选择离开那个“家”,因为内心的害怕,不愿意再走一遭面对恶魔的危险,还是因为那里是所谓的天堂。

【摆渡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1.《摆渡人》读后感

2.《摆渡人》读后感10篇

3.摆渡人读后感15篇

4.《摆渡人》精选读后感

5.摆渡人读后感13篇

6.《摆渡人2:重返荒原》读后感

7.摆渡人读书笔记

8.《摆渡人》读书笔记